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丨溝通技巧
字數丨1800字,閱讀約3分鐘
講話囉嗦的兩個原因
有些朋友會面臨這樣的困擾:自己說話太囉嗦,別人聽著聽著就不耐煩了。
可從他自己的角度來說,是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哪做錯了,明明自己只是希望把這件事情講得更清楚更透徹,為什麼卻讓人完全聽不進去呢?
其實,一個人說話囉嗦,最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腦子裡面想說的太多,思維跳躍性太強,於是講出的話過於跳脫,雜亂無章。
第二:腦子裡面想到的東西太少,嘴巴卻不停的說,對同一個概念翻來覆去的反覆描述。
所以解決說話囉嗦的問題,語言技巧只是一方面,但最根本的在於要解決自己思路和嘴巴的同步問題。
總體來說,想要解決說話囉嗦的問題,樹立一個幹練、利索的形象,可以從下面三個角度來嘗試一下:
先做整理,後做發言
先講結論,後做補充
先定條件,後講答案
接下來我們進行具體說明。
先「想一想」再回答,不會讓別人感到怠慢
很多朋友在跟別人說話的時候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為了顯示出自己的尊重對方,只要話音剛落,立馬就要上去接話。
比如老闆問了一個問題,因為怕老闆等,所以迫不及待的立刻開始回答。
可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絕非那些7步成詩才思敏捷的才子。
無論是理解對方的話語,還是組織合適的語言進行應答,都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思考和整理的。
立刻接話回答,大概率會是我們處於不假思索的說話狀態,這時候說出來的話邏輯混亂、意義不清,就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當別人說完話之後,我們不去進行立即回答,事實上並不會引起他的不快,相反還會給對方帶來一種你很重視他說的這段話的感覺。
例如我在參加一些行業沙龍的時候,如果向分享嘉賓提問了一個好問題,對方往往會跟我說:「您這個問題很有趣,也有點複雜,容我考慮幾秒,看看如何回答。」
對方這樣回答時,並不會讓提問者感覺對方的水平低下或者「怠慢自己」,反而讓提問者看到了對方的謹慎與專業。
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道理,如果對方拋來的話題太過於複雜時,我們先不要著急立刻回應,而是要求幾秒鐘的思考時間。
在這幾秒鐘,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確定回答對方問題時的「語言結構」。
在語言結構上,我有2個很實用的技巧分享給大家:
1、永遠使用平鋪模式進行回答,杜絕任何嵌套模式。
簡單來說,你的回答可以是幾個「平行」的角度和方向,但絕對不能出現「第一大點中的第二個小點」這樣的情況。
2、最多提供3個回答點,如果3個回答點無法解決問題,那就請對方把問題進一步具體化。
3是個神奇的數字,在日常說話溝通中,一次聊天對方最多記住的也就是3個點,超過3個,後面說,前面忘。
結論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先說的
大家要明白,說話和思考的順序是剛好相反的。
我們在進行思考時,是先想到各種「原因」最後才得到「結果」。
然而當我們聽別人說話時,卻需要對方先告訴我們結果,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概念,再去思考他所說的原因。
說話囉嗦的人普遍有這樣一個毛病:前面邋邋遢遢做了一大堆的分析和描述,聽眾完全不知道他為什麼要說這些東西,而最後當他拋出結論時,前面所敘述的那些原因基本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如果反過來,我們先把結論告訴對方,對方的心裡就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個整體的概念,他也會找到自己相應的關注點,在聽你進行分析時,也知道哪些是對他來說更重要的重點。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在溝通過程當中,很容易低估對方的理解能力和水平。
如果先說了結論,也許只需要再簡單的聊兩句,對方就能立刻明白你的思路,那些過於冗長的分析就完全可以省下了。
不要輕易回答覆雜的大問題
最後一點技巧主要和提問者有關,要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有能力提出一個優秀簡歷的好問題。有些時候提問者提問問題太過籠統,太過複雜時,想要進行簡練清晰的回答難如登天。
比如說經常有人問我這樣一個問題:「破爺,為什麼我寫的文章閱讀量上不去啊?」
又或者
「破爺,做自媒體怎麼才能掙到錢啊?」
這兩個問題都是非常糟糕的問題,因為他實在太過籠統,太過複雜了。
如何運營好自媒體,如何提高文章的閱讀量,這是一個系統化的工作,又怎麼可能三言兩語解釋的清呢?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需要把問題進行「明確化」,添加更多的附加條件與邊界,好把複雜問題變成簡單問題。
比如一般我會這樣回答:
「提高閱讀量是一個比較綜合性的結果,一句兩句說不清,不如您先說說,您是覺得自己文章主要在起標題上有困惑呢?還是在內容選擇上有疑問呢?」
如同第一條中說的那樣,我會一步步引導他不斷縮窄問題範圍,直到我可以用3條簡潔的思路回答他的問題為止。
再比如,當你的老闆詢問你:「小張,你覺得咱們這次的活動方案怎麼樣?」時,你可以這樣回答:
老闆,我覺得這次活動方案整體上挺好的,應該能達成不錯的效果(先出結論),不過我在成本和執行細節方面還有一些想法(拆分問題),不知道您想先聽哪一個呢?
最後,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與人溝通和考試答題是不一樣的,考試答題是從你寫的答案中「找」得分點,多說不算錯。
與人溝通時,你必須精準給出對方最關心的內容,如果廢話太多,反而會讓對方失去耐心,無法聽到你話語中最有價值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