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後傳暗藏神秘戰將?他比武松李逵還勇猛,曾徒手搏擊山中神豹

2021-01-20 白馬晉一

文:都頭鄆哥(作者原創授權)

之前,筆者與大家品讀了《蕩寇志》(《水滸傳》續書,清代俞萬春著)第一百一十四回,梁山用奔雷車將雲天彪、陳希真等逼入二龍山,官軍反敗為勝的關鍵人物劉慧娘卻病重,眾人只好派人到高平山尋找神醫徐和幫助。今天我們繼續品讀《蕩寇志》第一百一十五回「高平山唐猛擒神獸,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看看後續發展如何。

情節簡介:範成龍在竹林中遇到的老婦人原來是故交唐天柱之妻,因唐天柱身故,與兒子唐猛住在高平山。範成龍與唐猛相見,受邀在其家住了一夜,第二日起身前往徐和家,徐和得知劉慧娘病重,告知只有參仙的血可以救劉慧娘,但由於高平山內出現了一隻兇猛的神豹,無人敢進,因此無法捉參仙。範成龍於是返回唐猛家,邀請其幫助一起除掉神豹。唐猛、範成龍等七八十人前去神豹巢穴,唐猛獨守一條道路,正好與神豹相遇。唐猛獵槍打不中神豹,與神豹摟抱在一起滾入溝中,幸得範成龍等聽到槍聲趕來,合力殺死了神豹。之後徐和利用參仙的特性,與範成龍、唐猛設計將參仙騙入秦王洞,最終範成龍活捉了參仙,在回去的途中,參仙裝死,範成龍被騙,參仙趁機逃脫,眾人追趕不上。

都頭曰:此回是《蕩寇志》一書神話色彩較濃的一回,也是範金門批語質量較差的一回,作者借範成龍替病重的劉慧娘尋找神醫徐和一事,衍生出了獨角神豹、參仙等神物,看著很是熱鬧。金聖歎在批《水滸傳》時曾說:「《水滸傳》不說鬼神怪異之事,是他氣力過人處。」而一向崇拜金聖歎的俞萬春偏偏用了一整回的篇幅來寫獨角神豹、參仙等鬼神怪異之事,還妄想以此與《水滸傳》並駕齊驅甚至超過之,不知是何想法。此外,作者又精心塑造了一個用來「壓制」武松的雷將唐猛,意圖以此來把家喻戶曉的武松打虎故事比下去,但結果顯而易見,仍以失敗而告終,至於為什麼會是這個結果,筆者在下面將會具體分析,我們還是先來看看本回中涉及的歷史典故。

本回所引典故主要有兩個,第一個典故是唐猛與獨角神豹交手時,「那豹就那聲槍裡撲到唐猛身上,兩隻前爪搭著肩胛,張口待咬。唐猛撇了鳥槍,就勢子向那豹的胸腹下搶進去。」範金門在句末批道【博浪一椎。】所謂「博浪一椎」即指秦末張良刺殺秦始皇一事,據《史記》記載:「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始皇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也就是說張良曾經遣力士倉海君用鐵椎刺殺秦始皇,可惜最後打錯了目標,行動失敗,當時的情況十分緊急。範金門在這裡用「博浪一椎」,當然是想說唐猛與神豹搏鬥,情況十分緊急,就像當初倉海君扔鐵椎刺殺秦始皇一樣。

第二個典故是範成龍等活捉了參仙后,「眾人無不歡喜,飛奔回來。下得山時,平地上行不得百十步,離徐溶夫家已是不遠,聽那參仙,聲息全無,動也不動。」範金門在這裡批道【暗用蘇長公黠鼠賦。】範金門所說的蘇長公即蘇軾,因為蘇軾為蘇洵長子,因此後世尊稱他為長公。《黠鼠賦》相傳為蘇軾11歲時寫的文章,內容是一隻老鼠通過裝死騙過了蘇軾和童子,最終利用他們的疏忽逃走的故事,作者用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做事時要精神專一。專一則事成,疏忽則事敗。《蕩寇志》中參仙正是通過裝死令範成龍等放鬆警惕,最終成功逃脫,其創作靈感就是來自於蘇軾的《黠鼠賦》。

說完典故,我們再來深入比較一下本回中俞萬春濃墨重彩塑造的人物唐猛,《水滸傳》原著中「武松打虎」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為了能超過這個經典,俞萬春特意塑造了「唐猛擒豹」這個故事,按照作者的邏輯來看,首先唐猛是「生擒」,武松是打,前者難度當然更大。其次唐猛「生擒」的是神豹,按照文中徐和的描述:「這豹子不是胎生的,乃虎鱨魚所化。虎鱨在深潭底下潛修三百年,能化獨角豹,勇猛勝於凡豹。」而武松打的是一隻普通老虎。綜上,唐猛擒豹要與武松打虎還厲害,所以後文中唐猛在與武松相遇時,吹噓自己:「你莫慌,我姓唐。豹子乃是虎中王,你打老虎我打豹,算來還是我逞強。」文中雖這麼寫,但真是如此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我們不妨結合原文以及範金門批語來詳細比較一下「唐猛擒豹」和「武松打虎」。

第一個是膽量。《蕩寇志》為了突出唐猛膽大,在寫眾人去守神豹巢穴的三條路時,特意安排唐猛獨自守在最危險的碎石坡。原文中眾人看到碎石坡有塊巨石時,唐猛道:「有此巨石,還怕沒處躲閃!你們都去守那兩條路,這條路上讓我一人在此。只愁這孽畜不來,來時不能活捉,也結果了他。」 範金門連續批道【此句是安慰眾人語,並非籌劃自己。】、【奇語驚人,武松、李逵再不敢說。】後文中唐猛又要獨自守碎石坡。範金門又批道【武松不敢、李逵不能,所以拔幟自成一隊也。寫唐猛性情,又是一種。】我們比較原文,完全可以說範金門的這些批語是胡說八道,因為恰恰後文遇到神豹時唐猛自己趕忙躲到了巨石後面,而且唐猛那樣類似的言語在《水滸傳》原著中武松、李逵都說過,因此說唐猛膽量比武松、李逵還大是毫無邏輯的,範金門在這裡的批語完全是「捧臭腳」,屬於無聊吹噓一類的語言,不值一哂。

第二個是武藝。《蕩寇志》中唐猛是如何「生擒」神豹的呢?原來「兩個只就坡上顛倒打滾,不覺滾落深草坑裡去。兩個都掙扎不得,只得呼呼的喘氣。唐猛心生一計,待咬斷豹子的喉管,一時匯不轉頭來,只在頸脖邊著力啃咬。」後來還是範成龍帶領眾人趕到,用矛刺死了神豹,又用石頭砸碎了神豹腦袋,唐猛才敢鬆手,這樣的行為也配叫「生擒」?所謂的神豹,表現和普通老虎毫無二致,如果唐猛獨自一人沒有範成龍等的幫助,那麼最終結果如何還是個未知數,咬傷脖子並不代表就一定能取勝的。反觀武松赤手空拳打虎、李逵斧劈四虎都是憑藉一己之力,孰優孰劣想必大家一目了然。

第三個是人品。《蕩寇志》為了表現唐猛比武松、李逵還厲害,特意描寫其不怕普通的老虎,在原文中眾人殺死神豹後,唐猛和範成龍吹噓道:「不瞞哥說,我去年也曾兩次空手活捉兩隻大蟲,卻不恁地費力。這畜生果然利害,怪道眾人近他不得,我也險送了性命。」看看,按照唐猛自己的說法,他能空手活捉兩隻老虎。那麼面臨老虎,唐猛是如何表現的呢?原文寫道:「(唐猛)定睛細看,並沒些影響。猛回頭,忽見背後山腳邊兩盞碧綠燈,慢慢地向細路上移過來,唐猛認識是虎睛,說道:「豹子不來,山下倒來了個大蟲,且就結果了他。」便撇了扇子,取起鳥槍,撲地跳落大石背後,閃開身軀,張著那綠燈漸漸上來。」唐猛的行為可謂是直接給了自己一巴掌,有活捉老虎本事的人,看到老虎本應挺身而出,就像子路、李存孝那樣,但唐猛竟然還要拿槍躲在石頭後面埋伏,這樣的行為配上這樣的說法,究竟有幾分可信,相信讀者早已心知肚明。而反觀武松和李逵在殺虎後的言語,我們就更能知道唐猛的牛皮吹的有多大了。

綜上所述,所謂的「唐猛擒豹」相比於「武松打虎」、「李逵殺虎」要差得很遠,唐猛各個方面的表現只能說差強人意,但如果說要勝過武松、李逵,那就是無稽之談了。範金門在回末總評中說:「武松之打虎也,耐庵為之傳;唐猛之擒豹也,仲華為之傳。兩兩相較,真是前後競爽,互相焜耀也。」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自吹自擂而已,真乃十足的敗筆。

相關焦點

  • 網友手繪《戰將傳奇》十二星座名將
    近期91wan《戰將傳奇》已經完美結束了封測階段,正式進入了不刪檔內測階段,網友們對遊戲的評價相當的高,小編最近還發現91wan《戰將傳奇》論壇上一個玩家利用三國時期的名人繪製了一張「戰將傳奇十二星座」的圖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三國,12星座各有哪些傳奇人物。
  • 水滸中的十大頂尖高手:武松無懸念落榜,梁山也只有三人入選
    但如果要把水滸中的所有人都算進去,那梁山好漢能進前十的有幾人呢?因為除梁山外,還有遼國、田虎、王慶等人對抗朝廷,他們手下能徵善戰的猛將也不少,可能比梁山好漢們還厲害。 如若在整個水滸中排個十大頂尖高手,武松無懸念落榜,梁山也只有三人入選,看看其他人都有誰?
  • 水滸雜記,誰是水滸裡命運最好的女人?你認為呢
    首先來看看水滸裡的母親。水滸裡最先出現的老母親是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母親,因為高俅的上任,導致王進不得不選擇離開,帶著老母親投奔老種經略相公謀生。緊跟著是史進的母親,在史太公的描述中出現,被不務正業的史進氣死。李逵也有老母親,不過,因為李逵的粗心,被老虎吃了。
  • 勇猛無畏的性格,黝黑粗狂的身軀,承載著怎樣憨厚的靈魂?
    勇猛無畏的性格,黝黑粗狂的身軀,承載著怎樣憨厚的靈魂?張飛、李逵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個。1 張飛張飛,身高八尺,三國時期蜀國重要將領之一,桃園三結義排行老三,和關羽一起和劉備共事,曾在虎牢關和關羽劉備迎戰呂布。長坂坡橋頭一聲吼嚇退曹軍5000精騎,劉備稱帝後封為車騎將軍,後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還未出發便被左右刺殺身亡。
  • 《水滸傳》中性格特徵最鮮明的人物—粗魯、直率莽撞的李逵
    但具體分析,梁山好漢在反抗官軍圍剿、嚴懲貪官汙吏的同時,也幹了許多殺人放火、橫搶豎奪的勾當,李逵也是這些惡行的急先鋒,所以有人稱他為「殺人魔王」。再者,李逵是宋江的親信,而宋江既是梁山大軍的領導者,同腐敗的朝廷作過堅決的鬥爭,又是一心想招安,「忠心不負朝廷」,最後把梁山事業引向毀滅的人。李逵雖然反對招安,但不反對宋江;他不僅跟隨宋江一起接受招安,而且是在鎮壓方臘起義軍戰鬥中作戰最勇猛的人。
  • 《水滸傳》中李逵,怎麼看都是毫無道德底線,為什麼還要稱為好漢
    李逵是符合水滸傳中好漢的稱呼的。雖然他曾打殺無辜百姓,斧劈小衙內,又滅了扈三娘一家,看似全無道德底線。似乎說是人渣也一點不過分。 李逵從江州大牢碰見宋江之後,甘心做宋江的心腹馬仔。後來宋江被黃文炳構陷,李逵只顧砍殺無辜百姓,連晁蓋都看不過去,說無關百姓事。
  • 水滸中,高衙內是高俅的「螟蛉之子」,螟蛉之子是什麼?
    他倚仗殿帥府太尉高俅的權勢,橫行東京街頭,專門調戲良家婦女。高衙內於水滸原著第7回出場,當時他在嶽廟內對林衝娘子一見鍾情,公開圍堵加調戲,林衝趕來,「恰待下拳打時,認的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內」,拳頭先自軟了。在這段話中,對於高衙內和高俅的關係,水滸用了一個詞來表述——「螟蛉之子」。那麼,什麼叫「螟蛉之子」?高衙內和高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特殊關係呢?
  • 李逵死後宋江花榮要暗殺扈三娘,吳用朱武反對,最後讓誰去動手?
    但是我們細看水滸原著,就會發現他既不忠也不義,至於孝字,在他眼裡更是一文不值。宋江曾在潯陽樓酒後吐真言,擺明了是對宋徽宗趙佶的龍椅感興趣——他刺配江州,已經是重罪輕判,本應感謝不殺之恩的宋江卻對所有人都充滿了仇恨:「他年若得報冤讎,血染潯陽江口……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 人類一敗塗地手遊:城堡地圖暗藏2個BUG,玩家:徒手撕開鐵柵欄!
    前言:人類一敗塗地城堡地圖中,玩家發現2個BUG,玩家可以徒手撕開鐵柵欄 人類一敗塗地手遊可以說是目前最受歡迎的智力操控遊戲,隨著上線的時間越來越長,很多大神玩家發明了各種高端玩法,比如垂直爬牆、海豚跳等等大神操作,而且一些地圖中還有很多BUG被玩家們發現。
  • 水滸最神秘高手,因看透宋江此人,第一個離開梁山
    在這其中的宋江是最受爭議的一個人物,也許人們一開始覺得他是正人君子,可是他的所作所為令人細思極恐,不得不感慨他的城府之深。然而,在《水滸傳》中有這樣一位神秘高手,是第一個看透了宋江的真實面目,離開梁山,最終落得了善終,他就是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在梁山上排名第四,上應天閒星,擔任掌管機密軍師,是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
  • 水滸中「玉麒麟」的戰鬥力究竟有多厲害?遼國四位王子圍攻他卻鎩羽...
    隨著這部電視劇以及重溫水滸小說版,個人在思考一個問題:在水滸傳的整個系列歷史故事中,如此之多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人物中,究竟誰才是戰鬥力最為爆表的那一位? 他的起點就比一般人不是一般的高。諸位應該還記得浪子燕青這樣一個角色,他在書中乃是盧俊義前輩的家侍。他的武藝也是此人一手所賜。在後面的直接1對1較量中,燕青可以輕鬆放翻能夠殺死4隻老虎的李逵。可以由此推測盧俊功夫究竟有多麼深厚! 大家還記得在梁山攻打曾頭市之時,盧俊義是如何輕鬆愉快的制服了史文恭嗎?就此他成為了當時梁山的二把手。
  • 水滸中,到底哪些人是真兄弟,哪些是假義氣?
    有人留言說,水滸表面是一幫兄弟一起創業的故事,但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幫烏合之眾相互挖坑的故事。雖然他的話有點極端,但在水滸中確實不乏為了自己出賣兄弟,但也不乏為了兄弟兩肋插刀的故事。首先說一下真正的兄弟,水滸中大放光芒的人物無疑是魯智深,他是一個真正夠義氣,夠兄弟的人,但是從五臺山到了大相國寺,初認識武松之後,兩人一交手、一過招,馬上惺惺相惜,於是馬上和林衝結為兄弟,同樣,魯智深見史進這小兄弟不錯,馬上也結為兄弟,並去喝酒慶祝。
  • 宋江不敢招惹的三位梁山好漢:不是盧俊義魯智深,也不是林衝李逵
    但是也有三位梁山好漢,是及時雨宋江不敢招惹的,這三位宋江不敢招惹的梁山好漢,還真不是盧俊義魯智深,也不是林衝李逵。這三位宋江不敢招惹的梁山好漢,究竟有何過人之處?這是一個官場問題,也是一個職場問題,官場的貓膩太多,不說也罷。咱們還是按照職場潛規則,來分析一下宋江不敢招惹的好漢,為啥不是盧俊義魯智深林衝李逵而是另外三個人。
  • 《水滸》中燕青為何被稱為浪子?徵討方臘後又為何要離開盧俊義?
    以上就是燕青在水滸中的大概事跡,想必讀者們也是如數家珍般很熟悉了,和大家一樣,筆者也是頗愛研究水滸裡的好漢形象,甚至對於部分好漢已經是崇拜了。帥氣、有才、曉事、穩重、有大局觀。燕青,我個人將他看做是《水滸傳》中最帥的好漢之一,今天,筆者說說為什麼浪子燕青是水滸裡風月叢中的第一名?
  • 武松打虎費盡力氣,而李逵殺虎乾淨利索,誰更厲害?
    李逵殺四虎毫不費力,武松打一隻就累趴下,莫非李逵能秒殺武松?李逵武力秒殺武松,那是不可能的。很多人最直觀的感受,武松在水滸眾英雄中是比較強的。所謂「馬上林衝,馬下武松」,在梁山好漢徵戰四方的時日裡,行者武松無疑是步兵中的強者了。這個時候,李逵在哪呢?
  • 從《水滸》人物宋江入手,談談小說中的投降主義路線
    所以,《水滸》的要害是投降,它是通過宣揚投降主義路線,以瓦解農民起義的一部小說。最初佔據梁山的王倫是一個「落第腐儒」,他自私狹隘,嫉賢妒能,實行關門主義,阻礙著起義事業的發展。林衝火併王倫,奪了他的權,是開創革命基地的必要措施,是正義的行動。接著,晁蓋做了梁山泊的領袖。他執行了正確的路線,堅持武裝鬥爭,並在鬥爭中發展起義隊伍。
  • 扈三娘報家仇殺了李逵!水滸傳108將另外兩個版本的結局!(上)
    雖然朱貴的本事末微,但還需要一個威武的綽號漲下威風,忽律是鱷魚的古代別名(也有說忽律是四腳蛇的),但如果改為了「旱地蔥」這樣的綽號,這不是明擺著要拿朱貴蘸醬麼?但簡本的重要意義在於,我們看到的徵田虎、徵王慶的劇情就是出自簡本。後來被袁無涯修改加工後放入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全傳》中,所以我們初讀一百二十回本總感覺,徵田虎徵王慶的劇情,畫風文風很突兀!出現的能人猛將往往轉瞬即逝。
  • 《水滸傳》韓伯龍為何輕易被李逵取走性命
    跟牛二一樣,韓伯龍也是個純粹的醬油角色,而且相比牛二來說他對劇情的推動作用可謂是可有可無。可這樣一個龍套卻稀裡糊塗地死於李逵斧下,那麼李逵為何對他起殺意呢?說白了還是因為韓伯龍觸犯了李逵的底線以及沒有自知之明。第一:未正式入夥卻以梁山好漢自居 韓伯龍這個人,文中說他曾在江湖打家劫舍,後通過朱貴引薦想加入梁山,卻因宋江「發背瘡在寨中,又調兵遣將。多忙少閒,不曾見得」,於是朱貴權且教他在村中賣酒,他加入梁山的第一輪面試還沒開始,自然不算梁山的人,梁山眾好漢也不可能認識他。
  • 從「大哥」到「黑禽獸」 宋江眼裡的李逵是怎麼從好漢變成小丑的
    宋江和李逵的關係,說不清道不明。但是這二人的關係中,我們卻可以看出宋江和李逵的本性:宋江並不是那麼有情有義,是個仗義疏財的及時雨,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看人下菜碟的勢利眼。李逵也不是像他表現出來那樣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是一個粗魯莽漢,甚至可以說他是個欺軟怕硬的慫包。這一點,從宋江對李逵稱呼的變化就能看得出來。為什麼說李逵遇強則弱遇弱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