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試結束了,班上一名學生,數學得了88分。這數字看著挺喜慶的,要得發,得八八。但是,看了這名學生的試卷,老師不淡定了,哪有這麼玩的,這是故意的嗎?於是,老師把情況通報了家長。家長當今表態,數字再吉祥,也一樣揍。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試卷吧。
第一大題填空題,一共14個小題,涉及了半學期所學的所有內容。從估算到計算,從乘除法的意義到計算,以及單位的化聚、數量之間的大小比較。這種題型考的是最基礎的知識,主要特點是面廣,照顧所學的所有知識點。學生平時只要掌握了所學的知識,一般都不會有多大問題。
這個學生正確率還是挺不錯的,只錯了一題,已經訂正過來了。這說明這名學生,對於基本知識的掌握還是比較紮實的。
第二大題判斷題,按照這名學生第一題答題的情況,應該全對。結果出乎意料的是,竟然錯了一題。正方形的周長是它邊長的4倍,這道題只要知道周長是什麼,就很容易判斷出來是正確的,結果這名學生認為是錯誤的。
第三大題選擇題,第1小題是一個易錯題,這名學生選錯了答案。題目是這樣的:一杯水連杯重380克,半杯水連杯重280克,一個空杯重多少克?
這個題學生容易走人一個思維誤區,就是用一本水連杯重減去半杯水連杯重,認為得出來的就是杯子的重量。其實這樣就算出來的,是半杯水的重量,而不是杯子的重量。正確的解答方法是,把半杯水連杯子重乘以2,再減去一本水連杯重的重量,這樣得到180克。這個學生開始選擇的就是100克。
第三大題是計算題,第1小題是口算題,考察學生口算的能力,一般沒有什麼問題,就怕粗心。第2小題是豎式計算,並進行驗算。考察學生運用豎式計算的能力以及是否學會了驗算。學生的計算能力還是挺不錯的,全對!
第四大題是操作題(作圖題),按照給定的周長(12釐米),畫出兩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在實際作圖中,正方形容易作,而長方形,有的學生會畫成周長是24釐米,這種錯誤出現的比較多。
第五大題解決問題,也就是應用題,看了這名學生的大題,老師為何要把情況通報給家長,也就是告狀,而家長看了為何說吉祥數字也要揍,關鍵就在這裡。這個題目是這樣的:
一塊長方形地的長是120米,寬是48米。沿菜地四周有一條小路,這條小路大約長多少米?
根據題意可知,求小路的長度,就是求這個長方形菜地的周長。從這個學生答題來看,他是理解題意的,也是這樣列式計算的。但是,這個小馬虎竟然把長120寫成了12,計算出小路的長120米。
如果這個學生有驗算的習慣,會一下子就看出這個結果是錯誤的,因為沿著四周的長度不可能跟一邊的長度相同。但是,這個孩子沒有驗算的習慣,做完了也就結束了,根本就沒有回頭看。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老師必須通知家長,也就是這個意思。
說這個孩子為了得88分而故意寫錯當然是笑話,但是,這個孩子的答題習慣確實存在問題,這是必須引起注意的。
大家對於這個得了88分的學生,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