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民主,不時有來自西方的批評。有的表露了用其政治模式作為人類政治文明普世價值和絕對標準,來對中國照搬照套、削足適履的政治天真;有的則包藏著企圖將「顏色革命」從蘇東推到中亞、從中亞席捲非洲,再從非洲蔓延到中國,搞亂中國、顛覆中國的政治禍心。
但也不乏有識之士的客觀分析。
美國未來學家奈斯比特,在其《中國大趨勢》一書中提出,美國實行的西方式民主制度是一種「橫向民主」。而中國則與其文化傳統和國情相適應,實行一種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與人民自下而上的參與相結合所形成的新政治模式,與西方「橫向民主」不同的「縱向民主」。西方人心目中的自由、民主社會,是一個橫向結構,由無數「個人」「平等地」選舉出自己的領導。而「縱向民主的主要優點在於,使政治家們從為了選舉的思維中解放出來」。奈斯比特認為,這一模式顯然是中國30年成功的一個重要保障。如果中國建立的是西方式的「橫向民主」體系,大量精力會被浪費在競選的爭鬥之上,大批候選人會提出無數個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這容易導致混亂,是珍視和諧與秩序的中國人不願看到的。因此,中國沒有以民主改革的名義使自己陷入政黨爭鬥的分裂局面,而是在一黨執政體制內進行了調整,通過傾聽自下而上的聲音並且保持高層的決策權。「現在回想起來,似乎沒有更好的辦法領導一個如此龐大複雜的國家走出貧窮、實現現代化了。」
奈斯比特正確地看到了中國國情對於政治體制選擇的基礎性作用,看到了「縱向民主」的特點在于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在於「政府自上而下的指令與人民自下而上的參與相結合」。但他未能進一步剖析,如何實現這種有效結合併確保其民主性質,如何做到不斷地「通過傾聽自下而上的聲音並且保持高層的決策權」,使「縱向」也能「民主」,也是「民主」?
其奧秘,就在於中國大力推行的「協商民主」。它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核心價值理念——人民當家做主;它與選舉民主相結合,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雙重民主架構;它在國家公共權力與公民社會之間架起了一道橋梁,促進了平等、合作、和諧、包容的社會主義政治文化的生成和發展。
·曝梁洛施偷吃排卵藥 憑子逼宮惹怒李澤楷
·大學課堂上演表白門 老師不生氣反祝福(圖)
·河工大學生趙偉火車站死亡 鐵路部門介入
渝成首個配租公租房城 15281套房搖號配租
·我腎移植手術創始人吳階平逝世 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