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震
餘震是在主震之後接連發生的小地震。餘震一般在地球內部發生主震的同一地方發生。通常的情況是一次主震發生以後,緊跟著有一系列餘震,其強度一般都比主震小。餘震的持續時間可達幾天甚幾個月甚至更久。
地震發生的序列
地震序列是在一定時間內,發生在同一震源區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地震,且其發震機制具有某種內在聯繫或有共同的發震構造的一組地震的總稱。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區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前震;主震後在同一震區陸續發生的較小地震稱為餘震。
前震、主震、餘震是地幔移動的表現形式,地震開始前,巖漿就發生波動,推動地殼振動,稱為前震;巖漿發生頂頭峰時產生的振動是主震,殘餘巖漿的波動,地核的復原間接的推動地殼振動是餘震,由於地核的復原比原先移動的動量大,故餘震比前震大。地震前後相當於巖石蠕動應變恢復過程。前震、主震、餘震是一次地震的分解現象。
主震之後,地殼的破裂帶會向兩端不斷延伸發展,這個過程中會導致餘震持續的發生。
實際例子
1945年9月23日,河北灤縣6.25級地震這後,餘震延續了半年之久,到第二年春天才相對平息。
1974年5月11日,雲南昭通地區發生了7.1級地震,震後兩次5級以上的餘震,都因主震後有了預報,雖然造成破壞,但人的傷亡很小。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42分,河北唐山7.8級地震之後,當天就發生了兩次強烈餘震,震級分別為6.5級和7.1級。以後沿著寧河、唐山、灤縣這一活動斷裂帶,5—6級左右,甚至更強的餘震仍在不斷發生,如11月15日在寧河東北發生一次6.9級地震,直至第二年(1977)春季,強烈餘震仍然有所活動,至於5級以下的小震就更多了。
四川長寧地震後餘震多達83次
餘震可以持續多久?
由於地殼活動是個動圖的過程,當一個地方出現了斷裂帶後,遇到地殼活躍年份,受到地應力及板塊活動影響,就很容易再次發生破裂。這就好比人骨折的地方,雖然經過修養復原了,但是下次還是很容易在相同的位置再發生骨折的情況。
一次大地震餘震可持續千年尺度
「5年之後有餘震很正常」,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蔣海昆研究員表示,「從研究角度看,一次大地震的餘震可以持續數十年、上百年,甚至千年尺度。」他說,餘震是指一次大地震後,在主震破裂面內發生的、跟主震有物理關聯的地震,餘震頻次隨時間的衰減符合一些統計規律。一般認為如果餘震頻次衰減到主震發生之前的最低水平,那麼從統計的角度可以認為餘震活動已經結束。
梵觀點:遇到地震發生莫要驚慌,請科學看待,餘震發生並不代表會有更大的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