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詩這樣說「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當我進入到你的世界裡的時候,此時此刻,恰如你進入到我的世界裡。當你覺得我是來點綴你的世界的時候,你剛好也點綴了我的世界。我們都是主演,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演,同樣的,我們也都是客串,是別人生活中的客串。
我們自己有自己的規矩,當別人進入到自己的生活的時候,每個人希望別人都能遵守自己的規矩,然而這樣樸素的願望對於別人來說也是如此。
生活一直都在那裡,它從來沒有變過,而生活中的人卻在不斷地來來去去,去了又來。路過的時候會留下一些痕跡,出發的時候一定會記得終點在哪裡。人都是在追求一個意義,追求無意義也是一種意義。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電影,有一種迷幻的思想在裡面,可以說這是對於生活的執念,對於信仰的堅守,也可以說是一種追求,追求一種狀態,追求一種期待,也可是自己百無聊賴之際對於生活僅剩的一點尊嚴在裡面。
《撞死了一隻羊》是導演萬瑪才旦的另一部作品,早前人們對於他的《塔洛》印象深刻,那部作品表現的是藏區的牧民們對於現代生活產生的一種錯愕和疏離,相比於《塔洛》,本片聚焦的是一種疏離,而這種疏離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而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對於物質生活的疏離。
因此,本片高了一個層次,然而因為王家衛的監製,本片也有一定的個人烙印在裡面,這無異於加速了本片朝著某種意境的方向狂奔,最後的結果雖然耐人尋味,但使得本片的延展面延伸的快了一些。
一個貨車司機,一個註定是孤獨的職業。某一天遇上了一個意外,公路上不幸撞死了一隻羊。然而在這之後,他又遇見了一個人,一個生生嚷嚷著要去某地殺死別人的人。
貨車司機對於這樣的人感覺到好奇,同樣是令他好奇的還有這個人的名字,和自己同名同姓。貨車司機被這個事情壓著,總覺得哪裡不暢快。
出於對自己原則的堅守以及信仰的加持,貨車司機決定給這隻羊超度,然而寺院的和尚卻不願意給 一隻畜生超度,而回來的路上,原本想要買一隻羊的看到只有半隻羊的肉攤老闆堅決不給自己還價的時候,那種不暢快又增加了不少。
找到了自己相好的女人,卻沒有了往日的雄風。貨車司機決定要看看那個跟自己同名同姓的人究竟有沒有殺人。然而到了那地之後,他失望了,那個人最終放棄了復仇,然而這在貨車司機看來是不能被允許的。於是,他決定讓這個走進自己夢境中的人,按照自己的方式做夢。
站在自己這一側去考慮別人,這是一件擰巴的事情,然而每一個這樣擰巴的人,總是會有自己的理由。貨車司機的理由很簡單,他需要有始有終,他需要讓復仇完成,這樣才是自己的夢。
然而當所有的生靈走進自己的「夢中」的時候,並不是他這樣想,現實中就都會完成的。那隻羊自從撞死之後,一切就都不可逆了。包括寺院的和尚不肯念經,肉攤老闆不肯還價,就連自己的相好都覺得自己不行。這一切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貨車司機想要讓已經失去聯繫的事物之間重新建立聯繫。
然而他卻忘了,羊已經用它的方式死去了,肯定不會再復活了;人已經按照他的方式「復仇了」,能不能手刃仇人也無所謂了。很多事情已經發生了,而且是用自己的方式發生的,然而能不能遵循貨車司機的信念也都不重要了。然而這一切,貨車司機卻沒法接受,因為他還有著自己的信念。
本片所有產生衝突的場景,就如同一個個小世界,比如說車內是一個小世界,寺院是一個小世界,自己相好的屋子是一個小世界,酒館以及雜貨店也是一個小世界。
在這樣的小世界裡,主人們可以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來制定規則,制定信仰,然而脫離了這個世界,本片的幾個重要的長鏡頭,公路,風雪中的村莊等都屬於「大世界」了。在小世界裡面暢遊自在的人,來到了大世界,往往就會陷入到不知所措的情景當中去。
貨車司機孤獨慣了,他有一套自己對付孤獨的辦法,然而當他離開了自己的小世界,來到這個大世界之後,即使想方設法地要讓這個「大世界」依舊遵循自己的規則信仰,然而這種想法本身就是無法實行的。
給那隻羊超度,天葬只不過是要過去自己心中的坎,找到那個同名同姓的人,也僅僅是為了延續自己有仇必報的風格,即使這樣做了,這個大世界也不會因為你這樣做而讓你用你的方式「做夢」。畢竟,在這個大世界裡,你闖進去的是別人的夢。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