究竟給不給?去國外旅行為什麼要給小費?給多少?

2021-01-10 俱核熙

去過國外的朋友們是不是在做攻略的時候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究竟要不要給小費?給多少合適呢?為什麼要給小費啊!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看各國或地區的關於消費的那些事兒吧!

01什麼是小費

小費,指給予服務生消費額以外的賞錢,以作表揚個人之用。小費在某些國家被視為陋習或歧視,有的成為一種社交禮儀。但所有國家,小費都不是法定要給,數目也沒有明碼標定,在不同地區的行業都有各種不成文的規定。在某些國家的歷史上,只有上等階級的人給予下等階級的人。在現代,尤其東亞國家,收小費或許被視為自貶身份,例如韓國服務員不會收日本客人的小費,美國也開始有經營者認為應該以較高薪資取代小費。

通常人們準備一些零錢;或超額付款而不取回零錢,零錢便當作小費。

在不同地區,要付小費的行業都不同。一般來說,旅遊、餐飲(特別是高級餐廳和酒吧)、交通(非公共運輸工具)、旅館等的服務生都要給小費,有些地方用洗手間、理髮、送報員、洗潔工也應給。

有些地方,給某些職員小費是禁忌,甚至在法律上禁止,認為等同賄賂[1],例如給政府公務人員、醫護人員、或採訪記者等小費,即使以節日紅包為名,也是犯罪的。當臨近重要節慶如聖誕節,在德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小費習慣上給得較多。

有些國家的服務員所得的小費為其主要收入,例如餐廳酒吧的侍應。但通常亞洲的一些餐廳會把一定比率的「小費」,通常是餐費的10%,直接加入當次消費的總金額,但這種並不是給予個體服務員。

02各國都有什麼標準呢?

中國大陸

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之前是沒有小費的,然而酒店的常規服務外國遊客允許小費,但是許多服務員仍會交公。改革開放後,小費觀念從香港引入,在旅遊相關行業逐漸流行,但這僅是以自願為原則,例如高級酒店、酒店的餐廳、導遊與巴士司機會收取小費。在旅遊新規定出臺後,禁止導遊主動向遊客收小費。

中國香港

在香港,付小費基本上是之前英國殖民地時期所遺留下來的習慣,在酒店與旅遊業比較普遍。付小費的形式是拿出多於帳單面額的款項給予服務生結帳(巴士投幣除外),而無須對方找續。例如帳單為95元,實付100元,5元可視為小費,而不是額外拿出零錢給予。由此客人不論付小費多少,都不會顯得小氣。某些高級餐廳加收餐費的一成不屬於小費。不過大部分餐廳都會要求待應所得小費都必須上繳營業收入。

除自願性質小費外,香港大部分正式餐廳食肆都設有「加一服務費」,即餐牌上食品的價錢需付額外10%費用才是結帳時的實際費用。但絕大多數設有「加一服務費」之食肆所收得的加一收入實際都是算餐廳所有,侍應並未得到該服務費。

無論是自願性小費或「加一服務費」,在香港幾乎大部分餐廳食肆都視為收入來源,並未分配予待應工作員工。

中國臺灣

在臺灣的餐廳並沒有給小費的風俗習慣,但多數比較有制度化的餐廳都會加收價格的百分之十作為服務費,不過這項服務費並不會被獎賞給服務生,而是在法律上被視為營業收入。

餐廳收取額外服務費並不合理,理由是消費定價本身已包含服務的人事成本,不應再次收取,且無額外再提供任何生產物,故無任何經濟意義,且會影響顧客再次消費的意願,因此這樣的行為會阻礙商業活動。

但是國內旅行團所搭乘的遊覽車部分,因為國內遊覽車司機很多是靠行,本薪不高,基於服務品質問題,通常旅行社會計算搭乘的人數向旅客收取一定數額的小費,並給予遊覽車司機一些謝意。

日本

在日本,給小費不是文化的一部分。日本人若收到小費會感到不舒服,你的用意可能被混淆,甚至可能得罪人。

韓國

在韓國,在餐館給小費不是習慣,一些人甚至認為給小費是不當行為。高檔酒店或飯店常常會收10%到15%的服務費,但此費用會被包含在帳單中;顧客不應從帳單中把這一部分錢分離出來留給侍者作為小費。

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小費不是慣例。如果服務一直特別好,客人有自由裁量權自行決定是否多付一點錢。但在一些餐廳會有一個強制性的6%的政府稅與一個額外的10%的服務費。

泰國

在泰國,餐廳用餐後常會留一點小費。如果支付高額帳單又拿回小額找零會被認為有點粗魯。例如一頓餐費為950泰銖,用1000泰銖支付,剩餘的50泰銖會被商家留下。而小費的確切支付比例則不被重視。

挪威——丹麥

在丹麥,由於法律規定服務費必須包含在帳單之中,所以顧客不會被要求付小費。然而顧客也可以因為服務員優秀的服務而給其一定的小費。

在挪威,服務費已經包含在帳單中。對於挪威人,給計程車司機或者酒店清潔工付小費較不常見。飯店和酒吧中付小費的情況比較常見,但不是必須的;一般是因為優質的服務或好意而給予小費作為給服務員的獎賞。大多數情形下,小費形式一般為小額的零錢(5-15%)或是結帳時找的零頭。

法國

根據法國的有關稅務的法律規定,餐廳和飯店應該將15%的服務費包含在帳單中。帳單上的「Service compris」表示小費已經被加入到了帳單應付的總金額中。對於較好的服務,付出5%的小費是較為恰當的,但少數服務生在遇到一些更加慷慨的外國遊客時也願意收10%或更多的小費。

德國——奧地利

在德國和奧地利,付小費(即「Trinkgeld」)並不被視為一種義務。店家有時會設立一個小費盒來收集小費。在德國,人們常常不會要帳單的找零;付帳時有時會說「stimmt so」(即「零錢不用找了」),而不是拿到找零以後再留下小費。

在小費不是很常見的地方(例如超市、服裝批發市場等等),有時會看到「Aufrunden bitte」(「請四捨五入付帳」)的標誌,意為帳單金額會按0.10為最小單位四捨五入至最接近的數。這不是一種小費,而是一種慈善募捐;收集到的錢將會投入慈善事業中,且這是完全自願的。

在德國,小費被認為是一種收入;但根據德國所得稅法,小費所得免稅。

英國

在英國,10%的小費常見於餐廳,但不是強制收取的。在大城市,例如倫敦,有時會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可被包含在帳單中或在帳單外另加,常常是12.5%。由於法律上規定可見的價格中應該包含任何應付稅額以及其他必須的費用,僅當帳單中標示出服務費時才必須支付,或商家會在點餐前會有明確的口頭說明。即便如此,若服務的水準較差,特別是不符合商品和服務供應法令1982的要求,顧客可以拒付部分或者全部的服務費。

義大利

付小費在義大利不是一般習俗,在特殊服務或高質量服務的情況下可能會給一定的金額。幾乎所有的餐廳(某些位於羅馬的餐廳除外)有設置服務費,服務員不會再額外多收小費;但他們也不會拒絕小費,特別是外國顧客所付的小費。在公共廁所設置小費罐常常是違法的。

西班牙

小費在西班牙並不被認為是必須的,給或不給取決於服務的質量。在酒吧和餐館,西班牙人在結帳以後有時會將零錢留在盤子上作為小費。餐飲業以外的服務業,例如計程車、理髮店和酒店,若是層次較為高檔的服務可能會收取小費。西班牙經濟部部長 Pedro Solbes 曾經於2007年批評說過高的小費加劇了通貨膨脹。

加拿大

加拿大的小費習俗和美國的相似。魁北克省為所有能夠收到小費的職業另設最低工資。其他省也會為「酒水侍者」另設一個最低工資。根據環球郵報記者 Wendy Leung 的報導,餐館的服務員常常會與其他工作人員共享小費,即所謂的「tipping out」。另一份報紙將其稱作「tip pool」:「餐館中的小費共享常常被解釋為支付日常服務中因為失誤造成的損失」。針對這一問題,安大略省省議會議員 Michael Prue 曾經在議會提出了一個關於小費的法案。在2015年12月7日,有報導稱「安大略省禁止僱主將一部分服務員收到的小費據為己有」。「『保護僱員小費法令』規定僱主抽取僱員小費的行為是違法的,除非他們把這些小費拿出來重新分配給全部員工」。

加拿大聯邦稅法將小費視作收入。有小費收入的工作者在法律上有義務將這一部分的收入匯報給加拿大稅務局並付相應的所得稅。2012年7月,多倫多星報的報告稱加拿大稅務局對逃稅的問題十分關注。對四間餐廳的145位侍者的調查顯示,總計$170萬加元的收入未被報稅。2005年,加拿大稅務局稱會密切關注一些理應有小費收入的人群的報稅記錄,以保證他們所申報的稅款數額是合理的。

在美國,小費是常規的社會禮儀。根據定義,給小費是自願的——金額取決於顧客的判斷。對於傳統意義上的餐桌服務,客人在禮節上應付的小費為帳單總額15-20%。對於自助形式的餐廳(服務員只提供酒水服務),顧客在習慣上會給10%的小費。對於優秀的服務,顧客會給予高額小費;反之,中等偏差的服務則會收到相對較少的小費。對於糟糕而粗魯的服務,顧客可能拒絕給出任何小費,而飯店經理會因此注意到他們在服務上出現的問題。另外,高爾夫球場、酒店、門房、外賣、計程車、Spa和沙龍的服務中也會出現需要給出一定小費的情況。相似禮儀也適用於婚禮或者其他儀式上的酒水服務;主人應當在儀式結束後付給工人一定的小費。小費的金額可以在合同中提早商定。

美國的《公平勞動標準法》中,可能收到小費的僱員被定義為通常情況下每月收到$30美金小費以上的個人。聯邦法律允許僱主在制定工資標準時可將小費額計入,以滿足最低工資;一些州和領地(例如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亞、明尼蘇達、蒙大拿、內華達、俄勒岡、華盛頓以及關島)的法律要求不論僱員收到了多少小費,僱主支付的工資都不能低於該州/領地所規定的最低薪資標準(而這些州/領地的最低薪資標準都不低於聯邦的最低工資標準)。

若將小費集中起來重新分配(tip pool),則不應分配給僱主或那些一般收不到小費的僱員(例如洗碗工、廚師以及門衛)。

關於小費額度的統計數據較少。根據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在1900年代早期的郊區餐廳,平均$19.78美元的帳單可以收到$3.00美元的小費,即16.1%的小費率,中位數大約在15%左右。2003年,楊百翰大學的一項研究中,作為研究對象的餐廳在1999年至2002年之間的平均小費率為13.57%到14.69%不等。

根據全美餐飲業協會的報告,美國只有少數餐廳採用了無小費的經營方式;一些採用這種經營方式的餐廳因為僱員的流失,最後還是回歸到原有的小費模式。

墨西哥

在墨西哥,小而經濟的飯店一般不特別收小費,但在大型餐館或高級飯店,小費較為常見。一般所付小費的金額在帳單稅前金額的10%到15%之間。由於墨西哥的法律要求標示的價格需為最終的價格,所以增值稅已被加入菜單上的價格之中。因此,墨西哥大部分地區一般的小費金額為稅前帳單的11.5%,即稅後的10%,除了一些稅率特別低的特殊區域之外。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沒有給小費的慣例。 澳大利亞的最低工資大約為 $15.96 每小時 (臨時工為 $19 每小時),這一標準適用於所有職業。

在咖啡館和餐廳(尤其是舉辦大型派對的餐廳)給服務生小費,以及給的士司機和外賣快遞員小費的情況很常見,但不是強制的。小費的比例一般在10%;當要付的餐費和旅費較少的時候,則一般以「不用找零」的方式來給小費。給其他行業的工作人員小費的情況是十分罕見的。在澳大利亞,給小費的情況已經越來越常見。

紐西蘭

小費不是紐西蘭的傳統;但是在最近幾年,小費開始變得常見,特別是在高檔餐廳。這有可能是因為來自於有小費習俗的國家(例如美國)的旅遊者越來越多;這些旅遊者根據他們的習慣來給小費,使小費文化進入了紐西蘭。小費一般用於獎勵高出顧客預期的服務或是一些自願性的服務。紐西蘭政府發布的一些網站建議觀光客「在紐西蘭,小費是不必要的——即使是在飯店或者酒吧。但若是因為良好的服務以及善意,便任憑顧客給一些小費」。2011年,《Sunday Star-Times》的一次讀者投票顯示90%的讀者不願意在紐西蘭因為好的服務而把付小費作為日常。

相關焦點

  • 去泰國普吉自由行做spa如何給小費,當地人才不會為難你
    現在談到旅遊,很多人覺得國內的景點沒什麼意思,她們最理想的旅行方式就是去國外自由行,而對於中國人來說,無疑東南亞那些小國家的籤證是最好辦的,有的只要一本護照就能去,真的是可以說走就走了。可是因為中國人的大量湧入,也對當地的一些風俗起到了拔苗助長的作用,比如小費吧,現在出國旅行,特別是東南亞這些國家,不管你是求人幫忙還是和人打交道,你要是不給個小費,人家還不給你好臉色看。所以國內的很多旅行社,在給顧客介紹的時候,也會說明小費這件事,畢竟這在大家心裡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 強制性要求給小費,就算越南美女再美,我也不願意去旅遊了
    對於越南,是好多遊客都想去的地方,有好多男性朋友想去越南旅行,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為了去看越南當地的美女。很多的男性遊客都想著可以碰碰運氣,好的話路上可以邂逅到自己心儀的越南美女也不一定哦。但是最近卻因為在給小費這件事上,遊客遭到毆打的事情,這是讓人無法容忍的。
  • 越南住酒店的時候,很多人出門都會給枕頭小費,網友:有貓膩!
    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樣,當你做出決定並邁出第一步的時候,最困難的那部分其實就已經完成了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754,閱讀約2分鐘如今,旅行經常出現在每個人的生活中,很多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來一次不一樣的旅行,從而豐富自己的生活。
  • 越南美女最賺錢的行業,最後一個遊客體驗過後不想走,還不收小費
    說到越南相信大部分的遊客都不會陌生,而去過越南的遊客相信也能夠體會到,越南大部分的商販和商家都是當地的一些美女,而且這些美女在接待遊客的時候,會露出非常擔心,還有熱情的性格,相信這應該是我們國家遊客喜歡去越南旅遊消費的一個原因之一了吧,不僅如此,還讓很多中國遊客體驗過之後都不想走,而且越南美女還不要遊客給的小費
  • 越南國家收小費成習慣,不給的話,也許會遭到當地人的白眼
    所以在最近,幾年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上班族辭職去旅遊。其實這也算不上是一種流行趨勢,只是人們越來越懂得怎樣去享受生活了,在很久之前的時候,連吃飯如果都是問題的話,也沒有人會想著辭職出門旅遊了。所以現在有這樣的情況,還是說明我們現在的生活變得很好了。
  • 威少離開複賽酒店前,給客房女服務員留下8000美金小費
    今天,NBA名宿、ESPN名嘴肯德裡克-帕金斯爆料,威少在離開園區酒店時給女服務員留下了8000美元的小費表示感激。 今天,前雷霆球員、ESPN籃球分析師肯德裡克-帕金斯發推透露,威斯布魯克在離開園區時留下了8000美金(約合5.4萬元人民幣)作為小費。而且據知情人士透露,他在離開前幾乎將房間打掃得一塵不染。 帕金斯寫道:「拉塞爾-威斯布魯克給園區內負責客房服務的保潔人員留下了8000美金的小費,能目睹這樣的事真是美妙。
  • 越南歧視中國遊客,過海關時收取小費,網友:不會再去了!
    文/雲在青山月在天越南歧視中國遊客,過海關時收取小費,網友:不會再去了!大家都知道對待中國有可能說出去旅遊已經成為了一個常見的思想,而且中國遊客特別偏愛與我國鄰近的東南亞國家,像是韓國,日本以及泰國都成為了中國遊客一段時間去旅遊的重點城市,但是大家知道,隨著中國遊客的增加這些國家對待中國遊客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的變化,甚至很多時候公開表示,中國人的素質是有問題的,在各個媒體報導上面都對中國人加以批評。
  • 自駕旅行四萬裡:自駕遊鄭州究竟哪點比西安好?
    這次自駕旅行一共4萬裡,河南鄭州是第二站。很多人認為對於自駕旅行的朋友,鄭州比西安要好一些,那麼我通過在鄭州的幾天告訴大家,鄭州究竟哪一點比西安好。最近十幾年,鄭州的經濟建設確實比西安要強不少。其實單論鄭州市主城區它的經濟總量並沒有西安城區的經濟總量那麼高。
  • 在《GTA5》中開計程車一天能賺多少錢?終於知道為啥要保密了!
    在GTA5中有很多賺錢快的辦法,但萌新只知道其中一種,那就是在直播中學的搶劫路邊的便利店,其實那是來錢最慢的方法,而且還冒險,之前我就說過如果要走搶劫道路的話,我還是推薦大家去玩搶劫任務,前期沒有錢的情況下錢找一些聯繫人給自己找一些活,基本上三分就是一兩萬的收入,來錢還是很快的,當然是對於萌新來說
  • 英語經典美文:獨自去旅行(雙語)
    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如果加上一些無法分類為國家的地區的話一般認為是224個,恐怕地球上的70億人應該還沒有一個人到過所有地方,只是當我們覺得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時,那就一個人挎上背包,到一個未知的世界去探險吧,至於是哪裡並不重要。
  • 旅行的意義究竟是什麼?三部旅行影片,帶給你不一樣的觸動!
    「你看過了許多美景,累積了許多飛行,卻也說不出旅行的意義……」?有人說,旅行是一段新的開始,忘掉不好的回憶,找尋新的快樂;有人說,旅行是修養的提升,可以發現平時生活中不曾發現過的另一個自己;也有人說,旅行就是看看我們生活之外的世界,走一段不一樣的旅程。
  • 中使館發埃及旅遊指南 遇景區人員索要小費應拒絕
    那麼,中國公民在赴埃旅行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駐埃及大使館結合在埃及當地工作、生活、旅遊的經驗以及相關資料,為大家提供一些實用信息,供參考。  一、 與錢有關的信息  【貨幣】埃及目前普遍通行的貨幣為埃磅(一般寫為:L.E。或EGP),例如100埃磅可寫為100L.E。或EGP100。
  • 當地人:除了服務態度好,還可以多賺小費
    隨著物質生活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旅遊成了大家休閒娛樂的方式,出國旅遊也不再困難,生活水平稍微寬裕點的可以跨越大洲大洋去世界另一端,生活水平一般般的可以去鄰國開開眼界,同樣也會有許多收穫。
  •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越南峴港遊記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出門上不了網,那朋友圈豈不是發不了啦!果斷的在機場的櫃檯買了一張2G的流量卡(下次一定要提前準備,某寶上面買,會便宜一半還多。)  在機場買流量卡的同時,美女提醒我要換越南盾。換了一部分,換過才發現是(黃牛)經手的,瞬間反悔了!下次一定到越南以後,找接團的導遊換,比較划算。
  • 在旅行中遇見鮮活的靈魂 ——旅行達人來福旺財專訪
    讀書和旅行帶來的對生活的熱愛,讓來福把每一天過得充滿儀式感。讀書與旅行於她而言是工作與生活的一部分,它們相互促進,相依相偎。在她看來,讀書與旅行是件風雅的樂事,在工作中積累知識、技能和財富,生活中健康和快樂,便是讀書與旅行帶來的最大的收穫。「讀書與旅行是我的終生事業,帶給我精神的愉悅和滿足」,來福堅定地說道。
  • 日本旅遊必看攻略:日本旅行中需知道的各種奇葩禁忌與禮儀
    ,當時旁邊的服務員看到了之後就把我制止了,就說您不可以在這吃飯糰,我當時沒意識到,日本的餐廳為什麼大多數不讓打包帶走,這個是源自於他們的一種飲食習慣,因為日本大多數都是生食,比如說壽司或者是生魚片之類的。
  • 去泰國旅遊,這些禁忌與注意要知道,不然可要吃大虧
    粉紅色的亭狀建築一般都是焚屍房,所以千萬不要粉紅心冒泡而跑去合影照相,在泰國,那是不吉利的地方。其次就是與當地人的交流。在與人交流時,你要雙手合十跟他們打招呼。切記不要隨便用手指,在當地人眼裡,那是一種不禮貌及友好的行為。泰國是興要小費的,給小費時要給紙幣,因為硬幣是給乞丐的。在遞交東西的時候,注意手不要越過別人的頭頂,不然可能會觸怒他們。
  • 140元體驗越南妹做的SPA 手法好但光線太亮 猜猜小費給了多少?
    越南人收入不高,像她們憑手藝和辛苦每月有幾千元人民幣收入。1個小時很快就結束了,開門發現給女士做SPA的技師很漂亮,咋安排的呢?真鬱悶。其實先前和韓國老闆說好140元不再付小費的,但想想這幾個越南妹服務不錯,還是給了一人10萬小費(越南盾)。這是五星級的皇冠假日酒店裡的會所,做一次SPA據說要好幾百,享受程度不一樣,你懂得。
  • 去泰國旅遊,你一定要知道的注意事項
    泰國旅遊一般去泰國旅遊大多都是走旅行社報團出行,各位一定要看好旅遊行程,確定好自費以及購物、小費等條款,不要光看價格。所以說千萬要小心,還有就是護照的問題,他要護照就說沒帶,然後打電話讓領隊或者地接導遊來進行溝通,千萬不要大吼大叫,當地人來了會好溝通一些。通過這個事我突然發現,護照不能亂給不認識的人。很簡單的一個罰單,錢不知道是否交給國家了還是裝進自己兜裡了。
  • 世上最賭命旅行,我看你根本不敢去
    他們可能剛剛遊覽完附近的釀酒廠、櫻桃市場和手工巧克力店,相比於這些常規的消費項目,可遇不可求的實彈「表演」要有意思的多。雖然這種隔岸觀火併不總是安全,2014年6月22日,一枚飛入以色列境內的炸彈炸死了一名14歲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