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王者榮耀的原因,上官婉兒這個名字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在遊戲角色裡,她操作難度大,傷害高,騰空飛舞幾下,立刻便能取人性命,那隻支大毛筆令人聞風喪膽。
而在歷史中,上官婉兒改變命運用的也是手中的毛筆。
從掖庭中的奴隸到位高權重的巾幗宰相,從被武則天賞識到和武則天搶男寵,她把一手爛牌打好,一步步走向大唐帝國的最高政治舞臺,活成了很多古代女人羨慕不已的樣子,這一切要從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說起!
唐高宗麟德元年,武則天引道士入宮行厭勝之術,被宦官告發,早已對武則天蠻橫專權不滿的李治,意欲將武則天廢為庶人。
唐高宗召來時任宰相的上官儀,命他起草廢后詔書,誰知事發後武則天向高宗哭訴辯解,高宗又不忍廢后,並將全部責任都推到了上官儀頭上。
同年12月,懷恨在心的武則天命親信誣陷上官儀勾結廢太子李忠謀反,上官儀一家被滿門抄斬,只留下了孫女上官婉兒和她的母親,兩人被發送押到掖庭為奴。
經此一役,再也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阻擋武則天邁向女皇的寶座。
武則天和上官婉兒,一個是大唐帝國最有權勢的女王,一個是大唐帝國最卑賤的奴隸,看似毫不相干,卻在彼此的人生之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中國人說龍生龍,鳳生鳳,這一點在上官婉兒的身上得到最好的驗證。
上官婉兒自幼跟隨母親鄭氏識字念書,很快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很有祖父上官儀的風採,小小年紀便能詩能文才思敏捷。14歲的上官婉兒早已聲名遠揚了,站在帝國權力中央,作為上官婉兒殺父仇人的武則天,很明顯對她感興趣了。
武則天召見了上官婉兒,並當場出題考校,這是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上官婉兒等的就是這一天。
她耗盡才思,迅速寫就了一篇文章,幾乎無懈可擊的文章,讓所有人驚嘆,也包括武則天,當場就被免除了奴隸身份,自此上官婉兒就留在了殺父仇人,也是大唐帝國時實際掌權人的武則天身邊,開始了人生新篇章。
武則天每次在朝堂和大臣們議事時,都會讓上官婉兒藏在案幾底下,記錄下大臣們所說的話,毫無疑問,上官婉兒成了武則天的親信。
但伴君如伴虎,何況武則天還是自己的殺父仇人,換做別人必定活得膽戰心驚,但上官婉兒卻膽大包天,做了一件足以讓她掉腦袋的事情。
武則天的男寵不少,但要提起張宗昌的大名,那些個風流韻事,很多人都能娓娓道來,但就是這個武則天最寵幸的人,卻被上官婉兒惦記上了。
兩人暗送秋波,情愫暗生,你儂我儂也就罷了,卻不巧被武則天抓個現行,女皇的男寵被搶了就相當於皇帝被人綠了,這是欺君之罪。
對武則天來說,這是對她權利的一種挑釁,她當即就將上官婉兒打入了死牢,男寵張宗昌卻毫髮無損,足見女皇大人對後者的喜愛之深,已到了痴迷的地步。
看起來上官婉兒這次是難逃一死了,但在最後一刻武則天卻心軟了,在自己麾下勤勤懇懇這麼多年,殺了捨得嗎?自己離得開她嗎?
武則天最終還是沒有殺上官婉兒,但為了發洩心中的怒火,也為了給上官婉兒一個告誡,他命人用刀在上官婉兒的額頭上割了一道深深的疤痕,讓她再也不能用自己漂亮的容顏去勾引男人。
武則天以為這樣就能摧毀上官婉兒的心理防線,將她所有的尊嚴打碎,事實證明上官婉兒遠比武則天想像的強大。
刀傷痊癒以後,上官婉兒的額頭留了一處疤痕,看著醜陋的刀疤,上官婉兒靈光乍現,令人在疤痕處紋了一朵紅色的梅花。
本是無心之舉,誰知卻讓她更添幾分嬌媚,引得宮女們紛紛效仿,用胭脂在額頭點紅,畫成梅花的形態,梅花妝便在大唐風行了起來。
但上官婉兒明白,自己的命運依然被那個女人掌控著,她隨時能夠讓自己再度成為掖庭中的奴隸。
於是上官婉兒變得更加小心翼翼,更加忠誠勤勉,以此贏得武則天的恩寵和信任,到了武則天稱帝時,上官婉兒已經掌控了內政詔命,並負責處理百司奏表,儼然成為了直接管理政務的權臣。
武則天退位後,中宗李顯復闢,上官婉兒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和影響力,在朝廷中安排心腹,為新皇帝鞏固權力,贏得了信任。
隨即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專職起草詔令,地位僅次於皇后一人和妃子三人,當初那個在掖庭中艱難求生的女奴已經爬到了自己權力的巔峰,她要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上官婉兒為當年的舊案平反,她的母親鄭氏被封為沛國夫人,祖父上官儀被追贈為楚國公,父親上官庭芝被追封為天水郡公。
時間倒回到上官婉兒還未出生前,她的母親鄭氏做了一個夢,夢裡有人給了鄭氏一桿巨秤,然後說「持此稱量天下」。鄭氏醒來後找人解夢,得到的答案是「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
上官婉兒出生後,全家族的人自然大失所望,因為幾乎沒有人會認為擅政弄權,貴不可言會是一個女兒家能做到的事情。
直到幾十年後,當上官婉兒左右政壇和文壇,號稱巾幗宰相,在權力的中心穿插遊走,位極人臣的時候,人們才終於相信「當生貴子,而秉國權衡」說的正是上官婉兒無疑了。
可惜上官婉兒最後沒能善終,她捲入了韋氏武氏和李家王朝之間的權力爭奪。李隆基發動政變後,誅殺了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一黨。上官婉兒秉燭率宮人迎接,並拿出自己和太平公主所擬的詔書,以表示她是和李唐宗室站在一起的。
但政治是無情的,李隆基沒有像武則天一樣心軟,他將上官婉兒斬殺於旗下。
唏噓的是,政變成功後,李隆基父子很快又恢復了上官婉兒的昭容封號,將她厚葬於雍州,上官婉兒傳奇的一生,也隨之終結,直到千百年後人們依然會感嘆這位奇女子的絢爛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