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古代一斤為十六兩這麼來的

2021-01-10 小伍侃大山

在現在的意思中,「半斤八兩」指的是彼此之間水平差不多。那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不說是「半斤七兩」呢?其實在歷史上,重量單位跟現在是不一樣的,古時候的一斤並非十兩,而是十六兩。

據說關於一斤為十六兩是這樣的來的。秦始皇橫掃天下,一統六合後,建立起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國家。偌大的國家想要管理起來可不容易,因為在先前他們各自有自己的文化,在文字、度量衡方面有很大的差異,這樣的一來,雖然秦始皇統治著整個六國,但是他們各自之間的商業、經濟交流就會有障礙,不利於發展。於是秦始皇下令,要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讓這個標準放任四海皆能適用。

於是,就有了「書同文、車同軌」,李斯就是這個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他順利地完成了錢幣、長度方面標準的校正,但唯獨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不知道一斤到底要劃分為多少兩最合適,於是向秦始皇請示。

秦始皇也沒了主意,一斤算多少兩合適,既沒有前車之鑑,還要照顧到六國的所有人,始皇想了很久也沒有結果,只是回答道要做到「天下公平」。李斯聽後一頭霧水,這也沒給出具體解決方案啊。李斯想了下,既然始皇給了這四個字,那只能在這上邊做文章了,於是就按「天下公平」的筆畫作為一斤的數量,正好十六畫。

但是,這只是個民間故事,因為在秦朝時期的漢字相比於現在有很大的差異,那時候的「天下公平」並不是十六畫,而現在的筆畫恰好符合。

關於這個還有一個故事。當時的秤稱為「十六金星秤」,象徵著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和福祿壽三星,告誡商人要以公平為準,誠實守信,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那時候人們比較迷信,自然不會拿自己幸福生活開玩笑。

相關焦點

  • 一斤十六兩的奧秘: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古時候的秤一斤為什麼是十六兩?一斤十六兩的奧秘: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有個成語叫「半斤八兩」,表示的是兩者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半斤」與「八兩」怎麼會一樣呢?原來,舊時的一斤不像現在是十兩,而是十六兩。所以半斤就是八兩,八兩就是半斤,二者是一樣的。
  • 為什麼一斤是十六兩,有什麼特殊含義
    可能有人會問一斤不是十兩嗎?怎麼變成十六兩了呢?其實,一斤等於十兩是建國後才開始使用,而在過去秦始皇統一六國以來的兩千多年裡,一直用的是一斤十六兩,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半斤八兩」來形容兩個人旗鼓相當了,因為古時候半斤就等於八兩。那為什麼一斤要定為十六兩呢?
  • 「半斤八兩」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半斤不應該是五兩嗎?
    中國因為有著悠久的歷史,每個階段又有不同的文明碰撞,所以導致現代很多人對古代的各種叫法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最簡單直白的就是計量單位,我們現在是一斤十兩,可是古時候卻流傳下了半斤八兩的說法,也就是一斤十六兩,這是為什麼呢?關於各種計量的標準,在中國歷史上,當屬秦始皇的貢獻最大。
  • 半斤是五兩,怎麼會和八兩差不多呢?
    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準,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當然這個一斤等於十六兩如果是用筆畫來作為標準,那肯定是很草率的,不可能是李斯幹出來的事情,而以前小篆和現在的漢字在書寫上也有不同,用現在的筆畫去定義秦朝小篆的筆畫,只是後人的牽強附會而已。
  • 為何傳統文化是一斤為十六兩?其由來與「福、祿、壽」有關
    傳統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半斤八兩」,與我們現在的半斤五兩不一樣。我們祖先使用的秤是十六兩為一斤,所以半斤和八兩就是一樣的。半斤八兩形容兩個事物是一樣的。中華文化中,衡制則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固定下來。
  • 古代計量一斤等於十六兩,那麼一兩等於幾錢?是十六錢還是十錢?
    秦始皇平定天下後,對以前混亂的度量衡進行了統一,規定確立了銖、兩、斤、鈞、石的重量計算單位,名為「五權」,採用的是十六進位制,一斤等於16兩,一兩等於24銖,發行的貨幣叫半兩錢,因錢幣上鑄有半兩二字得名,重量為12銖。
  • 半斤應該是五兩,那「半斤八兩」是成語出錯,還是另有隱情
    之後嬴政給了個「天下太平」作為答案,身為丞相的李斯在揣摩帝心上有一套心得,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現問題,就決定將「天下太平」四個字的筆畫作為了標準,雖然這個可能不是很準確 的傳說,但是後來確實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這個規則。從此就有了對應的進位制。其中明確規定了,度量衡中,衡的進位制為十六進位。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也就是說一斤等於十六兩。
  • 只因一個人的建議,十兩為一斤
    半斤與八兩相比,足足少了三兩,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這得說說「半斤八兩」的由來。半斤八兩秦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下令統一度量衡,由丞相李斯負責起草文書。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李斯在重量方面遲遲拿不定主意,於是便請教秦始皇。
  • 古人為什麼定16兩為1斤?原來是和北鬥七星等星辰有關
    現在我們都知道1斤代表10兩,可是在古代一斤卻代表16兩,這是為什麼呢?為什又要這麼規定呢?定一斤為16兩的人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夫差的那個範蠡。範蠡字少伯,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學家。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復國,後隱去。
  • 為什麼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班固說:「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他講,「秤錘」,有「銖、兩、斤、鈞、石」五種,他稱之為「五權」。這五種「秤錘」,在「衡」這個「秤桿」上找到平衡點,就可以知道所秤之物的輕重了。「五權」之間是什麼關係呢?班固說:「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這個說得很清楚,不用多解釋。
  • 朱熹曾這麼評價衡器,今最小秤可稱病毒重量
    一斤十六兩的秦朝衡制,沿用了2000年。成書距今約2500年的《論語》《禮記》等,都已對「度量衡」有了描述。《禮記·雜記下》中說:「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有「幣錦二兩」「百兩一布」的記載。
  • 為何古人規定一斤等於十六兩?這種進位設計,彰顯先進的數學思想
    如果問現代人一斤等於多少兩?相信現代人肯定會脫口而出:一斤等於10兩。但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一斤是等於16兩。並且,傳說這種換算方法早在秦漢時代就已經在全國得到應用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中國古人在計算重量的時候,會採取16進位的方法,讓一斤等於16兩呢?
  • 明明「斤」是我國傳統的度量衡,為何現在一斤剛好500克?
    但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大家想想看啊,雖然說斤、兩、畝等是中國傳統單位,但是呢?它和國際單位是接軌的!比如一市斤,就是500克;一寸,就是3.33釐米;一畝地,就是666.67平方米。額,怎麼這麼巧?難道中國古代的度量衡正好就和國際接軌嗎?當然不可能了,這其實是個巧合。比如說「畝」吧,秦漢一畝約461平方米,這當然不是根據國際標準算的,那現在的畝呢?
  • 我國古代規定一斤等於16兩,這種進位體現了先進數學思維,為何?
    引言宋代的釋惟白在《建中靖國續燈錄》寫道:「踏著秤錘硬似鐵,八兩元來是半斤。」其實,大多數人都認為一斤等於十兩,但這卻是進入現代社會之後重新規定的計量數。一斤其實是十六兩,所以才會有一句老話說的是半斤八兩,由此可以推出,這種換算方式很早就在中國出現了,根據研究發現,在秦漢時代一斤十六兩的換算方式已經在得到了應用。於是,很多人就有一些疑惑了,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為用16進位的計算方式?並且在這種方法在我們看來並不便捷。
  • 為什麼香港的一斤和大陸的一斤,重量不一樣?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
    導語:為什麼香港的一斤和大陸的一斤,重量不一樣?說出來你不一定相信在大陸的所有城市,幾乎人人都知道一個道理,一斤等於五百克,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買賣小常識,但是在香港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買賣換算完全不同於大陸,他們在香港買東西的時候,換算單位是以一斤等於六百零五克,而並不是大陸所說的一斤等於五百克,這是為什麼呢?下面跟著我來看一下吧。
  • 古代一兩白銀相當於今天多少貨幣?
    可知1兩黃金約可兌換8~11兩白銀。  再有:「道光初年,一兩白銀換錢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的時候,一兩白銀就可以換到制錢一千六七百文了。鹹豐以來,銀價猛漲,一兩白銀竟可以換到制錢兩千二三百文之多。」可知正常情況下,1兩白銀大約可換到1000~1500文銅錢,古時通常說的1貫錢或1吊錢就是1000文。
  • 古代皇帝老是賞你「黃金萬兩」,「白銀萬萬兩」是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文/古代皇帝老是賞你「黃金萬兩」,「白銀萬萬兩」是現在人民幣多少錢?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各位看官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 歷史上打勝戰或者大功勞,龍顏一悅就賞賜黃金多少,更有賞賜黃金萬兩。
  • 為什麼飯店的主食都按兩賣?一兩究竟有多少,看看老闆怎麼說!
    後來跟一個飯店老闆聊起來這麼問題,深受啟發,這裡美食家庭季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一兩究竟有多少?首先,咱們先來聊一聊飯店經常點的主食,無非就是麵條,米飯和餃子這三種,這三種也是最常見以兩計算多少的主食。咱們先來說說麵條,北方人的最愛。
  • 你們知道「半斤八兩」這個詞怎麼來的嗎?原來半斤與八兩是這樣的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半斤八兩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到底是如何而來?對於經常用這個半斤八兩的人來說,心裡肯定明白這個詞,一般都是指兩方的水平相當大部分是用作貶義。但是很多人從字面意思上來判斷,就覺得半斤和八兩對比肯定是八兩多魚半斤,兩個人就會對此發生一段很搞笑的爭論說我是八兩你是半斤,我比你還強一點。其實這是錯誤的論斷,因為這個半斤八兩在古代其實它的重量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