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為何杜月笙既不去臺灣,也不留在大陸,而是舉家遷向香港?

2020-11-29 騰訊網

1949年,北平、天津解放,上海形勢「吃緊」。

杜月笙是上海灘三大流氓大亨之首,是一呼百應的大人物,所以,杜月笙成為國共兩黨都爭取的對象。

杜月笙既不隨蔣,也不從共:

蔣介石在臺灣多次發出邀請,希望杜月笙來臺灣重振雄風;毛澤東也加以挽留,明確表示,杜月笙代表上海資產階級,希望杜月笙繼續在上海發光發熱。

但是,杜月笙既沒有去臺灣,也沒有留在大陸,而是於1949年4月,舉家遷往香港。香港位於國共兩黨的中間地帶,不屬於兩方的管轄範圍,是一個進退自如的好地方。

那麼,杜月笙為什麼既不隨蔣,也不從共呢?這要從杜月笙跟國共兩黨的恩怨開始說起。

杜月笙和共產黨的恩怨:

雖然,杜月笙是以黃賭毒起家的,但是,他是將流氓做到極致的流氓大亨,有江湖道義和民族氣節,也是一位愛國人士。

早在1927年以前,杜月笙和共產黨是很友好的。不僅保護過陳獨秀,還跟上海總工會的共產黨員汪壽華是好朋友。

但是,蔣介石掌握了國民黨軍政大權後,妄圖實行軍事獨裁,開始大肆屠殺共產黨員。他命令杜月笙調轉槍頭,對準共產黨員。

1927年4月11日晚上,杜月笙邀請汪壽華來杜公館赴宴,汪壽華剛剛邁入杜家大門,就被杜月笙的手下馬祥生、葉焯山等人打昏後裝入麻袋,殘忍活埋於滬西楓林橋。汪壽華被害時年僅26歲。

杜月笙還糾結一些流氓黑幫偽裝成工人,進行破壞活動。蔣介石以工人內訌為名,收繳了上海工人糾察隊的槍枝,並殺害共產黨員,這就是導致國共合作第一次分裂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

一直以來,這成了杜月笙的心頭大患,成為他不肯留在大陸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毛澤東挽留他時,他考慮再三,一想到自己黃賭毒的經歷和誘殺共產黨領導人汪壽華等人的事,就不寒而慄,他害怕會被反攻倒算。

杜月笙和蔣介石的蜜月時期:

杜月笙和國民黨有何恩怨呢?

杜月笙一開始很看好蔣介石,認為在戰亂年代,做流氓大亨可混的風生水起,但等政局穩定,還得改邪歸正。所以,他一心想投靠蔣介石,取得政治和軍事上的地位。

在舊上海的複雜形勢下,蔣介石也需要黑白通吃的大人物的扶持。所以也非常器重杜月笙。

1928年,蔣介石任命杜月笙為軍事委員會少將參議。杜月笙開始有了政治地位。

杜月笙從此也洗心革面,不再幹打砸搶、黃賭毒等非法勾當,開始經營合法的工商業貿易。成功進入上海的政界、軍界、金融、新聞教育等領域,成為上海灘叱吒風雲的大人物,號稱上海皇帝。

杜月笙積極抗日:

可是,安靜平穩的日子很快被日本鐵蹄踐踏。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杜月笙積極投身抗日救亡運動中。

杜月笙擔任起中華紅十字會會長的職責,通過捐款捐物、運送物資等方式在後方積極抗戰。當時,八路軍在山西作戰,急需防毒面具,杜月笙知道後,買了1000隻荷蘭進口的防毒面具送給共產黨,還捐贈了大量的汽車、裝甲車、電話、發報機等等軍事裝備送給國共兩黨的前線。

當時,日本方面想盡辦法拉攏杜月笙,杜月笙堅持不當漢奸,還積極組織手下秘密進行鋤奸和抗日活動。

杜月笙失寵了:

1945年,抗日戰爭終於勝利了。杜月笙滿懷希望地回到上海,希望能在上海重振雄風。

可是,杜月笙很快發現:杜月笙還是原來的杜月笙,但上海卻不是原來的上海了。因為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宣布"收回"除了香港租界外的所有的在華租界和租借地。

租界成為歷史,意味著周旋於租界和華界的杜月笙失去了一個依託,也意味著蔣介石不再需要杜月笙這樣的黑社會勢力,去斡旋租界那樣他們管不了的事了。

於是,杜月笙被徹底冷落了,甚至還被國民黨的《中央日報》上說成是「時代渣滓」。果然,流氓大亨混不了和平年代。

杜月笙對國民黨也心灰意冷了,他說:「那些政治大官,其實當我們是夜壺。晚上尿急了,想到用我們。用完了,一腳踢到床下去,嫌我們又髒又臭。」

杜月笙的兒子也被牽連:

國民黨的統治並不穩固,蔣介石發動內戰後,國統區金融市場混亂,法幣急劇貶值,1944年100元法幣可以買兩頭牛,可1946年時,1000元法幣只能買一枚雞蛋。百姓民不聊生,社會動蕩混亂。

1948年,國民黨少壯派蔣經國把杜月笙的兒子杜維屏以「囤貨炒股、投機倒把」的罪名逮捕入獄,判刑六個月。

實際上,杜維屏只是替罪羊,國民黨兵敗如山倒,卻將責任推給旁人。

杜月笙的選擇正確嗎?

面對國民黨的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種種做法,杜月笙明白自己已經毫無利用價值了,即使跟去臺灣,不見得能有什麼好處。

杜月笙大半輩子都在刀尖虎口上謀生,如今人到晚年,遠離是非才是杜月笙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杜月笙作為上海巨富,為何死前資產所剩無幾?
    杜月笙作為上海巨富,為何死前資產所剩無幾?杜月笙,14歲初到上海十六鋪當水果行的學徒。後來進入當時為青幫上海龍頭的黃金榮公館。1925年7月,杜月笙成立「三鑫公司」,壟斷法租界鴉片提運。1927年4月,杜月笙與黃金榮、張嘯林組織中華共進會。
  • 曾在上海灘叱吒風雲,日進鬥金的杜月笙,晚年生活為何會變得拮据
    又因畏懼軍統暗殺,整天蝸居陋室,不敢外出,最終在貧病與憂懼當中去世。 為什麼杜月笙會落到這步田地?他多年辛苦的積蓄都到哪裡去了呢?杜月笙晚年落魄,主要是由於他的大部分資產都留在大陸,而他不敢回大陸。他的資產一部分變成了古董,現金積蓄非常少。想當初他靠「三碗面」吃成了上海灘皇帝,最後這「三碗面」,吃窮了自身。
  • 1949年哪些人能夠去臺灣?
    電影之外,今人多已未必了解,什麼樣的人,當年才能獲得一張去臺的船(機)票。至晚在1948年10月,陳誠被任命為臺灣省政府主席時,蔣介石已有意將臺灣作為日後退守之地。除軍隊之外,中央研究院是蔣介石最先指示遷臺的機構。國民政府撥款三百萬,作為中研院的應變經費。
  • 杜月笙之子口述:杜家在香港最後的日子
    1949年5月隨父親杜月笙離開上海赴香港。1951年杜月笙去世後,隨母親姚玉蘭赴臺灣。曾到澳大利亞學習地質學,並在臺灣、香港工作,後定居加拿大溫哥華。本文節選自《我的父親杜月笙暨杜府舊事——杜維善口述歷史》[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20年7月],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
  • 《孟小冬傳》| 梅蘭芳與杜月笙,為何都愛上了她?
    同樣受到驚嚇的梅蘭芳,並沒有回到深巷裡的愛巢去看孟小冬,而是留在梅宅,明哲保身。不僅如此,數日後,報紙上刊登了一則關於梅蘭芳攜福之芳去天津演出的信息,還說這是梅蘭芳第一次攜夫人演出,兩人十分恩愛。下半年,因為戰亂,杜月笙和姚玉蘭逃往香港,孟小冬沒有和他們一起去,而是回到了北平。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長達8年的抗戰勝利了。杜月笙又回到了自己的地盤上海。杜月笙剛一回來,就趕緊叫人,給日夜思念的孟小冬掛了封快信,讓孟小冬速來上海。
  • 杜月笙一生五個老婆,死後他的老婆都會過著什麼樣的生活?
    1937年,上海被佔領之後,杜月笙沒有答應日本人的拉攏之後,他於11月遷居香港。 1949年4月,蔣介石曾秘密會見杜月笙,並提出建議,希望杜月笙能與自己一起赴臺,而共黨那邊也會見杜月笙並表示希望他可以留下上海,而最後,杜月笙既沒有選擇赴臺也沒有選擇留在上海,而是選擇飛往香港。 最後於1951年病逝於香港,享年63歲。
  • 杜月笙小兒子,理髮時錢包被偷走,一氣之下吞藥自殺,年僅29歲
    杜月笙心狠手辣,有心向蔣先生示好,在1927年,他夥同黃金榮、張嘯林組織結成中華共進會,設計活埋了上海的工人運動領袖汪壽華,後指示流氓對工人糾察隊發動襲擊,蔣先生在收到杜月笙的投誠狀後有心扶持他。
  • 杜月笙找人算命,算命先生寫了14個字,杜月笙見到後竟一病不起而靈驗
    ,也漸漸的走下風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杜月笙,上海灘這部電視劇就是以他為原型拍攝的,杜月笙也是三人之中最會做人的,所以到最後他能安然活到最後 杜月笙並不是出生就是很有背景的人,全是靠著自己圓滑處事,機靈混到青幫老大這個位置,當然不得不感謝的就是提拔他的黃金榮夫婦 他出生在上海一個很窮的地方,是一個水果小販,尤其是梨削的特別好,當他成名後,依舊有人嘲笑他曾經也只是一個擺地攤的小販,杜月笙很大度,沒有計較,反而把削梨當成了一門槓槓的技術活
  • 蔣介石的老鄉負隅頑抗,1975年最後一批被特赦,想去臺灣卻被拒絕
    1949年,王雲沛調任浙江民政廳廳長。當時國民黨已經兵敗如山倒,蔣介石也已經第三次下野。不過,王雲沛依然對蔣介石忠心耿耿,為蔣介石死守浙江老家。 勸降無望後解放軍只好展開對王雲沛的進攻,1949年6月,21軍進攻王雲沛駐守的杜橋,一舉擊潰王雲沛的殘部。王雲沛被擊潰後繼續頑固抵抗,他撤退到洞頭島,幻想在洞頭島替蔣介石盡忠。1949年10月,解放軍向洞頭島發起總攻,僅用了一天時間擊潰王雲沛殘部,俘虜了王雲沛。
  • 冬皇孟小冬絕版私房照:原來她真的很美,難怪杜月笙對她痴迷不已
    不過1926年8月28日,《北洋畫報》刊登了一篇署名「傲翁」的文章,標題是:「小冬聽從記者意見,決定嫁,新郎不是闊佬,也不是督軍省長之類,而是梅蘭芳。」【孟小冬年輕照】儘管兩人結婚了,可是阻力重重,「梅之髮妻王明華素來不喜歡福芝芳的,所以決然使其夫預約孟小冬為繼室。」不僅如此,孟小冬的姑父仇月祥對這樁婚姻也是持反對態度的,因此孟小冬當時是他的「搖錢樹」,要是結婚可再拋頭露面不太合適。
  • 1975年最後特赦的戰俘,有幾個申請去臺灣?蔣經國此舉卻令人心寒
    大家知道我們新中國自1949年成立之後,有幾次對戰俘進行了特赦嗎?其實共計有7次,而這幾次分別是1959年、1960年、1961年、1963年、1964年和最後的1975年,其中1975年更是將所有的戰犯全部給釋放了,共計有293名,為此當時在國際上還引起了轟動呢!
  • 1949年底國民黨決定撤退大陸的計劃和安排,不是蔣介石而是他
    張其昀,浙江寧波鄞縣人,1923年張其昀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後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國立中央大學地理系、國立浙江大學史地系、哈佛大學等單位任職。1949年到臺,曾任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對臺灣地區的文化教育事業貢獻甚巨。
  • 身為柔弱女子,她竟敢說青幫老大長著一對招風耳,杜月笙:我喜歡
    杜月笙發跡後,兩夫妻在一起的時間就不多了,沈月英平日裡就跟人學著抽大煙打發時光,她既不出門待客,也不體貼丈夫,坊間有傳說,這位大太太還不檢點,跟自己的表哥有染,被杜月笙軟禁起來杜月笙的二太太是風月場裡的一位舞女,長得很是漂亮,15歲就跟了杜月笙,先後為杜月笙生了三個孩子。
  • 開放大陸同胞赴臺探親、奔喪
    1949年大陸解放後,臺灣當局一直不讓大陸居民赴臺。許松林沒辦法回臺和家人團聚,只好留在上海工作,娶妻生子。之後,許松林和遠在臺灣的親人只能陸續通過香港的親戚中轉聯繫。自然災害的時候,許家人還託人購買糧票轉送給許松林。  1987年,許母親去世,當時,許松林便想奔喪,但未能成行。
  •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吃了秤砣鐵了心」去大陸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臺媒稱,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愈來愈多學生舍臺灣的大學轉戰臺灣之外的大學。除歐美大學外,包括臺中一中及女中今年申請前往大陸就讀大學的人數明顯上升。一中光請校長寫推薦函的人數就較去年增長超過3倍多;女中今年申請數約是2017年2倍到3倍。
  • 黃金榮明知道杜月笙對孟小冬有意思,為何還造勢讓梅蘭芳與她合作
    黃金榮明知道杜月笙對孟小冬有意思,為何還造勢讓梅蘭芳與她合作1947年9月,由杜月笙當主辦人,為陝西水災準備了一場賑災義演,義演的嘉賓中包括孟小冬和梅蘭芳,兩個昔日的情人再見面實在是有點尷尬。杜月笙的安排是分別由孟小冬和梅蘭芳唱大軸,其中孟小冬兩場,梅蘭芳八場。這樣,兩個人就不會碰面了。
  • 杜月笙與孟小冬的愛情,細水長流,卻愛得刻骨銘心
    1925年,孟小冬覺得繼續留在上海,對唱功已經沒有什麼進步的空間,聽聞北京有很多名角兒存在,孟小冬想要去北京拜師求學,如今的孟小冬,已經18歲,長得亭亭玉立,可以說是人見人愛,臨走前孟小冬與杜月笙道別,杜月笙千叮萬囑:「在北平遇到什麼事情,一定要及時通知我!」
  • 83年前,15歲小姑娘成為「獻旗英雄」,又為何蒙冤入獄,結局如何
    83年前,15歲小姑娘成為「獻旗英雄」,又為何蒙冤入獄,結局如何1937年10月29日清晨,在"八百孤軍"據守的四行倉庫屋頂上,一面巨幅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高高飄揚。在四周插滿太陽旗的情境下,這面紅旗顯得格外耀眼。它彰顯了孤軍將士奮戰到底、誓死不退的決心,同時也向全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敵、永不屈服的英雄氣概。
  • 為什麼香港的一斤和大陸的一斤,重量不一樣?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
    導語:為什麼香港的一斤和大陸的一斤,重量不一樣?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在大陸的所有城市,幾乎人人都知道一個道理,一斤等於五百克,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買賣小常識,但是在香港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買賣換算完全不同於大陸,他們在香港買東西的時候,換算單位是以一斤等於六百零五克,而並不是大陸所說的一斤等於五百克,這是為什麼呢?下面跟著我來看一下吧。
  • 三年大饑荒期間臺灣曾向大陸空投糯米飯(圖)
    蔣介石只好一面對大陸沿海採取小規模武裝襲擾,一面通過各種方式,對大陸進行宣傳戰。 應對臺灣當局的宣傳戰,大陸軍民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於是,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起,在臺灣海峽的兩岸,出現了「空飄」、「海漂」等奇特的政治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