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張天師》樊少皇變身張道陵,破蠱毒,救蒼生

2021-01-19 聽風愛影視

如今,看電影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部好的電影能排解憂愁,帶去歡樂,消除煩惱。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到電影院去享受更有衝擊力感官刺激,但今年由於疫情影響,電影院遲遲沒有動靜。雖說不能到電影院大飽眼福,但如今的5G時代,各種熱播劇還是能隨時隨地觀看,這不,今天小編要講的就是近日在各大影視平臺上映的《龍虎山張天師》。

該劇由樊少皇領銜主演,劇中飾演張道陵,蘇茂飾演古瑪大巫師,李璐兵飾演王長,張冬飾演紅纓,(除了樊少皇,其他幾位小編一個都不認識),樊少皇一人拖全劇。主要講述的是張道陵收到好友文大人的一封求助信,攜弟子王長前往巴蜀,卻發現好友身亡,而自己被捲入一場驚天陰謀中,然而,張道陵堅持本心,戰勝心魔,不為外物所惑,最終阻止大巫師組織殘害百姓的邪惡祭祀,並教化了當地百姓的故事。

影片開場就是在一個陰森恐怖的樹林中,兩個盜墓賊得到財寶後,其中一人想要獨吞財寶,殺死同伴,準備離開時因自己的命局獨特,屬於「八部鬼帥」之一,是大巫師古瑪打開天門所需祭祀中的人選,被巫婆下蠱毒帶走。該劇開頭就將「人心的欲望」的主題凸顯出來,下蠱毒的真正含義也是為欲望蠱惑他人,讓其欲望無限制的放大,欲望亦能蠱惑人心。大巫師蠱惑村民,村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以人命當「祭品」,也體現出了人的自私心理,人性的醜陋。

張道陵帶徒弟王長到達巴蜀地界,王長卻因道行尚淺,被巫婆的桃花咒蠱惑,被美女迷惑,張天師救下了他,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徒弟也是命局奇特之人,大巫師讓巫婆想盡辦法一定要將王長擄走。但是作為觀影者,看到王長竟然被一個老巫婆迷惑,要是讓他知道美女的背後是一個長相十分醜陋的老巫婆的話,不知道他的內心想法會怎麼樣!

該劇中還有一位內心純潔,心地善良的姑娘——紅纓。紅纓為尋找被巫婆抓走的哥哥遇到了張道陵,在張天師的保護下遇到了哥哥,但此時的哥哥已經被下蠱,他要求紅纓下毒毒死張天師,然而紅纓卻沒有聽從自己哥哥的話,與張道陵一起破除了大巫師的陰謀,但最終為了保護張天師而死。

張道陵本是一名官員,親眼看到過百姓被蠱惑,少活人祭祀,想要解救卻被阻止,感到無能為力的他,決心放棄做官開始修道,但這件事卻成為了他的心魔。在最後與大巫師的決鬥中才將心魔解除,戰勝了心中的魔

該劇主題突出,將道家文化與動作作武俠完美結合,「小正大」模式弘揚傳統文化,故事情節中的人物刻畫性格明顯,故事情節緊湊。雖說劇中沒有強大的無字符咒的運作,沒有飛天遁地以及各種奇門法術,但是樊少皇的打戲較多,雖說不帶特技,但是樊少皇畢竟是一直以來都是一位武林高手,真刀真槍地打,劍術耍的也是有模有樣,演技更是沒得說,特別是在劇中的形象,給人的感覺就是「仙風道骨」,一看就有點東西。

從全片下來,「人心欲望」體現的淋漓盡致,在劇中有這麼一句臺詞「嗯嗯教派本無好壞,好壞都在人心」,人的欲望是無限的,只有懂得克制,懂得知足,懂得放下才能始終。整部片雖不完美,但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樊少皇新作《龍虎山張天師》,道家文化與武俠結合,看點在哪裡?
    今天豆豆與大家來聊一下由#樊少皇#主演的網大電影《龍虎山張天師》。故事背景電影《龍虎山張天師》的故事根據我國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的人物傳記改編而成。根據資料介紹,張道陵是我國的道教創始人,傳說東漢順帝年間某夜,太上老君降臨在他住的地方,授給他雌雄劍和許多符籙,要他誅滅橫行四川的六大魔王、八大鬼帥。詳細的介紹大家可以自己搜搜看,在這裡不過多介紹。
  • 緊張、刺激又恐怖《龍虎山張天師》道教祖師張道陵在巴蜀降服巫鬼
    最近有一部題材比較奇特的網絡電影《龍虎山張天師》,這劇講的是道教有關的事,主角張天師張道陵也是道教中正一教的創始人,電影中主要講的故事也是他有名的巴蜀除妖的事。整部電影看下來是挺緊張的,可能近些年很少看到這種類型的題材,乍一看心跳要加速。
  • 《龍虎山張天師》:武打陣容強大,邪術巫盅無處遁形,好燃!
    奇幻古裝網絡電影《龍虎山張天師》今天給大家介紹奇幻古裝網絡電影《龍虎山張天師》:講述的是正一教創始人張天師張道陵,受好友之託深入巴蜀降妖除魔,後被捲入一場驚天陰謀中,張道陵堅持本心不為利慾所惑,最終阻止了陰謀詭計並教化了當地百姓。
  • 淺談《龍虎山張天師》——所代表的文化符號與其時代象徵
    最近沙鄉的社交圈裡又被一部《龍虎山張天師》瘋狂的刷屏,所以今天夕涼就給大家解析一下這部《龍虎山張天師》,淺析一下《龍虎山張天師》這部電影,背後所代表的文化符號與其時代象徵。天師:合乎天然之道的老師。天師原是道家始祖——軒轅黃帝對其老師的尊稱。
  • 看完《龍虎山張天師》,我突然喜歡上了五行八卦
    由於疫情的影響,到現在各大電影院還在關門歇業狀態,為了滿足觀影需求,不少電影從線下來到了線上,其中,《龍虎山張天師》就是近期熱度頗高的「網大」之一。出於好奇,我也觀看了這部電影,單就劇情來說,很是平淡,少有波瀾,起承轉合,沒有什麼出乎意料的驚喜。
  • 道教四大天師,除了張天師,知道另外三個的都算道教入門了
    作為道教的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為一般大眾所熟知,但是另外三大天師,知道的一定是對道教有相對了解的人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下這四大天師。張天師:張道陵(34年-156年),原名張陵,東漢時期沛郡豐縣人,《列仙傳》說他是漢留候張良的八世孫,張道陵在東漢末年創立了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也就是天師道,後世尊他為「祖天師」。
  • 張道陵一心向道,辭官隱居北邙山
    道教源於道家,由東漢張道陵正式創立。東漢永平二年,年僅26歲的張道陵當上了江洲的縣令,青年才俊,前途無量。奈何他志不在縣長,沒幹多長時間,就給皇帝寫了一封辭職信,為了自己的理想,瀟灑離去。這件事對於朝堂來說,不過就是失去了一個小小的管理人員,而對於天下蒼生,卻是換來了一個神一般的人物。
  • 虛靖天師與龍虎山道教的興盛
    本文摘自龍虎山道教公眾號,作者王冰泉、何長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唐代以前龍虎山的道觀與佛寺相比,簡直少得可憐,只有晉代張盛建的祖祠和傳篆草堂,以及鄉人建的許真君祠,算不得正式道觀。
  • 水火既濟火水未濟都是善終卦,張天師也只傳了63代
    張天師,道教正一派掌門,傳承近兩千年,自漢至民國。可稱中國第二世家。第一代天師張道陵,是張良第九世孫。據說張良的墓地是他自己所選,是祥雲捧月神仙地,所以出神仙(書好像不在身邊,改天給大家上圖)。祥雲捧月出神仙可能是後人總結,當時可能無此定論。第三代張天師名張魯,即三國歷史上割據漢中之張魯。張魯在漢中就是道教治國。頗有古風: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再犯才加懲處。小過,修道路百步以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