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保險套「吹」出的藏民兩難,戳破男女「性羞恥」的信仰與現實

2021-01-18 長了鹿角的兔子

「我渴望以自己的方式講述故鄉的故事......一個更真實的被風颳過的故鄉。」——萬瑪才旦

2012年,一個藏族小夥在北京的街頭偶然看到了一個飄著的紅氣球,覺得很美。

因為紅色在藏民的信仰裡代表生命的繁衍(種羊被帶回家會披上紅布)。

而氣球,卻讓成長在「新時代」的他感到十分撕裂。

因為傳統信仰告訴他,這是孕育生命的「紅色聖地」;

而現實的「性教育」科普,它是通往「生育自由」的純潔之路(亦或阻斷繁衍的「白色囚籠」)。

於是有感,提筆寫下了一個簡單的:

孩子淘氣拿走「白色氣球」(保險套)後,讓達傑一家引發的一系列哭笑不得,又悲傷沉重的家族故事《氣球》。

它被安排在小說集《烏金的牙齒》的第九篇,一個正好快成熟的位置。

就像萬瑪才旦心中的糾結與撕扯一樣,他當然想讓這個故事被更好地看到,不然也不會花費8年的心血,也要讓它可以被搬上大熒幕。

但與此同時,作為身處「新舊之交」時代,又走出藏區,走進「象牙塔」(北京電影學院科班畢業)的他來說。

新時代宣揚的種種,比如男女平等,計劃生育,以及其中最重要的生育與繁衍的「權利歸宿」觀念,卻時時刻刻都在衝擊著他(他們)千百年來一直所秉持的傳統信仰——轉世輪迴與「殺生」有罪。

就像之前他嘗試兩者「碰撞」後創作的《撞死了一隻羊》,他用一種詼諧的,抽象而帶有一絲挑逗大眾神經的方式,去對立又融合地講述一種「命中注定對立」的,殺生與贖罪取捨的寓言故事。

這一次沉澱之後噴發而出的《氣球》,則是他更加深思熟慮的成熟表達。

大量長鏡頭,在晃動之間引發焦慮與不安的巧妙運用,仿佛一氣呵成的驚豔編織,讓一個普通的藏族家庭成為一種「藏式」人文風俗的群像典範。

無處不在的極端對立,與生死不離的相互「依戀」,相互對峙,而後又必將交融,如此一步步將你帶入那個真實而完整的故事裡,仿佛身在其中,成為他和她。

(PS:有趣的是,或許「祖先的烙印」將永遠存在一般,萬瑪才旦在《氣球》裡,堅持沿用了前作《塔洛》和《撞死了一隻羊》的四位演員,就像一次另類的轉世輪迴。)

吹起來的「白色氣球」:藏區女性「性羞恥」的兩難

安全套VS保險套

千百年以來,自由奔放的遊牧民族們,在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時,出於天性裡的延續渴望,對於生命的崇拜,是融入他們的骨血裡的信仰。

電影一開頭就直接衝擊這種信仰:

時值「新舊相交」(「計劃生育」開始慢慢深入藏區的年代裡)之際,藏區人民面對「新觀念」的衝擊,似乎都在匆匆忙忙地儘快「接受」新觀念,且試圖去實行(表達)些什麼。

一面是達傑去接種羊給自家母羊配種,並特地抓出了一隻「兩年沒有生崽」的沒用母羊,準備賣掉換兒子上學的生活費;

另一面是已經生了三個兒子的卓嘎,也在努力接受著「生理知識」的洗禮,於是她才會鼓起勇氣去衛生所,準備找女醫生結紮。

而更為現實的原因,是按照當地對藏民的「特別政策」,超過三胎就會被罰款。

於是擺在她面前的問題就是,「正值壯年」的丈夫的強烈需求卻「不能」拒絕,又苦於缺少「安全套」的保護,只能試圖用此一勞永逸的方式「解決」。

本就對此羞於啟齒的她,在面對女醫生調笑:「你家那口子是種羊嗎?發了那麼多還不夠?」並塞過去一隻保險套。

卓嘎會立刻收好,羞得只能低著頭紅著臉一笑,等待手術通知。

短短相互交織的幾個長鏡頭,萬瑪才旦就丟出了一個必然對峙的,藏區女性普遍被教育中,認為「性羞恥」,卻不得不由她承受「結果」的兩難困局——

羞於啟齒的「不能拒絕的需求」和「一隻『母羊』沒法生崽有什麼用?那女人呢?」

本來生理天性需要釋放無可厚非,又有保險套給女性生育自由,是「新觀念」的好結果。

可是,當保險套不再「安全」時呢?

又或者當「安全套」成為男性眼中「無法生崽」的保險套(恥辱)時呢?

對閉塞的藏區來說,「性」是羞恥的。

於是缺乏生理教育的小孩,會以為「安全套」是好玩的白色氣球,所以會偷偷拿出玩。在發現阿媽又帶回一個氣球時,會開心地和夥伴交換,開心地換得一隻口哨。

於是缺乏正確看待「性」知識的男性,會在發現兒子在吹「保險套」當氣球的時候,覺得丟人,用「發脾氣」來擺脫。

他們從不在乎「安全套」為女性帶來的身體和精神上的安全感,而選擇在明知「不安全」的情況下,仍然不顧其想要「安全」的意願,還是一如既往過「走腎」的夫妻生活。

其本質上的原因,還是因為傳統信仰裡「一家之主」的權威(面子),和對生命的崇拜,認為妻子不應該拒絕丈夫的「正當權利」,生育是女性的天職,應該順其自然。

這個白色「氣球」,對藏區的女性來說,是可以讓自己生育權得以自由行使的「安全套」,有它才有自由的選擇權;

而對藏區的男性來說,它卻是一隻違背信仰的,「丟人」的「保險套」,被迫接受,沒有才是「對的」。

接下來,卓嘎因此「意外」懷孕,面對罰款與內心中萌芽的覺醒(不徹底),她勇敢決定去墮胎。

可是不料,這個孩子,被上師「算定」是前段時間意外去世的爺爺的輪迴轉世。

於是,達傑一家被撕裂,一面是慢慢覺醒的卓嘎,試圖捍衛自己的「不生育權」而想跳出傳統信仰帶來的「壓迫」,而另一面則是達傑和被測算過是奶奶輪迴轉世的大兒子的堅定信仰的阻止。

他們一家會怎麼辦?

結果早已寫在開頭。

達傑去羊圈捉羊時說:「不產羔老實有什麼用。」

在那個時代裡的藏區,女性的「用處」(價值、地位)其實和一隻母羊的「用處」差不多,不能生崽的母羊要被賣掉換錢,而被認定懷有「轉世爺爺」的女人說「不生」,是會被丈夫打耳光的!

你看,在由傳統宗族信仰「長久統治」的社會,女性僅僅想「我的子宮我做主」而已,就該如此艱難?

「輪迴」與「情感」之爭:信仰歧視VS探尋現實

在藏民們的信仰裡,轉世輪迴是很重要的信仰(之一),而以宗族血緣為紐帶的家族繁衍更是其中最重要的「信念」。

這或許源於他們骨子裡被先輩們深種對「家」的信仰,所以即使萬瑪才旦闖入「新世界」,不斷接受著新觀念的衝擊,還依然堅持著他們的傳統信仰。

比如影片中的一幅粉筆畫,畫的是藏區信仰裡地位十分重要,寓意著祝福家庭和睦、轉世輪迴的美好願望的《和睦四兄弟》。(一家生四個孩子,在藏區意味著受到「佛」的祝福。)

所以,表面上這個看似討論——在(特定)傳統信仰與現實新觀念衝突時,女性喪失的生育自由權現象的問題。

實際上,也是一種對信仰的歧視,因為或許大部分人在看這些情節時:

丈夫和兒子用「耳光」阻止已經躺上手術臺的妻子墮胎;

一家都認定並保護著這個爺爺的「轉世」誕生,不顧一切都要阻止日益憂心罰款,不願意生孩子的母親墮胎;

質疑上師「錯」了的卓嘎被丈夫「修理」......

都會立刻認定這種信仰是不好的「封建迷信」,從而一面倒地唾棄。

三代人

可是,在影片裡,現實裡的爺爺是個多麼好的家人,愛護(放權)給兒子,媳婦,大孫子放學回家,爺爺會關心他有沒有吃苦,會抽時間,且寧願扮演「幼稚」的角色和兩個小孫子玩,更會溺愛般滿足孩子們幾乎所有的要求。

試問,這樣一個爺爺,當作為兒子的達傑和作為孫子的大兒子,在知道卓嘎的肚子裡即將誕生爺爺的轉世輪迴時,該有多麼高興?

那麼以此現實情感為基礎的「輪迴轉世」信仰,還是該被歧視的「封建迷信」嗎?

電影中還有一個情節被可以放大,那就是大兒子的兩場夢境。

一場是他的「神痣」(奶奶輪迴轉世的標誌)被兩個弟弟拿去玩耍;

一場是他夢見自己在湖邊「找到」了倒影裡的爺爺。

兩個夢,代表的正是一直承載著「奶奶的轉世輪迴」的大兒子身上,對傳統信仰與現實探尋的矛盾交織的具象。

弟弟把他的「神痣」帶走了,是潛意識裡他被認定是「奶奶的轉世輪迴」這個信仰,壓抑了太久,這個不得不承受的「感情」,他在夢裡希望弟弟們可以為他帶來歡快的釋放;

而深愛的爺爺去世了,他在夢裡「找到」了,正是一種在現實裡希望通過虔誠的信仰,換回爺爺回來的迫切希望的具象化表達。

或許,這就是如萬瑪才旦一般處於「新舊交界」時代人,心中放不下又不想丟掉的,對傳統信仰的糾結吧。

堅持傳統信仰,一方面是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習慣」,一方面又是出於一種情感的需求,於是當傳統信仰與現實碰撞時,才會無所適從,從而把這個問題具象化,拍成電影,交給大眾。

藏區女性的選擇與出路之殤

其實電影裡還有一明一暗兩條相互對峙又相融的「線」。

一條在明處,是作為藏區女性「代表」(之一)的卓嘎與卓瑪兩姐妹之間的迥異人生選擇,一個選擇結婚,相夫教子的傳統出路,一個選擇出家做尼姑侍奉信仰的「抗爭」出路。

按照常理來說,這樣選擇迥異的兩姐妹,應該是可以相互理解的,可是,並沒有,她們始終還是在相互撕扯與對峙著。

其實原因很簡單,身在藏區的女性,本身的價值是被壓抑(貶低)的,所以不管選哪條路,殊途同歸,都是試圖想獲得一些自由的權利。

然而如卓嘎遵循傳統,選擇幸福家庭的話,就必然會失去「自由」的權利;

而如卓瑪遵循信仰,選擇「自由」(價值)的話,就必然會失去「做女人」的權利。

到頭來,不管選擇為何,在生活中所有的委屈、不滿與苦悶,都會化為對對方的羨慕或嫉妒,最後演變成「為你好」的相互傷害。

於是在影片裡,卓嘎單方面阻止妹妹與情人見面,甚至不惜燒掉「解釋誤會」的書,而卓瑪則以信仰的名義,不斷壓迫著姐姐接受「轉世輪迴」,生下不想生的孩子。

她們錯了嗎?

不,是被宗族與信仰共同「統治」的藏區給予她們的「教育」,才讓她們如此根深蒂固地去認可自己的選擇才是對的,相反,會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她好」的關愛。

所以最後,卓瑪帶著「羨慕她選擇」的卓嘎去寺院靜修,何嘗不是一種對她們而言,「最好」的選擇?

另一條在暗處,是女醫生與卓嘎,兩位「代表」(之一)身處「新舊交界」時代裡,藏區女性的兩極選擇,女醫生緊跟新時代的步伐,選擇成為職業女性,相應計劃生育的號召,只生一個,走「新式雙薪家庭」的新女性出路;

而卓嘎則是秉承傳統觀念,多子多福,選擇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家族媳婦、妻子、母親三者合一的「主母」出路。

這一條線,更像是一種萬瑪才旦在試圖為藏區女性們「找」出(自然存在)的,最現實的出路,也更像一種美化的展示。

因為在電影裡,女醫生是覺醒者,會認為女性應該擁有生育自由的選擇權,也會幫助和傳輸這些「好」的觀念給卓嘎,但同時她很理解(羨慕)傳統家庭的溫馨與幸福,就像電影裡,她在等待卓嘎的懷孕檢測結果時的「發呆」。

她知道在自己選擇工作時,必將犧牲許多家庭的「幸福」,那麼這樣的選擇是否就一定優於卓嘎的選擇?

就像同樣成長在90年代的我們一樣,「雙薪家庭」的孩子,在物質豐富的同時,必然減少父母的陪伴與關愛,現在變老與我們相對會疏離的母親,會不會有遺憾,覺得這樣的選擇「不好」?

反之,如卓嘎一般,選擇傳統家庭「主婦」的出路的女性,就像電影裡,即使女醫生不斷給她灌輸如「一個孩子多好」這樣類似的「生育選擇」觀念,她是在走神的,並不覺得這樣會更好,而自己現在就很好,家庭美滿而幸福。

兩者之間,其實沒有所謂的好與壞。

當然,萬瑪才旦也沒有給出她們三人選擇與出路的高低比較,而是自然地「擺出來」,供觀眾們帶著自己的思考品咂。

這正是我欣賞他的地方,他沒有刻意去美化,或醜化任何一個人,也沒有刻意去「偏袒」任何一個人的「不好」行為,只是在述說著這些女性們的常態,以此拋出種種問題,中立著供觀眾們各自理解。

最精彩的是,電影到最後並沒有給出固定的答案,開放式的結局帶來的,是無限的「答案」。

最後:

影片最後,兩個小孩終於得到了真正的氣球,大大的紅色的氣球。

就像影片開頭的那個白色氣球,如果說紅色代表「生命」的自由,那麼白色或許就是「死亡」的安全,或許白色會「阻礙」生命,但紅色也不意味著自由。

兩者相互平衡的自由意志的選擇,才是沒有對錯,只有「我願意」的最好出路。

時至今日,藏區裡傳統信仰與現實探尋或許還在不斷碰撞,但我相信,有一個萬瑪才旦站出來表達態度,就有更多的她們被看到,覺醒終會開始......

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這部《氣球》,相信我,你不會失望。

相關焦點

  • 一個「安全套」引出的藏民故事——信仰與現實衝突下的「性壓迫」
    她本不想要這個孩子,覺得經濟壓力太大,然而達傑由於特殊的宗教信仰,堅持認為這個孩子是自己剛剛去世的父親的轉世,無論如何也不同意把孩子打掉。圍繞小小的保險套展開敘事,電影描繪了卓嘎和達傑一家在藏族傳統信仰與現實碰撞下的愛與淚。
  • 藏民轉山:無關風景,只有信仰
    青藏高原這一帶,高山縱橫、自然災害頻發,在這樣惡劣的高原下生存並不容易,藏民們的生命財產經常會受到威脅,也因此藏民們對這裡的高山和冰川充滿了敬畏,他們認為青藏高原的大山裡都住著神仙。這裡的山和湖都是神的化身,都是有靈性的。他們世世代代轉山,都是在跟隨佛的足跡,他們相信徒步圍著神山繞行可以洗清一生的罪孽。
  • 保險套怎麼用?如何正確使用保險套
    很多男女在談戀愛的過程中,很難控制住自己身體的欲望,生理的需求加上戀愛的甜蜜,很多男女都會進行性愛這件事。這也不是什麼見怪的事情,已經很普遍了。但是在進行性愛的同時,我們一定要做好避孕的措施,畢竟沒有走到結婚那一步,該進行的措施還是要有的。那麼最常見的就是保險套了,那麼我們該如何使用呢?下面這些方法教會你。
  • 這4個保險套使用錯誤,你可能從沒注意過
    保險套具有預防意外懷孕和性傳播疾病的功效,不過一定要按照操作說明正確使用,才能防止意外情況出現。可是在性活動中,兩方的情致都比較高時,很容易忽略一些重要的細節。還有不少不清楚使用方式的男性,由於礙於情面,也不願意去學習正確的佩戴方式。實際上,這不是一件令人感到難為情的事。
  • 如何選擇保險套,如何正確穿戴保險套
    避孕是每位夫妻必須要考慮的問題,保險套使用最多的避孕方式,因為它簡單易操作,避孕效率高,那麼如何選擇保險套,如何正確穿帶保險套,接下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首先是選擇一款合適的保險套,按照尺寸可分為大號(直徑35毫米);中號(直徑33毫米);小號(直徑31毫米)及特小號(直徑29毫米)。大多數人普遍選擇中號,依照自己的陰莖尺寸選取。接下來是選擇保險套的厚度,依厚度可將保險套分為普通厚度(0.04~0.06毫米)、超薄厚度(0.03毫米)及薄型厚度(介於前兩者之間),厚度越厚,快感越低,選擇時依照自己的實際情況考慮。
  • 為什麼超市裡的保險套總擺在口香糖旁邊?
    微博上有位網友分享了一件窘事:自己曾經因為在超市排隊結帳時拿了一包保險套,被後面的大媽罵「變態」。  傳統保守的國人往往談「性」色變,避之不及。  可是為什麼在超市這種大型公共場所,還是總把它放在這麼顯眼的位置出售呢?  小孩伸手就能夠到真的好嗎?
  • 安全套螺旋紋有不一樣感覺嗎 螺旋紋保險套是女生舒服嗎
    一說到保險套,大家難免想到的主要是避孕作用,但是隨著性觀念的開放,人們對性的追求也有所不同,這個時候一些眼光比較遠的生產商為了適應市場的需求,研發出了各種情趣保險套
  • 怎么正確使用保險套
    第一步,當然是購買,購買保險套前請檢查該保險套的有效期,過期的保險套都比較乾燥易裂,最好不要使用。第二步,確認使用的保險套在有效期內, 小心撕開獨立密封的包裝袋,注意不要使用剪刀,牙齒等一類的利器,以防損壞。第三步,拆封之後將保險套放置在陰莖末端的龜頭上,捏住陰莖套前端的小泡去除其中的空氣。如果不去除空氣,可能會影響效果以及性愛感受。
  • 18個詮釋兩難的短句|兩難全,總相負!
    倘若愛恨兩難,不如放你歸山。當面對兩難的抉擇時,不妨丟一枚硬幣吧,並非是要靠那二分之一的機運來幫你做出抉擇!而是因為當硬幣被拋上空中,開始旋轉的那一瞬間你會突然明白,自己想要的!總是有那麼多兩難的境況,再多的執著與倔強,最終不得不學會接受,從哭著控制到笑著對待,到頭來不過是一場隨遇而安;隨遇而安。我只有一句話要說了,這句話如鯁在喉,令我進退兩難。但細細想來,也不過一句難以啟齒的囈語罷了,我有點,想你了。沉默是把選擇權和兩難困境一起交給心急如焚的對方,是不負責任,是躲避傷害。
  • 西藏旅遊需禁忌的幾點,了解瑪尼石、經幡、磕長頭,一起尊重藏民
    西藏是一個以宗教信仰生活的地方,這裡的人民也比較樸實,但是這裡有很多忌諱,相信大家不一定都全懂。因為在西藏有很多的民族,因此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也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今天我就來跟大家講一講,在進入西藏以後旅遊的需要注意的禁忌。
  • 當代中國的信仰理解與信仰包容
    信仰是人類精神文化的重要現象,反映出人類在認知和實踐上的超前把握及決定,體現出人追求超越性和神聖性的境界。其中「信」為認知上的超前性和超理性,「仰」則是行動上的超越性和敬畏性,指往上的、超然的、折服的心態及相應的行動選擇。信仰雖然可能有神秘性因素,但更多體現敬佩、推崇和神聖的境界。 信仰被視為人類精神生活中一種「人們把握世界的方式」,其涵括面較寬。
  • 男人性無能怎麼辦
    一個男人如果性無能的話,可能會非常自卑,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解決,有時候就會惡性循環,越急越不好。一旦這樣就會影響生活和工作,這是非常麻煩的,或者說他的老婆可能會出軌的可能,要想解決看下面吧。看是不是只對某些女人性無能,如果這樣,可以考慮換性伴侶了。還有不要吃太多油膩傷身體的東西,
  • 《撞死了一隻羊》:逃避現實,不能只靠做夢
    今天推薦給大家的電影,有一種迷幻的思想在裡面,可以說這是對於生活的執念,對於信仰的堅守,也可以說是一種追求,追求一種狀態,追求一種期待,也可是自己百無聊賴之際對於生活僅剩的一點尊嚴在裡面。《撞死了一隻羊》是導演萬瑪才旦的另一部作品,早前人們對於他的《塔洛》印象深刻,那部作品表現的是藏區的牧民們對於現代生活產生的一種錯愕和疏離,相比於《塔洛》,本片聚焦的是一種疏離,而這種疏離是建立在信仰之上的,而不是我們所看到的對於物質生活的疏離。
  • 2020花地文學榜 | 寓言與信仰 體貼現實 超越碎影流年
    2020花地文學榜 | 寓言與信仰 體貼現實 超越碎影流年金羊網  作者:鄧瓊  2020-11-08 2020花地文學榜年度短篇小說榜單(以作者姓名拼音首字母排序)1、艾瑪《芥子客棧》 《中國作家》2019年3期2、陳崇正《念彼觀音力》 《作家》
  • 這幾種保險套的用法錯誤,或許等於沒戴
    保險套的出現可以說是一種十分神奇的發明,它能夠讓我們感受愛情的美好,同時也能避免意外的發生和一些一些病變出現的機率,根據研究保險套的避孕成功率為99.9%,也就是說除了幾位少數的情況,一般都不會導致意外的出現,是一種十分可靠的避孕使用物品,深受很多夫妻的歡迎。
  •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
    岡仁波齊轉山路,藏民的朝聖之路,一切顯得那麼虔誠!記得去年這個季節岡仁波齊的卓瑪拉山上冰雪覆蓋氣溫很低,下山後頂著峽谷的大風行走十幾公裡,對意志,毅力,體能是極大的考驗。在岡仁波齊朝聖途中,你會看到印度人(印度教徒也把岡仁波齊看作神山,相傳印度教把岡仁波齊神山看作大黑天神的駐錫地),還有美國人,藏民,旅行家等,在這裡,跨宗教,跨文化,跨種族。人們為了信仰,一起走在路上,用單調重複的動作,磕長頭。你看到他們有的衣衫襤褸,滿臉泥濘,他們在用他們的方式和態度向生命的目標前進。
  • 保險套商標申請「使玉柱」 已進入設計方案階段
    保險套商標申請「使玉柱」 已進入設計方案階段 2008年11月27日 10:42 來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發表評論
  • 伍戈:地產兩難 -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在外部不確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如何看待控房價與穩增長的兩難困境,未來房地產市場何去何從?2.過去一年多來房地產市場整體韌性十足,這與因城施策的調控不無關係。儘管今年棚改規模銳減,但隨著銀行間市場利率向房貸利率的不斷傳導,利率下行對銷售的拉動或將對衝棚改的拖累。未來商品房銷售難言大幅下降,房地產市場仍有望保持一定韌性。
  • 性格分析:貓性OR狗性,決定你的婚姻格局
    貓性女只適合找優質的狗性男,貓性男則適合找狗性女和外貓內狗女。比較有意思的是,一些狗性女,一開始由於對金錢的追求,可能並不喜歡熱愛家庭生活的狗性男人。反而是兩手空甩、不顧家、吹著牛逼說自己去賺錢的男人更讓她們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