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觀其相便可知其心,觀其眼便可相識人』,雖然說這太過武斷,但是一般來說照此法看人還是沒錯的。雖說人不可貌相,但是人的第一印象十分重要,和陌生人見面,人家只能從第一印象來判斷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從言行舉止中判斷人的大體性格,職業和家境。
老祖宗教會我們很多生活的經驗,他們觀人的智慧是很多後人都學不來的。老人常說看人的手便會知道此人有沒有福氣,無福之人自然是手粗糙,手紋多,有福之人的手是又滑又嫩,那是沒有幹過活的人才有此手。為了好記,老祖宗還把這些觀人術的經驗編成俗語,有的聽起來很粗俗,但其中卻大有道理。比如老人常說「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這是什麼意思呢?其中有何依據?腿毛還能跟福氣有關?
如今愛美人士大有人在,女生為了美麗會把自己的腿毛去得乾乾淨淨,男生也會剃掉鬍子,不顯得鬍子拉碴。但是在古代,身上的一切毛髮都不能隨意剔除,包括自己的頭髮也不能隨意剪短,因為身體毛髮受之於父母,去掉之後便是對父母的大不敬,因此也沒人覺得這些茂盛的頭髮有多不雅觀。
古人對於福氣的定義是不用幹辛苦勞累的活,窮人種田,富人吃米便是由來。幹活的時候農民們都會挽起褲腿,忙完之後再放下,在南方水田插秧的時候更是如此,兩條腿都踩在泥田裡,時間一長腿毛便被磨得乾乾淨淨,反觀那些不用下田下地幹活的人,他們的腿毛是自然生長著的,天天吃好喝好,根本就不會擔心腿毛被磨掉,而久做農活之人幾乎都沒有什麼腿毛。時間一長,流傳至今便有了這個說法,從腿毛可以看出人是否有福。
另一個解釋是腿毛的「毛」字與「忙」字發音接近,所以這句俗語可以解讀為「有福之人兩腿忙,無福之人忙兩腿」。在古代,只有兩腿忙的人才會經常走動,比如做生意的老闆和當官的,為了應酬都會忙個不停,而無福之人也忙,不過卻是忙兩腿,忙著跑上跑下的做苦活,為富貴人家跑腿,要麼就是忙著地裡的莊稼收成,施肥灌溉等活計,來來回回奔波都是靠自己,靠著雙手雙腳,一輩子忙忙碌碌,辛苦勞累得很。
古時候的農民十分辛苦勞累,受難也多,很可能忙了一年來卻發現是白幹,因為地不是自己的,自己還得交租,還得上繳糧食,只得剩下一小部分勉強夠自己家人養家餬口,和現代的農民根本沒法比。有的農民天天種地,年年勞累卻還是得不到一顆糧食,活活被餓死。如今細細品來這句話倒是可以理解古人的說法,其中的心酸也是不無道理的。
話雖這麼說,但是我們還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即便有家產的支撐,一個人沒有能力不勤勞也終究會敗光,反過來,一個人雖辛苦但勤勤懇懇致富,日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一個人有沒有福氣,也跟自己的態度與努力有關,只要肯在堅定的事情上忙起來,那麼福氣也會隨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