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蘇軾華山論劍,一壺酒一輪月兩篇千古佳作,蘇軾意境更佳

2021-01-09 娛樂雜談姐

文/時針

李白和蘇軾的巔峰對決,一壺酒一輪月兩篇千古佳作,讓後世犯了難

唐詩宋詞的傑出代表,非李白與蘇軾莫屬。李白有著詩仙之名,他生活於盛唐時期,詩詞風格不但透露著雍容華貴也展現出大開大合之勢,豪放的文風俘虜了萬千痴男怨女的心。人們陶醉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豪情之中。

蘇軾是宋代豪放派詞人的代表人物之一,雖然他仕途不順,屢遭貶謫,但是其仍舊對以淡然的心態面對著生活。被貶謫到黃州的幾年,他耕種於東坡,居住在雪堂,一邊燉著東坡肉,一邊吟誦著「念奴嬌」,寫下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傳唱的名句。

在後世之人的心中,李白與蘇軾,一詩一詞就是站在中國歷史文壇巔峰的人。那麼當唐詩與宋詞究竟能碰觸什麼樣的火花呢?李白與蘇軾的華山論劍最終誰又能笑到最後呢?一壺濁酒,一輪圓月,兩篇佳作,各有千秋。要真的說出誰更勝一籌,個人喜歡蘇軾的水調歌頭,更有意境。

李白於明月下小酌

《把酒問月》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開篇即是名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人喝酒喝到微醺之時,停杯問青天,明月來幾時?這種醉意之下的疑問充滿了想像。後一句寫出了人類與明月之間的微妙關係。當時沒有飛船,古代帝王幻想著登月成仙的夢想一直都沒有實現,而明月散發的月光依舊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是描繪月色之美,濃霧散去,皎潔的月亮掛在天空,散發出清澄的光輝,照在朱紅色的宮門之上,將月光的皎潔描繪的淋漓盡致。時光流逝,明月消失在雲間,太陽從海上升起,往復循環。

借用嫦娥在月宮中孤寂無依,只有一個小兔子在天天陪伴,側面烘託出自己的孤寂,在月光下發出感嘆。永恆的明月照耀著世代更迭的眾人,但願明月能在我對酒當歌之時,長留在我的酒杯之中。表達了詩人對於時光易逝的感嘆,也表明其對於快樂時光的渴望與不舍。

蘇軾也曾問青天,明月幾時才能有

蘇軾也曾問青天,明月幾時才能有?一起先來欣賞一下蘇軾的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月》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是在中秋節之際,表達對弟弟蘇轍的思念之情。開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頗有李白把酒問青天之意境。當時蘇軾仕途迷茫,本來想在中秋節去看望弟弟,結果航道封航,最終也沒能如願。中秋之夜,蘇軾小飲幾杯,充滿了抑鬱惆悵之感。

全文營造出一種皓月當空、親人遠隔、孤苦無依的境界範圍,將現實與神話傳說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在這中秋之夜,表達出「人有悲歡,月有圓缺」的現實,也表達出詩人面對現實的無奈。但話雖如此,在該詞的最後一句,依舊錶達出對於親人的美好祝願。

結語

李白與蘇軾的這次巔峰對決,我認為蘇軾的意境更勝一籌。與其非得比出誰優誰劣,還不如說讀者更喜歡哪一種意境。小編更喜歡那種在「瓊樓玉宇」與現實中迴蕩的感覺,亦夢亦醒,恍恍惚惚,那種在現實與虛擬的臨界點飄忽的感覺。

蘇軾在經歷仕途的坎坷與人情的冷暖之後,感悟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哲理,即便如此,還是要向弟弟表達美好的祝願。也反映出他此時的心境,樂觀豁達地對待生活。你讀完更喜歡哪一篇呢?

相關焦點

  • 蘇軾:最好的一首詞,意境深遠,卻成為千古經典,不可不讀!
    蘇東坡有許多名篇都源於酒意,歡喜了就是一番「詩酒趁年華」,失意了就是一頓「長恨此身非吾有」。就算幻想卸甲歸田,也是「幾時歸去,作個閒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蘇東坡不僅自身愛喝,並且更喜歡眾樂樂,常常招呼二四、三五成局,終究大型派對上的暢飲更有氣氛。
  • 故宮蘇軾大展今天終於亮相:走近「千古風流人物」
    此次展覽將從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同時得到了天津博物館的支持,藏品的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 從今天的現場看,展廳除展出蘇軾真跡《歸院帖》《春中帖》等外,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米芾、蔡襄真跡、宋元明清與蘇軾相關的書畫也同時進行呈現。
  • 千古詩人一輪月
    李白說:「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詩人自己飲酒的情形,與其說是寂寞,不如說是自戀。除了月亮和自己的影子,還有誰配與我共醉呢?杜甫的月亮最親近:「捲簾還照客,倚杖更隨人。」——真是形影不離!南唐的張泌把月亮看作了多情的朋友特地來安慰他的相思:「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著讀是日出,倒著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當我們想念遠方的親人,第一時間會想到李白那句「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我們為愛情輾轉難眠,也會想起柳永那句「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當我們事業有成,喜極而泣,不自覺地也會吟唱出孟郊的「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詩詞是美妙的,是溫柔的,同時也是豪邁的,飛揚的。
  • 蘇軾,有一首詞抄,襲韓愈的唐詩,卻成為寫春景的傳世佳作
    從小背誦唐詩宋詞,而作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絕對是非常熟悉的人。但是更多的是對他詞作的熟悉,其實他這個人本身也是很有趣的。蘇軾不僅僅在宋詞方面有著很高的建樹,而且本身對於書法畫作都有一定的水平。並且蘇軾這個人本身就是性格開朗的人,所以他的作品也就繼承了他的性格。由此哪怕是他的政敵,依舊願意成為他的知己朋友。由此可見,蘇軾的人格魅力是多麼的耀眼。
  • 蘇軾在廟前大喊:「禿驢何在?」小和尚妙回4字,成就一千古絕對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李白的這首《贈汪倫》,對於國人而言可謂是家喻戶曉。短短四句詩,道出了李白和汪倫間的絕世友情,也給後世的君子之交提供了藍本。這般令人生羨的古代文人墨客的君子之交,其實並不止李白和汪倫。在諸多古代君子之交裡,最令人羨豔的還是北宋時期的蘇軾和佛印。
  • 蘇軾《減字木蘭花》,西湖邊上寫下四十四個字,卻成為一代佳作
    蘇軾是一個很喜歡交朋友的人,尤其是喜歡和僧人交往,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他曾在寺院裡住了很長一段時間。當然和他交往的僧人也不少,比如佛印參寥。有一年,他再次去杭州,偶然結識了一位僧人,叫清順。蘇軾還為他做了一首詞,成為了千古佳作。今天我們就來賞析一下這首詞,了解一下蘇軾和清順的故事吧!《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裡。
  • 99%的人都知道的詩,其中兩句都是千古名句!
    一位詩人,終其一生,能留下一句為外人所稱頌的千古名句,是件不易之事。而一位詩人要想在一首詩詞裡寫出兩句千古名句來,更可謂是難上加難。 今日為各位詩友精選了九首詩,首首都有兩句及兩句以上的千古名句,不朽佳作,常讀常新。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能打動你?
    範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達自己的豁達胸襟,但你知道,範仲淹這種死後能諡「文正」的人,能使家族能傳承數百年不衰敗的人,不說他是聖人,起碼也是一等一的賢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對範仲淹這樣的賢人說的,我輩若以這個標準要求自己,可說是自討苦吃,因為根本不可能做到。
  • 蘇軾兩首精彩的「定風波」宋詞,各有7字名句對你我的人生有幫助
    蘇軾是當之無愧的宋詞大家,無論什麼樣的題材和內容到了他的筆下,就會呈現出非同一般的色彩。事實上,我們對很多宋詞詞牌的認識和了解,很多都是從蘇軾的那些優秀作品當中而來的。比如一說到「念奴嬌」,我們就會想起「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想到「水調歌頭」,我們就會想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在談到「江城子」,我們就會背誦出「十年生死兩茫茫」,或者「老夫聊發少年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是蘇軾的兩首以定風波作為詞牌名的精彩宋詞。
  • 蘇軾酒後問友人小妾尷尬問題,她回8個字,蘇軾聽完寫下千古名句
    蘇軾酒後問友人小妾尷尬問題,她回8個字,蘇軾聽完寫下千古名句詩詞是一種藝術,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藝術,無論何時,在我們心中最美的文化,永遠都是詩詞。有些人認為,古典詩詞與我們的現代生活已經漸行漸遠了,但其實並非如此,無論《詩經》、《楚辭》,還是唐詩宋詞,無一不圍繞在我們身邊,詩詞的美,歷久彌新。
  • 蘇軾大喜之日寫下洞房詩,不料卻流傳千古,至今值得一讀!
    假如要評選宋最傑出的文學家,也許並不是歐陽修,而是一個叫蘇軾的晚輩。假如要評比在歷史上最討人喜歡的文人,也許並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認人喜歡,也獲得了後人的認可,但應說到雅俗共賞很有可能就不行了,能做到這些的只有以苦為樂,風趣幽默的蘇軾了。
  • 4首霸氣的詩詞,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誰最大氣磅礴?
    李白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江上吟》這是一首七言古詩,李白作詩,最棒的就是古體詩,因為古體詩在創作上非常自由簡直跟李白狂放瀟灑的個性渾然一體,所以對於李白這樣的詩人,一定不能有束縛,比如七言律詩,因為有太多的限制,相比之下,李白在律詩上的成就,就要稍微遜色一些了。
  • 蘇軾的《赤壁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最高格局
    在和好友一起遊覽了赤壁之戰的古戰場後,蘇軾沒有用華麗的辭藻,用近似白描的寫作手法,借景抒情,一氣呵成寫下了前《赤壁賦》,正所謂大象無形,這才是寫作的最高境界。那場驚心動魄的赤壁之戰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慘烈,但是在慘烈的背後是曹操,關羽,趙雲等人的義薄雲天和俠肝義膽。難怪蘇軾會寫下耳熟能詳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 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經典詩詞,字字珠璣,美得讓人心醉!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豪放,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共有詩文3637篇。下面我給大家梳理一下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詩詞名句,美得讓人心醉!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願你多年以後,依舊有歌、有酒、有朋友
    蘇軾的一生,命途多舛,血雨腥風。酒給了他溫暖,也給了他力量,蘇軾孤獨時,喜歡喝酒。蘇軾因為與當權的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各地為官。他曾經要求調任到離弟弟蘇轍較近的地方為官,以求兄弟相互照顧。熙寧七年,蘇軾差知密州。
  • 蘇軾筆下九佳經典名句:句句超逸灑脫,富含哲理
    1.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此句出自東坡詞中最經典的一首《水調歌頭》,通篇千古名句,此句表達出他睿智而豁達的人生理念。2.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此句出自蘇軾筆下《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遙想三國往事,念及自己的坎坷遭遇,覺得人生好像一場春夢,於是舉起一杯酒灑在地上來祭奠恆古不變的江水和明月。
  • 蘇軾此詩被人誤解上千年,真正的含義,與世人的理解,大相逕庭
    這是一種非常可悲的現象,尤其是對於古代的詩詞,自古以來,更是被世人扭曲了無數佳作。如這首古詩,便是其中之一,蘇軾此詩被人誤解上千年,真正的含義,與世人的理解,大相逕庭。春宵美景,月影花香,歌聲渺渺,夜落沉沉。本是人間絕色風景,卻無奈淪為世俗之人的暗喻和縮影。正所謂智者觀菩提,悟到的是滿心清明,凡夫看菩提,只是一顆可以劈柴燒的大樹。
  • 宋代6首懷古詞,蘇軾、辛棄疾等名家手筆,儘是千古名篇
    1、《念奴嬌·赤壁懷古》宋代: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蘇軾與王閏之的「七夕」,滿滿都是愛情的味道,感人至深
    七夕這一天,蘇軾攜妻子王閏之,登上了臨皋亭的朝天門城樓。城樓上裝飾精緻的畫簷上,掛著一輪彎月。「孤光」,指未圓之月光。「缺」,這裡代指殘月。杜甫的《桔柏渡》中寫道,「孤光隱顧盼,遊子悵寂寥。」「遙認玉簾鉤,天孫梳洗樓」,在鮑照的《玩月城西門廨中》寫道,「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蘇軾將這句很美麗的詩,化用到了自己的這首詞中。「天孫」,《史記·天官書》中寫道,「織女,天女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