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半斤八兩」這個詞怎麼來的嗎?原來半斤與八兩是這樣的

2021-01-10 凱莉讀歷史

大家平日在生活當中經常聽到有人問你家孩子學習成績怎麼樣啊?一般都會回答說就還好吧。然後轉而你就會問對方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如何?對方也就回答道,也就那樣吧!於是乎,大家心裡就會產生一個印象,哦,原來是半斤八兩,誰也別說誰了。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半斤八兩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個詞到底是如何而來?

對於經常用這個半斤八兩的人來說,心裡肯定明白這個詞,一般都是指兩方的水平相當大部分是用作貶義。但是很多人從字面意思上來判斷,就覺得半斤和八兩對比肯定是八兩多魚半斤,兩個人就會對此發生一段很搞笑的爭論說我是八兩你是半斤,我比你還強一點。

其實這是錯誤的論斷,因為這個半斤八兩在古代其實它的重量是一樣的。有人就會對此發出質疑了,看這數量就知道一個八兩一個半斤,一斤是十兩,八兩就是4/5斤不到一半和一半多,怎麼可能一樣呢?這裡我們就要來了解一下,古代的秤和現代的秤,其實是不一樣的。早在原先我們中國的城市是十六兩一斤,那么半斤應該就是八兩左右,所謂半斤八兩從重量上來說是一樣的。那麼有人就好奇了,為什麼古代要將稱定為十六兩一斤呢?

關於這個斤兩的論斷,古代的時候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是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時候,需要統一度量衡,負責統一標準的人是李斯,像錢幣尺寸這種很容易就定下來了,而到了重量單位上就沒有辦法衡量,不知道定多少個斤兩作為一斤是合適的。因此李斯就上奏,奏請秦始皇批示。秦始皇聽了以後就拿起筆在奏摺上寫了四個大字,天下公平。於是乎李斯也不知道到底應該定多少合適。但是又沒有辦法說自己不知道秦始皇的意思。冥思苦想了許久決定數一數這幾個字的筆畫。數下來發現筆畫加起來剛好是16。於是李斯就將一斤的標準定為16兩。這樣自己也完成了任務,也統一了重量單位。如此說來這李斯也算是個聰明人。畢竟自己的上司都給過批示了,如果再去請示就顯得自己很不專業。這個辦法的確是腦袋非常靈活的李斯才能想得出來的。

另一種說法是十六兩一斤是商人的祖師爺,也就是今天道觀供的財神之一範蠡定下來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據傳說範蠡當時將北鬥七星和南鬥六星以及福祿壽三星,總共16顆星比作16兩。過去的老稱就是一個稱杆,一個秤砣,一個秤盤,外加秤桿上的星星點點。這樣的秤就是十六兩一斤的稱杆。從南鬥六星加上北鬥七星排列下來是最前頭的幾兩,而福祿壽三星是正趕上最後面的三兩。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告訴別人要誠實守信,不能缺斤短兩。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安排呢?主要是通過這個缺斤少兩,和自己的福祿壽掛鈎就會讓人遵守誠信。如果你少一兩,等於你沒福,這個人就會比較缺少福氣。如果你少二兩,就是沒俸祿,意思就是說這個人會比較缺少財運。如果你少三兩,就是這個人可能會折壽,不會活得太久。古時候人們又相當的迷信,對於這個福祿壽相當在意,因此用這樣的方法的確能達到約束彼此的目的。由此可見,古人的智慧是多麼的強大。

在1959年的時候,由十六進位改為十進位,所以大部分行業都將重量單位改成十進位的十兩一斤,但是有一個行業卻沒有改變。這個行業就是我們今天依舊非常火爆的醫療行業。當然我這裡指的是中醫。由於中心特別特殊。中醫給人開的藥方,處方用藥是用本草綱目以及古代沿用下來的醫書。幾千年一直是按照幾斤幾兩幾錢幾釐換算的。如果改成十進位將會十分難以處理,而且用藥講求精確,所以唯獨醫療行業沒有進行重量單位的改變。依舊是16進位的重量單位。當然小編還認為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藥材特別珍貴,如果誰都去幾斤及十斤的買的話,將會有很多人買不上藥。所以用古時候的秤是最為妥當的選擇。

這就是關於古代的半斤八兩的真實解讀。大家是否都了解了呢?想知道更多的歷史知識嗎?請記得持續關注我們哦!

相關焦點

  • 「半斤八兩」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半斤不應該是五兩嗎?
    最簡單直白的就是計量單位,我們現在是一斤十兩,可是古時候卻流傳下了半斤八兩的說法,也就是一斤十六兩,這是為什麼呢?關於各種計量的標準,在中國歷史上,當屬秦始皇的貢獻最大。秦始皇當時為了統一計量而制定了斤兩的十六進位制,有的書上記載了這樣的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丞相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於是向秦始皇請示。
  • 半斤應該是五兩,那「半斤八兩」是成語出錯,還是另有隱情
    歡迎來到小梅姐的家鄉,我們常常用半斤八兩來說兩個人或者兩件事不相上下,實力相當。可是半斤不是五兩嗎?怎麼會是八兩呢?那麼你知道這個詞的來歷嗎?這還得從秦始皇說起,秦始皇嬴政在統一六國之後,推出了統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負責起草文書制度度量標準。
  • 半斤八兩何時變成了五兩?只因一個人的建議,十兩為一斤
    「你們倆誰也別說誰,一個半斤,一個八兩,一個樣!」大家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熟悉,「半斤八兩」是生活中經常聽到的詞語,意思是旗鼓相當,不相上下的意思。半斤與八兩相比,足足少了三兩,怎麼能夠相提並論呢?這得說說「半斤八兩」的由來。
  • 打工仔之歌《半斤八兩》,許冠傑唱出辛酸,Beyond則是反叛
    今天碧碧要給大家聊一聊Beyond演唱的另外一首經典粵語歌曲《半斤八兩》。 半斤八兩是一個成語 在古時候1斤等於16兩 半斤就等於八兩。這首《半斤八兩》的大概意思就是:打工仔每天辛苦勤勞上班,以為自己出了半斤的力氣,就應該能得到相應的八兩報酬。 可是黑心的無良老闆卻嚴重地剝削了他們的工作報酬,讓八兩回報成為了奢望。所以心懷不滿的打工仔就想法子吐槽老闆罵老闆。
  • 半斤是五兩,怎麼會和八兩差不多呢?
    半斤是五兩,怎麼會和八兩差不多呢?但是我們在平時說話寫文章的時候都會用到「半斤八兩」,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按照現在的換算,半斤不應該是五兩嗎?為什麼是八兩呢?這與我國的重量單位改革有關,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一直採用的是半斤八兩的換算,而使用這一換算方式得從秦始皇統一全國說起。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由於諸侯國分裂長達數百年,每個諸侯國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文字還有度量衡。
  • 你知道「笨蛋」一詞是怎麼來的嗎?
    因為「笨蛋」這個詞,就是指智商低下的人。可你知道,「笨蛋」一詞是怎麼來的嗎?其實,古時沒有「笨蛋」這個詞,當然和人的智商也沒有絲毫關係。其中「笨」這個字,其本義是指一種造紙的原料。《說文解字》說:「笨、竹裡也。從竹、本聲。」《廣雅》解釋說:「竹其表曰苠,其裡曰笨。」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進一步解釋說:「謂中之白質也。其白如紙,可手揭者,謂之朱孚俞。」
  • 原來是大智慧
    古代常說「半斤八兩」以此來形容兩個人本事差不多。當學到這個成語的時候,我們現代人還會感到奇怪,這半斤和八兩怎麼就差不多了呢?半斤也就是五兩,這明明八兩就比五兩多啊。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誤解呢,原來就是因為古代的計量單位和現代的計量單位是不同的。在古代,計量的單位標準自秦朝時出現,而有關這個計量標準的確定背後還有一段故事傳說。
  • 街邊小攤,炸雞架骨15塊錢一斤再送半斤,這個到底是什麼肉?
    2、油炸雞脆骨15塊錢一斤,買一斤送半斤,小攤老闆到底怎麼賺錢? 大家不要小看路邊小攤,看似賠本的買賣,其實才是最賺錢的。,我們暫且按買一斤多送半斤來計算。
  • 「Wet behind the ears」是指中文哪個成語,你猜得到嗎?
    同時這類文字語言簡練,極富形象化,非常有趣,所以今天就來介紹幾個比較常見的俗語、成語的英語表達,一起來看看吧!1、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Cart是指那種老式的拉人和貨物的馬車,通常都是馬在前,車在後。而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也就是說車在馬前面,這還怎麼跑?
  • 原來」三更半夜」一詞是這麼來的,終於搞懂了
    現在很多人把三更半夜才睡覺的人稱之為「夜貓子」,但你知道「三更半夜」這個詞是怎麼來的嗎?有什麼說法?如今的「三更半夜」一詞,是夜已經很深了或時間已經很晚了的意思。但在宋代,「三更半夜」一詞卻是源於兩個人,一個是「陳三更」陳象輿,一個是「董半夜」董儼。他倆都是宋太宗時的大名人。
  • duck不必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duck不必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時間:2019-12-13 10:45   來源:燒荒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duck不必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個詞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近日,在李佳琦直播間刷起了duck不必這個詞。
  • 俗語「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像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就是這樣一句很好的俗語,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呢?1.俗語來源早在宋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飛禽走獸之爭。宋朝重文抑武,文官衣服上的補子以飛禽為主,武將則以走獸圖案居多,所以飛禽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要遠比走獸更高級。久而久之,這種思維文化開始在民間流行,逐漸形成了飛禽走獸在人們心中優劣高下的思維定勢。
  • 你知道嗎?「比心」的意義居然是這樣來的
    比心,網絡流行詞,是一種網絡流行手勢,指用手比一個心型,使用拇指和食指相交成愛心的形狀來表達對粉絲或是朋友的友好表達方式。用手指比心的動作被越來越多的明星和網紅直播所接受。可是你知道嗎?比出的「心形」最開始的意義可能和你想像的不一樣!
  • 年代文,她穿六零成寡婦,兩塊肥皂換半斤豬肉,養活6個拖油瓶!
    沒關係現在呢又到了小編與你分享快樂時光,作為一名資深老書蟲,今天小編為小夥伴帶來四本精彩絕倫的小說,年代文,其中第二本她穿六零成寡婦,兩塊肥皂換半斤豬肉,養活6個拖油瓶!想必有很多書友們,都跟小編一樣,很喜歡這種類型的小說,所以呢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第1本:《七零甜妻撩夫記》——作者:冬至的柚子精彩片段搶先看:等她們到山裡的時候,還有好多婦女帶著小孩來撿地皮菜。
  • 田心講科學:天文原來是這樣,你應該知道的曆法小知識!
    春秋穀梁傳裡有這麼一句,五穀大熟為大有年,說文解字當中是這麼說的年穀熟也,還有一些書它是把歲和年一起來解釋的,這樣的話我們可能會更容易的看出一些區別來,比如周禮大家都知道是13經之一,它記載了先行時候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禮法等等這些東西,可能是戰國時候做的。
  • 男人用這些詞來稱呼你,擺明了是想「撩」你,你明白嗎?
    男人用這些詞來稱呼你,擺明了是想「撩」你,你明白嗎:妹妹要說為什麼一個男人叫你妹妹是想「撩」你呢。因為在每一個男性在朋友面前介紹一位女性說這是他妹妹然而他們之間卻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時候,我們都會打趣著說:妹妹嗎?妹妹最後會變成小寶貝呢。所以當一個男性稱呼你是「妹妹」,顯而易見的喜歡你,有想和你成為戀人的發展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