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者談中國民主 不乏有識之士客觀分析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關於中國民主,不時有來自西方的批評。有的表露了用其政治模式作為人類政治文明普世價值和絕對標準,來對中國照搬照套、削足適履的政治天真;有的則包藏著企圖將「顏色革命」從蘇東推到中亞、從中亞席捲非洲,再從非洲蔓延到中國,搞亂中國、顛覆中國的政治禍心。

  但也不乏有識之士的客觀分析。

  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在其《中國大趨勢》一書中提出,美國實行的西方式民主制度是一種「橫向民主」。而中國則與其文化傳統和國情相適應,實行一種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與人民自下而上的參與相結合所形成的新政治模式,與西方「橫向民主」不同的「縱向民主」。西方人心目中的自由、民主社會,是一個橫向結構,由無數「個人」「平等地」選舉出自己的領導。而「縱向民主的主要優點在於,使政治家們從為了選舉的思維中解放出來」。奈斯比特認為,這一模式顯然是中國30年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如果中國建立的是西方式的「橫向民主」體系,大量精力會被浪費在競選的爭鬥之上,大批候選人會提出無數個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這容易導致混亂,是珍視和諧與秩序的中國人不願看到的。因此,中國沒有以民主改革的名義使自己陷入政黨爭鬥的分裂局面,而是在一黨執政體制內進行了調整,通過傾聽自下而上的聲音並且保持高層的決策權。「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領導一個如此龐大複雜的國家走出貧窮、實現現代化了。」

  奈斯比特正確地看到了中國國情對於政治體制選擇的基礎性作用,看到了「縱向民主」的特點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在於「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與人民自下而上的參與相結合」。但他未能進一步剖析,如何實現這種有效結合併確保其民主性質,如何做到不斷地「通過傾聽自下而上的聲音並且保持高層的決策權」,使「縱向」也能「民主」,也是「民主」?

  其奧秘,就在於中國大力推行的「協商民主」。它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價值理念——人民當家做主;它與選舉民主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雙重民主架構;它在國家公共權力與公民社會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促進了平等、合作、和諧、包容的社會主義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展。

 

 

·曝梁洛施偷吃排卵藥 憑子逼宮惹怒李澤楷
·大學課堂上演表白門 老師不生氣反祝福(圖)
·河工大學生趙偉火車站死亡 鐵路部門介入

渝成首個配租公租房城 15281套房搖號配租
·我腎移植手術創始人吳階平逝世 享年94歲

相關焦點

  • 周德宇:「佔領國會山」後,美國政治學者在做什麼?寫公開信
    唯一有政治學家特色的,是最後那一段的意思:「嘿,我們之前從不摻和政治的,但這次我們為了民主豁出去了,都敢公開倒川了,說明事態得多嚴重啊,你們快來看我啊!」真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呢。於是我也好奇了,這些政治學家們(其中不乏各路學界大佬以及我的老師們),這樣為了民主勇敢發聲的公開信的後續是啥。我便等了幾天,發現後續就是沒有後續。
  • 蘇長和:有的民主對人類是災難,中國絕不能要
    原標題:走出民主政治研究的困局一、從非洲和美國說起2012年10月份,我有機會去非洲參加了第二屆中非智庫論壇,隨後又去美國考察了美國大選。在衣索比亞,與會的個別非洲學者大談非洲市民社會、民主轉型等問題。
  • 社評:民主的敵人是美國自己而非別人
    美國首都華盛頓發生衝擊國會的騷亂後,美國和西方的精英以及主流媒體迅速發聲,推動「統一認識」。除了用攻擊者沒有達到目的、國會最終確認了拜登當選來論證「美國民主的強大」,他們還把中國等拽出來當靶子,宣稱「民主的敵人」對華盛頓騷亂「幸災樂禍」,試圖以此刺激美國公眾,調動人們團結的意願。
  • 歐洲頭條丨「民主燈塔」崩塌 美國危機遠未結束
    美國國會衝擊事件之後,首都華盛頓恢復了表面的平靜,而大選的鬧劇卻遠未謝幕。距新任總統宣誓就職僅剩不到半個月時間,呼籲川普提前下臺的聲音卻不絕於耳。與此同時,大西洋彼岸的歐洲盟友也紛紛譴責這場暴亂,美國「民主燈塔」形象正變得黯淡無光。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指出,國會事件反映出美國長期以來的分裂與衰落。美國政治亂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 章瑩穎案最新分析 李昌鈺談章瑩穎案 曝光美國FBI辦案漏洞
    原標題:李昌鈺談章瑩穎案 曝光美國FBI辦案漏洞中國訪問學者章瑩穎在美遭綁架案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以涉嫌綁架罪逮捕並起訴了犯罪嫌疑人克裡斯滕森,但章瑩穎的下落依然成謎。26號,央視記者就此案專訪了著名的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李昌鈺博士是世界著名的刑事鑑識科學家,從事刑事偵查工作已經有50多年。
  • 知識體系創新系列——全方位民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理論體系...
    雖然美國學者石約翰在研究中國革命與傳統的關係,斯特雷耶在研究歐洲現代國家的中世紀起源時,都嘗試過類似的做法,但都免不了一番爭議。畢竟中國傳統社會非但公認是非民主,而且還是相對落後、前現代的君主專制體制,與本文所指出的全方位民主,難免格格不入。勉強從中尋找這種對稱性,容易落入機械主義的窠臼。
  • 中國媒體將美國暴亂與香港對比是藉機宣傳?外交部回應
    有提問,我們注意到,有個別西方媒體報導稱,中國媒體將美國當前的暴亂與香港發生的支持民主的騷亂活動相比較,是在藉機宣傳。請問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對於美國國會近日發生的事情,美國媒體做了大量報導,有很多電視畫面、照片,世界各國領導人也都紛紛發表了評論意見,有的還進行了呼籲。美國各界人士也都發表了很多看法。我就不太懂,怎麼中國媒體一報導就成了宣傳?」華春瑩反問。
  • 美國知名學者告誡臺媒:你給美國人錢,他們就說你想聽的話
    Friedman),作為普利茲新聞獎的三屆獲獎者,美國知名經濟學家、《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同時也是《世界是平的》作者。近日,在接受臺媒採訪時,他說出了一些臺灣人不願接受的事實。當被問及臺灣地區應如何處理與中國大陸和美國的關係時,弗裡德曼給出了兩個字的建議——謹慎。他表示,臺灣有一點永遠不會變,那就是地理位置。
  • 美國又慫恿韓國反華,中國: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這就是美式民主
    顯然,美國這是在給韓國下套,希望其在美國領導下,組建一個「反華經濟聯盟」,摧毀中國世界工廠的位置,實現真正的中美脫鉤。如果韓國不聽美國號召,那麼美國就會正式施加壓力,讓韓國遭受經濟和政治損失。如果韓國順從美國意志,那麼很有可能捲入中美博弈的最前線,並為此付出慘重代價。
  • 茅海建談戊戌變法:掌舵的人不知道西方在哪裡,卻以為自己知道
    茅海建說,梁啓超所說的中國古代的議會,是將卿士比附為上議院,稱庶人為下議院,梁甚至還說,漢代的諫大夫、博士、議郎等扮演了西方議會制度中議員的角色。在茅海建看來,梁啓超對議會制度的理解有斷章取義之嫌。正因如此,梁啓超的這篇文章被嚴複寫信進行了嚴厲批評。嚴復在信中稱,西方的民主胚胎(從希臘羅馬開始)使得西方可以走向民主政治,而中國沒有種子,因此無法進入民主政治。
  • 國際思想周報 | 一面民主一面暴政
    4、佩裡·安德森新書談美國的帝國外交;        5、列奧·施特勞斯:和平之人?CFP 圖阿桑奇:網際網路一面是民主,另一面是暴政        近日,「維基解密」的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網際網路發展有其民主意義,但我們也要警惕其便利了政府監控,隱私權的崩塌加劇了統治者與大眾的權力不平衡,奧威爾筆下的世界正在降臨。
  • 在美國宣布制裁南海中企當天,拿中國說事
    這樣的表態讓一些研究越南的學者認為,這是一次河內的「例行表態」,沒有任何特殊的含義,可是,就在越南表態的當天發生了一件事。據悉,在越南表態當天,華盛頓政府表示要對24家參與南海島礁建設的中國公司發起制裁,這個時間上的一前一後就讓輿論的方向發生了變化,也在某種程度上讓大家開始了瘋狂地猜測!
  • 陝西出土一頭骨,中國專家一頭霧水,後被美國學者認出
    古代的富貴人家也十分看重喪葬的禮儀,若是家中有人去世,那麼一個隆重的葬禮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儀式隆重外,他們也會為死去之人下葬許多珍貴陪葬品,寄託對逝世之人的哀思,讓他們可以在另外一個世界繼續享用這些物件。在眾多的陪葬品中,有各種物件器皿,有動物,甚至還會有活人。曾經,陝西出土了一頭骨,中國專家看到後一頭霧水,後來卻被美國學者一眼認出了是什麼。
  • 餘秀華究竟有沒有被高估?馬未都的解釋,不及老梁客觀
    餘秀華究竟有沒有被高估?老梁的解釋,不及馬未都客觀餘秀華是一位爭議性極大的詩人,她身上有許多矛盾點:腦癱患者、農婦、詩人、家庭暴力受害者。如此多的矛盾點,造就了一個極具話題性的人物標籤「腦癱詩人」,火的也很不正常,是網絡時代畸形的走紅。
  • 《詩經》起名:正義之士、鶯儔燕侶的男孩名,腹有詩書氣自華!
    是中國幾千年來貴族教育中普遍使用的文化教材。孔子在《論語》裡也有「不學《詩》,無以言」的說法,並常用《詩》來教育自己的弟子。此後,它與《書》、《禮》、《易》、《春秋》並稱「五經」。孔子以後的儒家學派人物,都把《詩》當作教本,傳授不絕。雖經秦始皇焚書,但《詩》由於學者的口頭傳誦,得以流傳下來。人非名不榮,非字不彰。
  • 美國式民主面臨坍塌,為何整個西方都在恐懼?
    美國式民主順理成章的成為西方民主的標杆,成為西方民主的領頭人,帶領西方在全球各地傳播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喬治亞、烏克蘭等東歐國家發生的「顏色革命」,美國為首西方掀起的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委內瑞拉動亂、白俄羅斯政治危機等等,這些都是美國帶領西方在世界各地傳播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努力而產生的影響。
  • 羅伯特·庫恩: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
    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出席開幕式並發表了題為《試析中國夢的理論框架和內涵》的大會演講,以下為演講全文:  2012年11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後不久便提出了中國夢,從那以後,中國夢既喚起了希望與期待,又提出了問題與困惑。很顯然,中國夢已成為習近平領導下的高層組織原則。正是從中國夢這一宏大深遠的願景出發,本次會議——中國夢的世界對話更顯其意義。
  • 美國涉港法案罔顧事實 人民日報:利用香港遏制中國發展是白日做夢
    為遏制圍堵中國,美國一些政客已經到了喪心病狂、不擇手段的地步。美國國會無視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公然用國內法幹涉中國內政,通過所謂「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這一法案罔顧事實、混淆是非、違反公理、用心險惡。當前香港面臨的根本不是所謂人權和民主問題,而是儘快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維護法治的問題。
  • 人民日報今發5學者文章 評顏色革命災難性後果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的文章則強調「顏色革命」危害之深重。金燦榮教授指出,「顏色革命」是國家安全之敵、動亂之源、人民之禍。 發生「顏色革命」的國家,有的經濟發展緩慢,失業率高,人民生活長期得不到改善;有的國內民主生活不充分,官員貪汙腐敗嚴重,內部矛盾比較尖銳;有的放鬆警惕,執政者與反對派溝通不足,給反對派利用經濟社會問題發動遊行示威等提供了可乘之機。但這些國家發生「顏色革命」都有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輸出民主戰略。
  • 試論我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概念源起與國情基礎
    如在美國,總統被稱為「帝王般的總統」,美國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同時國家的外交權和軍事權也主要掌握在總統的手裡;英國的民主則被稱為「首相民主」,在英國,政府控制著國家的行政權和立法權,並且有權解散議會;法國的民主制度被稱為「選舉的君主制」,法國總統有權任命總理、解散議會,而議會卻不能有效地牽制總統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