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世界地球日,四川發布2019年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2021-01-15 天眼新聞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當天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了2019年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據記者了解,2019年,四川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初步核算,全省碳強度較2005年下降約70%,為國家提前完成2020年應對氣候變化目標作出重要貢獻。為廣泛傳播低碳綠色和氣候韌性發展理念,分享低碳發展優良實踐,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專家評選產生了2019年四川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10大事件。

一、機構改革後首次領導小組會議召開

5月31日,召開四川省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省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發展工作,審議通過《四川省2019年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安排》和《四川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辦法》。

二、兩部門舉辦氣候變化形勢報告會

6月11日,四川省直機關工委、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聯合舉辦省直機關生態文明建設形勢報告會,邀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專家專題報告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和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省直各部門和有關技術機構、學會、行業協會300多人參加。

三、成都出臺全省首個氫能發展規劃

7月8日,成都市氫能暨新能源汽車產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成都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為「氫生活」按下「快進鍵」。《規劃》提出,加快構建氫能產業生態圈,力爭到2023年氫能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推廣應用燃料電池汽車2000輛以上,建設覆蓋成都全域的加氫站30座以上,打造中國氫能產業高端裝備製造基地、核心技術創新高地和示範應用標杆城市。

四、四川累計外送水電突破1萬億度

四川省積極推進全國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建成全國最大清潔能源基地。自向省外送電以來,水電全口徑累計外送電量突破1萬億千瓦時,相當於為華東、華中地區減少電煤消耗約4億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0億噸、二氧化硫約800萬噸、氮氧化物約150萬噸,為國家能源安全、低碳轉型和大氣汙染防治作出重要貢獻。

五、中國城市碳達峰研討會在蓉舉行

5月8日,由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辦,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清華四川能源網際網路研究院承辦的中國城市碳排放達峰和低碳發展研討會在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舉行。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清華大學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院長解振華,國務院參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劉燕華出席會議並致辭。30多個省區市應對氣候變化主管部門及國內外知名機構專家學者參會。

六、四川省林業碳匯國際研討會召開

10月18日,四川省林業碳匯國際研討會在成都召開。研討會期間,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向諾華集團(中國)、四川省大渡河造林局等單位頒發「四川林業碳匯發展突出貢獻獎」;有關部門和單位達成一攬子林草碳匯戰略合作協議。研討會前夕,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印發《關於大力發展林草碳匯推進林草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了川西南、川西北、川東北、川中和川南五大片區林草碳匯發展方向和重點。以此為標誌,四川林草碳匯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加快探索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發揮生態環境稟賦優勢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建設長江和黃河上遊重要生態屏障新路徑。

七、綠色金融超市「綠蓉融」正式上線

12月25日,在四川省綠色產業和綠色金融融資對接會上,四川綠色金融超市——「綠蓉融」正式上線。「綠蓉融」具有綠色企業(項目)申報、融資信息對接、金融產品宣傳等基本功能,是四川省綠色金融創新發展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將通過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金融服務為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金融支持。四川將依託「綠蓉融」平臺,建設四川省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庫,促進氣候投融資,助力全省綠色低碳發展。

八、成都率先啟動出口產品低碳認證

成都市政府印發《成都市鼓勵和支持開展出口產品低碳認證若干政策措施》,舉辦成都出口產品低碳認證工作動員大會、成都出口產品低碳標準與認證聯盟成立暨認證企業發證大會。全年完成家具、鞋業、農業、光伏、藥業、新材料、電氣、新能源等行業20家企業、30個產品單元的低碳產品和碳足跡認證,為成都公園城市探索實踐、低碳試點城市建設和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為全國積極應對低碳貿易壁壘探索新路徑。

九、「發電玻璃」榮獲工博會新材料獎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榮獲「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新材料獎」。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大尺寸碲化鎘發電玻璃的技術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碲化鎘太陽能發電玻璃尺寸大、高功率,是具有綠色低碳、可回收、可發電的多功能建築材料,為光伏建築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新選擇。

十、多領域會議碳中和數創新高

全年完成第三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全國機關事務文化建設工作研討會、四川省林業碳匯國際研討會、2019天府金融論壇、四川省用能權交易開市活動、省直機關生態文明建設形勢報告會等20餘場會議碳中和,累計註銷四川農村沼氣類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CCER)200多噸,相當於2.6萬輛家用轎車停駛一天,碳中和理念加速引領低碳新風尚。

相關焦點

  •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有承諾、中國在行動!
    「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目前,氣候變化仍是當前世界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儘管2020年全球都在應對新冠疫情的嚴峻考驗,但「全球變暖不會因疫情停下腳步,應對氣候變化一刻也不能鬆懈。」正如習主席所說,氣候變化是全球性挑戰,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
  • 馬朝旭:面對氣候變化應堅持堅持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
    人民網聯合國1月26日電(記者 殷淼)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大使25日在安理會「氣候災害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影響」公開辯論會上發言時表示,氣候變化是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重大挑戰,呼籲國際社會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堅持多邊主義,尊重各國發展差異,努力探索符合各國國情的綠色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道路
  • 金羊網評:以「綠」為底,在應對氣候變化中展現大國擔當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將出席氣候雄心峰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上個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發表致辭,倡導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 【方志四川•要聞】四川要聞第114期(2020年11月16日—11月22日)
    11月16日 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召開省政府第58次常務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近期重要講話精神和近期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會議精神,研究部署科技創新、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和審計整改等工作。11月16日 省統計局發布《加快轉型發展 決勝全面小康——「十三五」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綜述》。
  • 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發布
    中國天氣網訊 12月31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根據專家評議,2020年度中國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為:長江中下遊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為歷史之最;半個月內3個颱風接連影響東北歷史罕見;歷史首次出現7月「空臺」;今年夏季我國降水多汛情重;初冬寒潮暴雪天氣襲擊東北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強對流天氣發生早頻次高極端性強;2020年全國霾天氣繼續減少;華南高溫少雨導致氣象乾旱持續發展;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頻繁致部分地區受災;2020年我國氣候條件利於植被長勢繼續向好
  • 【方志四川•要聞】四川要聞第121期(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0...
    四 川 要 聞2021年第2期(總第121期)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0日1月4日 《四川日報》全文轉載中央政策研究室《學習與研究》雜誌1月4日 省委改革辦發布2020年四川全面深化改革十件大事名單。
  • 5月8日 四川成都將爆出全球茶業大事件(組圖)
    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  展會時間:2015年5月8日-11日展會地點:中國·四川·成都市世紀城國際會展中心4-7號館主辦單位:四川省農業廳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國茶葉學會特別支持:成都市博覽局特邀協辦:中國沉香研究會(四川)成都如珩香文化有限公司承辦單位:四川省供貨商商會四川省博覽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亞洲博覽集團
  • 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權威解讀:中國的氣候承諾到底有多重要?
    2015年6月30日,中國政府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秘書處提交了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以下簡稱自主貢獻),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佔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
  •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關於世界地球日的知識
    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2019年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中國氣象報記者崔國輝報導2月25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的《2019年中國氣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指出,2019年我國氣溫偏高,降水偏多,颱風、暴雨洪澇、乾旱、強對流、低溫冷凍害和雪災等氣象災害均偏輕。
  • 2019年10月24日是什麼節日 世界發展宣傳日時間
    世界發展宣傳日介紹  每年的10月24日為「世界發展信息日」,或稱世界發展新聞日(World Development Information Day),由聯合國大會於1972年12月29日確定。發展歷史  1972年,大會決定設立一個世界發展宣傳日,目的在於提請世界輿論注意發展問題以及加強國際合作以解決此等問題的必要性(第3038(XXVII)號決議)。大會決定,這一日原則上應與10月24聯合國日為同一日子,此日也是1970年通過《聯合國第二個發展十年國際發展戰略》的日子。
  • 應對氣候變化,普通人可以採取的 10 種行動
    一支由研究人員、商業人士和NGO組成的、名叫Drawdown的宣傳組織發現,杜絕氫氟碳化物(常用於冰箱與空調製冷)是減排政策中最有效的一種。因為該物質導致溫室效應的效率高達二氧化碳的9000多倍。好在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全球性進展。兩年前,有170個國家同意從2019年開始逐漸淘汰氫氟碳化物的使用。
  • 【方志四川•要聞】四川要聞第94期(2020年6月29日—7月5日)
    《蜀道風流》共10集,從歷史、文化、自然、現實等多個維度,向世界再現蜀道的前世今生,通過一場獨特的文化尋根之旅,以蜀道看蜀地,以蜀道看蜀人,讓世界更好地認識四川,更好地了解中國。《蜀道風流》劇照(四川廣播電視臺供圖,圖片來源:四川日報)6月29日 全省綜合性消防救援專業隊伍授旗授牌儀式在成都舉行。
  • 行業發布碳達峰與碳中和宣言 提出六項倡議和承諾
    1月15日,17家石油和化工企業、化工園區以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京聯合籤署並共同發布《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碳達峰與碳中和宣言》,以此作為新時代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的新起點。
  • 聚焦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是時候少說大話,並拿出實際行動...
    在去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近200個締約方經過努力,達成《巴黎協定》,對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做出制度性安排。而《巴黎協定》已於今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第22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於今年11月7日至18日在摩洛哥南部旅遊城市馬拉喀什舉行。這是《巴黎協定》正式生效後的第一次締約方大會,被廣泛地認為是一次「落實行動」的大會。
  • 世界地球日是幾月幾日 今年是第幾個世界地球日 宣傳主題是什麼
    地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家園。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世界地球日的起源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
  • 超九成青年認可低碳生活方式
    此外,還有二氧化碳、全球氣候變化、霧霾、冰川融化、生存危機等詞彙也被提及。  這是《中國青年氣候意識與行為調研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所反映的內容之一。這份由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網絡(CYCAN)發起、愛德基金會支持,以及零點有數提供調研支持的報告日前發布。
  • 遏制氣候變化,必須要實現「碳中和」?他們這樣說
    」柴麒敏生態環境部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戰略規劃部主任控制地球溫升需各國採取快速有效的減排行動,分區域、分階段逐步在全球範圍內實現碳中和全球而言,低碳轉型發展是機遇也是調整對我國而言,技術進步和清潔能源發展提供了轉型基礎,綠色發展不僅 是要求,且適合我國國情。
  • 【方志四川•要聞】四川要聞第92期(2020年6月15日—6月21日)
    6月15日,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召開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圖片來源:四川在線) 6月15日 省衛健委公布,經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批准同意,省老齡委正式啟動敬老模範縣(市)申報和考核工作。這也是截至目前全國唯一獲批的省級敬老表彰項目。
  • 應對氣候變化 這份中國方案贏得世界廣泛讚譽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12月12日,習近平主席在氣候雄心峰會上通過視頻發表題為《繼往開來,開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徵程》的重要講話,闡釋應對氣候變化的中國主張,宣布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最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