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花事了」並不是麝月的判詞,在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在金釵冊上並沒有麝月。這句是在《第六十三回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豔理親喪》中,麝月抽籤的籤語,全句還有兩個字,應該是「開到荼縻花事了」。原文如下:
麝月便掣了一根出來。大家看時,這面上一枝荼縻花,題著「韶華勝極」四字,那邊寫著一句舊詩,道是:開到荼縻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飲三杯送春。」麝月問怎麼講,寶玉愁眉忙將籤藏了說:「咱們且喝酒。」說著,大家吃了三口,以充三杯之數。
麝月是主人公賈賈寶玉身邊四大丫鬟之一,在前八十回出場並不多,在襲人和晴雯的映襯下,顯得很普通。在八十回內,晴雯死了,在高鶚續的後四十回裡,襲人也離開了,是麝月一直陪伴著寶玉。關於高卾續的後四十回,其他內容很多不符合曹雪芹原本構思,但是對於麝月結局描寫,還有與作者相似度很高的。
先說說荼蘼,這是很不常見的一種植物,通過查閱資料才知道,荼蘼屬於薔薇科,一個顯著特點是花開的晚。荼蘼整個春天和初夏都默默無聞,其他花快開盡了,荼蘼花才開放,所以等到荼蘼開過後,一年的花季就結束了。文人墨客對於荼蘼花描寫的很多,很多人稱荼蘼花為「末日之美」。蘇軾有詩「荼蘼不爭春,寂寞開最晚。」,任拙齋詩「一年春事到荼蘼」,王琪也有詩「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天荊出莓牆。」這些都表達一個意思:荼蘼花不爭春,繁花過後才是她的天地。
麝月抽籤為荼蘼花,這是曹雪芹對於麝月結局的暗示。在大觀園一片大好之時,麝月不顯山不漏水,在賈府衰敗之後,麝月是寶玉身邊最靠得住的。
其實在《紅樓夢》文本中,對於麝月這種結局還有透露,在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王夫人的一句話:
王夫人道:「寶玉房裡常見我的人有襲人麝月,這兩個笨笨的倒好。」
王夫人作為賈府真正實權派,又是賈寶玉母親,還是能夠左右寶玉身邊留誰和讓誰離去。
看過《紅樓夢》全文的脂硯齋,在批書也多次提到了麝月的結局:
等我撈回本兒來再說話。」說著,一徑出去了。[庚辰雙行夾批:閒閒一段兒女口舌,卻寫麝月一人。襲人出嫁之後,寶玉、寶釵身邊還有一人,雖不及襲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負寶釵之為人也。故襲人出嫁後雲「好歹留著麝月」一語,寶玉便依從此話。——《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甲戊本》
脂硯齋明明白白寫了在大觀園散盡後,麝月留在了賈寶玉和薛寶釵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