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老師第 04 期分享
作者 l 積極的麥子
為了防止疫情肆無忌憚的蔓延,全國號召大家儘量不要外出,留守家中就是最大的貢獻。
近兩個月時間,相信與你我接觸最多的莫過於快遞小哥了。對我來說,疫情期間多虧了京東快遞小哥,如果沒有他們,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1
論及快遞小哥,確實讓人值得欽佩,在疫情局勢險峻的情況下,依舊恪盡職守。他們才是城市裡的英雄。不過英雄的收入似乎不是很高。
之前取快遞的時候,跟快遞小哥聊過幾句。聽他說,幾年前快遞員收入還可以,除了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外,像西安、杭州、武漢等新一線城市收入都要在1.5萬以上。做得好的月收入2萬都沒什麼問題。
近年來隨著快遞行業的競爭激烈,使得部分公司不得不轉換運營模式,導致原本收入高的快遞員,收入銳減。但不少公司領導承諾,後續只要好好幹,收入會越來越高的。
聽到這裡,突然間讓我想起了那句名言:領導的承諾,可以聽,可別當真!
2
贏家不靠承諾,靠規則
還記得京東物流0001號員工嗎?他叫金宜財,2009年4月進入京東工作。如今計算時間已經是第11個年頭了。
京東CEO劉強東曾公開承諾過:幹滿5年就買房。事實上真如此嗎?
去年金宜財被媒體採訪時,仍在無錫一家站點的員工。據他所說,目前自己的年收入可以到達10萬元,比其他同事的收入要好一些。
為了獎勵他在京東的10年復出,劉強東特地為他頒發了兩枚獎項:「超凡脫俗獎」和「五年銀質服務獎」,予以對他多年來在工作上的肯定。
我們來講他這些年在京東工作的收入總和計算下,每年10萬,10年就是100萬。事實上肯定不是這個數字,別忘了10年間他的衣食住行,包括家裡的開銷,保險,孩子學費等等。如果這段時間裡,有人出院更是一大筆開銷。
此外剛進入京東的他,肯定拿不到10萬年薪的高度,這個數字應該也是這幾年才開始的。所以10年收入不一定能到100萬。
考慮到這些外界因素後,姑且打個6.5折,現在他手裡有65萬。那麼我們看看無錫的房價多少錢一平呢?
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10月份無錫的二手房價格在1.7萬/平,從走勢圖看,還在持續上升階段。不過如今疫情突然起來,勢必影響房價。即使如此,也不可能價格跌到1萬元以下吧!
按照保守價1.1萬/平計算,一套80平方的兩室一廳,至少得接近100萬。明顯劉強東給下屬承諾「幹滿5年就買房」的願景,可能不止這個數。
3
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由於劉強東取消了快遞員底薪制度,並以按計件計算薪資,降低五險一金的方式,反倒是讓很多有頭腦且勤奮的快遞員賺的口袋滿滿。
據了解,薪資結構轉變後,京東廣州部竟然出現了月收入8萬元的快遞員。他叫黃少波,是廣州大石營業部的快遞員,在京東做了5年。而那個月,他攬件了13萬件貨物。如果能保證每個月有3-4萬件貨物,在一線城市買房都不是什麼難事。
往往職場贏家,不是靠領導的承諾,而是贏在靠規則上。
一個兢兢業業在公司一幹就是10年,卻連一套房子都買不起;一個由於運氣好,趕上公司新制定的規則,當月收入是別人近一年的收入。
贏家不是靠對方的承諾,而是靠洞察規則。
4
勤懇做事是本分,承諾是附加
朋友珊珊畢業後,進入一家只有6個人的新媒體公司。與其他小型公司老闆類似,為了能夠留住員工,又不能給他們兌現追求的承諾,只能從感情牌收入。
公司每周一上午都要開例會,會上老闆講述了對行業的解析,包括後續的發展戰略,變現途徑,以及未來如何發展壯大。珊珊連同其他同事們都聽得晶晶樂道,但提及薪資和福利,總是得不到實質性的對象。
比如之前說好,員工為公司創作內容發布一些主流平臺上,所獲得的平臺獎勵將以獎金的方式發放給大家。半年過去了,公司帳號上的獎金積累了快一萬元,但老闆遲遲以各種藉口推脫,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
最初珊珊有些不滿,把想法向領導提出來,但得到的回覆依舊是「等等再說,一定會給你們發的」此類推辭。此後她再不去問了,而是將注意力放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的將內容創作和新媒體運營工作做好。
專注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她已經在公司待了近兩年了。對於新媒體運營、平臺機制、漲粉、內容創作等了如指掌。於是在一次下班後,她向老闆主動提出離職申請。
直到離開那一刻,老闆的承諾也沒對象。不過以不重要,珊珊離開公司後,自己通過網上招聘了一位助理開始經營自己的自媒體帳號。由於對平臺規則了解很清楚,且運營能力出眾,很快她的帳號就見收入了。
勤懇做事是本分,上司的承諾全當附加品。努力掌握行業規律,才是最後的制勝之道。
5
承諾與真實有距離
某些層面上,領導沒有兌現承諾也不該全怪罪他本人。因為最初的承諾,很多他們也只是脫口而出,可能是氣氛哄到那了。
比如劉強東所言的:幹滿5年就買房。從另一個層面理解,他只是給出了一個京東標誌性的口號,僅此而已。不排除有企業宣傳之意。
同理,特別是對於一些小型公司,或剛剛成立的企業。為了能讓下屬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憧憬,以及招攬更多優秀人才加入企業,適當的承諾是必須的。有特色的承諾,是宣傳企業和文化的捷徑。
但我們不排除有些領導人,為了一己私慾,將原本承諾的東西,耍賴不給兌現。為了圓謊,特地扭曲事實,編造一些虛假的說辭。即使如此,對於普通員工來說,也只有承受的份兒。
我從不將領導的承諾視為事實,你可以聽聽,但絕不要當真。如果你當真了,受傷的只會是你。
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是職場人的前提。至於承諾什麼,兌現什麼,我覺得不重要。當你個人價值提高了,這裡不兌現,還是可以找到可以兌現給你承諾的地方。
所以說,贏家從來都不是靠承諾上位,而是靠規律制勝。
作者簡介:
積極的麥子,知名自媒體人,分享職場經驗與成長故事。3年寫作超千篇職場文章,累積百萬字;今日頭條、搜狗、百度百家等多平臺原創認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