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
原標題:端午節,那些流傳於民間的故事和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等.
自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並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成為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之所以為世界所矚目,是因為它由來已久,歷史淵源流長,它是舉世矚目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締結和傳承,它為我們講述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的故事,讓這個節日更加厚重和透射出不屈的光芒.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屈原對待理想的執著和對生命意義的詮釋.
楚國偉大的詩人屈原
1、端午節的傳說充滿著浪漫的愛國情懷,也是一曲生命不屈的輓歌
屈原(約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但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後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詩篇.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還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魚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屍身.人們見後紛紛仿效,還有人拿來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線,發展成粽子延續為傳統,漸漸演化為現在的端午節.
從春秋戰國至今,端午節已在民間傳承兩千多年.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各地過法雖不盡相同,但包粽子、划龍船是普遍習俗.
端午賽龍舟
2、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它藉助於龍威,驅趕不祥和保佑平安。
賽龍舟,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之。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了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民間就會划龍舟以示紀念。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划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早年崇武在端午節也有賽龍舟,但與外地有所不同,主要是於颱風季節即將到來之前在海上舉行的祝神驅魔活動。崇武的賽龍舟、遊龍舟和「採蓮」習俗一樣,都是民間信仰中龍崇拜的一種形式,即要借龍王之神威,避惡消災保一方平安。
端午節的習俗,除了賽龍舟以外包粽子可謂是最喜聞樂見的民間流傳最廣泛的習俗之一, 每當五月到處都會飄散著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清甜。
端午節包粽子
3、包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愛國詩人屈原,到了晉代粽子成為端午節慶食物.它寓意著人們除瘟驅邪以求吉祥!
傳說包粽子是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而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祭神靈的,因為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舉行祭祀活動,以除瘟、驅邪、求吉祥.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吃粽子的意義其實也大同小異.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其由來已久.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百姓的日常和煙火氣也隨之嫋嫋升騰.吃粽子的習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源遠流長.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可見吃粽子不只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同時它早已是百姓美好生活的見證.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