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昨大霧籠罩兩發預警 所有監測點PM2.5超標

2021-01-17 中國新聞網

  昨天,北京地區遭遇大霧天氣,造成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封閉。圖為京開高速因大霧天氣造成嚴重擁堵。晨報記者 史春陽/攝

  昨天兩發大霧黃色預警 東四環北路和南三環西路汙染最重

  晨報訊(記者 王海亮)昨天濃霧籠罩京城一天,市氣象臺兩度發出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昨天清晨,高速公路能見度最差的路段僅有不足50米。氣象專家表示,霧氣沼沼,都是溼度太大「惹的禍」。

  昨天清晨,霧氣鎖城,大氣能見度極差,大部分地區僅有500至800米,遠郊區更差,最差的地方能見度不足50米。到了中午,隨著氣溫升高,能見度略有好轉,但到了傍晚,能見度又開始變壞,城近郊區能見度基本在0.8至1公裡,南部和東部地區600至800米。入夜後,能見度加速變差。市氣象臺於清晨5:30和下午4:30兩度發布大霧黃色預警信號,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

  市氣象臺專家分析濃霧形成的原因時說,前天下午京城偏東風明顯,風把東部和南部的水汽吹到本地,增加了溼度,待入夜後輻射降溫明顯,使得水汽凝結在近地面層,形成較濃的霧。

  預計今天凌晨四五點鐘,冷空氣前鋒抵達北京,颳起北風,霧氣才會消散。「早晨六七點鐘,大部分地區的能見度就將好轉。」氣象專家說。

  大霧 PM2.5

  35個監測點PM2.5全超標

  晨報訊(記者 吳亭)昨天,環保部數據中心顯示,在大霧的作用下北京輕度汙染。全市35個PM2.5監測站點的監測值全部超標,城區站點24小時濃度值均突破200微克/立方米,高於國家標準近三倍。北京環保監測中心預計,空氣品質將於今天中午前後改善。

  昨天本市的主要汙染物仍為可吸入顆粒物,其中PM2.5首當其衝。截至昨天15時,全市35個站點的監測數據全部超標,5個交通汙染監控點中,東四環北路和南三環西路汙染最為嚴重,順義新城、平谷、懷柔、密雲、延慶汙染情況稍好。隨著一場大風降溫的天氣來臨,今天中午前後,空氣品質將改善,全市空氣品質預計為優。

  大霧 影響

  多條高速因霧臨時封路

  晨報訊(記者 陳琳)受到大霧影響,昨天凌晨開始,北京周邊高速因大霧開始出現封路的情況。凌晨1點多,交管部門開始在京滬高速大羊坊收費站擺放警示錐筒,所有出京通道一律不得通行。到昨天早晨7:00,京滬高速擁堵車流已經從大羊坊收費站堵到了四環路附近。

  記者昨天早上8:00從交通部門了解到,由於大霧造成能見度差,京滬高速北京段雙向、京哈高速北京段雙向、京平高速雙向、京津高速雙向、東南六環雙向六元橋至閻村西(西南)、京港澳高速北京段雙向、京開高速出京方向全線封閉,進京方向榆垡南站至天宮院封閉。

  隨著能見度慢慢好轉,高速封閉措施也逐漸開放。早上9:15,京津高速全線最早開放,解除封閉;9:25,京滬高速全線開通;9:40,六環路全線開通;10:40,京平高速全線開通;10:50,京開高速全線開通;11:20,京哈高速全線開通。

  大霧 目擊

  高速周邊路一小時挪百米

  晨報96101現場新聞(記者 曹晶瑞)昨天,受大霧天氣影響,京開高速、京港澳高速等路段採取封閉措施,通州區通馬路受附近高速收費站封閉影響,擁堵嚴重。不少司機稱,一小時只挪動百米。

  昨天上午記者趕到通馬路時,北向南方向車流量大,許多車輛被堵在路中間,非機動車道也被堵得水洩不通。由於正值上班時段,一些急脾氣司機則直接駛入對面車道,但顯然效果不明顯,車行依然緩慢。「雙向車道都被堵成了單向車道,已經半個多小時了,近乎原地未動!」現場一位司機表示。

  另一位司機陳先生告訴記者,他被堵在通馬路已達一個小時,卻只前移約一百米。

  微博中,不少網友也紛紛對通馬路擁堵情況發表感慨。網友「放羊的牧馬1988」稱,「步行的老大爺已經很淡定地把我超了,而且很遠很遠。」「估計午飯時間我能趕到單位。」另一位網友調侃說。

  記者11點離開時,通馬路車行依然緩慢。

相關焦點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北京首發重汙染紅色預警
    北京市預警中心發布最新消息:目前本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已明顯好轉,市氣象臺10日8時解除霾橙色預警信號和大霧黃色預警信號。12月6日起,北京再度被霧霾籠罩,空氣品質較差。截至12月9日14時,北京重汙染已經持續72小時,AQI最大值319,預計此次汙染過程將持續至10日上午。
  • 北京二三四環首設PM2.5監測點 現有站點全保留
    昨天,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北京PM2.5監測布點方案」。這些邊界點建成後,將表徵北京的區域環境背景水平,並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監測北京與周邊區域汙染的傳輸情況。昨天,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北京PM2.5監測布點方案」。
  • 北京35個PM2.5監測站點試運行數據全部上線發布
    據介紹,6日開始發布數據的15個站點分別為代表城市環境評價點的海澱北部新區、海澱北京植物園、豐臺雲崗;代表城市清潔對照點的昌平定陵;代表交通汙染監控點的前門東大街、永定門內大街、西直門北大街、南三環西路、東四環北路;代表區域背景傳輸點的京西北八達嶺、京東北密雲水庫、京東東高村、京東南永樂店、京南榆垡、京西南琉璃河。
  • 北京PM2.5監測方案確定 環路設PM2.5交通監測站
    記者6日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PM2.5監測布點方案已確定。本市原有的27個空氣品質監測子站新增PM2.5等汙染物監測設備;另外新增8個監測站,分別是5個交通站、3個區域站。35個監測站涵蓋了空氣品質評價點、對照點、區域點、交通點四種類型,均勻分布於各區縣,逐步具備按新國標監測6項汙染物的能力。
  • 北京首批20個PM2.5監測站點僅有5個處於城區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於今日起開始實時發布PM2.5試運行監測數據。從運行半日的數據來看,晚間汙染物濃度明顯較白天為高,南邊汙染物濃度又較北邊高出許多,相較懷柔、房山、順義等區而言,「城六區」的PM2.5汙染物濃度並不顯得突出。
  • 我國統一發布PM2.5監測信息 公眾可實時查詢
    北京市民可以在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以及北京市環保局官方微博「環保北京」、環保監測中心官方微博「北京環境監測」上實時查詢空氣品質狀況。    此外,北京市環保部門還新增手機版空氣品質發布渠道,用戶可以選定一個最關注的監測子站,獲取該站的PM2.5濃度等空氣品質信息。
  • 廣州PM2.5連續四年穩定達標
    廣州市生態環境部門表示,2020年,經過全市上下的奮力拼搏,廣州PM2.5再創新低、連續四年穩定達標、超標天數為0,並將實現二氧化氮、臭氧等六項指標的全面達標,二氧化氮是廣州市自2012年國家將標準從80微克/立方米收嚴至40微克/立方米以來首次達標,為打贏藍天保衛戰交出亮麗答卷。監測「領跑」:廣州塔上建全國最高大氣監測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PM2.5,準確預報到底難在哪?
    原標題:PM2.5,準確預報到底難在哪?   「不到10小時,PM2.5的實時濃度就從50微克/立方米上升到了七八百微克/立方米,並最終攀升到1500微克/立方米,成霾速度之快,數值之高,我們的空氣汙染預報模式真是沒『見過』啊。」對於北京那場快速成霾的空氣汙染,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仍然記憶猶新。
  • 看新聞學英語:北京空氣汙染報導高頻詞彙
    中央氣象臺將大霧藍色預警升級到黃色預警,環保部門的數據則顯示,從東北到西北,從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重度和嚴重汙染。根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北京及周邊地區的PM2.5指數已經超過500。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主要來自揚塵、機動車尾氣、燃煤以及揮發性有機物等。
  • 成都今日霧霾指數查詢預報 成都PM2.5實時查詢
    更「糟心」的是,經省環境監測總站和省氣象臺會商研判,預計12月3-14日,四川省盆地內將持續區域性汙染,盆地西部局部和南部局部城市可能出現中度至重度汙染,成都、自貢等市出現重度汙染的可能性較大。這意味著,四川盆地從3日至14日將持續12天的區域性汙染。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霧霾常見於城市。中國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
  • 《空氣中PM2.5》20問
    可見,對於某一地區而言,除了本地產生的PM2.5外,其周邊地區的影響也是重要的來源。例如,有研究估計,北京地區空氣中的PM2.5中,大約有24% 左右是來自北京周邊地區的影響。一些研究結果顯示,偏南氣流出現時,北京周邊地區的細顆粒物向北京的輸送比較明顯。下圖是北京地區各種來源對空氣中PM2.5的相對貢獻大小的示意圖。
  • 北京順義區啟動建設PM2.5監測子站
    記者從會上獲悉,PM2.5監測子站建設啟動,監測地點及數量正在調研中;明年還將啟動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公園建設,將最大化串聯帶動周邊的旅遊景區景點、文物古蹟、民俗村落、採摘園、餐飲服務等設施,成為盤活存量資源的「價值鏈」。
  • 「提示」布下「天羅地網」,上海揚塵在線監測系統升級啦!
    這時,信息系統上彈出了一條報警信息:「揚塵濃度連續3天超過預警值,且超標時段都在21時至次日04時之間。」值班員點開對話框,屏幕上顯示出報警點位的詳細位置、超標時段分析圖表,及抓拍圖像,迅速查明引起揚塵超標的源頭。
  • 北京市民今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今年將建PM2.5監測站
    此前北京的空氣備受詬病(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李文蕊)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北京市環保局發布消息稱,今天起北京市民只要登錄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  今天開始,北京27個監測子站的空氣品質單站數據將在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滾動發布,市民上網可隨時了解自己所在區域的空氣品質情況。  記者今早打開了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網站,在網站左側邊欄十分醒目的位置能一眼看見天藍色的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的專欄,專欄最上邊標明了今天的日期,緊接著下面就是空氣品質日報。
  • 10個監測點9個優長沙PM2.5轉好 排名全國第五位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2月5日訊 「自1月1日起公布PM2.5以來,長沙市昨天空氣品質為良,今天10個監測站點9個顯示為優,僅火車站監測點為良,是今年以來長沙空氣品質最好的一天。」今日19:20,長沙市環境監測站總工程師江洪指著剛剛更新的實時監測數據表示,「根據預測,春節期間長沙市空氣品質不會太壞,市民出行無須擔心。」
  • PM2.5實時監測 思樂智 MEP-101 PM2.5檢測儀保衛你我健康
    針對愈發嚴重的室內空氣汙染,思樂智藍色智能家居生態鏈又潛心研究,生產出了一種能夠實時監測PM2.5的高顏值監測儀,時刻監測,讓室內空氣汙染毀於一"蛋"。  霧霾高峰季已來臨,出門隨處可見帶著口罩的人們。現在,在外防著PM2.5,到家了還要擔心室內汙染。
  • 商丘PM2.5監測數據可以實時查詢了
    昨日,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做客本報政風行風熱線時表示,從目前的監測來看,今年以來我市空氣品質排名一直處於全省前列。市民關心的PM2.5監測數據,目前已可實時查詢。想要了解空氣品質,首先要明白一個指標——空氣品質指數(簡稱AQI)。
  • 3月以來港城PM2.5濃度全省最低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實施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我市空氣品質顯著改善,3月份以來,PM2.5濃度全省最低。環境監測天眼「實時掃描」藍天指數。最近,家住新海街道辦事處附近的居民發現,街道辦事處的樓上安置了一個白色的設備。
  • PM2.5的時空分布:冬天最高,下午最低
    這項系統性研究首次對中國190個城市進行了長達一年的PM2.5濃度監測。研究結果表明,被監測的190個城市中,僅25個城市達到了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國城市加權人均PM2.5是61μg/m3,是全球均值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