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的一斤和大陸的一斤,重量不一樣?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

2021-01-09 步子看世界

導語:為什麼香港的一斤和大陸的一斤,重量不一樣?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

在大陸的所有城市,幾乎人人都知道一個道理,一斤等於五百克,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買賣小常識,但是在香港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買賣換算完全不同於大陸,他們在香港買東西的時候,換算單位是以一斤等於六百零五克,而並不是大陸所說的一斤等於五百克,這是為什麼呢?下面跟著我來看一下吧。

這個需要從我們古代的計量單位講起,你可能常聽說半斤八兩這個成語,其實就是古代人用來換算的單位,,在那個時候,一兩等於三十七點八克,一斤等於十六兩 六百零四點八克,四捨五入其實就接近六百零五克。但是在現在,計量方式與古代有不同,現在換算的一兩是五十克,一斤就是五百克,但是在香港這個城市依舊延續著古代用的計量單位,沒有改成大陸用的這種換算單位,所以這麼算來,在香港就是一斤按六百零五克來算的,相信你們肯定會問,為什麼香港不用大陸的這種計量方式呢?

我們的這種計量單位,是在1949年之後訂立的,而香港是在1997年回歸祖國的懷抱的,所以,當這個新制度發布的時候,香港還不是屬於中國區域,所以,在香港回歸之後就延用了古代的計量單位,所以就出現了跟大陸不一樣的換算計量方式。

香港雖然是屬於我們大陸的領域,但是與大陸相比起來,還是有很多的文化差異的,比較每個地區都有自己地方特有的民風民俗,所以出現差異也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我們在看到一些不同自己的一些行為,我們不能將他們否定掉,因為每個地區都有他們自己的前進方向,延用古代的方法也好,與時俱進也好,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所以在某一些方面出現不一樣,是非常常見的事情,如果你對於文化差異這件事情非要有個說法,就處出現兩地發生爭執與摩擦,更會很大程度上加深兩處地方的誤會,一定會給兩方都帶來不必要出現的麻煩。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文化,我們不能因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差異而產生負面的看法,作為兩地,我們可以學習他們好的文化,延續本國優秀的文化傳統,因為文化與文化之間是不會互斥的,所以,兩地之間一定要友好相處。

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和大家討論一下吧。

相關焦點

  • 明明「斤」是我國傳統的度量衡,為何現在一斤剛好500克?
    但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大家想想看啊,雖然說斤、兩、畝等是中國傳統單位,但是呢?它和國際單位是接軌的!比如一市斤,就是500克;一寸,就是3.33釐米;一畝地,就是666.67平方米。額,怎麼這麼巧?難道中國古代的度量衡正好就和國際接軌嗎?當然不可能了,這其實是個巧合。比如說「畝」吧,秦漢一畝約461平方米,這當然不是根據國際標準算的,那現在的畝呢?
  • 為什麼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禮記.儒行》也說,百黍當一銖;《荀子.富國》雲,十黍為一銖;西漢劉向《說苑》曰,九十六黍一銖;劉安《淮南子.天文》說,一百四十四黍一銖。班固一定知道這些不同說法,只有《禮記》的說法與他一致。他搬出了自己的依據,說,確定「十二律」之「黃鐘」音準的「管子」,稱「侖」,它的重量,合一千二百黍粒,這就是十二銖。
  • 新鮮牛肉一斤50,牛肉乾一斤70,你吃的是真牛肉嗎?看完就知道了
    新鮮牛肉一斤50,牛肉乾一斤70,你吃的是真牛肉嗎?看完就知道了。現在我們市面上的一斤鮮牛肉的價錢大概是在50塊錢左右,如果說一斤的鮮牛肉做成牛肉乾,在正常的情況下也就只能收半斤靠上的牛肉乾,如果特別幹的話甚至半斤都出不來,按照這個比例如果做成一斤的牛肉乾,甚至需要兩斤的鮮牛肉才可以算下來的話,成本也是在100多塊錢,而且這些還沒有加上一些加工費,可是對於市面上賣的牛肉乾大概也就是70塊錢一斤,那麼這些牛肉乾到底是怎麼得來呢?
  • 李元霸的雙錘重800斤,換算成現代重量,有多少斤呢?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小說中可以說是沒有敵手,簡直就是神一樣的存在。那麼李元霸手中的大錘,放到現在到底有多少斤呢?和你想的不一樣! 雖然這個純屬虛構,但可以看出,古人熱衷於「信口開河」的將兵器重量無限放大,到西遊記中,都開始動輒一萬多斤了。
  • 為什麼一斤是十六兩,有什麼特殊含義
    可能有人會問一斤不是十兩嗎?怎麼變成十六兩了呢?其實,一斤等於十兩是建國後才開始使用,而在過去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的兩千多年裡,一直用的是一斤十六兩,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人旗鼓相當了,因為古時候半斤就等於八兩。那為什麼一斤要定為十六兩呢?
  • 古人生活不容易,一斤米竟然就要幾百塊錢!
    根據歷史研究,得到了以下的幾種說法:第一種是說很多人在花錢的時候都會把整個的一塊銀子切割成為幾塊,或是在完整的一塊當中扣下那麼一塊。但是,平時在交易的時候,可以經常見到的銀子並不是完全一樣大小的。所以做買賣的商人還是要把這些銀子換算之後才能拿來計算的。
  • 為何傳統文化是一斤為十六兩?其由來與「福、祿、壽」有關
    傳統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半斤八兩」,與我們現在的半斤五兩不一樣。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半斤八兩形容兩個事物是一樣的。中華文化中,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
  • 一元一個生蠔哪裡拿貨,生蠔批發多少錢一斤?
    一元一個生蠔劃不划算主要還是要看,這一元一個的生蠔到底有多大,如果說一個生蠔有4兩甚至5兩,那麼1元一個當然非常划算。  就以燈塔水母售賣的高品質生蠔為例,按照他們的按斤批發報價,然後來算算多大的生蠔一元一次才真的划算。
  • 為何古人規定一斤等於十六兩?這種進位設計,彰顯先進的數學思想
    如果問現代人一斤等於多少兩?相信現代人肯定會脫口而出:一斤等於10兩。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一斤是等於16兩。並且,傳說這種換算方法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在全國得到應用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國古人在計算重量的時候,會採取16進位的方法,讓一斤等於16兩呢?
  • 定製香腸40元一斤,成品香腸55元一斤
    捂緊你的荷包,跟隨記者打探香腸的行情吧~行情初探:定製香腸40元一斤 成品香腸55元一斤22日,天府早報記者來到位於槐樹店附近的一大型菜市發現,這裡的店鋪基本上都還沒有掛出香腸,「今年肉價高,肯定不會像去年十一二月才開始做香腸,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看,越是臨近過年,肉價越高,所以我們打算下個星期就開始承接香腸製作了。」
  • 街邊小攤,炸雞架骨15塊錢一斤再送半斤,這個到底是什麼肉?
    雞架骨又叫雞脆骨、雞鎖骨,各地叫法不同,但貨源是一樣的,這種油炸雞叉骨生意屬於流動攤點,常常擺在校門口、菜市場等人流量大的位置,價格不貴,通常是買10元多送2元,買滿一斤多送半斤,由於進貨價格不到4塊錢一斤,所以不會用「假肉」代替。
  • 主食按「兩」賣,一斤主食到底有多少?知道這些就不會鬧笑話
    主食按「兩」賣,一斤主食到底有多少?知道這些就不會鬧笑話。現在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很忙碌,工作壓力也很大,所以偶爾的也會和家人或者朋友在餐館裡面吃飯,但是我們去餐館吃飯的時候,尤其是點主食,大家都會發現一個問題,服務員總會問大家要幾兩主食。
  • 中國「最有名」的火腿,遠銷國外,口味正宗,你猜價錢一斤多少?
    ,也是因為它的口感特別正宗,能夠滿足很多人的口感,所以說名氣才會那麼大,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現在應該已經猜到了這樣的一個火腿名字了吧,這個火腿叫做宣威火腿。中國「最有名」的火腿,遠銷國外,口味正宗,你猜價錢一斤多少?這種宣威火腿是雲南的一種特有美食,在我們全國的其他地方能夠吃到這種火腿的人也是大有人在,為什麼說這樣的一種美食,它的名氣會那麼大呢?也是因為最主要的原因,它生產在宣威這個城市,因為這個城市的土地是特別肥沃的,而且景色相當宜人,所以說養出來的豬跟其他的地方養出來的豬也是不太一樣的,更加與眾不同。
  • 產地直銷2塊錢一斤賣不動,批發商8毛收購,轉賣6元一斤遭瘋搶!
    今年的農產品大多都滯銷,比如陝西的板慄南瓜,在當地直銷2塊錢一斤都賣不動,後面批發商去收購,收購價8毛一斤,然後轉賣6元一斤遭瘋搶!一半普通南瓜我們吃幾口就膩了,而板慄南瓜卻越吃越香,當我嘗試去吃第一口的時候,我就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賣它,因為真的很好吃!
  • 市場15元一斤,產地卻出現暴跌,批發價1.5元一斤
    市場15元一斤,產地卻出現暴跌,批發價1.5元一斤,這種水果怎麼樣。這是百香果,我相信近年來很多人都知道百香果,他不僅可以直接食用,還可以用水喝,與飲料混合飲用,在奶茶店和各種各樣的茶飲都能看到。味道酸甜果味。人們喜歡他不僅是因為他的味道好,最主要是因為他的營養也非常豐富,在水果中被稱為王/C,可見其維生素c含量相對較高。
  • 有的農產品賣8元/斤還賠錢,有的賣八毛錢一斤卻賺錢,這是為什麼
    每年的農產品都有賺錢和賠錢的。同樣是農產品有的農產品賣的是另一種農產品價格的10倍以上,但是價格貴的那一種卻賠錢,價格便宜的卻賺錢。這是為什麼呢,有的人可能不相信,但是,事實就是這樣的。今天鄉農說這兩個農產品它們一斤相差著10多倍的價錢,價格貴的卻賠錢,價格便宜的卻賺錢。
  • 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古代一斤為十六兩這麼來的
    為什麼不說是「半斤七兩」呢?其實在歷史上,重量單位跟現在是不一樣的,古時候的一斤並非十兩,而是十六兩。據說關於一斤為十六兩是這樣的來的。秦始皇橫掃天下,一統六合後,建立起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偌大的國家想要管理起來可不容易,因為在先前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文化,在文字、度量衡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這樣的一來,雖然秦始皇統治著整個六國,但是他們各自之間的商業、經濟交流就會有障礙,不利於發展。
  • 農村人自己在家裡釀酒,一斤糧食能出多少酒?要明白流程和用料!
    過去的農村,有不少人在自己家裡用糧食釀酒,現在這麼做的人已經很少了,自己釀的酒,自己喝著是放心的,其實釀酒如果不講究質量的話,自己釀的喝著還是不錯的,這個比買那些便宜白酒要好得多,具體好在什麼地方,相信大家都各有體會。
  • 冬季海兔子上市 批發4元一斤 曬乾能賣30元一斤 針亮魚14元一斤
    海兔子魚和針亮魚批量開始上市,鮮活八帶帶籽,現在也許是冬季最後吃鮮活海鮮的時節了,到了冬至以後,天氣更加寒冷,漁船出海越來越少,代替新鮮海鮮的將是冰凍海鮮了。圖中一位攤販展示2條海捕大鱸魚,30塊錢一斤。這是漁民處理好的海兔子魚,魚籽還是留在魚身上。海兔子魚也叫海孩子魚,批發價4元一斤,一般是曬魚乾,5-6斤能曬一斤魚乾,曬好的魚乾一斤能賣到30元。
  • 榴槤低到6元一斤!蓮霧1元一斤!
    越南有很多的美食小吃,米粉最為普遍,法棍也很有特色,咖啡雖然喝起來不那么正宗,但也很有味道。除了這些,越南的水果一定不要錯過。越南也算地處熱帶,當地的水果非常豐富,有很多我們常見的水果,也有很多我們見所未見的水果。而且越南的水果很便宜,喜歡水果的人去越南,肯定大愛。越南到底有哪些水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