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部分 舊大陸各大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公元前500年之間)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人類歷史的第一個重要裡程碑是食物生產的發展。這使得人類的人口數量能夠大量增加,從而為文明的出現奠定基礎。農業和畜牧業是在何時、何地,又是如何取代了狩獵和採集,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表明這種轉變的最早和最重要的例子之一,發生在中東,時間是在大約公元前8500年到前7000年之間。之後,通過人員流動和技術傳播(現代學者很難復原其過程),穀物種植的方法傳播到歐洲、印度、中國以及非洲部分地區。美洲、亞洲季風地區和西非的農業也許是獨立發明的,不過這一點還不能確定。

  人類歷史的第二個重要裡程碑,是我們稱之為「文明」的成熟而複雜的社會的形成。中東在這個方面的領先性是無可爭辯的。公元前3500年到前3000年間,人類最早的文明共同體誕生於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緊隨其後。最初,文明化的複雜社會需要非常特殊的地理條件。只有在灌溉地區,豐產的作物才能年復一年地從同一塊土地上獲得收成;只有在需要灌溉的地方,大量人力才有必要合作挖掘溝渠和修築堤壩。可養活專業人員的農業剩餘產品,以及涉及大量人口的社會組織習慣,因此有可能,而且的確出現在了中東主要河流的衝積平原上,而在其他地區,即使在很久之後,仍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大約1000年後,人類開始將文明化的複雜社會推及雨水地區。犁的發明在這裡起到了關鍵作用。它使得古代農民能夠利用牲畜的力量來從事耕作任務,因此,單個農民能夠極大地提高糧食產量。以前只有在灌溉地區才能獲得的農業剩餘產品,雨水地區也可以得到了。此外,文明需要獨特的社會秩序。為了滿足新宮廷和王城所需,統治者不得不想方設法,強迫農民交納剩餘產品。一種重要的變體來自海上貿易,它使像克裡特這樣的一個島嶼的統治者就能夠積聚整個地中海沿岸的出產,並且憑藉貿易所得維持其位於克諾索斯的王城。

  人類關係的第四個重大變化,是亞歐草原遊牧民和戰士首次來到了歷史的前臺。戰車作戰技術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邊界的某個地方臻於完善,當時大約是在公元前1700年之後不久。戰車讓那些知道如何馴服馬匹的戰士佔了上風,而且,由於馬匹的主要飼養中心是亞歐草原,因此,正是印歐語系的中亞和烏克蘭的善戰部落獲得了這種關鍵優勢。這些戰士蹂躪了整個歐洲、西亞和印度。另一些不知以何種方式掌握了戰車作戰技術的人則徵服了中國黃河流域的農民。

  在歐洲、印度和中國,原先生活在那裡的農耕居民和這些土地的新主人之間的互動,為三種嶄新的成就斐然的文明模式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它們的發展大致同步,到公元前500年,一種獨特的歐洲文明誕生於希臘,另一種同樣獨特的印度文明出現在了恆河流域,而在黃河流域的中遊,中國文明也嶄露頭角。

  中東的歷史更為複雜。戰車的徵服對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弱,因為當地民族很快就學會了如何利用戰車反擊徵服者。以埃及、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為基礎的三個文明化的帝國,隨即展開了對中東地區霸權的爭奪,直到遭受新一輪的蠻族入侵的打擊。新入侵者裝備了鐵製武器(實際上是軟鋼),青銅時代的各大帝國在裝備了更新穎、更豐富的金屬武器的部落的進攻下紛紛瓦解。不過,遊牧民族徵服的影響同樣是短暫的。新帝國紛紛崛起,其頂點是古代中東整個文明地區並不穩定的政治統一,而實現這一統一的,先是亞述人,然後是波斯人。

 

 

  作為這種混亂發展的結果,一度在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獨自發展的各文明,以及在周圍的雨水灌溉地區和兩河流域興起的各種衛星文明,開始走向融合,形成一種新的大一統的中東生活方式。與這種大一統文明相適應的一種中東的世界觀,其決定性的表現方式,成之於猶太人之手。猶太人的宗教是在公元前8~前6世紀由他們的先知塑造成形的,與印度的佛教、中國的儒教或希臘的哲學一樣,充滿活力,而且令人信服。在公元前6世紀末之前,所有這些宗教或哲學都找到了自己最初的表達形式。到公元前500年,舊大陸明確而顯著的四大文明並立之勢逐漸清晰,世界歷史最初的、奠基性的階段就告結束了。

  本書第一部分的目的就是探索文明史的這一萌芽時期,此時,在之後的年代裡支配大多數人生活的一些主要的思想和行為模式,首次在人類的心靈和感情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本文摘自:《世界史:從史前到21世紀全球文明的互動》,作譯者名:[美]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著,施誠、趙婧 譯

相關焦點

  • 第四章 印度文明的確立(至公元前500年)
    但是公元前800年後開始出現於印度的新的生活方式,與興都庫什山以北和以西的亞述帝國和波斯帝國盛行的大同主義世界大不相同。新興的印度文明的獨特性集中體現於種姓制度和印度宗教對禁慾和先驗的強調。這兩個特點都需要稍加解釋。  種姓  現代種姓制度是共同飲食、內部通婚並嚴禁其他人參與這兩項親密活動的集團。
  • 第三章 公元前1700~前500年中東的世界主義
    公元前1700年之後大約300年裡,文明世界被蠻族徵服者所蹂躪。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和東部的山區民族,來自敘利亞、巴勒斯坦以及阿拉伯半島北部沙漠邊緣的遊牧民族,加上起源於北部草原的各種好戰部落聯盟,相互摻雜,入侵了各個已有的文明生活中心。這些蠻族徵服範圍再也無人能夠企及。
  • 第二章 文明擴散的第一階段(至公元前1700年前)
    此後舊大陸的人類歷史取決於農耕帶來的人數上的優勢與遊牧所需要的更優越的政治—軍事組織之間的相互角力。這種平衡有時有利於一方,有時有利於另一方,取決於社會組織、凝聚力的起伏,以及技術的發展。大徵服者和帝國創建者的偶然出現、或者災難性瘟疫的暴發,對打破這種平衡也不時發揮著作用。
  • 於殿利:文字、文明的起源與古代美索不達米亞
    本文整理自2020年11月20日晚於殿利教授的線上講座「文字與文明的起源:古代美索不達米亞」。該講座系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主辦的「西方史學史系列講座」第14講,由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歐陽曉莉教授主持。整理人為復旦大學2020級碩士董靜瀅、潘文睿。
  • 星座起源在各個不同地方的歷史中形成
    星座幾乎是所有文明中確定天空方位的手段,在航海領域應用頗廣。對星座的劃分完全是人為的,不同的文明對於其劃分和命名都不盡相同。星座一直沒有統一規定的精確邊界,直到1930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了統一繁雜的星座劃分,用精確的邊界把天空分為八十八個正式的星座,使天空每一顆恆星都屬於某一特定星座。這些正式的星座大多都以中世紀傳下來的古希臘神話為基礎。
  • 星語奇緣:談一談星座的起源和歷史
    有據可查的星座起源於古巴比倫,巴比倫人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已提出30個星座。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談一談星座的起源和歷史吧!星座是一組被認為天球上假想輪廓線或有意義的模式形成恆星,通常代表動物、神話的人或神,神話中的生物,或製造設備。
  • 日語歸屬之謎,日語的特殊性如何揭示日本人的特殊起源?
    古代日本列島和大陸實際上並不是完全分離的,在距今約一萬多年前的冰河時期,日本才與大陸完全脫離,在這之前,日本和大陸之間是有「陸橋」存在的。所以,最初的日本人應該是通過這些連接處從大陸到的日本。這也不知道,比如人類學的研究顯示繩文人並不是單一族群,Ishida等人在2009年指出大部分的繩文人似乎與青銅時期的南部西伯利亞人相似。但九州、四國、本州南部某些地區的繩文人則與東亞人相似。日本部分人的體毛很茂盛,和東亞其它民族差異顯著,這便是繩文人特徵的遺傳。
  • 中西古代法律起源|中國,戰爭的產物;西方,階級的調和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剩餘產品的出現並迅速轉為社會財富集中在少數人手中,階級衝突與階級壓迫日益突出,少數上層統治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和特權,需要制定法律制度、建立國家政權,法制文明呼之欲出。其實在部落聯盟這種類似於國家的社會組織出現之前,就形成了「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刑用刀鋸,其次用鑽笮,薄刑用鞭撲」的「五刑」制度。
  • 《理學闡微》壬水是文明起源
    水的來歷水最初是從哪裡來的,海洋又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對水有很多種說法。最早記錄於寒武紀,相傳在6億年前,雨水量增大,有了無脊椎生物的誕生。後期進入冰河時期,冰河可以理解成,先有足夠量水,之後氣溫極寒極低,才形成冰河,從此冰封了數百萬年。
  • 遠古文明的傳說紛紛指向獵戶座,難道外星文明真的來到過地球?
    上古時代是指公元前的好幾千年,當時地球上的文明剛處於萌芽階段,各大文明之間相互閉塞。但有一個詭異的事情卻出現了。當時在地球上的幾大人類文明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夜空,尤其是天邊的獵戶座上。獵戶座上到底有什麼東西讓上古文明如此著迷?
  • 山東大汶口出土骸骨,專家測試其DNA,證明日本人極可能起源中國
    所以,他們極力的否認這一切,並說自己的歷史不止兩千年。對於這個反駁,我們再次拿出了有力的證據,那就是更早的山東大汶口古人類。這個距今四五千年,比秦始皇早了幾千年。專家通過測試大汶口古人類的人體骨骼和DNA,不僅發現與日本彌生人之間的骨骼形態學關係,還發現大汶口古人類的DNA和現代日本人極其吻合,此舉再次證明了日本人極有可能出自於中國。
  • 佔星術的起源與歷史
    ★西方佔星術的起源●佔星術的起源是什麼?由於歷史悠久,因此無法進行測試,但是傳下來的古代傳說和文獻可以追溯到古代。●3000多年前,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衝積了平原。當時的古代遊牧民族將對太陽,月亮和其他五個行星等天體的觀測與對天體的崇拜以及人類原始信仰相結合,形成了佔卜術,這種佔卜術成為了今天佔星術的基礎。當時,佔星術被用於劃分天氣,莊稼收成以及自然界和人類的所有變化。●直到公元前600年,佔卜術才被迦勒底人系統地總結和組織,迦勒底人建立了以巴比倫為首都的美索不達米亞偉大王國。那時,用肉眼觀察天體的運動,迦勒底人在數學和日曆上都有獨特的成就。
  • 《大白鯨》40年:兩塊失落大陸的戰爭
    1980年4月5日,日本電視網協議會、讀賣電視臺與東京電影新社(TMS娛樂公司前身)針對兩年後即將出現的「九星連珠」現象,聯合推出了奇幻動畫連續劇《大白鯨》(ムーの白鯨)。它的故事劇情,則是兩塊失落大陸——姆、亞特蘭蒂斯之間的戰爭。通過編劇的精彩改編,這兩個原本並不出彩的失落文明傳說,變成了非常的動人故事。
  • 星座的的由來與起源
    它們各有關於自己的一些神話傳說。西方星座源於古希臘,提及星座的最早文猷,見載於一首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Aratus所著之詩歌Phaenomena中。詩中可見,還在Aratus之前,星座一詞已為人類所知曉,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阿拉託斯寫的《物象》中提到47個星座。
  • 其中哪幾個是歐洲部分面積更大的
    亞歐大陸其實在地理上就是一整塊不可分割的大陸,也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塊大陸,一般情況下,地球上一整塊的大陸及其周邊的島嶼都統稱為一個洲,例如,非洲大陸及周邊的島嶼合起來稱為非洲,澳洲大陸及周邊的島嶼合起來稱為大洋洲,南極大陸及周邊島嶼稱為南極洲,南美大陸及北美大陸被巴拿馬運河分開後,分別稱為南美洲和北美洲
  • 荒謬的末日預言,與神秘的瑪雅曆法之間有什麼關係?
    來源於末日題材電影《後天》2012年世界末日的傳聞來自於美洲大陸上最神秘的瑪雅民族,這個民族作為美洲大陸上唯一留下了文字的民族,是最先進與最落後的結合體,最後卻在一夜之間消失。為何瑪雅民族如此的矛盾?世界末日與瑪雅曆法瑪雅人認為太陽紀只有五個循環,一旦太陽經過五次死亡,地球就要毀滅,而2012年12月21日就是第五次循環的結束,也是瑪雅人一個長曆法的結束,這一曆法開始於公元前3314年,共持續了5125年,也就是第十三個白克頓周期的結尾。
  • 大英百件文物展,第101件文物為什麼是中國重返世貿籤字筆
    國博「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出現場展示的第101件文物,「宣布中國重返世貿組織的木槌和中國重返世貿組織的籤字筆」。中國重返世貿組織(WTO)時的籤字筆。2017年3月1日,「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後文簡稱「大英展」)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自3月2日至5月31日期間,全面向觀眾開放。
  • 古希臘文明的光芒:照亮一切西方文化隱喻,也點燃整個現代文明
    全書精華導讀趙林教授的新書《古希臘文明的光芒》由中國工信出版集團和中國郵電出版社聯袂出品,分為上、下兩冊,共計68.6萬字,是一本關於古希臘文明的百科全書。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實在太豐富,所以,今天我只能將我認為最精華的部分分享給你,如果你需要讀到更多,還是讀讀原書吧。首先,古希臘文明有著怎樣的發展歷程?
  • 世紀歷史之古代日本起源
    日本位於亞洲大陸東方的大海中,是一個由數千座大小島嶼組成的群島國家,它的形狀恰如一隻翹首東望的海馬。其狹長的身軀沿南北方向延綿三千多公裡。在遠古的冰河時期日本列島與亞歐大陸之間有陸地相連稱作陸橋。
  • 《鬼吹燈》為什麼反覆提到公元前841年?這一年在歷史上這麼的重要?
    文/《鬼吹燈》為什麼反覆提到公元前841年?這一年在歷史上這麼的重要? 《鬼吹燈》中有這麼一個場景,說瘋了的陳教授,用841作為密碼,打開了一個至關重要的盒子。那麼,公元前841年,這一年發生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