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習近平主席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針對全球氣候變化議題,習主席曾在多個場合闡述中方觀點和承諾,並積極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邊進程。
△2020年9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重要講話。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
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
目前,氣候變化仍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儘管2020年全球都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但「全球變暖不會因疫情停下腳步,應對氣候變化一刻也不能鬆懈。」
正如習主席所說,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在今年的G20利雅得峰會上,習主席強調,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當地時間2018年12月5日,格陵蘭島,格陵蘭島西部冰川末端。
但在這個過程當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造成氣候變化的歷史責任不同,發展需求和能力也存在差異,承擔的責任也不盡相同。「就像一場賽車一樣,有的車已經跑了很遠,有的車剛剛出發,這個時候用統一尺度來限制車速是不適當的,也是不公平的。」
習主席曾不止一次表示,應該尊重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國內政策、能力建設、經濟結構方面的差異,不搞一刀切,要照顧發展中國家的特殊困難。發達國家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多作表率,並幫助發展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習主席還多次強調,中國願承擔與自身發展水平相稱的國際責任。
就像習主席所說的,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如果抱著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佔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
中國承諾
「我們將說到做到!」
中國一直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事業的積極參與者,習主席曾在多個場合闡述中方承諾,這些承諾具體且有分量。
早在五年前的2015年6月,中國向聯合國提交了著眼於促進全球氣候治理的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在當年舉行的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習主席指出,中國在「國家自主貢獻」中提出將於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實現,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
在2016年G20杭州峰會、2017年達沃斯論壇和2018年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就《巴黎協定》的落實,習主席曾多次鄭重表示——
2016年9月3日,習主席在杭州將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文書正式遞交給聯合國秘書長。習主席說:「中國向聯合國交存批准文書是中國政府作出的新的莊嚴承諾。」
2017年,習主席在達沃斯論壇和日內瓦聯合國總部發表了兩次演講,都非常明確地講到,《巴黎協定》的達成反映了世界發展方向,成果來之不易,不能輕言放棄。無論發生什麼樣的情況,中國都將落實《巴黎協定》,百分之百地兌現自己的承諾。
2018年11月30日,在G20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期間,中國、法國、聯合國三方召開氣候變化問題小範圍會議,重申落實《巴黎協定》的堅定承諾。
今年9月30日,習主席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這既是了不起的承諾,也是實現難度很大的承諾。在今年11月的兩次國際會議中,習主席均重申這一承諾,並表示:「我們將說到做到!」「中國言出必行,將堅定不移加以落實。」
中國行動
「應對氣候變化是我們自己要做的」
長期以來,中國認真應對氣候變化,將節能減排的目標落到實處,兌現著綠色發展的承諾。2007年6月,中國政府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是最早制定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的發展中國家。
2015年,習主席出席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他提出各個國家要求同存異、相向而行,要把最後的結果往中間靠,《巴黎協定》最終獲得通過。習主席講,應對氣候變化不是別人讓我們做的,是我們自己要做的,這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
2016年,中國啟動了在發展中國家開展10個低碳示範區、100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項目及1000個應對氣候變化培訓名額的合作項目,實現了習主席2015年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的承諾。
今年,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上,習主席指出,中國切實履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環境相關條約義務,已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和設立自然保護區相關目標。
△2020年11月9日,安徽省蒙城縣小澗風電場,風力發電機組在正常運轉發電。
目前,中國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系統,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今年的G20利雅得峰會上,習主席表示,根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中國將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加快新能源、綠色環保等產業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此外,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建設生態文明,中國全國動員、全民植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躬身力行,已連續八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目前,中國人工林總面積位居全球之首。
△2020年4月3日,習近平拿起鐵鍬走向植樹地點,向正在植樹的幹部群眾揮手致意。
未來,中國將繼續積極發出中國聲音,傳遞中國力量,一如既往地做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派」!
來源:央視新聞聯播
編校:安徽省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有承諾、中國在行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