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門心說:人怎麼才算成熟?做到以下三點,身邊的人都會豎大拇指
文丨二指禪掌門
丨掌門原創作品
丨轉載請註明出處
丨感謝您百幫之中閱讀我的文字
所謂成熟,雖然沒有標準的答案,但大體也會有一個模糊的標準。比如,做事穩重,不誇誇其談,不欺騙人等。但這樣說好像沒說一樣,太籠統了。
日前讀《呻吟錄》,發現很有可取之處。特精選三條,闡述一下我對成熟的理解。
01
第一:修養不要看表面,內心正氣足了,才能算是成熟。
我們看人有沒有修養,往往看他的言談舉止,因為大部人看來,人的態度是不會裝的。
但是,您這次看走眼了。人真的可以表現得很有修養。
比如,大奸臣嚴嵩,就表現的很有修養。最突出的事件就是,他先後在宜春、分宜兩縣花近四萬兩銀子,捐金修建了四座石拱橋;同時還出資修葺了分宜縣學等。當地的老百姓有的磕頭感謝嚴嵩的義舉,誰說嚴嵩是壞人,百姓都不幹。但事實呢?這不過是裝樣子給百姓看得,時間長了,皮影戲總有露底的時候。因此,嚴嵩給後人留下的形象,不是有修養,而是「兩面三刀,委罪於人,能伸能屈,善於使用苦肉計」。
因此,關於修養,《呻吟錄》中這樣說:凡為外所勝者,皆內不足也;為邪所奪者,皆正不足也。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凡是受外界影響而改變本心的人,都是因為內心修養不夠;凡是被邪惡所戰勝的人,都是因為自己正氣不足。
因此,看一個人是否成熟,不是看他做了一件兩件好事,而是看他一生的表現。因為人總會變的,只有一生光明磊落,才算是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因為他懂得,所有的貪念,只能滿足一時的快活,錢多了就只是個數字而已。唯有善養浩然之氣,我們才能站穩腳跟不為外界風雲變化所動。
02
第二:這四點是成熟的大敵。
奮始怠終,修業之賊也;緩前急後,應事之賊也;躁心浮氣,畜德之賊也;疾言厲色,處眾之賊也。
這句話是說,有始無終,是修業的大敵;前緩後急,是做事的大敵;心浮氣躁,是養性的大敵;疾言厲色,是處世的大敵。
在這四句話裡,有修業、做事、養性和處事,其實說白了就是看一個人是否成熟。無論是有始無終、前緩後急、心浮氣躁、疾言厲色,都是不成熟的表現。在一個單位,領導脾氣大,不代表有威嚴,只能說你不成熟。成熟的領導知道怎麼讓員工愉快地工作,而不是靠罵來樹威信。
因此,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平心靜氣人生安寧!
03
第三:懂得自律的人,是成熟的人。
自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很難。因為很多人總愛找別人的毛病,來顯示自己的聰明。殊不知,這樣做的結果是眾叛親離。我相信,沒有人會說眾叛親離的人成熟吧?
自律為什麼這麼難?原因之一就是自私和狹隘在作怪。「吾常望人甚厚,自治甚疏,只在口吻上做工夫,如何要得長進。」
我們常常對別人的要求很高,而對自己的要求很低,只在口頭上說來說去,這樣怎會有所長進呢?
因此,對下屬雞蛋裡挑骨頭的領導,永遠不會走很遠,因為他不知道尊重別人,為顯示自己的威信不擇手段,甚至使用一些下三濫的辦法,總有一天會被身邊人所唾棄。這樣的人和成熟沒有一毛錢關係,等待他的,將是孤家寡人的下場。即使他大權在握,人們敢怒不敢言,但沒人會給他交心,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也註定了看熱鬧的多,幫忙的少。
所以,學會對人如春風化雨,對自己應如秋風掃落葉。如此,你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多,就像漢高祖劉邦,靠別人打下一個江山。
讀者朋友,您以為我分析的對嗎?歡迎留言,讓我們一起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