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曾經是中國開發商的淘金聖地。
上世紀90年代,海南房地產開發大熱,潘石屹、馮侖等人紛紛進入,爆炒之後,留下的是大量閒置土地和爛尾樓,足夠當地政府花十幾年時間去消化。
海口清水灣同樣幾番輪迴,90年代1.2萬畝土地使用權出讓給數十家企業,這些企業在海南樓市泡沫之後紛紛拍屁股走人,清水灣土地被政府無償收回。
2000年,清水灣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海洋產業,上述土地由建設用地改成農業用地,當地農民紛紛在海邊建塘養蝦。
2005年,清水灣又改為旅遊景區。香港恒基兆業等開發商都有意開發,但最後還是雅居樂獨霸此地。
2007年,雅居樂以226元/平方米、共計10億元總價款又拿下清水灣一期12個地塊,這部分土地的規劃總建築面積為296萬平方米,規劃開發建設的總費用不得低於53億元。
2008年,雅居樂又拿得清水灣第二期土地,價格為207元/平方米。
隨後,雅居樂拿下第三期土地。一二三期加在一起,佔地15000畝,雅居樂總共付出25億元,承諾10年之內投資130億元。
雅居樂彼時並沒有那麼多的現金用於支付土地款,它找到了上市的保薦人——摩根史坦利(下稱大摩),出售清水灣項目30%的股權給予大摩,換來現金53億元。
清水灣項目是個毛利超高的現金奶牛,雙方在此次合作中各自賺得不亦樂乎。
2009年初,雅居樂開始全球發售海南清水灣項目,首期洋房均價8500元/平方米,別墅均價1.8萬元/平方米。
與此同時,大摩披露其中國房地產投資機構董事總經理蓋斯·彼得森因涉嫌違反《海外腐敗法》,於2008年12月30日離開大摩,接受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
彼得森離任前的最後一個操盤的大項目即雅居樂清水灣項目,雅居樂隨後否認彼得森行賄中國官員跟此項目有關。
這段插曲過後,清水灣項目每年為雅居樂源源不斷地貢獻銷售業績。年報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6年,該項目的銷售金額分別達到72億元、60億元、78億元、75億元、70億元和90億元,2017年更是賣出170億元。
嘗到甜頭的雅居樂繼續重倉海南,2017年在三亞陵水、海口金沙灣、瓊海山欽灣、臨高南寶鎮拿下大量土地。
而此時的大摩已經注意到危險信號。
2017年7月,大摩將清水灣項目30%的股權以9億美元的價格轉售給雅居樂,一出一進之間,大摩獲得人民幣10億元的溢價,加上歷年從清水灣項目售賣中獲得的分紅,大摩獲利人民幣200多億元。
賣掉清水灣股權之後,大摩不忘給雅居樂補一刀,在2018年3月19日給出該公司「減持」評級。
僅過10多天,海南出臺全島限購政策:只有海南戶籍及滿足繳稅或社保達規定年限的人員才能在海南買房。
雅居樂的海南銷量也因此備受打擊。2018年,雅居樂在海南區域共計只獲得約100億的銷售額,與2017年單個項目就賣出170億元的成績相去甚遠。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雅居樂在海南的可售建築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佔全國3000多萬平方米土儲的近三分之一。
針對海南限購的影響,雅居樂方面回應稱,海南限購後,雅居樂加大了雲南項目的開發和推介力度,18年,雅居樂雲南區域預售金額超過了50億元,同比增長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