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傳說和故事,知道這些就能侃侃而談了

2021-01-13 憑欄優讀

今天端午節,你吃粽子了嗎?

端午節,我國傳統節日,我們中國人,已經過了幾千年了,從小時候起,就被告知,端午節,我們中國人要吃粽子,為的就是紀念屈原,那位千年前的楚國忠臣,但長大後,過的端午節越多,聽到的相關故事也就越多,端午節,還真沒那麼簡單,別的,不說,就端午節流傳的故事,就沒有一般人想的那麼簡單。

端午節

端午節紀念的歷史名人,不單單是屈原。

和我們常人印象中的端午節不同,其實,在屈原五月五投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有了。所以其實關於端午節是紀念屈原,但是也不單單是紀念屈原。在屈原之前,一夜白頭,掘墓鞭屍的伍子胥,也是在端午節這天,被紀念的名人之一,傳說伍子胥當年幫助吳王闔閭成就霸業後,因為被奸臣算計誣陷,慘死之後,身體也是被投入了河中,而他死的那一天,也正是五月五日端午節這一天。而在屈原之後,說是漢代有個孝女曹娥,因為父親落入江中,在江邊痛苦多日後,也在五月五日這天投河,幾天後,抱著父親的身體從江中出來,被傳為神話。

屈原

但是,端午節的由來,只怕是和紀念這幾位歷史名人,沒有直接的聯繫,或許端午節的一些習俗,確實是在紀念他們,便於人們記住他們的故事和傳說。但是對於端午節的由來,我個人,更傾向於是古人為了闢邪,驅蟲等行為,在特地的五月五日這一天,所舉行的祭祀儀式活動。

伍子胥畫像

關於端午掛艾葉的神話故事。

在我的記憶中,小時候聽家裡長輩說過一個神話故事,傳說是有一個善良的女人,背後背著一個年紀大的孩子,手上牽著一個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走在山路上。而她剛好遇到了化身為人的神仙,神仙來人間考察,發現這個城鎮的人都不符他的心意,都不是好人,但直到神仙遇到這個女人,原來,這個女人背著的比較大的孩子,是丈夫前妻留下的,而自己牽著的年紀小的孩子,卻是她自己生的,她寧願委屈自己的孩子,也不委屈丈夫前妻的孩子。

艾葉

神仙覺得這人不錯,心地善良,還有責任心有愛心,但是神仙已經決定處罰這一區域的人,但這個女人的善良,讓神仙不忍心加害,於是,這位神仙便在附近拔起了一把艾葉,告訴女人,一定要在五月五這天,把艾葉放到自家的門上,那一天,下凡來懲罰惡人的天兵天將,就不會傷害她家。

掛起的艾葉

這個心地善良的女人接受了神仙的艾葉,回到家也這麼做了,但是她心地善良,不忍心街坊鄰居受災,便把需要在五月五日這天掛艾葉的事告訴了大家,於是五月五日那天,家家戶戶都在門前掛了艾葉,來懲罰的天神看到這種情景,便只能無可奈何地回去了。

端午節的習俗裡,也有著故事。

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的習俗很多,粽子龍舟雄黃酒,艾草紙鳶額頭「王」。而關於雄黃酒的故事,最出名的,應該便是白蛇傳中的那一段了吧。

端午習俗

說是法海發現了白娘子的真身之後,為了讓許仙知道真相,力勸許仙去查明自家娘子的身份,為了證明這一點,就是鼓動許仙給白娘子喝雄黃酒,而五月五日端午節,正是喝雄黃酒的日子,而喝雄黃酒的習俗來源的原因,正是古人們認為,雄黃酒可以去除蛇蟲鼠蟻,對於白娘子而言,是剋星,是天敵。

電影中的白娘子

於是,白娘子在端午節喝了雄黃酒,即便是修行千年,她還是現了原型,於是,許仙被活生生地嚇死了。後來,白娘子求取仙藥,為許仙復生,然後解釋自己不是白蛇,而是在山中學過仙法,才打消了許仙的疑惑。

雄黃酒

端午節,有著許多的傳說和故事,也有著許多的傳統文化,希望,我們都能繼承和記住,這是我們文化的傳承。在我看來,這是我們中華文化的根源所在,故事裡,傳說中,都是我們文明的象徵和精神。

相關焦點

  •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漲知識】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你知道嗎? 當艾草的清香氤氳了整個屋子餐桌上飄起蜜粽的甜香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
  • 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不只是屈原故事、划龍舟和吃粽子,還有更多  文/成長新視點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歷史悠久,來歷傳說多樣,習俗豐富多彩。最深入人心的來歷,是與屈原有關的故事;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主要是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和掛艾草。
  • 端午節到了,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嗎?關於端午的那些傳說
    原來那天決鬥後神仙就把手中用來做寶劍的艾草和菖蒲灑到了人們住的房子上面,所以到了端午。後來到了端午節的時候,人們就會在自己家的牆上掛一些艾草和菖蒲來下推。以此來保存自己的房屋和財產。這就是端午節懸五彩線的意義。端午節也分五種類型,清木水土火,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疾病纏身之人。可以在前一天晚上做端午節早上陪大你只是帶到端午節後下第一城。
  • 「端午節」的節日起源、故事傳說和文化習俗
    不過在中國百姓心中,更為人們所熟悉的還是他除三害的故事。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夏季最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緣起和許多節俗活動均與夏令有關,且與夏至時間相鄰,故稱為夏節。晉代周處《風土記》就說過:「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你真的知道嗎?
    端午節到了,你都了解關於這個節日的哪些知識呢?1、端午節名稱與由來在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端午節是叫法最多的一個,粗略數了一下,有多達二十多個。有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龍節、正陽節、女兒節、粽子節、天中節等。現在用得最多的當數端午節這個名稱。但是你知道端午節這個名稱的由來嗎?
  •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關小知識都在這裡,可以當故事講給孩子聽
    ◆文:剛子聊歷史◆原創作品,洗稿、抄襲必究卷首導語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之一的端午節,迄今為止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端午節每一項習俗都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和文化意義。如端午節的衛生習俗,內容主要包括採藥、沐蘭湯、飲雄黃酒、採茶以及制涼茶等等。
  • 你竟然還不知道關於 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是什麼
    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既然是傳統的節日,肯定是有它的歷史,每一個節日都有它的來歷,並且在古代,有些事物是被神話了的,有些沒有依據,所以很多的只能是傳說了,這中秋節快要來臨了,很多的人想要問中秋節的來歷和傳說是什麼。
  • 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民間習俗
    在二十四節氣中「芒種」前後的節日,以端午節最為有名,端午節也是一年中的三大節之一,「端」是「初」的意思,所以農曆五月初五這天,被稱為「端五」後來又稱為「端午」「端陽」又因為月日重疊為五,也稱為重五。臺灣南部習慣稱為五月節。北部叫做五日節。
  • 端午節的由來與民間傳說、民風民俗雜談、粽子做法與種類初探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習俗、歷史、寓意、注意事項、粽子做法與種類01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2008年1月1日被正式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正式確立了端午節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法定地位,並全國放假一天,共度佳節。02「端午節」名稱的由來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為「開端」、「初始」之意。
  • 端午節的由來: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多種鮮為人知的傳說
    今天是端午節,在這裡祝大家端午節安康!我們一般說節日祝福的話:節日快樂!為什麼不說端午節快樂?這源於端午節特殊來歷,你知道嗎?端午節是我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2006年將端午節納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國家將它納入國家法定節日,2009年也納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 端午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端午節最初是上古先民以龍舟競渡形式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秦滅楚後,他悲憤欲絕,不想做亡國奴,便抱石縱身一躍,投進了汨羅江,以身殉國。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個別地方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 端午節禁忌你知道多少?
    那麼,端午節究竟是一個怎樣的節日,在這一天有什麼樣的禁忌呢?「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 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節端字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是怎麼來的和屈原關係是什麼
    那麼每年都有的端午節,關於它的「端」是什麼意思,你都了解嗎?  》》2018端午節高速免費嗎?今年端午節高速公路免費時間  》》端午節的傳說故事端午節的端字是什麼意思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就如稱「初五」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
  • 世人都知道,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
    世人都知道,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凡是中國文化人也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國民間三大飲食節之一。至於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也因地區不同而呈現出多樣性。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 ;惡月惡日驅避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等等有關端午節的由來之說。
  • 盤點端午節的幾大禁忌,為啥不能吃娘家粽,你知道嗎?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提前給朋友們道一句:端午安康,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們賽龍舟、吃粽子、掛菖蒲……這些古老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在世界範圍裡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不論時代和形式如何變化,在這個凝聚著古人智慧、國人情感的傳統節日裡,我們依舊可以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
  • 除紀念屈原以外,有關端午節的5個傳說,你還知道哪些?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今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畢竟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端午節這個節日,以前在這天不少古人都會賽龍舟,採草藥,掛艾草,拜神祭祖,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等等活動,十分的熱鬧,可是現在大多數人在端午節這天都過的十分簡單,再也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下面就為大家說幾個有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除了紀念屈原以外還有不少傳說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還有這些禁忌你得知道
    說起端午節,首先我們想到的是吃粽子,賽龍舟,其實還有很多民俗傳說,需要我們了解。01端午的由來及禁忌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端,是「開端」的意思;午,在十二地支中屬火,是陽氣的極致。「午」與「五」同音,端午節所在的月份正是農曆的五月。
  • 原來端午節不能互祝快樂!風俗禁忌知道多少?
    - 3 -伍子胥的忌日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