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幸福在哪裡?正如一首同名歌曲所唱:「她不在柳蔭下,也不在溫室裡,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艱苦的勞動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為了在全社會進一步弘揚奮鬥精神,今天起本報推出「奮鬥者的新時代 我奮鬥我幸福」專欄,多視角、多形式挖掘奮鬥典型、講述奮鬥故事,展示新時代奮鬥者的精神風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凝聚起更磅礴的奮進力量。
春節剛過,77歲的趙亞夫就回到了戴莊。這位著名的農技專家2001年從鎮江市農科所退休後,選擇了茅山老區最貧困的一個村——句容市天王鎮戴莊村,不拿一分錢報酬,指導村集體辦合作社、種有機農產品,仍像退休前那樣,帶著農民幹,幫著農民富。
眨眼間,17年過去了。如今,戴莊村100%的務農農民加入了合作社,全村有機水稻畝均效益超過2000元,管理好的超過3000元;合作社公積金成為戴莊村集體主要收入來源,每年達120多萬元,村集體固定資產超過1000萬元,已躋身茅山老區經濟強村第一方陣。
「趙老師,如今戴莊富起來了,你為啥還天天往那跑?」記者問。
「事情多著呢。」趙亞夫說,這幾年,寧鎮揚一體化加速,句容農民就業機會增加了。戴莊村有機農業合作社成立頭幾年,有600多戶農戶種植了總共4000多畝的有機水稻、有機果蔬,去年減少到200多戶,其他農戶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後在周邊就業,打零工每天收入也能超過200元,說明多數農民從土地上解放出來了。「今年我跟合作社負責人商量,看看土地流轉力度能不能更大一些,將種植戶減少到一百來戶,這樣可以實現適度規模經營。」趙亞夫說,農民在非農領域的就業機會增多後,減少種植戶的時機就已成熟,村裡有不少原本種田的農民表達了改行務工的願望,留下來繼續種田的農民戶均種植面積可達50—100畝,戶均年收入可達10萬元左右,這些人能夠成為職業農民。
「可喜的是,現在有不少年輕人成為職業農民了。」趙亞夫說,村裡的兩個大學生村官,一個是20多歲的河南小夥小王,帶著他父母在戴莊種了30畝有機蔬菜,成為鎮江一家生鮮配送公司的生產基地,去年純收入超過10萬元;另一位是本地的小王,種了100畝有機果樹,果園裡養雞養羊,去年純收入超過20萬元。
「村裡的農民出外務工,他們還享受合作社的權益嗎?」
「當然享受。」趙亞夫說,戴莊村的有機農業合作社是村集體辦的,成立之初,為避免少數人控股,農戶每畝出300元的股本金入股,現在加上以土地入股,股本金分紅一分錢不少,土地入股除了拿800元一畝的流轉費外,今年初還預分紅每畝50元。
「除了重新調整種地農民的數量外,今年你還打算忙什麼呢?」
「忙三件事:第一件是解決有機大米的銷售問題。」趙亞夫說,有機大米的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不久前,南京江北新區一家大企業找到趙亞夫,請他去指導搞生態農業,趙亞夫向對方提出,不要任何報酬,只要購買戴莊村的有機稻米就可以。目前雙方洽談得差不多了,今年戴莊的有機大米銷路可能不再成問題。
第二件事是試點一年種兩季有機稻。目前省內的有機水稻,一年只種一茬。趙亞夫研究了近年來的氣象變化後發現,這幾年句容的年平均氣溫達16攝氏度,而過去不到15攝氏度,氣候變暖了,一年種兩茬有機水稻是可行的,技術上也不成問題。因此,今年想試點種300畝兩茬有機水稻。這麼一來,種植成本就下來了,有機大米在價格上就有了競爭優勢。「不過,一年種兩茬有機稻,農民還不熟悉這項技術,所以我要經常往村裡跑,花一兩年時間教會農民。」
第三件事是帶著農民搞農家樂、發展休閒農業,「這是我未來幾年的重點工作。」趙亞夫說,戴莊地處丘陵山區,這麼多年的有機農業搞下來後,環境變得很好,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一年四季果品飄香:草莓、藍莓、水蜜桃、無花果、葡萄、楊梅、獼猴桃、柿子等等,加上戴莊畜禽吃的是有機草料和飼料,發展休閒農業的產業基礎已經成熟。前幾年,天王鎮辦過幾屆櫻花節,很成功。戴莊今年引進20多種日本櫻花,種植規模達200畝,將成為櫻花節的核心區。
「休閒農業是產業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農民致富的拉動作用很大。」趙亞夫說,戴莊的休閒農業仍秉持一起致富的原則,由村裡的合作社成立旅遊部,把農民組織起來,對參與興辦農家樂的農宅進行股份量化。「這項工作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走上正軌呢。」趙亞夫透露,他的很多同事、朋友,包括鎮江市農科所、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的專家、大型農業企業負責人以及日本的很多農業專家,共同組成了一個團隊,為試點項目提供技術支援,並貢獻改革思路。
「趙老師,您都77歲了,去年才動過腰椎手術,還準備幹幾年呢?」
「17年前我到戴莊來時,帶來了很多夢想,現在這些夢想一部分已變成現實,一部分即將變成現實,我丟不下呢!」趙亞夫說,「為了鄉村振興,我還想再幹幾年,再拼一拼。」他最感欣慰的是,自己這些年的辛勤實踐,與黨中央、國務院的方針政策完全吻合:戴莊的青山綠水正在變成金山銀山,戴莊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戴莊的農業生產實現了適度規模經營,戴莊的職業農民隊伍正在形成……「習近平總書記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對我來說,奮鬥的過程很快樂,看到往日的夢想正在變成現實,我是很幸福的。」
記者 朱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