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隨著電視劇《琉璃》故事情節不斷地展現,截止到現在,劇情也逐漸明朗起來。其中紫狐和無支祁的愛戀也使整部劇的情感線更加豐富和飽滿起來。在劇中紫狐的千年痴情等待,無支祁的跳脫不羈都刻畫得淋漓盡致。
《琉璃》劇中有多個以《山海經》為藍本的上古人物。在講述喜聞樂見神話故事的同時,也讓大家在歡愉欣賞之中回顧著中華傳統文化,感受著傳統文化的厚重與魅力。在劇中,無支祁自稱是最兇猛的神猴。那麼是否是這樣呢?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有關無支祁的神話故事:
上古無支祁:
據《山海經》及相關山海經史料記載:無支祁是堯舜時期,來自桐柏山花果山的上古第一奇妖,神通廣大,在上古時期影響力非常大。後因興風作浪引起水患,被大禹合眾神之力,把它鎖在君山(龜山)下的枯井之中,也就是現在著名的「支祁井」。
傳說大禹在執政期間,曾到過桐柏山三回,每次都是風雨交加,雷電交加,山河異像,很有向大禹示威之意。大禹也感受到一股暴虐和藐視的力量在盤旋蔓延。而每一次大禹實施禁止和壓制都毫無效果。這讓大禹感到非常的惱火,同時也感受一股危險的力量正在向自己挑戰。
其實大禹的感覺是非常正確的。作為上古的妖聖無支祁,無論在志向和心智上都是洪荒中的「梟雄」級別。它有勇有謀,與刑天和共工當時的反抗天庭性質是截然不同的。共工和刑天屬於報復性。而無支祁屬於野心型,大有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逆天態度。
無支祁在淮河期間,就曾制服龍王以及附近山神樹怪,更是逼迫龍女與自己成婚。被稱為淮渦水神。最可怕的是,由於無支祁天性灑脫,及重義氣,喜好幫忙(這一特性被《琉璃》引用),被它收服的諸妖魔對它都極為推崇。就連當地百姓也對它甚為恭敬,給它建廟立祠,以保一方平安。至今仍能找到地方記載和痕跡。
無支祁不但記載於山海經,在《楚辭》《天問》中都有記載,也是被稱作「水母,水神」的。還有很多關於它的延續記載。
可見它在古時確實很有影響力,特別有很多關於它與大禹之戰的記載,幾乎大同小異。雖被當作水妖,但是對其記述幾乎並不全是負面的。
應龍、大禹活捉無支祁:
在原始社會,部落間的相互吞併是在所難免,強者為王在那個時期更為明顯。相傳,無支祁本是上古猿猴,身高八丈,有超九象之力,凸額塌鼻,白頭金睛,青色體毛。有強大的控水能力。它娶龍女建龍宮,收服各路妖神部落,勢力逐漸強大,這也引起大禹的關注和猜忌。
於是大禹開始對淮河開始治理,也就是我們說的治理水患。大禹和無支祁在桐柏山開始展開了決戰。但是由於無支祁的兇猛,大禹和其手下戰將(九龍、烏木、童律等)一起上陣仍不能取勝。
當地的部落對大禹也是陽奉陰違,不願出力,勸大禹及早撤兵。這更引起了大禹打敗無支祁的意願和決心。
在一直落敗的情況下,大禹請來了上古戰神應龍。其時應龍在戰蚩尤後也被傷損了元氣,當時都沒能回到天庭,雖經若干年的修養,但仍達不到當年的巔峰狀態。為了確保勝利,大禹當時還招來夔龍。當時無支祁是想做東海之王,這對於龍族之祖應龍來講當然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此戰也非常慘烈。
據記載,雖有大禹和夔龍幫忙,但真正與無支祁對戰的還是應龍。大禹用量天尺鎮水,讓無支祁失去水的優勢。夔龍防止無支祁召喚天雷風電。最終無支祁不敵應龍。被活捉。(上古史典記載是庚辰擒巫支祁,後經學者們論證,巫支祁就是無支祁,庚辰就是應龍。)
無支祁被擒後,它手下的山妖、木魅、鴟脾、石怪、桓胡、水靈等十萬妖怪雖被大禹打敗,但是並沒有盡殲。所以淮河水患曾持續很長時間。而無支祁被擒後,並不悔錯,各種不服,仍在使用各種手段。
最後大禹用天宮異寶鎖天鏈,穿其琵琶仙骨。然後四肢又鎖四條神鏈,以鈴穿鼻,把它壓在軍山(龜山)下枯井之中。使其不見天日,難見水源,更利於鎮守。這樣,無支祁才被制服。
不可否認的是,無支祁在上古典籍中,一方面以禍患江淮,被大禹制服的妖仙被記載。另一方面又被以孝子形象被稱頌,以正神身份被供奉。
這也是後來大家認為無支祁是孫悟空原型的原因。因為無論從形象上還是逆天、不受約束的個性上,它們都有諸多相似之處。但從記載上對比來說 ,無支祁的戰力可比孫悟空厲害多了。
結束語:
在《琉璃》劇中,雖然有無支祁的介入,但大多側重於古典記載外的感情線鋪陳。所以劇中的的無支祁可以算是一個全新的無支祁,是一個有關無支祁的純原創神話故事。
無支祁在劇中仍是被神界鎮壓的妖魔。但細思之下,此劇又何嘗不是一部妖魔比神仙更可愛的劇本。璇璣、司鳳如此,亭奴和無支祁也是如此。
還有此劇的騰蛇(後也被天庭鎮壓)這些都是上古神,這些劇中可愛的經典上古人物,在詮釋著那些古老神話寓言的同時,也在表達著此劇的內涵和意義。所謂的正邪和善惡表面是看不出來的,需要用心去體會。
往期回顧:
琉璃:亭奴是上古神獸,司鳳是金翅鳥,屬不屬於鳳凰體系
《琉璃》中上古神獸大盤點,其中一個很強大,幸虧有神帝昊辰
《山海經》十大異類妖獸,知道的人很少,認識一兩個就很了不起
龍生九子,各霸一方,龍子們的能力不可小覷
西王母移居崑崙,玄冥開創冥界,三大上古女神的巔峰對決誰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