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渝臺籍學生青睞大陸就業:盼更多青年跨海逐夢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重慶1月7日電「去年我原本有機會回臺灣讀大學,但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大陸高校。」在四川美術學院讀大一的簡俊豪對記者說,大陸有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的創業平臺、更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他不僅選擇在大陸求學,今後大陸也是他就業首選地。

7日,2021年渝臺師生迎春聯誼活動在四川美術學院舉行,在渝工作學習的50餘名臺灣籍師生齊聚一堂,分享在渝工作生活學習感受。

早年隨家人來大陸生活的簡俊豪在大陸讀完了初中和高中,每年寒暑假他都會回臺灣看望親友。他說,最早他回臺灣,很少會有人問他大陸的情況。但近幾年,無論是年長於他的朋友,還是比他年齡小的學弟學妹,都會向他打聽大陸的生活、學習情況,因為他們也希望能有機會到大陸求學、擇業。

「他們不擔心大陸的教育水平和就業機會,他們更多是問大陸的氣候及飲食與臺灣的異同。」簡俊豪說,大陸如今不僅有優質的教育資源,充滿活力的企業,可觀的薪資,與國際接軌的機遇,更有實現人生夢想的可能。大陸已成為他周邊朋友走出島內,追逐夢想的首選地。

與簡俊豪在大陸已生活十餘年不同,在重慶大學讀大三的臺籍學生李政恩是上大學才來到大陸。到大陸前,他還擔心會用很長時間適應,但入學後僅一年,他就完全適應了大陸的環境。「每年臺灣聯考前後,有很多臺灣學弟學妹向我打聽大陸高校情況,我都強烈建議他們來大陸開闊眼界。」李政恩說,兩年多時間,讓他對在大陸的生活從陌生不安到熟悉喜歡再到極力推薦。

「今年大三結束後,我準備在大陸實習,為畢業後留在大陸工作做準備。」李政恩說,通過對比臺灣學長和重慶大學學長就業情況,以及兩岸發展水平等,他認為大陸發展潛力更大,就業選擇機會更多。他希望自己今後能在大陸紮根發展,也希望更多青年到大陸走一走、看一看,闖出一片新天地。

中共重慶市委臺辦副主任王建國在座談會上說,近年來,臺灣師生在重慶工作學習,為渝臺教育、文化、人員等交流合作作出了積極貢獻。部分臺生在渝畢業後,實現就地就業創業,在政府和社會關注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事業已初見成效,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吸引和影響了一批臺灣學生來重慶發展。希望更多臺灣師生紮根重慶發展,充分享受惠臺政策,獲得更大利益,為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新網記者 劉相琳)

相關焦點

  • 大陸成不少臺灣學子求學首選 在渝臺籍學生期待未來在大陸求職
    原標題:大陸成不少臺灣學子求學首選 在渝臺籍學生期待未來在大陸求職
  • 臺灣學生贊大陸青年更有想法更積極:希望畢業後赴陸就業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 臺媒稱,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帶領近200名臺灣青年赴杭州,參加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針對此次活動,許多還在就讀大學、大專的臺生躍躍欲試,也有許多感觸。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9日報導,關於此次青年交流,臺灣「樹德科大」大二學生黃庭匯表示,大陸青年表現談吐都比較有想法,臺灣人則比較害羞,非常高興能到大陸交流、交朋友,畢業後也希望有機會到大陸實習、工作;臺灣「大同大學」大三學生鄭鈞澤則表示,大陸青年的想法、做事態度與進取心,都是臺生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這次活動能學到臺灣沒有的東西,未來有機會也希望到大陸工作。
  • 創業前先就業 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二三事
    創業前先就業 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二三事 2017年03月15日 14:12 來源: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廖政貿、馬曉葉)近年來,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議題備受大家的關注,身旁的臺灣朋友不斷詢問找尋相關的信息
  • 臺高中校長:學生吃了秤鉈鐵了心 就是要去大陸讀書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大陸宣布惠臺31項措施後,赴陸就學成了熱門話題,不少頂標(相當於重本線)、均標(相當於二本線)學生搶進大陸大學。莊鎮元說,他10年前跟著父母到大陸一趟,現在再去大陸,當然會看到大陸這10年變化相當驚人,10年後的大陸想必進步更快,如果有機會被錄取,當然想到大陸讀書就業。現在兩岸關係不好,經濟差距拉大,對於年輕人來說,當然會憂慮自己的工作與薪水,現在大陸提供不錯的讀書環境,有優惠,當然要好好把握。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對於兩岸關係,很多臺灣青年們也有話說。11月27日,海外網舉辦第23期金臺沙龍活動,邀請了四位在大陸學習、工作的臺青,聽他們講了講與大陸有關的故事。張立齊(攝影:謝明)「九合一」後:盼加強兩岸交流海外網:九合一選舉結束了,在島內年輕人看來,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如何看待未來的兩岸關係走向?陳翊瑄(清華博士):我覺得最大的贏家是民眾。
  • 「大陸關心服務臺商臺胞是真心實意的」
    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大陸方面始終支持、鼓勵臺商發展,大陸這片生機勃勃的熱土吸引著臺商不斷擴大產業布局,也讓「愛拼才會贏」的臺商精神廣為人知。  「大陸關心、服務臺商是真心實意的,各地在土地、稅收、人力等方面都提供優惠政策。」在成都、桂林、濟南等地都有投資的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說,臺商獲得長足發展,與大陸各級政府創造的良好營商環境是分不開的。
  •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吃了秤砣鐵了心」去大陸
    申請前往大陸原因除了名校的光環吸引外,也希望藉此卡位,以利未來申請歐美大學研究所甚至留在大陸或到其他地區就業。臺灣中時電子報4月2日報導援引《自由時報》報導稱,臺中一中、臺中女中每年均有學生申請國外大學升學,但兩校不約而同指出,今年較特殊的是申請大陸大學的學生人數激增。女中目前已有30餘名學生申請大陸學校,2017年僅10餘人。至於臺中一中,校方粗估也有30餘人。
  • 把最美的一面朝向世界——記自強不息的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學生江盼
    江盼(右三)和支教學生在一起。均為張家運攝    拄著雙拐,她走過門檻、彎道、斜坡、臺階;走廊上,橫著一輛三輪車,留下不足半尺的空隙,她盡力側身,艱難地彎腰越過。江盼說,現在,大學生就業難,殘疾大學生就業更難,我只有繼續深造,提高自己的學識和能力,才能增加就業的概率。  還沒從考研失利的遺憾中緩過神來,畢業已在眼前,她該找工作了。「我至少要自己養活自己,不能再讓父母為自己辛苦操勞了。」對記者聊起這個話題時,江盼顯得有些無奈。
  • 女子騙富商來臺逼婚奪產 警察夢到冤死富商跪哭託夢
    原標題:被騙來臺 「押往」登記後死亡 星老富商被逼婚奪產 託夢警破案女子黃冠臻覬覦新加坡潘姓富商財產,2014年底與劉姓男友涉嫌以治病、助銷售產品為由,誘騙他來臺,趁他病重時強押到戶政事務所辦結婚登記,潘半月後身亡,黃女即提出要求繼承上億元遺產,潘家有疑跨海提告,警方循線追出事證,逮黃女、劉姓男友與女看護等3人送辦。
  • 臺灣青年蘇州「頻」說江南
    臺灣青年蘇州「頻」說江南 2020-08-14 20:11:14 當天,2020蘇臺大學生暑假傳媒研習營正式結業。  在高弋元及組員的鏡頭下,蘇州的小橋流水、青磚黛瓦、高樓燈彩被一一賦予不同的韻味。自幼跟隨家人來到大陸,高弋元的腔調「已經和上海當地人沒什麼差別了」。在蘇州大學就讀本科時,因為能力出眾,高弋元擔任了學校社團聯合會的主席,「大家沒有因為我是臺灣人而產生隔閡,和大陸同學關係特別好,所以我被大家推舉成社聯主席,兩岸青年一同策劃社團活動。」
  • 女孩聰明伶俐的名字獲得更多人的青睞-可愛點
    三、採用讚美的成語取名相信大部分的女孩子都是喜歡聽到別人誇讚的,而且用一些成語來稱讚他人,也並不覺得浮誇,反而會更真實美好;因此給女孩取名時採用提取成語的字眼來起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受到很多人的青睞和肯定,還能從側面彰顯出家裡的文化內涵。
  • 首鋼創業公社共築兩岸青年夢 臺灣青年創業驛站等您登陸
    「而她回答:「我在大陸半年就等於在臺灣四年的成績,因此我說大陸是臺灣青年來創業的最好的地方。我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在大陸創業者的典範,回去再向島內700萬臺灣青年講在大陸創業的故事。」李巧如說,「半年抵四年」指的是融資成績。半年裡,她也遇到很多強者,意識到只有更努力才可能成功。
  • 一群靚麗臺灣女孩,直播她們眼中的大陸之美
    一群臺灣女孩可不這麼想,她們個個青春靚麗,能歌擅舞,有的已經走遍大江南北,有的在大陸某個城市生活多年,有的還是大陸高校的學生。  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她們與大陸結下了不解之緣,希望用直播的方式,將她們在大陸的故事、她們眼中的大陸之美,講給大家聽。劉樂妍  這個是臺灣女星劉樂妍,現在北京。
  • 山東大學新年獻詞:同心逐夢,奮力開創新甲子輝煌
    學校:山東大學 2021年新年獻詞:同心逐夢,奮力開創新甲子輝煌 2021年1月1日,山東大學發布新年賀詞。 學校積極搭建教師學者施展才華的舞臺,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山大人連續四年獲得未來科學大獎,兩人獲全國創先爭優獎,青年學者斬獲中國青年科技獎、何梁何利基金獎;學術興校再創佳績,產生一批世界一流研究成果,獲評世界十大考古新發現和兩項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學術研究呈現嶄新氣象。
  • 小康路上逐新夢 萬水千山鐵塔情
    小康路上逐新夢 萬水千山鐵塔情 2020-09-07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歲久此地還成家:記浙籍臺商陳旭偉的「去與回」
    從兒時離鄉隨親赴臺,到成年「登陸」逐夢創業,對陳旭偉而言,兩岸皆為「一家」。一去一回之間,改變的是路上的風景,不變的是濃濃故鄉情。  兩岸為「一家」  暮冬時節,漫步大陳村,古樹巍峨、竹海翩躚……初次回到這裡時,陳旭偉仿佛穿越回童年。對故鄉的記憶,陳旭偉定格在1989年。
  • 歲久此地還成家——記浙籍臺商陳旭偉的「去與回」
    從兒時離鄉隨親赴臺,到成年「登陸」逐夢創業,對陳旭偉而言,兩岸皆為「一家」。一去一回之間,改變的是路上的風景,不變的是濃濃故鄉情。陳旭偉在浙江永康開辦的眼鏡店。金華市臺辦供圖兩岸為「一家」暮冬時節,漫步大陳村,古樹巍峨、竹海翩躚……初次回到這裡時,陳旭偉仿佛穿越回童年。對故鄉的記憶,陳旭偉定格在1989年。
  • 臺灣女間諜照片曝光:色誘大陸男學生發生關係 哄騙其竊取情報
    最近幾年,到臺灣學習和交流的大陸學生越來越多,這些學生大都來自重點大學,很多都是在讀的碩士和博士。既然是學習和交流,自然就會接觸形形色色的人,但這些學生可能很難想像到,在接觸的過程中,他們可能已經被別有用心的人盯上了。
  • 2020高校就業質量報告,從就業方向看,哪些高校在為國育才?
    高校,是青年人才的培養皿,是國家人才需求的供血庫。高校培養的優秀人才越多,國家的發展才更好更快。那麼作為國家人才培養的主力軍,我國高校培養的人才最後都去哪了?新年伊始,各大高校相繼發布了2020年就業質量報告,其中包括就業率、深造率、就業領域、薪資水平等多個方面。
  • 青春,在鵲鄉綻放 ——東阿縣「小鎮青年」返鄉創業就業紀實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興國 通訊員 崔穎 侯昌明  專科、本科、碩士,學歷不同;大學生、退伍兵,身份不同;種植、養殖、辦工廠、做電商,職業不同……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年輕、有夢想,他們共同的身份就是——「小鎮青年」。  青年是極富朝氣和活力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