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姓名的由來

2021-01-12 騰訊網

朱自清生於1898年11月,卒於1948年8月,終年51歲。

剛出生時,其父朱小坡為其取名「朱自華」,源自蘇東坡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因算命先生說他五行缺火,又起號為「朱實秋」。這一面是因「秋」字半邊有「火」,一面取「春華秋實」之意。

1916年,朱自清沒有辜負全家人的熱切期望,考入北京大學攻讀預科。求學期間,因父親朱小坡的差事交卸,家庭經濟開始出現困難。為了表明自己不畏清貧、高潔自守的決心,他引用《楚辭·卜居》中「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一句,正式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朱自清「。又想到《韓非子·觀行》有雲」西門豹性急,故佩韋以自緩;董安於之性緩,故佩弦以自急「。句中」韋「是指皮條,性柔韌。弦,繃緊,性剛勁。因其自感性情遲緩,便取字」朱佩弦「,以示自我勉勵。

朱自清的一生,是辛苦奔波、飽受苦痛的一生,卻更是追求光明、勇於鬥爭的一生。從彷徨動搖到堅定信念,從徘徊隱忍到高聲吶喊,朱自清以實際行動詮釋了知識分子的錚錚鐵骨。無論世事如何變遷,他始終踏實做人,認真為文,終其一生都堅守」真誠「二字。

從開始寫作到最後一篇,他都是一字不苟,態度真誠。一字不苟是忠於文字,態度真誠是忠於人生。

節選自:《朱自清傳》 著倫傑

相關焦點

  • 馮友蘭、聞一多、朱自清……一首嵌名詩包含西南聯大9位名教授
    其間,柳無忌作有一首詩,以文學院諸教授之姓名入句,頗為風趣。詩云:二排左起:浦江清、朱自清、馮友蘭、聞一多、唐蘭、遊國恩、羅庸、許駿齋、餘冠英、王力、沈從文馮蘭雅趣竟如何(馮友蘭),聞一由來未見多(聞一多)。性緩佩弦猶可急(朱自清,字佩弦),願公超上莫蹉跎(葉公超)。鼎沈洛水是耶非(沈有鼎),秉壁猶能完瑩歸(鄧秉壁)。
  • 「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揚州舉行
    「朱自清的文化自信與文學意義」學術研討會揚州舉行 2018-10-13 12:21: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朱自清為什麼改名?
    朱自清生於1898年11月,卒於1948年8月,終年51歲。剛出生時,其父朱小坡為其取名「朱自華」,源自蘇東坡的詩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因算命先生說他五行缺火,又起號為「朱實秋」。這一面是因「秋」字半邊有「火」,一面取「春華秋實」之意。
  • 朱自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
    朱自清兒時上揚州梅花嶺,在史可法衣冠家前雪地上用小樹枝寫下文天祥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朱為林庚《中國文學史》作序稱:「文學史之研究,得有別的許多學科做根據,主要是史學,廣義的史學。朱自清原名「朱自華」。1917年報考北大,為勉勵自己在困境中不喪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他便取屈原《楚辭·ト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嚴」中「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
  • 「姓名學」看看這些著名人物的名字由來,李白、朱自清、聞一多等
    朱自清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教授,以名節高亢,剛直不阿著稱。他一生從不向國民黨反動派低頭,在1948年病重逝世前,還囑咐家裡人,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救濟麵粉」。他的名字「自清」出自《楚辭·卜居》:「寧廉潔正直以自清乎?」一語。《卜居》中這名話是屈原於流放時請太子卜為自己佔卦時說的;意思是廉潔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 像朱自清先生等前人一樣,以冷靜平和的態度,持續探索前方的道路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只在開頭說到「這幾天心裡頗不寧靜,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上門出去。」這樣一句話,而後在尾段說到「就這樣想著,猛一回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一千三百多字的文章,中間近一千二百字都是寫月下荷塘的景致和偶見的作者的一些遐思,這遐思也是清清淡淡,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題,看不出作者要有所傾吐。
  • 大家知道朱自清號什麼嗎?
    那麼朱自清號什麼呢?所以說朱自清號什麼體現了朱自清對自己的要求。朱自清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關於朱自清是什麼戰士是對朱自清在政治上的一種定位。朱自清先生教會我們的最值得銘記的他是當時非常出色的民主主義戰士,這和他的學歷和生活環境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是他的生活閱歷成就了他民主戰士的道路。朱自清上完高中之後考上了北京大學,在這裡他深深的民主自由的魅力的吸引。
  • 朱自清與現代散文的解放
    詩人、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並不多,他寫的散文不過百餘篇,卻有一系列作品成了名作,有很多文章選入了中小學課本。他寫的詩也就是60多首,卻有詩人之稱。他名氣很大這並是不偶然的。  他是一位領風氣之先的作家。並不是誰都有這樣的文化自覺精神。  朱自清1919年就開始寫現代白話詩,是新詩的開創者之一,和朋友一起出版了《雪朝》,那時中國寫新詩的沒有幾個人。
  • 追尋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
    因為今年的觀荷節與朱自清先生的忌日僅相差一天。朱自清先生朱自清先生於1948年8月12日與世長辭。朱自清先生與荷花,在人們的印象中是難以分割的。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膾炙人口,先生的荷塘也令無數人心馳神往。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觀賞清華園的荷花,自有一番特別的意義。
  • 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 朱自清《背影》現場模擬
    35位現代文化名人「亮相」國博 朱自清《背影》現場模擬 2016-05-24 15:57:56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尹璐
  • 懷念朱自清:匆匆而去,背影長留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8月12日,是朱自清先生逝世72周年紀念日。朱自清,原名朱自華,號實秋,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他以散文著名,情感真摯;他致力國學研究,恪守治學傳統;他堅守氣節和情操,憂國憂民。
  •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文學史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春》、《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膾炙人口。朱自清原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東海,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
  • 清華校友:朱自清 文章氣節如同他的《背影》
    朱自清的民族氣節為國人所敬仰,毛澤東同志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而朱自清的革命性,或者說追求革命的軌跡卻不是很明顯。其實應該說,朱自清追求革命的思想,一起伴隨著他文學的成長而成長,並體現在他樸實的行動中。朱自清1925年已到清華園任教,而朱家住在安樂巷27號是在1930—1946年間。我們看到的朱自清的臥室,也稱客座。這裡只是朱自清寒暑假回來所居之處。
  • 朱自清家書裡的家風故事
    原標題:朱自清家書裡的家風故事 人物 寫信人:朱自清 收信人:朱自清之子朱閏生,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的「閏兒」 解讀人:朱小濤(朱自清之孫、朱閏生之子) 解讀 這封信寫於1948年,是爺爺朱自清寫給我父親的。
  • 回到文學現場|邀您雲遊朱自清紀念館
    本周日14:00,「回到文學現場,雲遊大家故居」即將開啟「雲遊」系列直播第十站——揚州朱自清紀念館,喜歡朱自清的讀者朋友們不要錯過。記者獲悉,本次「雲遊朱自清紀念館」線上直播活動首次使用全新的拍攝技術,不僅運用航拍技術為您呈現故居全貌,更採用多機位拍攝手法,多視角呈現故居景致。
  • 文藝相惜:朱自清與書畫名家馬氏昆仲的感人往事
    朱自清(左)與馬孟容(中)、馬公愚(右)昆仲在一起的蠟像。        朱自清先生自一九二三年九月來溫至一九二四年三月離溫,在溫州的時間十分短暫,但是對溫州的感情卻是深厚的。凡讀過朱自清先生《溫州的蹤跡》中《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這篇描繪花鳥畫的散文的人,在讚嘆細膩文筆之餘,一定會進而傾慕這幅花鳥畫的作者馬孟容先生精湛的國畫藝術。
  • 現代散文家朱自清:不吃美國救濟糧!
    在中國就有這樣一位非常有氣節的現代散文家,他就是朱自清先生,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中國人的氣血和骨氣,令人不禁肅然起敬。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講述朱自清先生的故事。朱自清,號求實,後來才改名為自清,是我國近代重要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相信大家都看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這篇文章講述了「父親」送「我」進站臺的故事,影響了一代人的童年。
  • 中國現代詩歌(六)——人生派(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 強調真實 注重理趣——朱自清的文學批評觀
    朱自清文學批評觀的形成與其成長經歷、性格性情及處事方式密切相關。楊振聲在《朱自清先生與現代散文》中說:「你同他談話處事或讀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麼誠懇、謙虛、溫厚、樸素而並不缺乏風趣……他文如其人,風華是從樸素出來,幽默是從忠厚出來,腴厚是從平淡出來。」為人的真實坦誠深刻影響了朱自清的治學生涯,他「絕不做主觀論斷,談到某種文學現象時,總是尊重客觀事實,進行實事求是的評述」。
  • 朱自清:最後一次見你父親的背影是什麼時候?
    1917年,「回家變賣典質,父親還了虧空,又借錢辦了喪事,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慘澹」,這就是朱自清的父親那年送兒子去北京大學讀書時,他家的境況。事實上在朱自清小的時候,他們家還是十分富裕的,朱家是書香世家,朱自清的父親朱鴻鈞,是一位非常傳統的封建家長,說他傳統和封建,是因為他的父親覺得新式學校的教學質量不過關,因此將朱自清送到了同鄉的舉人家裡學習詩詞和古文,並且連朱自清的婚姻也是他的父親一手主持操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