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人格:社交退縮,內心敏感不自信,害怕被拒絕

2020-11-30 騰訊網

新來的朋友,記得點擊關注

什麼是迴避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是指一個人全面地抑制自己的社交行為,在人際關係中,經常表現出能力不足,對別人的負面評價過度敏感,導致自身對正常的社交、生活、感情等等,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迴避型人格主要症狀有兩點:

1、行為退縮

迴避型人格在社交上的行為,是很羞澀的。

同時,迴避型人格對他人的眼光及評價,也十分敏感,當別人在社交上滔滔不絕時,ta總是喜歡找一個沒人的角落,沉默不語,顯得與周圍的人群,格格不入。

2、心理自卑

迴避型人格,長期的行為退縮,會導致ta陷入自卑感,久久不能走出。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文中說過:自卑並不可怕,它是促進你前進的動力,但若是擁有過深的自卑感,它就會讓你停滯不前,失去生活的信心。

如何判斷自己是迴避型人格?美國《精神障礙的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對迴避型人格的特徵定義為:

1、很輕易因他人的批評或不贊同而受到傷害。

2、除了至親之外,沒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僅有一個)。

3、除非確信受歡迎,一般總是不願卷進他人事務之中。

4、行為退縮,對需要人際交往的社會活動或工作總是儘量逃避。

5、心理自卑,在社交場合總是沉默無語,怕引人笑話,怕回答不出題目。

6、敏感羞澀,害怕在別人眼前露出窘態。

7、在做那些普通的但不在自己常規之中的事時,總是誇大潛伏的困難、危險或可能的冒險。

以上這7點定義,只要滿足其中的4項,即可診斷為迴避型人格。那些無法確認自己是不是迴避型人格的朋友,可以對照參考。

迴避型人格是怎麼形成的?答案:和個體的早期成長經歷有關!

認知理論家提出:迴避型人格障礙個體發展出功能失調的信念,認為自己沒有價值,這是生命早期被重要他人拒絕的結果。

所以,迴避型人格的形成,往往跟個體的早期成長經歷有關,也就是在小時候,被身邊的人,經常壓制、拒絕、嘲笑,父母也沒有給予太多關心,導致ta感到孤立無援,從而對社交迴避。

個體小時候,最能直接導致迴避型人格事件,常見有3種:

a.因自身長相、名字、口齒不清,說話結巴等,被人起外號,天天嘲笑

b.在上學時期,被人圍堵,遭遇過校園暴力,由此對社交產生了恐懼,退縮的心理

c.自己的努力,被父母經常不認可,回到家存在感很低

於是,這些童年的遭遇,讓ta慢慢學會了逃避。當ta難過,痛苦的時候,就找個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療傷,想想到底該怎麼解決。

解決不了就逃避,然後把這些傷害累積在心底,當成「秘密」藏起來。

由此,在長大後,性格被轉變,遇到一點點挫折,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避」,擔心自己即將面對的威脅會讓自己受到傷害,過度防禦。

迴避型人格障礙,該如何克服?

迴避型人格核心症狀表現,一是行為退縮,二是心理自卑,當自身遇到有壓力環境,會傾向於避開,但避開後,想要融入新的環境,又變得特別困難。

所以,克服迴避型人格障礙,必須先從「消除自卑」開始,要知道,自卑是一切失敗的開始,如果不能丟掉自卑,再怎麼努力,你都無法成功。

消除自卑,首先就要接納自己,這是很關鍵的一點,很多人的自卑,不是過去遭遇了坎坷,就是童年留下的心理陰影,經常性的排斥自我,指責自我,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

學會與自己和解,接受自己,接受當下,這樣才能戰勝自卑,擁有幸福感和快樂。

等自卑消除後,你也就很容易融入社交,不再退縮,可能剛開始融入社交比較難,但只要你勇敢面對,就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你好 ,陌生人,我是Canliu,我在這裡自足自給,把一些瑣碎的情緒寫成文字,這裡面有你發生過的,和未曾發生的,我們都是孑然一身,開始和結局都是如此孤獨,很高興遇見你。求關注!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除了至親以外,很少或者幾乎沒有知心好友;常常因為別人的批評或者不贊同而感到受傷;在人際交往或者工作中存在行為退縮的情況……如果你有以上的情況,或許你有迴避型人格障礙。
  • 迴避型人格有何特徵
    核心提示:迴避型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與分裂樣人格障礙的行為退縮性不同:前者並不安於或欣賞自己的孤獨,不與人來往並非出於自己的心願,他們行為的退縮源於心理的自卑。想與人來往,又怕被拒絕、嫌棄;想得到別人的關心與體貼,又因害羞而不敢親近。
  • 迴避型人格|你害怕麻煩別人嗎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一些事情需要別人幫忙,但是有時候害怕麻煩別人,其實害怕麻煩別人是一種不明顯的迴避型人格的表現呢,你害怕麻煩別人嗎?那麼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害怕麻煩別人的人呢?今天我們談談關於迴避型人格。
  • 老好人個性面對迴避型人格
    雖然有時候自己也知道自己有很多缺點,但是為什麼TA就一點也不明白我的好咧!鬧矛盾了,一點也不願意和我交流,就放任老好人自己難過。看著他無所謂的樣子,老好人就更是內心苦悶了。這樣的生活很是艱難。很顯然,這種對象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表達自己的心情,在大的變化也不會說出來。
  • 大學生怕被嘲笑不敢交朋友,不是性格內向而是迴避型人格障礙作怪
    整個大一上期,阿豪基本上迴避了所有的集體交流。而到了大一下期,阿豪的表現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連同寢室的正常來往都開始刻意迴避。舍友將阿豪的情況報告了輔導員,輔導員為阿豪安排了心理檢測,結果顯示阿豪存在迴避型人格障礙。
  • 出現這四種表現,你很可能是迴避型人格,如何改變?
    在人格分類中,迴避型人格為一種病態人格。迴避型人格的人往往社交能力弱,能力感不足,以及對他人的負面評價極其敏感。 擁有迴避型人格的人,在童年時期就開始表現出害羞、孤獨,他們懼怕見到陌生人、與陌生人說話。 在成年之後,人格會給他帶來更多的負面影響:社交能力缺乏、過分敏感與自卑,很難信任他人以及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具體來講,迴避型人格有哪些表現呢?
  • 迴避型人格戀人,該如何挽回?
    看著他無所謂的樣子,自己就更是內心苦悶了。這樣的生活很是艱難。但是吧,有時候,又覺得他還是很好的,真的是倍感煎熬。很顯然,這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人格,他們總是喜歡把自己隱藏起來,不表達自己的心情,在大的變化也不會說出來。
  • 迴避型人格喜歡什麼人?迴避型人格愛人的方式
    談到迴避型人格的人。大家似乎有些望而卻步,更多也是感覺和這樣的人相處,感覺有很大難度。不過自己在情感的世界中會愛上一個什麼樣的人,誰都無法確定,迴避型人格喜歡什麼人?也是值得朋友們去了解的一個問題,要知道迴避型人格的人,在自己性格來說,對於感情是比較優柔寡斷,一旦遇到任何問題也是會推卸責任。不想去承擔的同時就有另一半來,解決這些事情。那麼在情感方面來說,迴避型人格究竟會喜歡一個怎樣的人。在交往過程中一定要知道,因為這些人一旦有自己情感付出的時候,或許也不會說出來。得靠自己觀察,不論愛上一個怎樣的人,都要學會和對方相處,也不要總是去排斥迴避型人格的人。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非常自信的,而有些人則是出現了自卑的心理,時間長了引起了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情況,當然引起迴避型人格障礙發生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那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呢?
  • 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要小心成為「迴避型人格」,早知道早預防
    一、「迴避型人格」有哪些表現1、害怕見陌生人,很容易害羞「迴避型人格」的孩子都很容易害羞,心理素質也比較差,容易緊張,並且對於陌生人和陌生的環境都有恐懼感,很難適應新環境。很多「迴避型人格」的孩子,見到陌生人來家裡做客後,都不敢主動的去打招呼,躲到自己的房間裡不出來。
  • 只要有人說喜歡我,我就想要逃:對不起我是「迴避型依戀人格」
    「本來對一個人挺有好感的,但是他一說喜歡我,我就不喜歡他了」我想這就是當代大多數年輕人面對愛情的時候,最常見的一種心理吧。想談戀愛,但又不敢談戀愛,不敢和別人進入一段親密關係;就算鼓起最大的勇氣接受了一段感情,卻始終無法享受它,於是這段感情就在退縮和懷疑中結束了。在《人格心理學》這本書中,把這種心理認定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 害怕孩子養成「迴避型人格」?當娃出現這些特徵時,父母要多注意
    小可之所以不願意與人打交道,習慣自己一個人獨處,是因為她的性格屬於「迴避型人格」,什麼是「迴避型人格」?迴避型人格說的是這個人他習慣性地把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內向,不願意與人交談,害怕與不認識的人打交道,喜歡自己獨處。
  • 實用心理學:缺少關愛導致的依賴型人格和迴避型人格有哪些特徵?
    從小缺少愛的成長環境,會使她向依賴型人格或迴避型人格發展。依賴型人格與迴避型人格是心理學中的兩種障礙性人格體現。依賴型人格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童年時期強烈的「失落感」和「被遺忘感」。迴避型人格的主要表現是封閉自己的情感世界,童年的失愛經歷會使他們對「被拒絕」有一種恐懼感,進而使其對人際關係的發展存在一種抵制情緒。心理學家對這兩種人格的主要行為特徵和心理做了如下歸納:第一,內心自卑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大部分「自卑心理」的形成是由於童年的不被認可或悲慘遭遇。一個童年缺少愛的少女,她的內心深處也一定是有別人不能觸碰的地方的。
  • 孩子內向不可怕,怕的是養成「迴避型人格」,家長要知道早預防
    這都不傷大雅,內向也是性格的一種,是健康的性格。 但是很多家長都錯把「迴避型人格」當成了內向。 內向的孩子,雖然很安靜,和人說話的時候也比較害羞,但是在表達自己這件事情上,絕對不遜色於外向的孩子。 看過一個紀錄片《零零後》,其中有一個小女孩叫一一,就是一個典型的內向的孩子。
  • 自卑型人格的四個星座,金牛座喜歡逃避,摩羯座害怕社交
    每一個人所處的環境都不一樣,所以面對生活的態度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就很自信,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並且勇於表達自己的欲望,不會覺得自己配不上美好的東西,但這個世界上卻有相反的一種人,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擁有更加美好的東西,所以總是用不喜歡來偽裝自己。一起看看十二星座當中自卑型人格的都有哪些吧。
  • 《不完美的她》:以「迴避依戀型人格」角度,解讀林緒之孤僻性格
    這是因為她的「迴避依戀型人格」在作怪。在童年成長過程中,家庭不健全的林緒之,沒有得到父母給予的依戀滿足,甚至還慘遭遺棄,痛苦的童年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使得她對親密關係產生了畏懼感。出於自我保護,林緒之乾脆放棄依賴身邊人,拒絕與他人親密接觸,以此避免再次被傷害。今天本文將以《不完美的她》為例,探討「迴避依戀型人格」在林緒之身上的體現,以此來解讀她性格背後的現實內涵。
  • 【星座控】哪些星座盛產迴避型依戀人格?
    但也有一些人雖然對愛情有這樣的渴望,卻又莫名的恐懼愛情的到來,他們在一段關係中總是極為被動,有時明明很想念戀人,很需要戀人卻自我壓抑,並且極度自卑,拒絕伴侶的親密行為。這類人會下意識的疏離最愛的日,這樣內向的性格導致了他們在一段關係中最不能長久。這類人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十二星座中有幾個星座最容易出現這種人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盛產迴避型依戀人格的星座吧!
  • 你是迴避型人格嗎?自測一下就會明白!
    每個人的性格和心理狀況是不相同的,通常與生活的環境、遇到的事情、他人的影響等多種元素息息相關。接下來帶大家一起了解迴避型人格是什麼,以及有什麼症狀。迴避性人格是指,對外界十分敏感,因為害怕失敗或失望而不敢跟別人交往,而且很怕與新事物接觸,這可以說是社交恐怖症的升級或變異。
  • 委屈自己討好別人,有社交障礙的「討好型人格」都有這4個特點
    編者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出現了社交恐懼症,這是一種社交障礙,尤其是如今的一些90後,感覺他們對於人際交往,以及與人相處時,所表現出來的「怯弱、無力感」要更強。而在社交恐懼症中,「討好型人格」往往更存在於大多數人中;什麼是討好型人格?換句話說,也可以理解為「老好人」。委屈了自己,卻並不一定能夠討好別人。
  • 容易變成迴避型人格的星座
    迴避型人格就是那種心裡想著我很孤獨我很寂寞,但是一旦有人靠近他們,這些星座又會變得很冷漠天蠍座(10月24日~11月22日)天蠍座看上去酷酷的,其實內心非常敏感,他們會覺得別人都在關注自己,他會非常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