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這句話出自哪裡,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2021-01-08 隨手談詩

我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這是一個成語,也是一句俗語,意思很簡單,就是說老百姓以糧食為自己生活的根本。但很少有人知道,「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是精簡版,原話是「民人以食為天」,並且這句話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它還有前半句,是「王者以民人為天」。

那這句話出自哪裡,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出處

話說秦末漢初有三個人,酈食(yì)其(jī)、陸賈、朱建,三個都是劉邦的人,共同特點是嘴炮無敵,能把活人說死,把死人說活。捎帶提一嘴,這個朱建號平原君,大家不要把他和戰國四公子那個平原君趙勝搞混淆了。

由於三個人共同的屬性,所以司馬遷在作《史記》時,就把他們三個合為一傳,在《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寫到酈食其的故事時,他說了這句話:

「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

理解起來很簡單,君王以老百姓為國家的根本,老百姓則以糧食為生活的根本。

這兩句話很簡短,卻有著十分深刻的含義,他說透了一個國家及其人民賴以為生的本質。君王以人為本,人民以食為本,要知道,在中國古代,長期都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在那樣的體會環境下,能意識到這一點,是需要有非常深刻的洞見能力和思想的。

古代很多賢明之士,都反覆強調老百姓對國家基本盤的重要性,孔子講仁,就是要統治者對百姓仁慈;《孟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荀子也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裡的水就是指百姓,舟則是指君王。

縱觀古代王朝興衰,沒有那個朝代滅亡,不是因為老百姓民不聊生,才被迫起義,推翻無道君王。

酈食其

酈食其是劉邦的說客,他小時候家裡十分貧寒,寒窗苦讀十年,結果只當了一名看門的保安,但是他為人十分狂,當地人們稱他為狂勝,所以雖然地位低賤,也沒人敢拿他怎麼樣。

後來陳勝吳廣起義,酈食其知道機會來了,但他並沒有立馬跳出來追隨陳吳,而是靜觀其變。知道劉邦帶兵來到陳留,酈食其才從山中走出來,跟隨劉邦。他一出場,就幫助劉邦攻克陳留,得城得糧,可把劉邦高興壞了,封他為廣野君。

秦國有4個最重要的要塞,分別是函谷關、蕭關、大散關,以及武關,被稱為「秦之四塞」,足見其重要性。劉邦攻秦時,帶著大部隊來到武關,又是酈食其站出來,勸降秦軍,使得劉邦軍不戰而勝,順利攻入鹹陽,滅掉了秦朝。

在後來的楚漢爭霸中,酈食其遊說六國,為劉邦取得最終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當劉邦和項羽打得最難解難分時,劉邦都準備撤退的情況下,又是酈食其給出了重要建議,才拿下了當時關東地區最大的糧倉——敖倉。

這就是著名的成皋之戰,也是一場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

成皋之戰

當時,劉邦據守滎陽、成皋兩地,在滎陽有座山,名叫敖山,山上有一座小城,是秦始皇所建,專門用來儲藏糧食,以便隨時戰鬥。這個地方非常重要,不僅是糧倉,也是古代漕運時重要的中轉站。

而成皋呢,是一個關卡,你可能不太熟悉,但說起它的別稱,你一定非常熟悉:汜水關、虎牢關、古崤關,就是大名鼎鼎的虎牢關,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地方,是洛陽東部的門戶。

劉、項兩家在這裡擺開了陣勢,對他們來說,成皋之戰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戰,在此之前,項羽一直不把劉邦放在眼裡,因為劉邦實在太弱了,霸王怎麼會把他放在眼裡?劉邦天天被項羽按在地上摩擦,然後吊起來打,毫無辦法。

劉邦已經完全沒有心思打下去了,這樣打下去,隨時都可能嗝屁啊,乾脆把成皋讓給呂布,我回家休息一下,重振兵馬來日再戰好了,於是他去問酈食其的意思。

酈食其一聽連連搖頭,說:「老大,君王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敖倉是天下糧倉,你要放棄成皋,不等於把天下的人民都讓給項羽嗎?如果失去成皋,恐怕今後再也無力跟項羽一戰了!」

劉邦聽後,覺得酈食其說得很有道理,於是迅速調動兵力,加強防衛,一副死磕到底的樣子,手下士兵看到主帥這麼有信心,不由士氣大振,待到後來跟項羽開戰時,雖然兵馬不如項羽多,也不如項羽精銳,但還是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筷子——民事食為天

除了酈食其的故事,民以食為天這句話,根筷子也有密不可分的聯繫。

筷子,是中國人自古至今都沒有變過的吃飯工具,兩根竹棍就是一雙筷子,在易卦中,二數先天卦為兌卦,兌就有吃飯的意思,《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

兌字,從人、從口。

另外,筷子形狀是直長、尾部方、頭部圓,易卦中圓為乾卦,乾為天。筷子用來吃飯,筷頭入口,為天,這不就是「以食為天」的意思嗎?

相關焦點

  • 故事大講堂——DNF100級裝備背後的故事
    DNF一向注重遊戲的故事背景塑造,對於裝備也是如此。那麼大家知道100級的史詩裝備背後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嗎?本期就為大家考據DNF裝備命名背後的人類歷史文明。1.軍神的秘密遺產軍神在通說上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神兵,象徵優秀的武裝;一個就是通俗字面意義的理解,用兵如神的人。而在這裡再配合裝備圖標和名字,可能說的是秦始皇。
  • 「我不殺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出自哪裡,你怎麼看這個典故?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句話,尤其是在看影視劇的時候,可能會經常聽到這句話,但很少人知道這個典故出自什麼地方,也不知道他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又牽扯到哪些著名的人物。這裡就來具體講一講這個典故背後的故事。這個典故出自東晉時期,而主人公也很著名,就是王導和周顗,兩人在當時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
  •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竟出自偉人詩句裡
    近日電影《後來的我們》也是在國內大火,片中的許多臺詞也是大火,其中林見清多次向方小曉提到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這一句話,那麼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是什麼意思?小編帶你來了解一下。    這句話出自《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意思是中國人有雄心壯志,發揮我們的智慧和力量什麼大事、神奇的事都能做到,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雖然說明了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巨大作用,但也要遵循規律才能成功。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 風馬牛不相及,這個俗語背後有什麼典故?演繹著怎樣的故事
    風馬牛不相及,這個俗語背後有什麼典故?演繹著怎樣的故事文/有知識的小麗麗 圖/網絡導語:風馬牛不相及,這個俗語背後有什麼典故?演繹著怎樣的故事,大家一起來看看……因為我們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所以在這些文化之中也產生一些名言或者成語,給了我們一些非常不一樣的思考,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從小學到大學一直在接受語文教育原因。因為我們平時在日常生活中,雖然不能張口就用成語或者是俗語來表達,但是一旦真正需要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其實自己已經儲備了很多關於這樣的知識。
  • 屬兔女成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這世界不單單男人可以取得成功,女人也是可以取得成功的。那對於12生肖裡面的屬兔女來說,她們成功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一起來了解下。當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難免身邊會有一些七嘴八舌的人在那說個不停。要是對自己工作肯定的還好,或許能讓人更加充滿鬥志了,然後再繼續努力下去。可要是各種嫌棄的話,到處說你做得不對,那麼就會讓人很受挫了,同時也失去了信心。但我們的屬兔女會是相反的那一類,往往別人越是嫌棄打擊她們,屬兔女就會越奮發圖強。
  • 《三字經》男孩起名:取名出自這本啟蒙經典,悅耳又別致
    擇鄰在原句中是選擇住處新的鄰居之意。這是話出自於「孟母三遷」這個歌故事,也是體現了孟母對於孩子教育的重視。用於男孩名首先表現了父母對孩子的愛,其次是希望孩子多交好友、交益友。名揚出自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釋義: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 「我愛你但我不再喜歡你了」雖然經常聽,你知道出自哪部電影嗎?
    這句話相信大家都聽過,在很多地方也都看到過。但是大家知道這句話出自於哪裡嗎?是的這句話正是出自於接下來我要介紹的這部電影《一天》,一部超級經典的電影。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句話,也看過很多次這部電影的海報。但是電影你卻不一定看過。
  • 出自哪裡?
    出自哪裡?時間:2015-04-07 15:35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成語「撲朔迷離」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 請問成語「撲朔迷離」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有哪些使用誤區? 「撲朔迷離」是什麼意思撲朔迷離,原指分辨兔子的雌雄。
  • 史上最含蓄的6句罵人名言,都出自大神之口,才華越高,句子越毒
    在現代網絡文化中,形容對方臉皮厚,常用"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人"這句話,但這樣的句子看多了也會膩,"巧言如泉,嚴之厚"出自《詩經·小雅·巧言》,效果與網絡名言如出一轍,形容一個人滿嘴的無恥之言,臉皮厚。鄙視和鄙視。花蕊夫人的一句"誰都不是男人"很有名,這句話比較不受歡迎,但其間辛辣的諷刺卻不輸前者,甚至更加含蓄,更加指著鼻子罵人!
  • 春秋典故:一鳴驚人的典故出自哪裡?楚莊王一鳴驚人的故事
    有這麼一句成語叫一鳴驚人,說的是那些胸懷大志的人們,平時是默默無聞,真到該他展示才華的時候,就是鶴立雞群傲然而起,他們有志向,也得懂得在沉默中忍受苦難。這句成語典故出自春秋時期的一個故事,主人公就是那位楚莊王。
  • 怎麼可以吃兔兔是什麼梗 出處哪裡怎麼火起來的
    喜歡在網上衝浪的寶寶們,應該都發現怎麼可以吃兔兔這句話出現的頻率還挺高的。怎麼可以吃兔兔出自哪裡?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怎麼可以吃兔兔出自哪裡  據悉,這句怎麼可以吃兔兔出自電影《撒嬌女人最好命》。
  • 買了佛冷是什麼梗和意思出自哪裡 白了佛冷表情圖分享
    買了佛冷(白了佛冷)出自哪裡?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肯定有很多人小夥伴好奇「買了佛冷」吧,來看看吧!  成為網絡梗是因為在某短視頻app上很多人用該首歌作為bgm,而「I Love Poland」這句歌詞聽起來的發音很像是「買了佛冷」,因此就被大家記住了,成為網絡梗而流行起來。
  • 查水錶究竟是什麼意思 查水錶這個梗出自哪裡
    在網絡上經常有聽說「查水錶」這個詞語,那麼這個詞語就是生活中的「查水錶」嗎?究竟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相信大家不止一次看見過「查水錶」這個詞語了,但這並不是生活中的「查水錶」,那麼網絡上的「查水錶」究竟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
  • 抖音人有三衰六旺出自哪裡?人有三衰六旺下一句是什麼
    最近,抖音上人有三衰六旺這句臺詞很火,不少網友都想知道這句臺詞出自哪部電影,以及下一句是什麼,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抖音人有三衰六旺是什麼電影?抖音人有三衰六旺是什麼電影  據悉,這句臺詞不是出自電影哦,是出自港劇《逆緣》。
  • 動漫:「一蓮二幽三大八,幻想鄉裡六大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動漫界,多的是你不懂的事,它裡面的學問特別的大,特別的多,裡面有很多的梗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如果不是資深的動漫迷,是完全不知道一蓮二幽三大八,幻想鄉裡六大媽的意思,今天小茶倌就跟大家說一說這句話的意思。
  •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是否出自《易經》坤卦呢?
    導讀:眾所周知,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嚴格來說是出自《易傳》),其原文如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但這原文的意義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地勢坤」三字,究竟要表達什麼思想?「坤」字的含義又是什麼?
  • 成語「朝三暮四」出自哪裡?2000年前的古人給我們講個有趣的故事
    我國的古人是很會講故事的,而且講得好的,到最後還能演化成一個個成語。據統計我國共有5萬多條成語,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等。其中最短的成語是:莫須有,出自《宋史·嶽飛傳》,指的是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加害嶽飛。最長的成語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出自《晏子春秋》。
  • 「民以食為天」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民以食為天,其正確的表達是:bread is the staff of life 民以食為天I know you're trying to get a lot done today, but don't
  • 那些出自林夕的經典歌詞,每一句都是故事
    林夕為非常多有名的歌手寫過詞,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寫的那些經典的歌詞,每一句都充滿了故事感,相信也總有一句歌詞能夠唱入你的心扉,那接下來就看看有沒有哪句是曾經唱到過你心扉的歌詞吧!「在有生的瞬間能遇到你,竟花光所有運氣」看到這句歌詞小夥伴們有沒有一些眼熟呢?這句詞是出自林夕給陳奕迅寫的歌《明年今日》。
  • 農村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因此有句老話,「老大傻老二奸,家家有個壞老三」,這都是古人所經歷過後所總結下來的話語,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所謂老大的「傻」包括著關心照顧弟弟妹妹的奉獻精神,最小的孩子沒有這個機會。只要老大堅持自己的意見,父母往往會讓步,這就形成了固執的性格。所以,老大往往不大會說話、主動性不強、固執等等。正是這些特點給人以傻、忠厚和老實的印象。老二奸老二就沒有老大那麼「幸運」了,他很難成為家裡的中心了,小手、小腳也不再會引起父母額外的關注了,如果象老大一樣堅持自己的意見,父母往往是不會讓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