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3 15:03 |瑞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潘虹 通訊員 陳文蕾
日前,瑞安市發布《關於開展高校畢業生「510計劃」專項行動 助力「雙創人才」淨流入攻堅戰的方案》,作為吸引集聚優秀青年人才的重磅之舉,這份「510計劃」有哪些「充滿磁力」的內容?將惠及哪些人才和用人單位?
近年來,瑞安市定製多個政策「禮包」,先後推出「人才新政40條」「大學生就業創業10條」和人才住房保障「369」計劃等分量最重、力度最大的政策舉措,全面實施人才淨流入「十百千萬」工程,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強市」「創新強市」戰略。
此次發布的「510計劃」是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助力瑞安市「雙創人才」淨流入攻堅戰,抓搶當前疫情影響下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機遇期、窗口期的重要內容。瑞安將從政策、崗位、資金、活動等全方面對高校畢業生加強支持力度,為人才提供全鏈條服務體系,力促形成「熱帶雨林式」人才生態,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得好。
工作目標
通過實施高校畢業生招引「510計劃」攻堅行動,開拓1.3萬個崗位、推出10項政策、安排1.2億元資金、開展10項人才活動,力爭用1年左右時間,全市新招引1.5萬名以上高校畢業生,全面推動瑞安市人才工作趕超發展,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示範窗口,為瑞安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要素支撐。
這意味著,來瑞留瑞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將享受到種類更多、力度更大的政策優惠,部分政策的享受門檻進一步降低,對象範圍進一步擴大,將全面推動瑞安市人才工作趕超發展,加快打造創新發展的示範窗口,為瑞安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要素支撐。
工作舉措
開拓 1.3 萬個以上崗位招引高校畢業生
激發企業引才用才活力
激發企業引才用才活力。圍繞產業鏈構建人才鏈,強化產業鏈核心人才引領機制,重點以汽車關鍵零部件、機械電子、高分子合成材料、時尚輕工等四大主導產業和智能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需要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開拓1萬個以上崗位,其中民營企業10500個以上、國有企業200個以上。
發揮行業招才引智合力
加強與銀行、保險、證券等在瑞金融分支機構,電力、郵政、通信、運輸、能源等在瑞單位,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等服務業單位聯動招才,開拓網際網路營銷等新業態就業崗位,累計新開拓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1000個以上。
優化程序招錄教師醫生
增加中小學、醫院就業崗位數量,優化高校優秀畢業生引進程序,提高錄用比例,切實緩解基層教師、醫護人員等短缺現狀。在攻堅期內,中小學(幼兒園)新開拓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500個以上,醫療衛生機構新開拓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300個以上,其中累計新開拓高學歷人才崗位100個以上。
鼓勵機關事業單位有編盡用
加大機關事業單位空編使用力度,結合自身發展和人才需求狀況,增加人員招考數量,放寬籍貫限制,新開拓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300個以上,尤其加大高學歷人才招引力度,改善機關事業幹部隊伍結構,新開拓崗位100個以上。
增加社區社工招錄數
開發基層社區、村居工作者崗位210個以上,專項招錄高校畢業生,按照不低於當地上年度全社會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標準給予待遇。
推出10項組合政策招引高校畢業生
對在攻堅期內(2020年9月1日-2021年9月30日)新招引的高校畢業生落實10項組合政策,具體如下:
就業補貼
對新全職來瑞工作博士研究生、世界大學排名前200位大學(以最新一期 ARWU、THE、QS、U.S.News 排名為準)或國內「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分別給予總額 10萬元、4萬元、3萬元就業補貼,分2年發放。
畢業5年以內的高校畢業生首次來瑞企業就業並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分別給予總額2.4萬元、1.2萬元、7200元就業補貼,分2年發放。在攻堅期間來瑞企業工作的,補貼額度按150%兌現,即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分別按總額3.6萬元、1.8萬元、1.08萬元兌現,分2年發放。
創業補貼
畢業5年以內的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初次來瑞創辦企業並擔任法定代表人或從事個體經營的,正常經營1年以上後,給予個人1萬元初創補貼;正常經營1年以上且連續繳納社會保險的,再給予個人1萬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
社保補貼
畢業5年以內的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在瑞通過從事個人創業、網際網路營銷等新業態職業靈活就業,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6個月以上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為不超過其實際繳費的2/3,每人每年補貼不超過1萬元,補貼期限為1年。
對攻堅期內,瑞安市民營企業引進全日制高校畢業生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6個月以上的,給予企業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年補貼不超過1萬元,補貼期限為1年。
公積金補貼
畢業5年以內全日制本科生來瑞民營企業工作,並通過企業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6個月以上的,給予企業公積金補貼。補貼標準為上一年度實繳住房公積金的企業繳費部分的2/3,每人每年補貼不超過3000元,期限為1年。
租房補貼
向全職來瑞機關事業工作並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博士研究生、世界大學排名前 200 位大學(以最新一期ARWU、THE、QS、U.S.News 排名為準)或國內「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發放租房補貼,分別為每月2400元、1200 元,補貼時間累計不超過8年。向全職來瑞企業工作並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專科生發放租房補貼,分別為每月2400元、1200元、800元、500元,補貼時間累計不超過8年。
購房補貼
向全職來瑞機關事業工作並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瑞首購商品住房的博士研究生、世界大學排名前200位大學(以最新一期 ARWU、THE、QS、U.S.News 排名為準)或國內「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分別發放50萬元、30萬元一次性購房補貼。
向全職在瑞企業工作並依法連續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在瑞首購商品住房的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專科生分別發放 50萬元、30萬元、20萬元、10萬元購房補貼。對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的,符合《瑞安市人才安居實施辦法(試行)》(瑞委辦發〔2020〕16 號)條件的的人才,享受配售人才住房。
路費補貼
給予畢業5年以內全日制高校畢業生首次到在瑞民營企業就業的,按照出發地(生源地或畢業院校地)為浙江省(溫州市除外)、華東地區(浙江省除外)、華東地區以外分別給予個人300元、500元、800元的求職路費補貼。受邀來瑞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引才活動的應屆全日制畢業生,經認定,按同等標準享受求職路費補貼。
驛站補貼
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鼓勵社會機構為畢業2年以內全日制高校畢業生(含畢業學年大學生)來瑞求職提供短期住宿服務,攻堅期間每人每天的標準從《關於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溫人社發〔2020〕73 號)規定的80元提高至120元,累計不超過10天。
實習補貼
支持全日制專科及以上大學生來瑞參加政府組織的實習基地實習活動,給予實習人員每人每月1200 元實習補貼,並承擔實習期間必要的食宿、交通、通訊、考察、參觀等費用,以及在瑞期間綜合商業保險費用。
引才補貼
在高校設立「人才工作站」,對經年度績效評估確定為合格、良好、優秀、特別優秀的,分別給予1萬元、3萬元、4 萬元、6 萬元獎勵。對攻堅期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瑞安市民營企業引進博士、全日制碩士、全日制本科生、全日制專科生並籤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參加繳納社保6個月以上的,分別按每人5萬元、2萬元、2000元、1500元的標準給予機構引才獎勵。
開展10項人才對接活動招引高校畢業生
以「人瑞才安·創享未來」為主題,聚焦瑞安產業實際,深挖用才需求,激發企業主體引才用才潛力,高標準辦好十大人才活動,吸引集聚國內外優秀人才來瑞就業創業。
開展派駐專班引才活動
依託在外瑞籍校友會、在外商會和學子聯盟,健全引才網絡,對瑞安產業緊密度高的國家和城市派駐引才專班工作組,依託平臺優勢,舉辦各種形式的人才政策宣講、人才引進對接會等人才招引活動,重點招引科創項目和科創人才。
開展人力資源產業園提升行動
全方位宣傳產業園在溫州地區發揮引才作用,鼓勵入園機構開展人才創新創業服務,推動塑造優質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建設。加大對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的支持力度,為在大學生創業提供指導與幫助。加快推進中意產業園建設,加強中意產業園與都靈汽車關鍵零部件、時尚輕工等特色產業交流合作,加快推動瑞安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舉行「雲江杯」瑞安智能製造全球創新創業大賽
推進雲江科創「九大行動」,創新「人才+項目」「人才+資本」「成長+初創」等三位一體模式,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綜合效益好的高端成熟項目落地瑞安,助力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瑞安園」建設。
加入「長三角人才發展聯盟」行動
與杭州江幹區、台州溫嶺市等9城共同籤訂聯盟協議,聚焦聚力「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目標,重點圍繞大學生雙創項目對接、大學生政策互認互享、大學生雙創平臺共建共用等方面開展合作,合力推進長三角大學生流動一體化發展,打造區域化的大學生工作創新共同體。
實施汽車部件工程師引進專項計劃
加大與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汽車學院、同濟大學汽車學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引進培育汽車產業急需緊缺工程師300名以上,全面支撐瑞安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對象包括「新動能工程師」、海外專家,認定上突破學歷、職稱限制,以崗位經歷、年薪待遇、實際待遇作為主要評價標準,落實企業獎勵和個人激勵。
實施「百名博士(教授)進千企」行動
充分發揮高校教授資源對汽車部件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的支撐作用,引導人才智力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廣泛徵集企業技術需求,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博士教授入企意向,編制形成技術需求清單和入企意向清單,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博士教授來瑞指導服務。舉辦《中國瑞安汽車部件行業人才發展論壇》,為瑞安市產業急需人才引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開展第三屆中國瑞安「千企百校」合作對接會
打通「需求端」與「供給端」的無縫銜接,舉辦第三屆中國·瑞安「千企百校」合作交流會,廣泛排摸企業技術人才需求,發揮浙江溫州人力資源產業園、浙南高校創業聯盟平臺優勢,邀請全國百所專業特色與瑞安市產業契合度較高的綜合性大學和職業類院校參會,促進多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建立高校引才工作聯絡站,推行常態化校地溝通協調機制。
持續開展「全國巡迴引才活動」
在一個引才目標城市及其周邊地區舉辦「N」場瑞安專場招聘會,並嘗試在一個城市內開展巡迴招聘會,對應邀參加招聘會的高校畢業生,給予一定的應聘補貼。編制全國高校「人才分布圖」和「外出引才圖」,建立市領導掛鈎聯繫機制,選派招才專班組進駐各大重點高校。
高頻開展高校畢業生「雙線招聘會」
線上升級拓展「瑞安人才網」等平臺網上引才功能,聯動省市組織開展「行業專業網絡專場招聘會」,免費為企業提供緊缺崗位對接服務。線下開展「瑞安秋季人才交流大會」「瑞安高校畢業生就業招聘大會」等,搭建企業與高校畢業生「面對面」招聘平臺。
實施「家燕歸巢·智匯雲江」專項行動」
組建在外高校「瑞籍學子聯盟」、成立「家燕歸巢」大學生見習基地。開展「瑞籍學子家鄉行」活動、瑞籍大學生返鄉實踐行動,「曲線」引進高校畢業生來瑞創新創業。
16061150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