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話語」針對陰陽文化與太極的一場激烈辯論

2021-01-08 歷史奇事

【本期推薦毒言】中國古代欽天監、司天監系統的觀象授時,是巫師們的封建迷信活動。(推薦人:慈天元、韋寧)

文\根據大道研討團內一段研討辯論整理 圖\網絡 編輯\王巖林

慈天元:所謂「天垂象,聖人象之」,就是一個信息採集和建模的過程;而陰陽八卦就是一組數據模型,太極圖則是幾何建模。陰陽八卦和太極圖配起來,就是象數合參的中華易思維。陰陽,是二元變量的三界展開,這是西方現代數理邏輯的基礎,也是我們中國文化中本來就有的內容。

只不過我們自己不去挖掘,結果被人家瞧出了門道,然後把我們一腳踢開。中國古代學術思想,有「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說法,也就是說自然原理(天道)和社會實踐(人道)之間,本來是有橋有路可走的。但你不走,不修橋、不築路,看起來就會無路可走。

徐懷清:慈天元老師的陰陽玩法,應該說是比較創新的,也很有學問,使人佩服。但陰陽,既然是二性的、兩面的,也就有正面玩法和反面玩法,各有各的玩法應該是很正常的。

懂陰陽玩法的人都知道,歷史上的陰陽玩法有成千上萬種,現在多幾種玩法也不足為怪。我想表明的是,用陰陽觀念、陰陽思維來冒充、取代太極文化,這是一個很嚴重的文化問題,是太極人與陰陽人的根本區別。

慈天元:徐老師,陰陽本身並沒有取代太極呀。用佛學的觀點來看,陰陽和太極是一種相容的關係。叫一多相容。陰陽是一組變量關係,兩隻筷子不等於它們不可以叫一雙筷子。兩隻和一雙互相取代了嗎?那是一個等價置換。這是最基礎的數學問題。不學數學,想了解中國文化的精髓是很難的,也根本無門可入。

執著地把自己看成是太急人,把別人看成是營養人,怎麼就不能從別人那裡吸收點營養啊?別人營養平衡,愛著您的什麼事了?難道您自己不需要平衡?難道心理失衡,才是您的常態?

在傳統語境中,太極、陰陽、三才、四象、五行、……這些都是互相關聯的整體因素,你把這些概念全部分割開來,怎麼可能去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呢?

慈天元:比如說,你是個人,有靈魂和肉體。因為你是人,那麼靈魂和肉體就應該給刪除嗎?那你還剩下什麼?是剩下行屍走肉、還是孤魂野鬼?

王鶴棠:正見。

徐懷清:太極=太一,兩儀,三才,四象,五行,八卦。這是數學的常識,陰陽是另類,是偷梁換柱!

慈天元:兩儀,沒有具體內容嗎?

徐懷清:陰陽觀念,是什麼都可以扯的。陰陽文化的習慣性胡扯也就很常見了。

至少,兩儀是個二,陰陽是數字概念嗎?

慈天元:有人用陰陽概念胡扯,這個我承認。但因為有人胡扯,就一耙子全打倒,這就是你的問題。

王鶴棠:整個系統容納很多模塊,選擇其中一個研究沒問題。但割裂開來獨自為大,乃是西式哲學思維。就像西醫,有人說就是解剖屍體研究的結果。

徐懷清:陰陽文化,總是個藉口。在實際事物中是可以排除的,落實到實際事物,與陰陽何幹,這是陰陽玩法的常識吧!

慈天元:陰陽,在編程思想中就相當於是一個函數名,想必你也不懂編程。不過應該有其他人懂編程,應該能聽懂。為二元變量指定一個函數名,這個函數名叫「陰陽」,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也可以進行函數名的替換,但這不妨礙變量在開始的時候被定義為陰陽,以後在後續的代碼中反覆調用。這是計算機科學的常識。不用陰陽也可以,但是就失去了文化傳承性。祖上給你留個古董,你不用把它給送人了,也是允許的。這種行為我們通常叫-敗家子。

徐懷清:中國正統的思維觀念是太極思維,不是陰陽的二性的,不確定的、沒正性的,不是沒正義、二分、二道的思維邪性。太極思維,是本體思維,是整體思維,是體統思維,是《易》體思維,是道統思維,是統籌全局的思維,是實事求是的思維。而西方的社會政治中,很少有這種太極思維基因。他們只是類似於陰陽思維的,二元的、二分的、二混的,有技、有術的,是分領域、分科別、分功能的思維方式方法。中國政治思維相對於西方的政治思維,是有著明顯優勢的。

當今中國的學術界,由於受西方二元思維和傳統的陰陽二性思維的影響和這種所謂的分科思維的局限,突出表現為陰陽人、陰陽觀念、陰陽思維的支離破碎和二貨二不照。而具有真正太極思維的人,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少之又少。

平安:我的理解,陰陽是二的流動態。具象具數。無論是一、還是二、還是n,他都有個參照點,因為參照點的可變,某物的一、或二、或三不是唯一解。多元聯立方程,多到人無法理解,人的大腦囊括不下。

慈天元:中國正統的思維觀,是中和,「中」怎麼「和」呢?就要考慮到系統變量有哪些因素。最簡因數就是二元的,否則就談不上和。陰陽是一個代指,是二元變量的一個「通配符」,僅此而已。

@平安 徐老師是二元聯立都容納不下。這個思維水平我也是服了。

王鶴棠:他要的是太極文化,不是陰陽之法。

慈天元:他要的是唯己獨尊,不是太極文化。

王鶴棠:唉,易學的精髓就一個字:化。有法必有化,化不了,此法無益。

徐懷清:@慈天元 你也知道陰陽只是一種代指,這就說到底了。

慈天元:陰陽有適用條件呀。亂用當然錯。

有人開車撞死了人,你就把天下所有的司機都通通批個遍-這樣的交警,可以下崗了。

徐懷清:說到底還是陰陽觀念與太極觀念的問題。

慈天元:陰陽和太極這兩個概念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人對它倆的理解上。

徐老師,整天圍繞這些雞毛蒜皮耗費精力,你為什麼不去想想前沿問題?對重大問題的理論解決,這是這個時代所迫切需要的。

徐懷清:破與立,破陰陽邪性,才能立太極正義,樹文化靈魂。不追溯太極本源,怎能回歸道統正宗?

王鶴棠:說宗教吧。

慈天元:太極的小旗朝土堆上一插,就以為天下的問題都解決了,這叫天真!

本來,我對所謂的太極物理學是有興趣參與構建的。可是這種只差小七,不解決問題的人真的很多。所以也就沒了興趣。

徐懷清:你可能在對待日常事物、或是你的專業的時候,你是清醒的、精通的、實在的。而一旦走進了陰陽文化,就很少有人不迷糊的、或是不上當的。因為,所有的事物、任何的專業都是實際的,實事求是的。

而陰陽文化是虛擬的、符號的、神秘的、幻化的、迷信的、忽悠人的。因而,有人對你每說一句陰陽話,真要落到實處,都是模稜兩可的、來回搖擺的,不確定的,沒正性的。但又自圓其說,是天衣無縫的,也是抓不住一絲毫把柄的。若是遇到了陰陽人,不把你搞的陰不陰、陽不陽的暈頭轉向,就不算陰陽人的能耐。

慈天元:我就打造自己的函論物理學行不行?我不用「太極」概念去嘗試物理行不行?這都是一個函數名的變換問題。其實,這種問題在《道德經》的開篇就已經解決了。而《道德經》通篇,也沒有「太極」二字。

周喜峰:太極、還是陰陽,我的看法:這是立場問題。相比較而言,太極是基於更全面的立場,陰陽是基於更局部的立場,有時需要有太極的立場,有時需要有陰陽的立場,不能絕對化!

慈天元:@徐懷清 陰陽,源於古人對光學物理現象的長期細緻觀察。我們把太陽叫「太陽」、而不叫「太極」,就是因為太陽是光源。你自己胡扯,不要帶著大家都胡扯。謝謝!

@周喜峰 當你對互補的要素兩邊兼顧的時候,那是全局、還是局部呢?

@徐懷清 有興趣的話,你就天天把太陽叫「太極」好了。這個,從你個人的角度來講不是問題;但是你在社會交流的任何一個場景中,都有可能被別人罵成是神經病。對太極概念不做一個清晰的界定,就把它拉入物理學或者數學領域,同樣也會被別人罵成是神經病。

徐懷清:陰陽文化與太陽光照耀下的陽光,是兩種概念。你認為能等同嗎?

慈天元:陰陽概念,當然有它起源和流變的過程。不對過程做一個綜合的考察,你怎麼可能去準確全面的把握它的內涵呢?

人類起源於猴子的進化,難道因為你進化了,猴子就不是你的祖先?

徐懷清:陽光的真實與陰陽文化的虛擬是一回事嗎?

慈天元:本來也不是一回事呀,但是對一個概念做語義切換,這個在編程中是非常正常的行為。你怎麼就沒有現代化思維呢?非得跑到古不古、今不今的中間地帶去呢?

徐懷清:陰陽觀念,作為一種文化思想,應該是中性的。由此可見,明白人可以用以陰陽來忽悠糊塗人,卑劣之人也可以用於陰陽來煽惑不明真相的人。因為陰陽永遠是個二貨,誰都可以拿來顛來倒去一番,然後再按照自己的用意去解釋,話語權絕對把握在應用陰陽的人手中。否則,陰陽人就砸鍋了,這也算是個小把戲了。

但雞鳴狗盜還是可以用於戰術技巧的,但決對不能成為戰略高度。這也正是陰陽之徒們長期以來總是要綁架太極文化的真實意圖,因為陰陽只是一種虛擬的符號,是通過借喻、比類、忽悠、煽惑來說事情的,且並不是事物的真實存在。

太極文化就不一樣了,太極是實事求是的,是事物的正義、正性、正道的頂極而論。所以,陰陽人就只能借太極的名號來展開陰陽的詭辯陣式了。但陰陽人又不真懂得太極的本真、本宗、本義,是很難講清楚太極文化的實質的。

這也正是現代陰陽人的所謂:陰陽太極論,太極陰陽圖,陰陽太極說,太極陰陽觀等,似乎都是在論太極,又儘是些陰陽的胡扯,實在是處於兩難境地。如此,論太極理屈詞窮,說陰陽則頭頭是道、誇誇其談。最終也還是個陰陽貨罷了。

慈天元:@徐懷清 對你這種刷屏、而不是討論的行為,我認為是非常惡劣的學風。因為你根本就不會在意別人在說什麼,只在意自己的所謂真理。還是那話,不要因為自己身上發著腐臭味,所以總是聞到所有人都有臭味。如此這般,浪費精力。

徐懷清:根本不在一個立場上,爭論是必然的,過後都可以細緻的想想。感謝。

慈天元:一隻來自古代的猴子進入信息社會,它是不可能適應這個時代的。因為這個時代有很多它不能理解的知識。這並非時代的悲劇,而恰恰是猴子的悲劇。

金岷氏:想從數學的觀點,請教慈天元與眾位道學、佛學、易學的先行者老師——所謂「太極生兩儀」,的「兩儀「理念,是否可以看作是:數學裡的一對泛指性符號。猶如近代西方數學裡的代數符號 A和B、或者X和Z之類。

在漢語文字裡,有許多對立而統一的概念詞彙,如:白,黑;陰、陽;正、反;有、無;男、女……而中國的文字,都是形、音、意的三位一體,眾多漢字成為一個獨立的文字系統。中國人在「具意(具象意義)」的概念群集裡,還需要有能表示泛指性概念的 「抽象意義」的符號。於是,在社會使用的實踐裡,使用了「陰陽」這兩個漢字來作為一群對立統一概念符號(個體性)的泛指性符號。

在漢字的特有體系裡,它們仍然是兩個明確的漢字。比較對照西方的字母文字體系,他們也有表示具體"對立」概念的單詞:white/black , up/down,……不知道西方人的思維裡,是否把這些兩兩相對 的概念,用一對泛指性的單詞來表述。

但是,西方的符號代數學表明,他們有了 用泛指符號(如 A,B;X、Y、Z)來表示 泛指概念 的思維和表達形式。所以,金岷氏認為「陰陽」這對概念,是古代中國人(直到現代中國人)用來表示中文裡對立統一概念諸多漢字詞組裡的一對泛指概念符號。由於是泛指的概念,於是就有「太極生兩儀」(並且很多地方,就詮釋為「太極生陰陽」(兩儀))。是不是這樣呢?

金岷氏特別注意到,英國人李約瑟提出的古代中國的傳統數學, 是文辭型代數學,而不是符號代數學。

慈天元:金岷氏老師對兩儀的理解,和我的理解是一致的。兩儀的符號化表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標準的文字式,一種是專屬的爻畫式。在表意上,兩種形式的作用是一樣的。但就簡約性而言無疑是專屬的,爻畫式要更先進一些。

西方現代數學,實際上就是對爻畫式的表意,做了一個字母和現代數符替換,與其說是創新,不如說是山寨。因為基礎功能,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改變的僅僅是形式。

金岷氏:「具意」:黑白、上下、陰陽、正反、男女、大小…… 「泛意」:陰陽。

慈天元:這個就相當於:把陰陽設成x,把其它具指對象設成函數y。

徐懷清:兩儀,是數學範疇,是確立的、確定的。指的是二,兩個方面。陰陽,是文化符號,是虛擬的,不確定的。陰陽,可以是對立的,也可以是相混的,和立的,陰陽是什麼都可以扯的,沒有一定規範性。

周喜峰:全面的立場更重要,但局部的立場也不能排斥。

徐懷清:一人一太極,一物一太極。

周喜峰:這就是全方位平衡邏輯與形式邏輯的關係。

慈天元:周老師這樣就比較和諧了。

更準確的說,是局部立場需要協調。協調需要等價置換,需要用到等式關係。全局變量一定和不等式有關,即任何局部變量和全局變量相比,存在級差。

這裡面涉及到無窮級數的展開。設蝸牛一分鐘爬一分米的距離。設人一分鐘走50米問,假如蝸牛先走,經過時間t,人能不能追上蝸牛?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是涉及到微積分原理的理解。在古代,據說是芝諾,首先提出來了類似問題。數學史上稱為阿克琉斯追不上先走的烏龜。

徐懷清:太極生兩儀,太極太一,一分為二。太極生陰陽,怎麼生?生動靜,生虛實,生有無,都是實際的。太陽光生陰陽,這才是常識。

慈天元:數學通常來講給人的感覺是非常嚴謹和嚴密的,但是它在歷史上卻經歷了三次動蕩。每一次幾乎都和無窮級數有關。至少前兩次更明顯,第3次是涉及到自指悖論,但自指悖論也可以和無窮級數關聯起來。

我們拿太極開刀。太極,是個什麼東西?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問題來了,那是不是這個概念是可以胡扯的?自然界沒有的東西,你把它扯出來不是鬼扯,是什麼?

周喜峰:太極和陰陽,我前面已說明,這是立場問題。生代表立場的轉換,所以,生這個詞用法不好。

慈天元:就學術探討而言,立場是應該可以轉變的,否則那就不是探討學術,而僅僅是為了立場爭面子。

真理不取決於你站在哪裡,而取決於你看到了什麼。

太極和陰陽的場,本來是疊加存在的。你一去分,這種疊加態就坍塌了。

周喜峰:徐老師堅守更全面的立場,也應值得讚賞!徐老師經典名言:太極就是一二三。

慈天元:打個比方,你的電腦是由軟體和硬體兩部分組成的。本來電腦整體和兩部分是不矛盾的。你非要把軟體先給去掉,電腦就死機了,然後你再把硬體去掉,這貨就屍骨無存了。

某人不是在堅守更全面的立場,相反,他的立場根本就不全面。

慈天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陽,指的就是互補的兩個不同的方面。只不過陰陽被作為一個通配符使用了,這種形式是可以變化的。易經原理允許這種變化,西方人在近代,率先從這個地方領悟了進去,然後其思維水平就遠遠超過了我們普通人的綜合水平。接著我們就被人家壓著打,沒有還手之力。因為你的思維水平和人家差了一截,人家是降維打擊,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金岷氏:徐懷清老師,是把「陰陽」看作具體意義的術語,而金岷氏感到,「陰陽」在漢字體系裡,是用來指代一切對立統一意思(或概念)的漢字泛指符號。只不過,由於我們的文字符號系統,只能用一些漢字來表示泛指意符號。(多年來金岷氏一直在思考和探討,為什麼中國人的符號思維方式,把一切書面符號都用具體的漢字符號來表示,除了八卦的 陰陽兩爻符號,以及他們組合的六十四個卦象符號之外,中國人的書面符號都是漢字。)

假設——我們傳統的「天幹」十支,十個漢字符號,「地支」十二支,十二個漢字符號,很顯然,「幹」字是十個「天幹」字符的 泛指或統稱,「支」是十二個「地支」字符的 泛指統稱。假若,我們的先人採用 「太極生兩儀」,把「兩儀」解說為「幹支」,行不行?現在肯定不行!因為千百年的流傳,「幹支」兩字雖然有泛意,但是在解說為太極的「所生」之物時,會被理解成「太極生天幹地支」,那就成了謬誤。

許敘瑜:道無恆名,萬物有名。有生於無,無中生有。即道生易(易乃無太極:陰極陽極的中和之物,有簡易、變易、不易之別。),易生太極,太極生二儀(老陰、老陽),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徐懷清:陰陽文化是沒有具體意義的。古人是比類,現代人也是指代其它事物的二性的。千古一太極,萬物一太極,太極是實有的,太極太一,一分為二生兩儀。因此,太極生兩儀,而不是太極生陰陽。

慈天元:太極生兩儀,實際就是生出了兩個極限。就是許老師所講的老陰、老陽。這是數域的初始範圍,有了這兩個極限之後,再對極限之間作二分,就有了少陰、少陽。可以一直這麼分下去,但是用有限元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可取的。所以中國古代講:適可而止。一直分下去沒有意義,也沒有必要。

平安:我這樣描述:人是自變量,物是因變量。因變量,是因為自變量的投射產生的相應的值。

慈天元:沒有環境能量供給,你以為人是上帝?

平安:人被自然環境供養,而人本身就是自然(通過人的損減作用,產生負壓而達成)。

徐懷清:自變量和因變量,是同一個太極能量的作用。太極不二道。分自變、因變,是事物功能的區分。

慈天元:@平安 在函論中,基本上廢除了自變量這個概念。

不僅陰陽,包括太極,都是西方譏諷嘲笑的對象。這些概念的內涵已經被他們置換掉了。比如人家用集合,人家用系統,就是不用太極,你沒有辦法。因為那個話語體系是人家打造的,和你無關。你硬往上湊,人家不帶你玩。還說你沒品,沒有現代素養,是古代還沒有進化的猴子。

徐懷清:中華太極觀:

一:太極宏觀宇宙,天體時空,其大無外,無極無限,太極太一,體統不二。

二:太極微觀世界,原子量子,太極因子,其小無內,有界有限,獨一不二。

三:太極立體三維,三生萬物。萬事萬物自主為體,主體不二,動靜有序,生滅同體,自體自靈競自由。總結:太極宏觀、微觀、物觀,三界萬千,萬化歸一。有無同體,空不異色。貫穿統領,太極太一。

平安:希望有一千個一萬個慈天元,驅散烏雲,讓太陽顯露出來。戰鬥力超強!!!

慈天元:從函論的角度看,太極論實際上就是中國古典系統論。只要對太極的內涵和系統的內涵做一個信息對比就可以了。忽略兩者的形式上差異,一物一太極和一物一系統有什麼區別嗎?內涵是一致的。這就是會意,也就是大成拳所說的:神意真不求形骸似。

平安:上次看到一個數字研究所的網友,懟西方朔,看起來已經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超時代表達意義。

慈天元:數學中有一個分支叫拓撲學,其基本面玩的就是,內涵一致的形式變化。西方,基本上已經把易經的靈魂領會透了。三魂七魄,已經被人家搞得所剩無幾。我們還閉著眼睛認為:祖宗的東西一定比別人強。其實祖宗的東西早就被人家挖過去了。

平安:黑格爾,也是置換了中華道裡面的哲學意義。幸虧黑境界未達到一定高度,終未究竟。問題是,黑反身大肆貶低中國道文化。

我還是認為中國的心學,要繼續升級。在清代戛然而止的心學,要重新接續。現在西方人心學和物學二方面對付中華民族,跟他談和諧,他的回答就是兩耳刮子。

慈天元:原本我真的曾經想過和其他人一塊搞太極物理學,但是那些搞傳統概念的人,往往對現代西方學理領會不透,合作起來就需要許多磨牙,非常不爽。所以我就自己搞一個函論物理。用量集或量組取代太極。量集論,讓人容易和集合論產生聯繫。量組區分比較,還沒有最後下定論。太極不是量組?是的,我不用太極概念就不能表意了?不是!

平安:支持,非常好,另闢蹊徑。

風行九天:「太極文化」與「陰陽文化」的區分,不在「太極」之後的「兩儀」、「陰陽」上;而在「太極之先」與「太極之中」的「一含三」與二含六上。三,為陽、陰、道。陽,含「不可數」——也就是「真無窮」。這是「數學」永遠不能、不可解決的「老大難」問題。

愛愛:陰,代表向內,陽,代表向外。陰陽如林老師所說,不過泛指用詞,就如xY。不過中國人喜歡形象思維,用陰陽生動形象些。

慈天元:是這個理,本來好端端的祖傳秘方,被人家一折騰,成了廢紙。

周喜峰:徐懷清老師研究太極學說很好,但不要排除陰陽學說。如果能夠指出陰陽學說的適用條件,這就太好了。

愛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至64卦,形象表現了由萬物一體而分化,而產生差異性,從而產生對事物的分類,可以說是矛盾的展開。太極反過來就是對所分類的,各具特殊性事物的普遍性概括,反映的是矛盾的統一性。

韋寧:陰陽五行,對理解人類一切認知都有其便利性。無論基因結構或是原子、微粒子或是地球、宏觀社會,無不可以從內外陰陽、相互流轉的角度去認知解讀。

慈天元:陰陽五行,只有從曆法實踐中去探源,才能更好的發現其內在一致性。否則,很容易看成是兩個不同的數學模型。受《周易》影響,陰陽五行割裂得很厲害。

陽光投影在圭表上的變化就是陰陽,四方、四季的劃分,就是五行。正隅相偶,就是八卦九宮,毫無牽強。每卦三分,就是二十四節氣。上聯:三千年文王演周易,算來不過糊塗帳;齊句:八萬裡環球看春秋,修真始成明白人。橫行:閒窗敲爻。

如果從曆法看太極,太為表,極為圭。正好可以統御陰陽變化。

慈天元:周易,一方面繼承了古代易文化的因子;另一方面,也遮蔽了古易的根本面貌。可謂功過參半。

韋寧:@慈天元 確實,脫離天文曆法、環宇星辰,單談陰陽五行,是無法令人信服的,更不足以透徹。但俺相信,萬載華夏不應當僅僅只有孔子一人通透了陰陽五行,孔子可能只不過是將陰陽五行引於官宦及社會治理領域較為成功者。而黃帝內經等等或被竊、或遺失,或被遮掩的華夏文明必然散諸各處,期待我等後學繼續深入挖掘!

慈天元:表圭律天,是基礎;人文鋪設,是流觴。

有這樣的基礎,古代文明才會有統一的社會標準,否則在交通不便的條件下,人們的交流將更加混亂,中華也沒有形成統一文明體的可能。

慈天元:司天監幹的,本來就是天文學家的活,是很神聖的事業。被西方話語一描述,變成了古代巫師。

按照這樣的標準,那麼現在的科學家,不過是升級版的巫師而已,並且總體上還有點缺德。

韋寧:華夏自古就有的欽天監等處,被滿清貴胄直接送予歐洲白皮把控了。是以滿清以降華夏學術一失再失,不復大明之前盛況矣。

實際上,欽天監,是各種專研天文地理的專業人士構成,他們今日都被所謂西方科學神教歸為封建迷信、大法師一類了!

慈天元:這並非西方人腦子不夠、理解不了,而是如果承認這些乃「科學」、而非「玄學」,整個科學史那就得全改。

風行九天:本來在道學的意義上,太極與陰陽是一體的,這在太極圖和先天八卦中,或在一體的太極先天八卦圖中是一目了然的。且有曆法、卦歷為證。是有大道中華文明的永續傳承。這與西方哲科文化的「公理無需證明」,有著根本的區別和分判。

那麼,在太極八卦圖中,為何只見陰陽「二分」,並未見「三」之所在呢?因為,如果「三」能被「眼見為實」,就不會有「形而上者謂之道」的思維直觀了。用量子力學的方式表述:則此時點,「道」處於「測不準」的「波態」、「零點能」狀況。

大道中華文明與西方神哲科文化,這兩個文化體系,不僅僅是「二」不同,也不僅僅是陳平所謂的「分岔」問題以及神人兩分、心物割裂、黑白兩斷的問題;而是在「一」處,就是分道揚鑣的。所以,才有「太極」與「陰陽」之爭-這是在西方「理念」之「一」下的知識分歧,而非思維式法分判。

在思維式法上的分判,不是太極與陰陽之爭,而是無極與太極之論。西方文化,就是否定無極「複雜科學」(陳平)的太極理念文化(徐懷清等);大道中華文明,則是無極太極一體融會的道學文明(伏羲—黃帝—老孔莊)。大道文明的全維本根簡式,乃是太極先天八卦和無極後天八卦。

前期【毒言榜】候選毒言:

1、中國古代科技一直落後於西方(推薦人:陳大漓)

2、中國古代相比西方,缺乏科學精神(推薦人:陳大漓)

3、2000年中國封建社會、幾千年封建統治(推薦人:王巖林)

4、封建地主、封建地主階級、封建地主所有制和有地主階級的社會就是封建社會等(推薦人:王巖林)

歡迎同樣感受到毒話語之痛、有為大道中華立言之心的五湖四海朋友,積極加入或賜稿《淨化毒言》、《中華話語》、《文字文明》三大專欄,讓我們一道去攪動大道中華之當代話語的時代風雲吧!

新設了個「毒言甄別投票區」,誠邀您參與投票。很想知道,討論前與多次討論後會不會起變化、會有怎樣的變化?先在此謝過。

相關焦點

  • 這才是中國:以陰陽之道取代太極文化的罪魁禍首是朱熹
    這裡可以鄭重而鮮明的告訴大家,太極文化不是陰陽文化,太極之道不是陰陽之道,太極學說不是陰陽學說,太極思維不是陰陽思維,太極功夫不是陰陽功夫,太極生命不是陰陽生命。而要建立真正的現代文化的太極學說,是必然要破除和摒棄傳統的或現代的陰陽文化對太極文化的斷章取義、牽強附會、綁架、篡改、架空、幹擾和取代的。
  • 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
    「一禪君」的易學院,也講究這麼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會從「數術學」的基礎知識開始講起。所以,各位朋友,如果你有這個興趣和機緣,現在就可以跟著「一禪君」的腳步,一點點的進入「易學」博大精深的世界了。「易學」是什麼?「易學」實際上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 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
    道教作為我國本土的一種宗教,與中華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很多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等都有道教的影子。太極圖由黑白二色構成,代表著陰陽兩極,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也正是道教的根本思想: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陰陽化合而生萬物。在最初的時候太極圖是由一黑一白兩條魚構成,白魚表示為陽,黑魚表示為陰。 白魚中間一黑眼睛,黑魚之中一白眼睛,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之理。
  • 這才是中國:眾論太極與陰陽
    沒有陰陽這種思維方式,你就不可能有太極思想;沒有陰陽這種語言表達方式,你就畫不出太極圖。如果反對陰陽,你就不要用陰陽,而用另外一種方式畫出太極圖來。《八卦》中的陰陽符號你也不要用,你就用你撇開了陰陽的方式,看看怎樣來表達八卦圖?!徐懷清:這也是一種說法,沒有錯。但只是局限於一種說法還不夠,要真正回歸到太極文化中來,太極文化是最實際的。
  • 「大道中華」韓秉欣:大道絕學中的「神龍見首不見尾」
    其實,「天地至數,始一終九,九九歸一」、「但得一萬事畢,不得一流散無窮」等等,這些都是中華先聖的至真心丹,說的都是中華「龍」及其「神龍」文化(文明)傳承開新這個意思!我有一個心法,即「自從盤古開天地,天地人道事正奇,悟得循環太極在,當下一知即如來」亦是此義。這是這麼多年來,我通過修佛、悟道所得,其實得本無得,無得亦無得!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所謂「高高山頂立」,什麼意思?
  • 「新表」寶璣推出2021中華年曆「福牛」腕錶
    Blancpain 剛剛推出2021年中華年曆腕錶——「Villeret Calendrier Chinois Traditionnel」,錶盤依然融入天幹地支、陰陽五行等中國傳統曆法元素,擺陀則特別裝飾浮雕「福牛」圖案。
  • 《神奇的孩子》延續中華文化驅動力 驚現最小太極萌娃
    而當傳統文化撞上新生代萌娃,又會激化出怎樣的神奇反應?  《神奇的孩子》第八期節目中,被稱為「最小太極萌娃」的熊振宇航隨師父一同在意境悠遠的水幕下演繹行雲流水,輕靈圓活的中華太極。「冷、脆、驚、彈」的動作特性被小熊拿捏的恰到好處,中華太極的魅力驚豔四座,讓觀眾回味其中。不過,小熊的神奇不僅僅如此,他的故事帶給了觀眾更多感動與神奇。
  • 《周易》太極陰陽八卦理解人生世界觀
    《周易》即《易經》,是集中國眾多古聖先賢探索宇宙自然奧秘、從事社會實踐的智慧的文化巨著。《周易》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中華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周易》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
  • 「聖經」不要遵守人的遺傳勝過遵守神的話語和神的誡命
    」加拉太書講解(概述)。「聖經」加拉太書講解(概述)>重申福音真理針對加拉太教會的實際情況,使徒保羅做了針對性的論述。因此,我們(基督徒)需要謹慎小心,仔細分辨別人所宣講的話語是否合乎聖經的教導和神的話語,不要被那些存心攪擾我們(基督徒)心靈的人所引誘了,使我們(基督徒)選擇離棄基督隨從別的福音。
  • 馬雲的《功守道》,就是太極文化中的陰陽、剛柔、動靜之道
    馬雲的《功守道》,就是太極文化中的陰陽、剛柔、動靜之道11月12日零時,馬雲主演的《功守道》上線。萬眾矚目的《功守道》的海報上,馬雲飾演的馬拉師傅,擺出的是一個「太極」雲手的招式。「源易緣」注意到,這部圍繞中國太極文化的演繹的喜劇影視,僅首發當日,有效播放量就迅速逼近2.5億次。
  • 從清雍正浮雕太極八卦圖雙靈芝耳扁瓶去了解太極
    此為清雍正仿哥釉浮雕太極八卦圖雙靈芝耳扁瓶,從一個瓶子中了解芸芸眾生,了解中國的太極。 太極八卦即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其中的太極即為天地未開、混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繫辭》又說: 「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 中國古代神秘文化:太極、八卦與陰陽五行
    這就是人們熟悉的太極八卦圖。「黑白魚」所代表的太極和八卦是《周易》中的重要內容,體現了對自然萬物發展規律的認識。一、何謂太極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致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繫辭上》。
  • 「心學專欄|邵明」正向思考背後的文化問題⊙邵明
    芭芭拉認為,首先,何為「正向」本身就是難以衡量的,因為情緒本身是瞬息萬變,難以用量化的方式去測量。再者,不同的文化對於正向的看法也不一樣,並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會認為積極、快樂的情緒就代表正向,傳統的東洋文化,包括中國、印度、日本等並不會把個人的情緒當作關注的核心,例如《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太極 ▎ 走進「太極圖」(中華圖騰的誕生)
    《太極圖式說》是《莊子》「太極」思想在儒、道兩家結出的碩果。 太極圖被稱為「中華第一圖」。從孔廟大成殿梁柱,到老子樓觀臺、三茅宮、白雲觀的標記物;從道士的道袍,到算命先生的卦攤;從中醫、氣功、武術及中國傳統文化的書刊封面、會徽會標,到南韓國旗圖案、新加坡空軍機徽、玻爾勳章族徽……等等,太極圖無不躍居其上。
  • 無極、太極是什麼意思?
    我們現在對世界的認識,都是依據自己的感覺經驗,認為世界是一種「單一結構」的世界,通俗的說就是,我們能感覺到的、可認識的世界,就是世界的全部。牛頓的經典力學也證明了世界是一種時間、空間都絕對的「單一結構」的世界。而愛因斯坦則進一步證明了時間、空間都是相對可變的,但是,世界還是「單一結構」的世界。
  • 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昌文化
    文昌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影響頗為深遠,素有「北有孔子,南有文昌」之說。  一、文昌帝君的產生  (一)梓潼神與張亞子  梓潼以「東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又傳,禹帝治水於潼泥陳山伐梓林木,其樹神化為童子以求禹帝免伐,因此得名。梓潼樹神有名無姓,叫亞子。亞子祠建於七曲山,亞子是傳說的雷神、蛇神,亞子祠就是雷神祠和蛇神祠,這是梓潼最早的廟。
  • 太極玄機,陰陽原理
    天地日月人身者皆為陰陽之體。在天地如陰陽消長、有明暗晝夜之分;在日月具消息盈虛、存圓缺變化之象;在人體則別虛實輕重,得引進落空之能。是故先賢言:天地一大太極,人身一小太極,然太極者:何也?    王宗嶽之《太極拳論》開明宗義昭示了太極之本質原義: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幾、陰陽之母也。無極者一物未有也。
  • 怎樣理解道家學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對人類保健的啟示?
    在中華文化的長河中,道家學說深深植根於中華文化的土壤之中。並為中華文化與世界的哲學思想提供了源泉。「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是道家最先提出的哲學學說。那麼怎樣理解並指導今天的人類保健呢?無極生太極;不是指本源宇宙是空虛無物的!而是本源宇宙巳經平靜的存在。
  • 《中華五千年小太極》中華上下五千年,客官不了解一下麼?
    眾所周知,我們的中華文化,橫亙古今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這其中,流傳了許許多多的神話故事。這一個個的神話故事,使得中華文明更加飽滿,愈加熠熠生輝。對於先手君還小的時候,各種神話故事也都是爛熟於胸,說起來更是頭頭是道。本回先手君就和各位小夥伴們分享一個中國本土動漫-《中華五千年小太極》。《中華五千年小太極》是由中國臺灣導演蔡明欽所導的科普性動畫。
  • 中華上下五千年,為什麼陰陽五行文化始終貫穿於我們的文化之中
    中華上下五千年,陰陽五行始終貫穿於我們的文化之中。目前作為中國人,仍然受惠於陰陽五行學說。因為我們的行為、處事都和他息息相關。像我們經常說的:中庸之道;仁義禮智信;孝道;吃虧是福;惜福;未雨綢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否極泰來;亢龍有悔;在陽盛的時候,要準備向陰轉換;在很順利的時候,要防備危險將至等等方面,這些思維方式都跟陰陽轉換的理念相關聯。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能像我們漢民族這樣,對待自己的後代這樣的不遺餘力。因為我們有一個陰陽互根文化,子女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生命之根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