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行業全新轉型升級 物業公司好日子在後頭

2021-01-15 北方網

  2021年01月12日 07:07   來源:   [手機看新聞][字號 大 中 小][列印本稿]

  物業公司「好日子還在後頭」

  中國指數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將達238億平方米,僅物業費一項收入的市場規模,就將高達1萬億元。而多種經營收入,更將高達1.8萬億元。

  出門忘帶門禁、快遞沒人籤收、設施無人維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實際上映射了傳統物業行業的痛點。

  1月10日,記者在重慶金科南山小區發現,業主通過物業的雲車管、雲監控、AI天天-人臉識別、大社區APP+大管家APP等智慧服務管理平臺,讓你遇到的那些物業問題都不是事。

  新年伊始,物業行業喜獲政策「大禮包」。國家10部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推動生活服務業、強化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做出明確指引。這標誌著,物業管理行業已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時代。

  萬億元藍海漸成行業新風口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共有近228萬家物業相關企業。地域分布上,廣東省的物業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過36萬家,佔全國總量的16%。山東省和江蘇省位居第二三位,均擁有超過19萬家物業相關企業。上海和北京兩大一線城市也躋身前五名。 東方證券分析測算,到2030年,基礎物管物業市場規模達1.7萬億元,行業總規模超過2.5萬億元。

  據了解,目前的物業管理行業已撕開了物業四保、勞動密集型產業、房產附屬等傳統標籤,並且正進行著眾多的變革:聯盟模式助力部分企業成長為航母型公司;資本風口漸大,優秀的物業服務企業接二連三上市;規模企業投入資金研發網際網路技術平臺,物業管理進行智能化,規模效益越見顯著。

  而跳脫資本裹挾的思維,龍湖智慧服務走上了另外一條路。截至目前,龍湖智慧服務已經實現全國73座城市近1000個項目的雲端管控,為240萬戶業主提供掌上服務,並走出社區,接管學校、醫院、購物中心、交通樞紐、甚至市政道路,向城市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延伸。

  兩年前,龍湖物業集團就與重慶兩江新區共同出資組建新公司,接手悅來片區市政管理。這也是全國首家混合所有制的新型城市服務企業,管理著重慶國際博覽中心,這個投資數十億元的城市建築群以及周邊近20平方公裡範圍內環衛、園林、道路等市政設施。

  金科物業在母公司金科地產自有項目外,還管理著京東、順豐、普洛斯的物流園,幾家機場以及近數十家產業園區。目前在200多個城市擁有物業管理項目,物業巡查大部分都在「雲」上完成。僅2020年省下的差旅成本,就以千萬元計。金科物業董事長夏紹飛透露,得益於大數據智能化,去年增加約4000萬元淨利潤。

  通過大數據智能化,物業公司更好地扮演了城市管理「最後一公裡」的角色,並從中找到了新商機。通過建設無人超市、智能充電配套設施等,打造「100米智慧生活圈」;在自有小程序推出線上賣菜專區,將新鮮蔬菜配送到業主家裡以及提供全科醫生24小時在線諮詢、專人配藥到戶服務。

  企業紛紛爭搶資本賽道

  物業常被看作是房地產行業的業務衍生板塊,不過在近幾年,房地產企業分拆物業上市成為熱潮。2020年,重慶兩家房地產企業金科股份、迪馬股份先後分拆旗下物業公司赴港上市。

  從物業行業自身稟賦看,在大數據時代,物業公司扼守流量人口,佔據了開展多種業務的天然優勢。地產開發受制於土地資源仍有盡頭,而服務卻無止境。對地產公司而言,物業分拆上市可為母公司造血,緩解資金壓力,也有利於優化戰略布局和提升企業價值。

  「2020年11月17日,金科智慧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香 港交易所掛牌上市,從『智慧服務』四個字也可窺見,在未來我們將把智慧服務作為企業戰略的核心重點,不斷通過科技的手段賦能到城市服務、賦能到居民生活的方 方面面。」金科股份董事長蔣思海如是說。

  近年來,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出現,正倒逼著物業行業走上轉型之路,智慧物業、智慧社區等新興字眼應運而生,物業行業整體呈現智能化發展趨勢。

  比金科物業更早在港交所上市的迪馬股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物業管理已形成慧聯、慧眼、慧行三條產品線。未來,還將持續投入更多資金用於智慧社區平臺以及各個業務平臺的建設。」

  2020年12月9日,華潤萬象生活上市,當天收盤就刷新了物業股的估值記錄:獲得110倍市盈率,位列物業股估值第一名。這個市盈率是它母公司華潤置地的15倍。至此,「巨無霸」華潤已經收穫了13家上市公司,其中 港股8家,內股5家。

  最近一個多月以來,十強房企陣營裡,世茂、融創、恆大都把物業端上資本盛宴,華潤是第四家。老牌10強房企中,只剩萬科和龍湖沒「拆家」了。截至目前,共有34家內地物業企業登陸港股、3家企業進入A股。這些物業股大多數由規模型房地產開發企業分拆而出。僅2020年就有13家企業登陸港股,另有8家已交表,20餘家企業在準備進程中。

  據中指院統計,截至去年底,港股上市物業企業總市值達5636億港元,較年初增長1203%,A股上市企業總市值達353億元,較年初增長21%。港股上市物業企業平均市盈率約為35倍,遠高於港股平均市盈率10.3倍。

  政策紅利加持助力

  當然,傳統物業企業存在的問題也長期飽受詬病,不容忽視。天眼查專業版風險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28萬家物業相關企業產生過法律訴訟,其中,案由涉及物業服務合同糾紛、買賣合同糾紛、房屋租賃合同糾紛的案件數量佔比超過60%。另外,有3.42%的物業相關企業曾遭到行政處罰,1.8萬家曾存在嚴重違法行為。2020年,物業相關企業被執行人信息數量達24.1萬次。

  一場疫情,不僅讓大家意識到物業服務的重要性,也讓資本市場重新發現了服務的價值,物業行業正在以嶄新面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國家「物業新政」發布當天,相關物業股在資本市場全線飄紅。截至1月6日收盤,港股44家物業上市公司中42家股價呈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僅兩家股價略微走跌。A股市場中,招商積餘漲停,南都物業、新大正等物業相關股票上漲幅度也超過7%。業內認為,物業管理行業優化升級勢在必行,品牌優勢明顯的規模物企具備更廣闊發展空間。

  物業是美好生活的重要部分,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重視,促進物業行業發展的規定和政策也愈發密集。去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住宅逐漸回歸居住屬性,品質和服務成為業主關注的首要對象。還從國家層面,第一次把物業管理納入擴內需的核心領域,第一次明確鼓勵物業管理公司依託科技賦能,開展社區增值服務。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越來越多的物業企業開始布局非住宅物業領域。上市的新大正、寶龍商業非住宅物業收入佔比最高,達到 30%以上。而500 強物業企業,在非住宅領域的辦公樓、商業、學校、工業、場館、醫院等業態均有布局。

  中物研協總經理楊熙則認為,物業新規勢必將更加有效指導各地物業管理條例修訂,也將為修訂國家《物業管理條例》做好鋪墊。

  重慶市物業協會秘書長何偉告訴記者,物業公司「好日子還在後頭」,上市步伐有望進一步加快。從市場容量看,中國指數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累計將達238億平方米,僅物業費一項收入的市場規模,就將高達1萬億元。而多種經營收入,更將高達1.8萬億元。

相關焦點

  • 物業管理行業進入全新轉型升級時代 物業公司好日子在後頭
    國家10部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推動生活服務業、強化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做出明確指引。這標誌著,物業管理行業已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時代。  萬億元藍海漸成行業新風口  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
  • 物業公司「好日子還在後頭」
    國家10部委聯合出臺《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就提升物管服務水平、推動生活服務業、強化監督管理等6個方面做出明確指引。這標誌著,物業管理行業已進入全新的轉型升級時代。萬億元藍海漸成行業新風口近年來,房地產行業進入存量市場,傳統房地產開發領域利潤率整體下滑。與此同時,物業行業萬億元級市場規模引發新的想像空間。
  • 政策紅利加持助力 物業公司「好日子還在後頭」
    出門忘帶門禁、快遞沒人籤收、設施無人維修……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實際上映射了傳統物業行業的痛點。  1月10日,記者在重慶金科南山小區發現,業主通過物業的雲車管、雲監控、AI天天-人臉識別、大社區APP+大管家APP等智慧服務管理平臺,讓你遇到的那些物業問題都不是事。  新年伊始,物業行業喜獲政策「大禮包」。
  • 房地產行業:住宅物管工作迎新風 挖掘行業潛在發展動能
    主要觀點:  事件  住建部等十部委發布《關於加強和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的通知》。  物管公司「單方輸出」向與業主「互動」轉變  以往的物業管理主要靠公司的「輸出」達到「服務」的效果,在與業主「互動」方面似乎熱度不高。
  • 雅居樂旗下雅生活敲門港股 物業拆分上市緣何成浪潮
    根據招股說明書,碧桂園物業擬在上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股份,且不低於本次發行後總股本的10%,計劃募集資金11.25億元,分別用於信息化升級改造項目、社區智能化改造項目、市場拓展項目和社區服務中心項目。  市場拓展項目使用資金最高,為6.6億元,佔募集資金總額的58.67%;其次為社區智能化改造項目,達到2.43億元。
  • 一手締造兩家跨行業公司 看譚建旗如何打好企業轉型升級牌
    身為重慶海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電科技)、重慶星月廣告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月廣告)董事長,譚建旗涉足的行業不少。新能源配套設備、交通配套設備、工程材料、廣告……從創業至今,譚建旗不僅實現了跨行業的發展,還在發展中找到一條民營企業的轉型升級之道。「星月廣告作為傳統戶外傳媒,如今已成功轉型為一家口岸媒體運營企業。」
  • 物業股「迎春天」:40家全線普漲 15家漲超10%
    截至發稿,永升生活服務以19.03%的漲幅居首,中海物業大漲18.27%、新城悅服務大漲18.06%。此外,銀城生活服務、雅生活服務、保利物業、分別上漲16.51%、16.30%、16.03%。身為行業龍頭的碧桂園服務大漲13.50%,報57.60港元/股,創下52周新高,以1689億港元的總市值穩居物業板塊第一。3家A股物業公司亦全線飄紅。
  • 物業服務,如何走出「收費難」怪圈?
    」小李介紹,物業服務是微利行業,講究規模效應,一般來說,7成的繳費率是物業公司盈虧平衡點,達不到7成就要虧本。  而離華僑城小區約一公裡的某小區,物業公司已換了好幾茬。物業費收繳難已成該小區的「頑疾」,繳費率最低時不到50%,而面對前任留下的「爛攤子」,新任物業企業也沒有徹底治理的意願,管理水平每況愈下,小區陷入「業主不願繳—費用收不齊—服務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
  • 物業股裡有一半「殭屍」|物業K線
    剛剛翻過頁的2020年,物管行業可謂賺足了資本市場的眼球。又因著近九成從房企中分拆而來,在每年跨年行業常關注的大事——丁祖昱評樓市的演講分享中,更是著墨對物管行業進行了深度剖析。丁祖昱的演講中,有物企上市熱潮下的冷思考,有收併購擴規模的獨到解讀,有對估值分差與未來增值點的分析,也有對今年物企突圍著力點的意見分享,更有對物管行業的趨勢預測。
  • 機構:物管行業規模3至5年有望增至2.4萬億元;?鐵路部門調整車票...
    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市場監管總局:強化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做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就統籌做好春節期間食品安全工作進行部署安排。
  • 花樣年轉型失意欲奮起 但潘軍的3年千億目標並不易
    提出二次轉型一年後,花樣年超額完成2017年年初定下的銷售目標,實現合同銷售金額達201.64億元。潘軍表示,2020年要做到1000億,確保成為行業內的主流地產商,其中城市更新項目被視作是其做大規模的利器。
  • 2020年物業出新規,物業「亂象」將到頭,業主的「好日子」要來了
    最近幾年來一直有聽到業主抱怨物業亂收費、服務不到位、態度惡劣等等的新聞。有一些業主因為物業的服務不到位而抗交物業費,但是物業使出斷水斷電等一些手段,一般的業主沒有時間精力和物業糾纏,沒辦法只能妥協。物業的高收費和低服務質量物業的收費高已經變成了一個常態。有專業人士算過,現在小區的住戶一個月就要繳納100元到200元不等的物業費,有些小區收費更高。
  • 摒棄「地上撿錢」、下沉社區團購物管企業突破邊界的首選?
    特別是2020年,房企分拆物業上市的熱潮再度襲來。那麼,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及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之下,物管企業如何突破邊界,在基礎服務之外創造更多的增值服務?又該怎樣創新求變,開闢物業服務新價值?「物業管理企業平均估值在0.5-0.6左右的水平比較合理,但個別公司會更高些,包括金科、綠城等物業公司,這與母公司及物管企業在行業中的排名有關。」中信建投證券房地產兼建築行業首席分析師竺勁稱。「物業管理面積都是『香餑餑』,未來房企旗下物管企業可能是重要的平臺,以後母公司怎麼發展,對物企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竺勁說。
  • 「平安果」走心、門把套暖心,嘉興靜信物業公司體貼入微
    昨天傍晚5時30分許,家住秀洲區新塍鎮虹橋唐韻花苑的小朋友敏敏,聽到輕輕的敲門聲,打開一看,小區物業公司的叔叔笑容可掬地站在門口,遞上一枚「平安果」,並祝敏敏全家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聞聲前來的敏敏爸媽也是十分驚喜,連連感謝物業公司對他們的祝福。
  • 【京城風雲】北京天竺空港物業搭上千丁智慧社區快車
    ,智慧社區的建設已風靡京城,千丁打造的物業轉型升級綜合解決方案在紫禁之巔更顯崢嶸。籤約儀式上,千丁CEO尹紅元發表了講話:空港物業與千丁將共同籤署智慧社區服務平臺的合作協議,雙方將依託「網際網路+物業」的創新力量,引領物業行業邁出
  • 政策利好不斷 裝配式建築行業轉型升級亟需補短板強弱項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和科技創新的不斷加持,我國建築業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這其中,一直備受關注的裝配式建築行業在多重利好政策推動下,持續進行著自我變革、優化升級,時至今日,有針對性地補短板強弱項成為行業重點關注和努力的方向。
  • 「行業升級轉型那些事」百家號娛樂領域收入排名,做自媒體月收入有...
    行業升級轉型那些事是當前百家號中的普通號,目前帳號百家號權重為2,綜合排名位列393796名,娛樂分類排名位列106576名,領先了64.6%的百家號。  行業升級轉型那些事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行業升級轉型那些事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9%為優質文章,45%為中等文章,45%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 公司起名:適合物業公司的名字大全
    不少物業老闆開始尋找好聽又溫馨的物業公司名稱大全,準備入局物業行業,那麼今天大有企服小編就來給大家推薦一些適合物業公司的名字吧。公司起名:適合物業公司的名字大全物業公司的名字取名要點一、取一個好聽溫馨的名字事實上,物業公司就是一個小區或一家商業綜合體的「大管家」,幫業主解決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在取名字時不妨從比較溫馨的概念入手
  • 物流行業轉型升級,低學歷從業者的職場之路還能走多遠?
    作為重工業大省的山東更不例外,建築/建材/工程和機械/設備/重工行業幾乎佔據了每座城市行業人才需求的前兩位。除卻這兩大支柱產業外,臨沂市人才需求量佔比較大的就是零售/批發行業和交通/運輸/物流行業,佔比分別為5.85與5.81,不相上下。商品的集散、轉運等各個環節都離不開物流行業的強力支持,而要想與「南有義烏、北有臨沂」之譽的商品市場相配套的硬體支撐,臨沂的物流行業自然要比其他城市更加強勁、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