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在過去已經給大家講述過比較多的陝西漢中洋縣方言詞彙。今天我再給大家介紹四個,他們分別是:肉得很(方言音:rou dei hen)、聒人(方言音:guo ren)、冒了(方言音:mao lao)、包毛葫蘆(方言音:bao mao hu lou)。
肉得很,肉,磨蹭、慢吞吞、不利索且讓人好著急,易讓人上火的意思。舉個例子,小芳出門愛打扮,常常需要很長時間,她的老公就說她是一個很肉的人,或者說她肉得很。
像蝸牛一樣,就說明肉得很
聒人,聒,聒噪。這個字在施耐庵的《水滸傳》裡被多次提到。這至少說明大明朝時就有這個字和對應的意思。聒,就是吵鬧,言語多聲音大的意思。人,就是被聒的對象。就如同瘮人、心疼人。聒人就是很吵人的意思。比如小明住在馬路邊,晚上車只要經過就很吵,小明就說聒人得很。
很吵,就是很聒人
冒了,冒,錯過、遺漏。冒了就是錯過了,遺漏的意思。一個人在酒桌上敬酒,一共10個人,他只給9個人敬酒,我們就說他把1個人冒了,也就是遺漏了的意思。
缺少一塊或者被遺漏了,就是冒了
包毛葫蘆,包,整體打包,包場,包圓的意思。毛,就是不仔細、預估的意思。葫蘆指的是一種植物。包毛葫蘆就是啥話也不說了,預估或者達成一致意見,以更簡便的方式結算、估價、解決某些問題。比如在農村,現在農民賣生豬已經不用上稱稱重了,大家直接估一個價,雙方只要認可,這頭豬就成交了。這種估價買賣的方式就是包毛葫蘆。
葫蘆
(酉水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