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居樂旗下雅生活敲門港股 物業拆分上市緣何成浪潮

2021-01-08 中證網

  港股即將迎來第五家由內房企拆分出的物業公司。雅居樂(03383)在9月14日晚發布公告,公司建議分拆物業板塊——雅生活在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這一消息帶動了雅居樂股價在9月15日上漲2.79%,報11.80港元,當天盤中觸及52周最高價11.92港元,成交量達2913.5萬股,涉資3.39億港元。

  雅居樂日K圖,行情來源:富途證券

  牽手綠地,雅生活擬獨立上市

  雅居樂在公告中稱,9月14日,雅生活就申請雅生活股份於聯交所主板上市及獲準買賣,向聯交所遞上市申請表格(A1表格)。按照計劃,雅生活將就上市進行其新股份發售。

  按照計劃,在若干條件限制下,合資格股東將於根據建議分拆進行的股份發售項下獲提供雅生活股份之保證配額。

  待建議分拆及上市完成後,雅居樂預期將擁有雅生活不少於50%權益,而雅生活將仍然為雅居樂地產之附屬公司。

  根據公告,分拆集團主要從事物業管理,物業銷售,物業驗收,廣告及旅遊服務。

  據媒體報導,在日前舉行的雅居樂中期業績會上,管理層透露雅生活赴港上市申請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

  綠地在這場拆分大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早在兩個多月前,綠地控股就以一紙公告披露了雅居樂的借力計劃。

  6月30日,綠地控股宣布,擬將旗下上海綠地物業100%股權以10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雅居樂物業,並且計劃與雅居樂物業結成戰略合作夥伴,且在未來 5 年內,綠地控股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將以雅居樂物業作為優先級物業合作商,並且每年提供給雅居樂物業最多1000萬平方米的物業服務面積。

  對於想要獲得資本市場門票的雅居樂物業而言,借力綠地物業,顯然是一個擴大資產規模、優化資產結構,從而推動上市的捷徑。

  今年年初業績會上,雅居樂首次對外宣布,正計劃將旗下物業集團分拆到香港上市。

  此後雅生活集團總裁劉德明亦公開表示,2017年雅生活計劃對外接管2000萬平方米物業,之後每年增長20%。而2016年底,雅居樂物業板塊收入10.69億元,合約管理的物業面積約5756萬平方米。

  內地房企拆分物業上市成浪潮

  智通財經觀察到,內地房企的物業拆分上市浪潮始於2014年彩生活(01778)登陸港股。此後,陸續在港股上市的物業公司有中海物業(02669)、中奧到家(01538)以及綠城服務(02869)。目前業內大佬萬科(02202)、碧桂園(02007)、富力(02777)等都有計劃分拆物業上市,希望從中分一杯羹。

  剛剛接手萬科的鬱亮曾透露,萬科未來萬億的市值目標,一半將來自新業務,其中物業服務發展將成為其主幹業務。萬科副總裁、萬科物業執行長朱保全曾透露,萬科物業和萬科集團現在是股權控制關係,目前已經實現業務分拆,兩者關聯交易的比例也正快速下降。「萬科物業不僅謀求上市,還希望做成中國第一家營收超百億的物業公司。」

  2016年8月31日,碧桂園向中國證監會提交建議分拆碧桂園物業服務於上交所獨立上市的申請,並於9月7日收到受理通知。

  根據招股說明書,碧桂園物業擬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股份,且不低於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的10%,計劃募集資金11.25億元,分別用於信息化升級改造項目、社區智能化改造項目、市場拓展項目和社區服務中心項目。

  市場拓展項目使用資金最高,為6.6億元,佔募集資金總額的58.67%;其次為社區智能化改造項目,達到2.43億元。

  從幕後走向臺前,物管板塊如何突圍?

  自2014年6月30日在香港分拆上市,並用三個交易日就實現市值反超母公司花樣年控股後,彩生活的高估值樣本成為眾多房企競相效仿的對象。

  在市場看來,物業管理業務無疑成為房產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各家房企瞄準的是社區O2O業務,社區O2O是對傳統物業管理的一種補充,數以萬計的業主群體是這些房企最大的財富。

  過去,物業管理公司一般都是在房地產母公司的庇護下求發展,如今為何突然扎堆從幕後走向臺前,紛紛追求上市?

  在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斐凡看來,大部分房地產公司都有分拆物業上市的計劃,包括已經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中海、綠城、彩生活,另外雅居樂、融創也相繼作出了分拆物業上市的計劃,說明這是行業的趨勢。

  劉斐凡表示,碧桂園物業的綜合實力位居行業前十,從規模上來說具有脫離母公司獨立運營的能力。一旦成功上市,不僅能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促進物業管理業務的發展,還能給母公司估值提供幫助。

  第一太平戴維斯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國內住宅物業面積將達到300億平方米,社區服務消費也將超萬億元。花旗也在近日的研報中看好中國物業管理行業,其預計物業管理行業增長勢頭持續穩定。這也是房企近年來不斷投身這個早前「賠錢賺吆喝」行業的原因之一。

  克爾瑞研究此前指出,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持續下降,核心區域的拿地成本及拿地難度不斷增加,使房企紛紛探索轉型。物業管理領域投入較少,模式較輕,側重於服務,更重要的是,物業管理業務也能創造較高的利潤空間。從短期來說,物業管理可以產生實在的利潤,長期還可挖掘社區O2O的價值。

  巨大的市場再加上資本助推,物業管理已成為房企輕資產轉型的最佳試驗場。但目前多數已上市或計劃上市的物業管理公司並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傳統的管理費收取模式可能尚不足以維持公司運作。

  在眾多物管企業圍獵下,新登場的雅生活或許要獨闢蹊徑,才能實現在資本市場的突圍。

相關焦點

  • 雅生活吳芸:當「戰爭」來臨時,我們義不容辭!
    ……疫情之下,封閉式管理讓人們從來沒有這樣細緻地感受過物業服務的「溫度」,在個人安危面前,人們對於物業服務質量的要求,無一不是:「好一點,再好一點。」許多人在朋友圈裡發文,感謝自己小區物業人整個疫情期間的堅守。在這場疫情阻擊戰裡,物業人自始至終都沒有缺席,作為保障群眾生活的必需行業,他們是社區和居民生活的一道防線。
  • 雅居樂首入雲南瀘西落子,聯手雲南曜禾打造千畝文旅大盤
    雅居樂官方代表,包括雅居樂房管集團總裁兼地產集團副總裁樊紅雷、雅居樂房管集團發展中心總經理李軍濤等一行,當然,作為雅居樂雲南區域的負責人,雅居樂地產集團雲南區域總裁翟朝鋒是不能缺席的。從雅居樂集團到雲南區域公司高管均悉數到場,這表明雅居樂對此次籤約儀式和布局瀘西的重視。雅居樂成立於1992年,是一家以地產為主,多元業務協同發展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 政策利好下物業股集體飄紅 物業企業將進入「強者恆強」時代?
    截至1月6日收盤,港股物業企業中,共有20餘家物業股漲幅在10%之上。其中,銀城生活服務以39.53%的漲幅位居物業股榜首。此外,中海物業、世茂服務、建發物業、保利物業、新城悅服務、永升生活服務漲幅超20%,分別為25.63%、23.70%、23.53%、22.04%、20.13%、20.00%。
  • 物業管理行業進入全新轉型升級時代 物業公司好日子在後頭
    國家10部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推動生活服務業、強化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做出明確指引。這標誌著,物業管理行業已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時代。  萬億元藍海漸成行業新風口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
  • 物業公司「好日子還在後頭」
    國家10部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推動生活服務業、強化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做出明確指引。這標誌著,物業管理行業已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時代。萬億元藍海漸成行業新風口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
  • 物管行業全新轉型升級 物業公司好日子在後頭
    國家10部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推動生活服務業、強化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做出明確指引。這標誌著,物業管理行業已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時代。  萬億元藍海漸成行業新風口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
  • 小米上市首日即告破發
    □本版文、圖 信息時報記者 潘敬文    小米集團昨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成為港股市場首家「同股不同權」創新試點的上市公司。小米此次全球發售21.8億股,其中95%供國際配售,5%供投資者公開認購。小米發行價17元,上市首日收盤下跌1.18%,報16.8港元,市值3759億港元。儘管小米在上市首日破發,但小米創始人雷軍昨日表示,長期持有小米,一定會有錢賺。
  • 機構追捧、上市大漲,物業新龍頭融創服務想像空間有多大
    ,特別是房企巨頭,四大房企「碧恆萬融」中,除了碧桂園服務已上市,恆大、融創均在今年計劃分拆物業上市,據了解,萬科也有同樣的計劃。 ·01 機構追捧 近幾個月新上市的物業企業大都有破發行為,比如近期上市的金科服務、合景悠活、當代置業旗下的第一物業、金融街物業等,物業服務在資本市場行情低迷。
  • 老虎證券年度盤點:2017年投資者最關注的十大港股
    對公司營收貢獻最大的為房地產物業開發,超過90%。從土地儲備來說恆大地產實施精品戰略打造民生地產,在中國260多個城市擁有項目800多個。其中一二線城市項目佔比超七成,恆大上半年在土地市場上採取激進的變現方式「瘋狂拿地」,土地儲備面積更是達到了2.76億平方米,超過碧桂園,為上半年拿地最多的公司。(對於房地產公司來說,拿地能力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指標。
  • 2021.1.4 周一 可轉債、港股、美股等打新日曆
    公司為浙江省物業管理行業中享負盛名的綜合物業管理服務供應商。集團於1995年在杭州成立,於中國物業管理服務行業擁有逾20年經驗。根據中指院的數據,公司於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按物業管理綜合實力計在"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中分別排名第81、第71、第65及第56。
  • 長沙:半夜三更有人敲門,貓眼視頻顯示物業人員所為,業主怒了!
    於是,李靈將她的遭遇發到了業主群裡,後來得知有類似情況的不止她一家,物業工作人員敲門的全過程被一戶業主家的電子貓眼給拍攝了下來。業主家的貓眼監控顯示:凌晨1:00點多,兩名身著保安制服的男子在敲門,說交物業費,當時一個人敲門,另一人在拍攝。我就很奇怪:「物業白天不來催繳物業費,也不給我打電話,幹嘛三更半夜來敲門?讓人感到毛孔悚然。」李靈表示。
  • 雅居樂陷泥潭,陳卓林闖三關
    香港恒基兆業等開發商都有意開發,但最後還是雅居樂獨霸此地。 2007年,雅居樂以226元/平方米、共計10億元總價款又拿下清水灣一期12個地塊,這部分土地的規劃總建築面積為296萬平方米,規劃開發建設的總費用不得低於53億元。 2008年,雅居樂又拿得清水灣第二期土地,價格為207元/平方米。 隨後,雅居樂拿下第三期土地。
  • 雅居樂展翼雲貴 與貴陽樂築未來
    十一年前,海南清水灣橫空出世,雅居樂以1.5萬畝的恢弘巨製,徹底改變了人們旅居的方式,雅居樂清水灣面市以來,便備受市場關注,被稱為「中國旅遊地產第一盤」,雅居樂也由此打響了「文旅專家」的金字招牌。自此之後,雅居樂文旅板塊不斷拓展,「第二人生」的旅居理念也在發展中不斷演化豐富,成為了美好生活的代名詞。
  • 【周六前瞻】新紐科技上市在即,下周港股應該關注什麼?
    下周港股應該關注什麼?本周四,港股三大指數集體上漲。2、下周三(1月6日),Legion Consortium公開招股結束;中邦環境、新紐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3、下周四(1月7日),富時羅素從1月7日起將中芯國際和海康威視(002415,股吧)從富時中國A50指數和富時中國50指數中剔除;現代中藥集團、醫渡科技、宋都服務集團公開招股結束。
  • 物業股裡有一半「殭屍」|物業K線
    2020年是令每個人都難忘的一年,物業在這一年裡創造了數不清的感動,也彰顯了好物業的真正價值。近半淪為「殭屍股」「機會」在2020年年中集中爆發,物企以其強有力的穩定性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接二連三奔赴港交所,6月份之後共有13家物企成功上市。物管行業的輕資產特性,讓它的槓桿始終維持在穩定水平,而不斷攀升的市盈率,一次又一次地刺激著資本市場。
  • 2019年最後一天,赴港上市房企們被潑了一盆涼水
    新昌集團的退市,無疑讓赴港上市的房企們心裡涼了一把。上市潮縱觀2019年,房企們似乎對出海上市情有獨鍾,從年頭到年尾,一個接一個房企赴港掛牌。中國新聞周刊梳理發現,僅當年12月份,就先後傳來景業名邦、時代鄰裡、保利物業成功登陸港交所的消息。據統計,2019年成功登陸港交所的房企有德信中國、銀城控股、中梁控股、中國天保、新力控股、景業名邦6家。
  • 李嘉誠名下上市公司全部遷離中國 看淡地產?
    在完成了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有限公司的「世紀大重組」之後,香港首富李嘉誠仍未停止對旗下資產的騰挪。9月8日,李嘉誠手上的另外兩家上市公司長江基建集團有限公司(長江基建集團,01038.HK)與電能實業有限公司(電能實業,00006.HK)聯合發布公告宣布,前者擬以116億美元的換股形式合併電能實業,以尋求公共事業業務的進一步擴張。
  • 受累海南區域毛利額貢獻減少 雅居樂2019年毛利率下降13.4%
    財聯社(廣州,記者 陳業)訊,3月23日,雅居樂(03383.HK)召開2019年網上業績會,會上,其重點投資的海南區域成為關注焦點。雅居樂集團主席兼總裁陳卓林坦言,2019年集團毛利率同比下降13.4個百分點,受到了去年海南區域毛利額貢獻減少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