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法律上的「家庭暴力」?虹口法院用兩個真實案例解析認定標準

2021-01-15 瀟湘晨報

隨著公眾權利意識的增強和維權途徑的完善,曾經的「家醜不可外揚」已越來越被「勇於向家庭暴力說不」代替,越來越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越來越嚴厲的制裁後果,也讓拳頭歸於冷靜。然而一般觀念上的「家庭暴力」和法律規制的「家庭暴力」卻並不完全相同。什麼是法律上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認定標準是什麼?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濟有哪些?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公布了關於「家庭暴力」的真實案例,解析相關問題。夫妻雙方都可能成為施暴者劉豔和李軍是一對二婚夫妻,遭遇過一段不愉快婚姻的兩人各自帶著孩子組建了新的家庭。或是因為遭遇過婚姻的挫折,或是出於對自己孩子的偏愛和保護,兩人在婚後猜忌不斷,爭吵不止。

儘管經歷過生活的磨礪,但兩個中年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卻不夠沉穩冷靜,幾乎每次爭吵兩人都會大打出手,彼此推搡,在一次又一次驚動警察後,劉豔向法院起訴要求離婚,並以家庭暴力為由要求李軍給予精神損害賠償。

李軍辯稱,同意離婚,但不同意給付精神損害賠償。李軍認為,自己才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劉豔是雙方肢體衝突的挑起者,自己出於自衛對劉豔採取約束動作,不是主觀有意地施加暴力。故自己才有權向劉豔主張精神損害賠償。

法院經審理認為,劉豔和李軍在婚後未能正確處理夫妻矛盾,而是採用不理智、不理性的激進方式,相互推搡、彼此衝撞,衝動行事,給彼此身心都造成傷害,導致矛盾激化,夫妻感情破裂。現雙方對離婚達成一致意見,該院不再調解和好,依法予以照準。

至於雙方均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賠償請求,因雙方在處理夫妻矛盾的方式選擇上均有過錯,既不符合夫妻溝通的理性期待,亦超出自我防護之必要,故對兩人的精神損害賠償均不予支持。

法官釋法:

《婚姻法》第46條賦予婚姻無過錯方提出損害賠償請求的權利,該賠償包括財產損失,也包括精神損害賠償賠償。但提出的主體限於「無過錯方」。在雙方均有過錯的情況下,相應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無法獲得支持。

一次暴力也可能構成家庭暴力張櫻和陳海相戀多年,卻在婚期將近的時候產生了矛盾,雖順利成婚,但日常摩擦不斷。婚後不久,張櫻又被確診患有憂鬱症,對若即若離的陳海多有猜忌,動輒情緒失控。

在一次激烈爭吵中,情緒失控的張櫻抄起了水果刀在空中不斷比劃,陳海奮身奪下水果刀並踢到一邊。沒有了水果刀的張櫻繼續歇斯底裡。憤怒的陳海徹底情緒失控,將張櫻推倒在地並多次踢踹。

圖文無關後經鄰居報警,張櫻被送往醫院救治。經醫生診斷,張櫻的三根肋骨骨折,多處軟組織挫傷,已構成輕傷。隨後,陳海被採取刑事措施。

在審查起訴階段,陳海向張櫻轉帳10萬元作為賠償,但並未換得張櫻的諒解。最終,陳海因故意傷害罪被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期1年執行。在後續的離婚糾紛中,法院亦認定了陳海對張櫻的家庭暴力情節。

法官釋法:

在一方採取暴力行為對另一方造成嚴重傷害,被公安機關採取行政處罰或刑事處罰的情況下,即便不存在持續性的暴力行為,通常也會被認定為家庭暴力。

問答Q1:什麼是法律上的「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Q2:家庭暴力的特徵?

暴力頻率的反覆性、暴力持續的隱蔽性、傷害後果的嚴重性。

Q3:家庭暴力的類型?

身體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經濟控制。

Q4:家庭暴力的認定標準?

暴力結果的嚴重性&暴力頻率的持續性:

公安出警記錄:僅一次出警記錄只能證明暴力存在,不能證明長期性;如無相應的驗傷或就醫記錄,不能證明傷害結果的存在;出警記錄僅有報警一方籤字的,無公安機關處理結果的,只能認定為一方陳述,不能作為證明家暴行為的直接證據。

驗傷報告及照片:僅能證明受傷的事實,還需補強傷害來源是另一方的暴力行為;傷害結果通常需要認定構成輕微傷,單純的軟組織挫傷一般不認定構成嚴重家暴。

聊天記錄、保證書、錄音及視頻:通常屬於補強證據,用以佐證其他證據,單獨的上述證據通常無法認定為家庭暴力。

Q5:家庭暴力的法律救濟?

1.民事責任:是法定離婚事由;是法定婚姻過錯,可以以此主張損害賠償;是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事由;如構成虐待,是剝奪繼承權的法定事由。

2.行政責任: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3.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可能構成暴力幹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

(以上人物均系化名)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三大條件認定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法》可謂是近年來頗受社會關注的一部法律,隨著該法的正式實施,在離婚案件中主張對方存在家暴行為並據此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情形也大量出現。可如何認定家暴,目前尚未有統一標準,這就需要法官結合家暴的行為性質、家暴與離婚的關係、家暴的侵害後果和侵害對象等方面綜合評判。下面就讓我們走進一起真實案例,看看法官是如何認定家暴。
  • 對方有家庭暴力致輕傷,要求離婚,法院能判嗎?
    法律知識要點:夫妻一方在生活中,對另一方實施家庭暴力,該行為是法定的離婚理由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二條第三款第二項的規定,如果有證據證明夫妻一方對另一方實施家庭暴力,法院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認定雙方的感情確已破裂,依法應當判決準予雙方離婚。
  • 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典型意義本案是一起典型的針對家庭暴力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和對違反人身安全保護令予以司法懲戒的案例,主要有以下幾點典型意義:第一,通過作出人身安全保護令,依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合法權利,彰顯了法治的應有之義。中國幾千年來都有「法不入家門」的歷史傳統,但隨著時代的更迭和進步,對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的利益保護已經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可。
  • 家庭暴力如何認定?施暴者又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家庭暴力如何認定?施暴者又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原標題: 2016年3月1日,我國首部《反家庭暴力法》施行,兩年來,這部法律施行情況如何,反家暴有哪些進展?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通報了相關情況。
  • 對家庭暴力說「不」!南山法院法官送法進社區
    反家暴知識一起學(一 )什麼是家庭暴力?《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條規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二 )遭遇家庭暴力,該怎麼辦?
  • 最高法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向家庭暴力說不
    辦案法官充分認識到家庭暴力危害性的特點,抓緊時間審查證據,仔細研究案情,與陳某進行了面談、溝通,獲知她本人及其家屬的現狀、身體狀況、人身安全等情況,準確把握針對家庭暴力的行為保全申請的審查標準,簡化了審查流程,縮短了認定的時間,依法、果斷作出裁定,對受暴力困擾的婦女給予了法律強而有力的正義保護。
  • 北京婦聯和北京高院聯合發布反家暴典型案例-中國法院網
    常紅巖表示,婦聯組織抓住「三八」國際婦女節、11.25國際消除對婦女暴力日等重要時間節點,向社會、家庭宣傳反家暴常識,倡導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家庭美德,推動建立平等、和諧、文明的家庭關係。與檢察院、法院開展婦女維權司法保護機制建設,與民政部門合作在全市推動建立家庭暴力救助中心,實施婦女法律援助項目,聯合婦女法律援助與研究社會組織為婦女群眾提供法律援助。
  • 渝中法院案例入選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1月11日,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重慶法院貫徹施行《反家庭暴力法》的總體情況,介紹重慶市高法院、市公安局、市婦聯聯合印發的《關於在全市建立一站式人身安全保護令申請工作機制的紀要》,並發布重慶法院反家庭暴力十大典型案例,渝中法院案例入選。
  • 惡意降低生活費是家庭暴力?法院發布典型案例敲警鐘
    家庭暴力僅僅是毆打等身體暴力嗎?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11日通過新聞發布會公布的十大典型案例提醒民眾,以愛的名義施暴和精神控制,惡意減少支付撫養費、贍養費等經濟控制,以非法手段定位跟蹤騷擾……都可以構成家庭暴力。施暴者也不分男女。
  • 漢臺法院一案例入選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
    人身安全保護令在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設立了一個「法律保護傘」、一道「隔離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或者再次發生。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國法院共籤發人身安全保護令5749 份,有效遏制了家庭暴力的發生,維護了家庭暴力受害人特別是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嚴。
  • 南寧市法院發布6個反家暴典型案例
    家庭暴力損害賠償一方面從經濟上填補受害方的損害,另一方面撫慰受害人的精神痛苦,使受害人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平息其怨憤。家庭暴力侵害了受暴者的生命權、健康權、人格尊嚴,是違法行為,不是家務事,提醒在婚姻關係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女性朋友要對家庭暴力勇敢說「不」!
  • 最高法用典型案例解答
    世衛組織最新數據顯示,世界上每三名女性中就有一名在一生中曾遭遇過身體暴力或性暴力,多來自親密伴侶。25日,最高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發布了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解釋了有關家暴的熱點、難點問題。家事法庭心裡諮詢師正在為鬧矛盾的夫妻進行心理疏導。
  • 雷山縣法院:「以案釋法」警惕!被酒罈子泡養的家庭暴力
    哪裡有暴力,哪裡就有「反抗」。近日,雷山法院審理了一起離婚案件。被告李某平日嗜酒,醉後經常向妻子任某施暴,有時任某僅僅是接個陌生電話,也會被其拳腳相加。任某終於忍無可忍,憤而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庭審中,法官發現原告任某和李某平時感情尚好,並且生育了一對子女,為了家庭團圓和睦,她多次容忍了被告酒後對其毆打辱罵的行為,然而被告並不悔改,一直沒有向其賠禮道歉,故原告鐵了心要離婚。在組織調解時,法官一邊對任某進行耐心勸解,一邊對李某的家暴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被告李某當庭表示今後不會再酗酒和對任某實施家庭暴力,向原告任某表達了真誠懺悔並懇請原告回家。
  • 11月25日是第21個國際反家庭暴力日 人身安全保護令咋申請
    11月24日,省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在瀋陽召開遼寧省召開反家庭暴力專項協商會議。會議上,省法院、省檢察院、省教育廳、省公安廳、民政廳、省司法廳、省衛健委、省婦聯等8家婦兒工委成員單位匯報了相關工作情況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我省開展反家庭暴力工作情況和相關數據中,「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31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何謂人身安全保護令?它的具體作用是什麼?
  • 姑蘇法院發布反家暴及涉家事糾紛專業化執行典型案例
    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面對家庭糾紛,是否要起訴呢?在家事案件的執行中,又是如何兼顧情理法呢?11月25日,姑蘇法院召開線上新聞發布會,發布反家暴審判及涉家事專業化執行的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來自蘇州日報、蘇州廣電、無線蘇州等媒體的記者線上同步參與。
  • 三水法院發布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
    4月10日,三水法院發布2019年度十大典型案例,其中刑事案例2件、民商事案例6件、執行案例2件,涉及環境資源保護、商品房買賣、債權人權益保護、阻礙執行被採取強制措施等案件類型。
  • 以案說法:九民紀要後票據中介的法律風險解析
    被告從原告取得票據後未將自己補記為被背書人或在票據上進行籤章,不能認定被告有票據行為,無法依據該票據認定被告的票據責任。所以本案原、被告之間不屬票據關係。原審認定雙方的糾紛為票據糾紛不妥,應以雙方的基礎法律關係審理和認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民事法律行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無效。
  • 職工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
    &nbsp&nbsp&nbsp&nbsp在此,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有關專家對以下兩個現實案例進行權威解析。人民法院認為,翟某某為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履行工作職責受到的暴力傷害,人社部門依照《工傷保險條例》十四條第(三)項之規定,認定翟某某為工傷並無不妥。裁決作出的認定決定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 兩會看「懷法」 | 2020年懷柔法院十大典型案例
    北京懷柔法院兩會看「懷法」2020懷柔法院十大典型案例經檢驗,一次性口罩過濾效率不符合標準技術要求,防護服所檢項目均不符合標準技術要求,護目鏡抗衝擊性不符合標準技術要求。三名被告人被抓獲後認罪認罰,查獲的物品已依法扣押。審理情況懷柔法院經審理後認為,三名被告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明知是不合格的防疫用品而冒充合格產品進行銷售,其行為均已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依法應予懲處。
  • 最高法院指導性案例分類梳理——民商類(含2020年新發布案例)
    指導案例17號:張莉訴北京合力華通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裁判要點:1.為家庭生活消費需要購買汽車,發生欺詐糾紛的,可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處理。指導案例23號:孫銀山訴南京歐尚超市有限公司江寧店買賣合同糾紛案裁判要點:消費者購買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要求銷售者或者生產者依照食品安全法規定支付價款十倍賠償金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的其他賠償標準賠償的,不論其購買時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人民法院都應予支持。(2012)江寧開民初字第646號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