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裡途:冬天,山裡的那盆火

2021-01-08 晚柒呀

文/沙裡途

那時,冬天是要生火盆的。家家戶戶的炕上都有這麼一盆火。現在早就被土暖氣、或電熱器所取代。但那粒火種所傳遞的文化信息,一種生生不息的精神,永遠不會熄滅。它使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都緊緊把捂住了一種文脈——鄉愁。

闊人家戴的禮貌模樣,只是大了幾圈,醜陋了些許。畢竟生鐵翻砂鑄就,未免粗糙。帽頂朝下地擺放在炕沿邊。大沿的盆裡生著柈子木炭,紅亮的熱乎。家人或客人冷不丁從冰天雪地裡回來,先把一雙涼手攤開在火盆上。手由撒白逐漸紅潤起來,臉也光澤了,身也暖和了。七嘴八舌,開始家長裡短地拉呱。

大冬天的,拉的多是吃貨。先前單調的豬肉燉粉條和小雞燉蘑菇已不大時興,開始講究火鍋。懷舊的沿襲木炭燒的銅火鍋,趕時髦的改用電磁爐火鍋。食材也由山珍擴展到海味。往往禽獸之肉、蘑菇、粉條、酸菜和魚蝦、貝類一鍋涮了。真正胡吃海塞。

老人講些獵霧、釣雨或耕煙的稀奇。說是老李頭在冬雨裡釣了三天,什麼也沒釣到。氣得剛要走,就從冰河裡蹦出一條娃娃魚,哭聲比三歲孩子還洪亮,拉著老漢的手說:「求求大爺,放我們娃娃魚一馬吧。我們還沒長大,等大了就主動上門給你們煮著吃。」嚇得李老頭撒腿就跑,頭也不敢回。只聽身後傳來格格的笑聲。少有人信,但一旦釣著娃娃魚大都放生了,覺得它們到底還是通些人脈。東北山裡人不像外面的城裡人什麼都敢遭。

在城裡上學的回來就講些學問,說這火鍋是有來龍去脈的。

早在西周,有一種鼎,比一般的鼎要小,高十多公分,三足或四足。下面可以生火,用來涮肉、煮肉。它可說是最早的「火鍋」。西漢出土文物中,有一種叫染杯或染爐的青銅器具,上面的染杯用來喝酒,但也可以用於涮食物,因而也是火鍋。在東周、秦漢出土中,還發現了一些用於火鍋的材料。三國時的火鍋「五熟釜」,將鍋分成若干格,可以同時涮煮不同的食物,是現今「鴛鴦鍋」的濫觴。

到了唐朝,火鍋稱為「暖鍋」。南宋美食家林洪寫的《山家清供》裡記載有一種冬天吃涮兔肉片的火鍋,名「撥霞供」。那是在生木炭的小火爐上架上小湯鍋,等湯開了,夾兔肉片在湯中涮熟。吃的時候須蘸上酒、醬、椒、桂做成的沾料,其味鮮美無比。當戶外大雪紛飛,室內爐焰如霞,熱氣蒸騰,食者隨性取食,談笑風生,別有一番風情。

等元、明、清朝,火鍋就越發普遍了。火鍋發展到今天,無論是各種肉類或蔬食,皆可涮食。火鍋器皿的變化不大,變化大的是火鍋所使用的燃料,從傳統木炭,到固態或液態酒精、液化氣、天然氣、電磁爐,等等。其中以使用木炭的歷史最悠久,也最有風味性,但也最汙染空氣。電磁爐相對乾淨、方便,但風味性較差。相對於燃料上的變化出新,火鍋在調味沾料上則顯得相對保守、封閉。商家往往以「秘制」、「老字號」來招徠食客。而咱們北方山裡人基本講究個原汁原味,也算一大流派吧?

老人聽了,捋捋鬍鬚,直誇後生學沒白上,比你爹有文化。但事業尚未成功,晚輩還須努力。決不能驕傲,驕傲就是牛逼,牛逼就得挨揍。要謙虛,謙虛使人進步,進步才能出成果。學生聽了,嘿嘿直笑,誇老爸很風趣,也很辯證。火鍋周邊的氣氛就熱氣騰騰地熱鬧起來。

旁邊火盆上燙著的酒壺幹了滿,滿了幹,在滋滋作響中調動了一家老小的情緒。火盆裡的炭火瞪著眼睛看熱鬧似的,一眨一眨的。

除了火鍋,也炒菜。

把漬好了的酸菜撈一棵。菜幫子厚,橫片幾刀,再切細絲,過水攥幹了,團團兒。葷油熱鍋,五花肉爆炒酸菜,事先煮好粉條,同炒。多點醬油,不擱鹽,撒蒜末出鍋,就是東北名菜漬菜粉。最是下飯。

漬好的酸菜,菜幫微青,菜心淡白。酸,卻脆。可以生吃,蘸著大醬。酸菜燉粉條,酸菜燉排骨,酸菜燉五花肉,還有酸菜包餃子,都很爽。殺豬菜就是酸菜燉粉條、白肉、血腸,擱高湯。老鮮了,賊香。

還有雪裡蕻炒凍豆腐,芥菜絲炒肉絲,鹹白菜炒雞蛋,刀魚燉粉皮,鮁魚燉餅子,白菜炒蝦球,都是葷素搭配。除了油鹽醬醋必備,蔥姜蒜可以省略,但紅辣椒必不可缺。

火盆裡還可以燒烤。灰燼裡燒土豆,黃豆,花生,慄子。也燒家雀,囫圇個燒,特別香。家雀是凍死的,別的沒有。那些翅膀上馱滿了榮譽的大鳥早就飛到南方去了。冬天,南方是個人人嚮往的地方,況且候鳥乎?不過,一家人圍坐火盆旁,以火筷子從中取慄,取豆,取雀,不亦說乎?三杯兩盞淡酒助興,生活也別有滋味了。

在漫長的冬天,東北山裡人家大都這麼過。

那時,我也回老家過春節。一場家宴往往從中午吃喝到午夜,撐著了,叫尿憋著了,出去方便了,回來接著來。一天的星鬥凍得直哆嗦。夜空響亮,我總是仰望,吻遍了星光。我在尋找它的眼,它的唇。我沿著它們歲移的河流,吻,啃,咀嚼,而後像牛一樣反芻。有時,我感覺置身在無人的荒原,風寒入骨;或風月將我載走,然後被擺放在欲望的市場販賣,我在歲月織就的網中像貝殼一樣向大海傾訴。

那時我們的愛都擺上餐桌,一碗一碗的米飯,盛滿了春秋。我們或許都以書寫人的身份介入了存在的在場,不一定是筆墨,也可以是鍵盤,當然還可以是頭、鐵鍁或聯合收割機。上善若水,只為將大愛傳遞給遠方,因為詩就在遠方的遠方……

我曾以文字的使者,要為父輩的農夫立傳。曾走在牧場與峽谷之間,在記憶裡,一個既熟悉而又陌生的北方小山村,星星都是觸手可及的。我曾把星星像白玉蘭一樣摘下,簪在故鄉春天的額頭。然而,如今我的文字是如此的蒼白。只有遙遠的寺廟傳來的鐘聲釋解禪意:銀色的月光,橄欖樹的葉,山脊滾落的石頭。

炕沿邊的那盆火,炕桌上的那爐火鍋,我回歸故裡的唯一慰藉。它讓我大快朵頤,沉浸往昔,返老還童了。冰釋了前嫌後,我的血液裡繼續流淌著北方響亮的夜色。儘管即將介入暮年,在夜的梢頭,我每每依稀可覷一粒黎明的紫芽。

作者簡介

沙裡途:

原名都興瑜,蒙古族,大學本科。1956年生於遼寧莊河,現居大連。《現代女報》副主編。作家出版社籤約作家。著有小說《家園三部曲》:《鳥語》《水刀》《龜裂》,《守望三部曲》:《步雲山》《英那河》《磁懸浮》。另有散文集、詩集、散文詩集十餘部。

本文來自「天南地北莊河人」(ID:TNDB-zhuangheren)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藍雪花冬天怎麼養?想要來年爆盆,冬天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並且它是一種非常好養的植物,但是很多人都遇到了冬天的時候藍雪花枯萎或者死了,本期花草樂小編就為你帶來藍雪花冬天怎麼養的要領。藍雪花冬天怎麼養 冬天會黃葉,等開春狠狠修剪枝條,這樣就會很快暴發更多新芽。如果你的藍雪花是種在地上,沒有辦法搬會室內。那就建議把葉子全部剪掉,只剩枝椏然後把它套上袋子,當然還是要留點通氣孔。
  • 山裡常見的植物,農村用來煮水洗澡,市場能賣30元一捆
    山裡常見的植物,農村用來煮水洗澡,市場能賣30元一捆農村有山,山裡有各種各樣的植物,靠山吃山的農村人總是最懂得利用山林的人,春天萬物復甦,人們進山挖野菜,這是春天裡最不能缺少的味道。秋天山裡有野果,以前生活條件不好的時候,秋天的野果是小孩子們的最愛,到了冬天,也就是萬物凋零的時節,這個侍候就可以開始採藥了。農村人雖然世代與土地為伴,但是他們在勞動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很多專業的人實際上還比不上農民。
  • 留連,曾經山裡的那些年
    院裡的雞食犬睡,襯出山裡人家的恬靜。房前屋後的菜園,是山鄉田園般的悠然。清晨飄蕩在山腰間的嫋嫋炊煙,更是一幅遠離城市喧囂的鄉村畫卷。這,就是我最早柴崮峪的家園。冒出新芽的柳枝,折斷可做成樹哨,這是山裡孩子們渴望玩具的手工製造。葉子再大一點,柳枝盤捲成圈兒,帶在頭上,很有野戰行軍的味道。腰帶束在衣外,模仿著電影裡志願軍的行態,那是對英雄的崇拜。路邊還有一種草藤,折斷後會流出血一樣的汁液,抹在臉上、手上、胳臂上,更是不怕拷打和犧牲的英雄面妝!
  • 回憶我的爺爺,那個在山裡養蜜蜂的老人
    自小就經歷了抗戰,內戰,到後來的文革,大躍進,饑荒以及村裡曾兩次燒毀全村的寨火,爺爺一生生養了七個子女,直到後來包產到戶一家人才勉強吃飽飯,因當時家境原因,我的姑媽和叔叔們都只讀過一兩年小學,只有我三叔讀了初中。我的三個姑媽都嫁到周邊鄉鎮,我的父親和三個叔叔也只能在家務農。
  • 不論誰在山裡剷除這種珍貴植物,請聽我說:拿回它的塊根
    摘要:不論誰在山裡剷除這種珍貴植物,請聽我說:拿回它的塊根。在我們家鄉的山裡,會生長著一種植物,它的莖枝像花斑蛇,在以前我就經常被這種植物嚇到。小時候經常會到山裡去打豬草,看到豬草的時候都會低著頭邊割邊走,因此高於眼睛範圍內的植物都是盲區,所以個子高大的野草植物,當我們靠近的時候,也只看到它的莖枝部分,要是莖枝部分長得和一般的植物一樣的,那是沒多大事情,可是植物種類千千萬,它們不可能一成不變,所以自然有長相不同的,而這種植物的就是其中一種,它的莖枝斑斑點點的,還很光滑,摸著也是冰冰涼涼的,這和蛇的觸感非常相似,不小心碰到一下,
  • 十種年宵花,個個都是顏值擔當,春節期間養幾盆,漂亮又喜慶!
    家裡養上幾盆,紅花似火、燦爛似錦,給人一種花開富貴、富麗堂皇的感覺,典雅又大氣。養護: 朱頂紅喜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不喜酷熱和強光暴曬,怕水澇,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8~25度,喜歡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微酸性沙質土壤。冬天養護它,室溫儘量保持在5度以上,並適當增加光照,以促進植株進行光合作用、花芽分化等,澆水不宜過多,保持盆土微潤稍幹即可,忌長期盆內積水。
  • 種薄荷一個小竅門,一枝種一盆,一盆變多盆,茂盛又漂亮
    很多朋友種了很多盆花兒,卻總是覺得連仙人球都養不活,最後只剩下盆了。有的人卻越養越多,越養越好,陽臺都快放不下了。像薄荷這樣的花草,一個枝子種一盆,一盆能種出許多盆,清涼又清新漂亮,薄荷該如何養護呢?一個枝子可以繁殖很多棵,一盆可以種出多盆來。在家裡養一盆真的很簡單,它的生命力頑強,丟土裡就長,適應能力強。
  • 胎夢:夢到我一個人在山裡迷路了
    【胎夢】夢到我一個人在山裡迷路了,而且還遇到老虎可以說這是一個噩夢,夢裡老公帶我去玩,我和老公都玩得很開心。可是突然場景一轉換,一個人在山裡走來走去,怎麼也走不出去。我大喊:「老公,你在哪裡?」可是我沒有收到老公的回答。我在山裡一邊走一邊叫喊,可是依舊沒有得到老公的回答。
  • 為啥說「產前一盆火」?孕媽胎火過盛對自己和胎寶都不好,早調理
    一番問診下來,大夫說是麗麗胎火很旺,需要調理了,不然就怕影響麗麗健康,如果嚴重了,對胎兒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以前老人們常說:「產前一盆火,產後一盆冰。」 「產前一盆火,產後一盆冰」?
  • 生在冬天,八字見火,富貴可期
    冬天由於季節寒,八字中見火,則可言富貴,如果一片寒溼,則發越較難,生在冬天的朋友們,你們八字中帶火嗎?火越旺越好,發富貴有望。綜合看,五行喜木火,忌土水金。【格局】八字雖透丁火,但坐子水,子卯破,八字土旺無甲木,所喜生在我國南方,格局層次普通,較常人稍好,但也要看運,若行火木運,順暢如意,若行金水敗地,起倒反覆,困苦難言。
  • 它名字諧音「豬定紅」,是豬年的吉祥花,養盆朱頂紅,紅火一整年
    文/小精緻生活它是豬年的「吉祥花」,學會這6點,養好「朱頂紅」,豬年定紅火今年是己亥豬年,作為豬年吉祥物的那個粉色鼓風機「佩奇」火了一把,那今年的吉祥花是什麼呢?小精緻生活來告訴你答案:就是「朱頂紅」。
  • 井陘「愛心幫幫團」點燃「冬天裡的一把火」!
    井陘「愛心幫幫團」點燃「冬天裡的一把火」!作者 | 梁建雲 何彥輝原標題:《井陘「愛心幫幫團」點燃「冬天裡的一把火」!》
  • 山裡的鄉土味(多味齋)
    冬筍炒臘肉,吃的就是這山裡的鮮,山裡的鄉土味,還有山裡人的淳樸與好客。想來這燻肉製作的工序,倒也並不複雜,無非是一醃二燻,但最要耗費的,是時間與火。對九龍山人來說,他們是用人間煙火燻出舌尖的美味和年景的豐裕。《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5日 08 版)
  • 石山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石山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21-01-07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又麻又辣的水煮肉,和這個冬天最相配
    那是我和孩爸談戀愛的時候,和所有戀愛流程差不多,約會,逛水庫邊,然後去吃飯。他點了水煮肉。對於無肉不歡的我來說,沒有比有肉吃更幸福的事了。看見服務員端上一盆紅紅辣椒末配著綠綠小蔥花和香菜葉的水煮肉,眼都直了,哪還顧得上戀愛少女的矜持,嘻嘻,舉筷大朵快頤,孩爸給我夾了一塊肉片,哇,滑嫩十足,滋味香,辣味刺激,真是爽。在一翻,嫩綠色的白菜煞是誘人,嘗一口,菜香在肉的湯水裡浸潤,香美無比。
  • 喜歡菊花,不如養一盆「大紅花」,花開紅豔似火,花語:真愛永恆
    而有這樣一種花,花朵盛開時顏色十分紅豔,簡直可以說是紅豔的跟一團火一樣,在太陽的照射下更像是烈日下的一把火呀。這花還有非常好的花語,它的花語便是「真愛永恆」,很多人在見到這花之後,也經常會被吸引住。今天陽臺小花匠要說的就是:喜歡菊花,不如養一盆「大紅花」,花開紅豔似火,花語:真愛永恆。這就是人們在農村可能會經常見到的一種叫雞冠花的花。
  • 冬天養烏木,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1、透氣 養烏木多肉應該使用砂盆或是紅陶盆,花盆的大小為植株距離盆壁2cm最佳,平時讓它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
  • 冬天手指開裂怎麼辦
    冬天寒冷,空氣乾燥,人們外出常常會戴手套保護雙手,但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原因勞動、環境、身體狀況等,少不留神,雙手皮膚容易裂開口子或容易有凍傷。在這個寒冷乾燥季節裡如果手指有開裂,我們該如何修復呢?下面幾點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
  • 夏天就要這樣養護長壽花,冬天的時候才能猛開花
    要是有連長壽花都沒見過的,那就算我輸了。長壽花的休眠期是低溫,長壽花的花期也是在冬天。如果你家裡的冬天是比較冷的,溫度到0度,那長壽花基本就是休眠了,葉片都會慢慢的變紅,如果室內的溫度長期低溫,那長壽花可能就是休眠到永遠了。夏天的長壽花,其實生長的也不快,反正我自己養著,可能是因為每天都看的緣故,看不出一天有多大的變化。
  • 2019年小米年會「一團火」燃爆這個冬天
    2019年小米年會「一團火」燃爆這個冬天 時間:2019-01-16 17:56:23 作者:搜狐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