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三四環首設PM2.5監測點 現有站點全保留

2021-01-21 騰訊網

昨天,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北京PM2.5監測布點方案」。這些邊界點建成後,將表徵北京的區域環境背景水平,並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監測北京與周邊區域汙染的傳輸情況。

昨天,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北京PM2.5監測布點方案」。新方案除保留現有的27個監測點外,還新增8個監測點,其中首次在二、三、四環沿線及核心區道路幹線設置5個交通監測點,專門監測機動車汙染源,全部站點均採用新國標。明年,北京還將啟用新的空氣品質發布平臺,將枯燥的數據轉變成健康指引。

現有27個站點全保留

據了解,北京的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系統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目前已經建成了27個子站,其中有12個屬於環保部要求的國控監測點位,其餘屬於地控監測點位。而據了解,國家對城市空氣品質的評價與考核以國控監測點位的監測結果為準。市環保監測中心公布了布點方案,北京正在建設的PM2.5監測網絡中,原有的27個監測站點將全部保留,此外將新增8個監測站點。

首設機動車汙染監測點

目前,北京對道路交通環境空氣品質影響的監控點為零。在新增的8個監測點中,首次設置了5個離機動車汙染源較近的「交通監測點」。

據悉,這些站點將分別布設在二、三、四環沿線及核心區道路幹線。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對交通站的監測,可掌握北京機動車尾氣排放的規律、時空分布變化等特點,便於今後開展有針對性的治理工作。

同時,環保部門開展了道路交通空氣汙染監測,其監測結果也將與其他政府部門共享,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據。

新增3市域邊界監測點

新增的另外3個站點為區域點,分別位於北京的東、東南、西南邊界。屆時,北京監測網中市域邊界的區域點將增至6個。

科學研究表明,北京的空氣品質與周邊城市和區域具有較強的相關性,特別是重汙染天氣條件下,區域城市間存在明顯的空氣品質協同性。

這些邊界點建成後,將表徵北京的區域環境背景水平,並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監測北京與周邊區域汙染的傳輸情況。

■對話專家

北京市環境與公眾研究中心主任馬軍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

記者:新增的交通汙染監測點有什麼意義?

馬軍:對於一個路網密集的大都市,車多人多,對路上的空氣品質進行監測很有價值。隨著城市的發展,不僅行走在路上的人在增加,交通要道周邊的居民也在增多,這些人所處的空氣環境與普通居民區有很大差別,所以反映路面上的汙染情況十分必要。

記者:國控點和地控點都承擔什麼作用?

柴發合:國控點大體上反映一個區域PM2.5整體的汙染水平,但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展,單靠國控點是不夠的,地控監測點位的分布更為廣泛。但地控監測點位能更準確地反映該城市內各個區域的PM2.5的時空分布,其監測結果也可以作為市政府考核下一級政府的指標。

■相關新聞

新空氣品質發布平臺數據轉化為健康指引

據了解,明年1月1日起,市環保監測中心將啟用新版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系統。市民可隨時登錄市環保監測中心網站,查詢距自己最近的環保監測站點的空氣品質數據,了解身邊的空氣品質。

同時,為便於參考,環保部門還會把PM2.5等汙染物的濃度數據轉化成空氣品質指數(AQI)。不同的AQI對應相應的健康指引,過敏體質等市民可參照健康指引及時採取防護措施。

環保部門表示,正在積極加密監測站點,發布儘可能詳盡的數據,讓監測數據與市民感受更趨一致。

■熱點回應

監測點在「公園」是誤讀

對於北京空氣監測點的布設,此前曾有「為什麼北京的一些監測站點設置在『公園』裡」的爭議。

對此,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回應,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布點原則是:不能布設在有汙染源和人為活動太多的地方,以避免幹擾。她表示,一般情況下,自動監測站點放在既有老百姓活動的區域,如城關鎮或者市區,同時要稍稍遠離人為活動,以避免人對站點自動監測的幹擾,所以,相比較,街心花園這樣的小公園是比較符合布點原則的,這與所謂「公園」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記者王碩)

相關焦點

  • 北京35個PM2.5監測站點試運行數據全部上線發布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 張淼淼)繼北京市首批20個PM2.5監測站點發布試運行監測數據後,剩餘15個站點6日起也加入發布行列,至此,組成北京PM2.5監測網絡的35個監測站點試運行數據全部上線發布。
  • 北京PM2.5監測方案確定 環路設PM2.5交通監測站
    記者6日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PM2.5監測布點方案已確定。本市原有的27個空氣品質監測子站新增PM2.5等汙染物監測設備;另外新增8個監測站,分別是5個交通站、3個區域站。35個監測站涵蓋了空氣品質評價點、對照點、區域點、交通點四種類型,均勻分布於各區縣,逐步具備按新國標監測6項汙染物的能力。
  • 北京市PM2.5數據實時監測發布
    坐落在北京市東城區東四六條東城區環保局的pm2.5監測點是北京市環保檢測中心35個pm2.5監測站點中的一個。監測點內有一臺監測pm2.5的檢測設備,一臺數據傳輸設備。pm2.5監測數據通過樓頂的空氣採集管道進入監測設備得出,檢測設備將數據傳輸到傳輸設備裡,傳輸設備通過3G網絡將數據回傳至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
  • 北京首批20個PM2.5監測站點僅有5個處於城區
    人民網北京9月28日電 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於今日起開始實時發布PM2.5試運行監測數據。從運行半日的數據來看,晚間汙染物濃度明顯較白天為高,南邊汙染物濃度又較北邊高出許多,相較懷柔、房山、順義等區而言,「城六區」的PM2.5汙染物濃度並不顯得突出。
  • 北京昨大霧籠罩兩發預警 所有監測點PM2.5超標
    預計今天凌晨四五點鐘,冷空氣前鋒抵達北京,颳起北風,霧氣才會消散。「早晨六七點鐘,大部分地區的能見度就將好轉。」氣象專家說。  大霧 PM2.5  35個監測點PM2.5全超標  晨報訊(記者 吳亭)昨天,環保部數據中心顯示,在大霧的作用下北京輕度汙染。
  • 10個監測點9個優長沙PM2.5轉好 排名全國第五位
    華聲在線-三湘都市報2月5日訊 「自1月1日起公布PM2.5以來,長沙市昨天空氣品質為良,今天10個監測站點9個顯示為優,僅火車站監測點為良,是今年以來長沙空氣品質最好的一天。」今日19:20,長沙市環境監測站總工程師江洪指著剛剛更新的實時監測數據表示,「根據預測,春節期間長沙市空氣品質不會太壞,市民出行無須擔心。」
  • 深圳「一街一站」空氣監測體系上線 PM2.5數據實時可查
    新華社深圳6月6日電(記者王豐)記者6日從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獲悉,深圳市「一街一站」網格化空氣監測體系6日正式啟動上線,全市74個街道的PM2.5監測站點的監測數據均已接入該系統。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盧旭陽介紹,近年來,深圳市空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 北京順義區啟動建設PM2.5監測子站
    記者從會上獲悉,PM2.5監測子站建設啟動,監測地點及數量正在調研中;明年還將啟動國家登山健身步道公園建設,將最大化串聯帶動周邊的旅遊景區景點、文物古蹟、民俗村落、採摘園、餐飲服務等設施,成為盤活存量資源的「價值鏈」。
  • 我國統一發布PM2.5監測信息 公眾可實時查詢
    據介紹,社會公眾可通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門戶網站實時查詢相關城市和點位的空氣品質信息,此外,該系統的手機應用軟體客戶端也同時發布,手機用戶可通過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門戶網站免費下載試用,在第一時間了解和掌握空氣品質狀況及變化情況。
  • 《空氣中PM2.5》20問
    PM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顆粒物)的首字母縮寫,10則特指顆粒物的直徑小於或等於10微米。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0)的顆粒物,由此可見,PM2.5是PM10中的一部分,在PM10中,這部分被稱為細顆粒物,而直徑在2.5至10微米之間的顆粒物則被稱為粗顆粒物,與細顆粒物相對。
  • 商丘PM2.5監測數據可以實時查詢了
    昨日,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做客本報政風行風熱線時表示,從目前的監測來看,今年以來我市空氣品質排名一直處於全省前列。市民關心的PM2.5監測數據,目前已可實時查詢。想要了解空氣品質,首先要明白一個指標——空氣品質指數(簡稱AQI)。
  • 科普:PM2.5怎麼測出來的?
    如何從看不見的空氣中被監測出來的?PM2.5的標準是什麼樣的?PM2.5是什麼意思?PM其實是顆粒物的意思,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的簡稱,2.5表示的是每立方米空氣中這種顆粒的含量。例如PM2.5為0.042mg/m³,就表明每立方米空氣中PM2.5的含量是0.042毫克。
  • 環境改善怎麼樣 讓小動物「說話」:北京將建20餘處生態監測站
    讓數據和「小動物」說話,本市將在全市範圍內建設20餘處生態監測站,通過大數據分析以及小動物的種群分布、遷徙情況等,更加直觀地體現生態建設成果。   20餘處站點   監測三類生態系統   市園林綠化局科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這20餘處生態監測站中有8處是在已有的監測站點上進行改建,另有10多處是新建站點。
  • 北京建35個自動監測站 手機可查空氣品質
    記者6月5日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目前,北京全市建成35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子站,是全國發布數據站點數量最多的城市。北京市的35個自動監測子站,在功能上涵蓋了城市環境評價點、城市清潔對照點、區域背景傳輸點和交通汙染監控點等四類。
  • 北京市民今可上網查詢空氣品質 今年將建PM2.5監測站
    此前北京的空氣備受詬病(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記者李文蕊)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昨天,北京市環保局發布消息稱,今天起北京市民只要登錄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  今天開始,北京27個監測子站的空氣品質單站數據將在環境保護監測中心網站滾動發布,市民上網可隨時了解自己所在區域的空氣品質情況。  記者今早打開了北京市環保監測中心的網站,在網站左側邊欄十分醒目的位置能一眼看見天藍色的空氣品質實時發布的專欄,專欄最上邊標明了今天的日期,緊接著下面就是空氣品質日報。
  • PM2.5實時監測 思樂智 MEP-101 PM2.5檢測儀保衛你我健康
    針對愈發嚴重的室內空氣汙染,思樂智藍色智能家居生態鏈又潛心研究,生產出了一種能夠實時監測PM2.5的高顏值監測儀,時刻監測,讓室內空氣汙染毀於一"蛋"。  霧霾高峰季已來臨,出門隨處可見帶著口罩的人們。現在,在外防著PM2.5,到家了還要擔心室內汙染。
  • PM2.5的時空分布:冬天最高,下午最低
    這項系統性研究首次對中國190個城市進行了長達一年的PM2.5濃度監測。研究結果表明,被監測的190個城市中,僅25個城市達到了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中國城市加權人均PM2.5是61μg/m3,是全球均值的3倍。
  • PM2.5,準確預報到底難在哪?
    原標題:PM2.5,準確預報到底難在哪?   「不到10小時,PM2.5的實時濃度就從50微克/立方米上升到了七八百微克/立方米,並最終攀升到1500微克/立方米,成霾速度之快,數值之高,我們的空氣汙染預報模式真是沒『見過』啊。」對於北京那場快速成霾的空氣汙染,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自發仍然記憶猶新。
  • 北京順義將建PM2.5監測站 地點及數量正在調研中
    此外,北京友誼醫院準備在後沙峪鎮建設一所三級綜合醫院,擬命名「北京友誼醫院順義院區」。地壇醫院順義分院,擬定於2013年初開診。  明年建PM2.5監測子站  記者從順義區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了解到,該區將於2013年全面啟動PM2.5監測子站建設工作,在全區各重點區域建設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形成覆蓋全區的空氣品質的監測網絡,目前,監測地點及數量正在調研中。
  • PM2.5平均濃度及改善率排名
    日期:[2018年02月07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7] 2018年1月份菏澤城區8個國、省控監測站點 PM2.5平均濃度及改善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