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房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2021-01-17 鄉村波比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蓋新房。由於農村自然的地理條件影響,農村房子基本上都是蓋一棟一棟的。而且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寬,很多農村人們在村裡都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然而對於蓋房而言,農村老人常說「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什麼意思,蓋房有什麼講究?

在我們農村,房子是人們努力一輩子的目標。房子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家生活的居所。而在農村人們對於建房是有許多因素需要綜合考慮的,比如建設房子的朝向、位置,房子周圍的地理條件、地勢等等。人們認為在一個多方面都比較好的地方建設房子可以讓家庭運勢更加好,事業更加順風順水。

而對於農村建房而言,朝向也是人們的一大講究。就比如俗語所說的「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指的什麼意思呢?房子朝向為何不朝西呢?

很多人都知道,農村建房基本上都是坐北朝南。這樣大門正朝南,窗戶也面向南方。這樣的朝向對於生活來說是比較好的,首先這樣的朝向到了夏天太陽不會直接進入窗戶和大門。房子在夏天就不太悶熱,居住起來也比較涼爽,舒適。而到了寒冷的冬季,坐北朝南的房子也免受西北風的侵襲,屋內也不會那麼冷。

而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就是說如果農村建房的大門朝向西邊,那麼家庭運勢會受影響,家人經常受到村裡人的欺負。

這樣的說法雖然現在來看沒有多大科學依據,這也僅僅是一種流傳下來的經驗總結。但是作為一種文化習俗而言,很多道理還是值得人們深思。對於大門朝西的房子而言,人們認為西邊屬於「白虎」位,左青龍,右白虎,而右邊則是青龍位。

在以前人們的觀念裡,白虎是兇神惡煞的化身,而青龍則是吉祥的象徵,同時青龍也代表著四季中的春季,代表著生命力以及向上的寓意。因此人們都不希望西邊的房子高過東邊的房子,因此才有「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就是不一樣白虎位(西邊)壓過東邊。

對於建設房子而言,農村老人常常認為房子門前要開闊,視野要寬。同時房子後面有靠山,房子前面無遮擋。因為人們常說蓋房一定要注意「門前有堵,前途未卜」,門前要敞亮,最好還有個庭院。這樣的農村房子居住才更加的舒適。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農村新房也越來越多。而雖然這樣的習俗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但是它也向人們表達了以前農村勞動人們的智慧和結晶。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建房講究多,「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導讀:農村建房講究多,「引水入門,家敗人丁散」什麼意思?有何講究?在我國的農村,老輩人們是十分篤信風水學說的。
  • 「兩樹夾一房,家敗人丁亡」看似不著邊的農村俗語,實則大有道理
    農村俗語可以說是農村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俗語聽起來好像不著邊,但實則暗含了深刻的道理,對我們為人處世、生活工作等各個方面都有指導意義。在農村關於建房的俗語也是非常多,看看你都聽過嗎?生人借房,門不避塘,房上砌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第一次聽的人可能很難理解,但其實仔細思索,這句俗語是非常有道理的。前三句指的是三種不好的行為。「生人借房」中的「生人」並不是指陌生人,而是指生產的孕婦。意思是不要把房子借給孕婦生孩子居住,意在告誡我們房子不能隨便亂借。「門不避塘」就是字面意思,門口就有一個大池塘。
  •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對此你怎麼理解?
    對農村人而言,人生中有兩件大事,一是婚姻,二是建房。兩件事都馬虎不得,建房和娶媳婦一樣,事前要經過嚴密的規劃,房子一旦建好,那就是百年大計,不能輕動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就是這方面的忌諱,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蓋房不蓋口袋房,財源進門無處藏」,為啥?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蓋房不蓋口袋房,財源進門無處藏」,為啥?靠譜嗎?
  • 農村自建房有什麼講究,什麼季節建房最適宜?
    農村自建房在季節的選擇,和各種鄉規習俗禁忌都有很多講究的。農村建房周期普遍很長,昕瑞生態自家的農村自建房就歷時2年才建好,才喬遷新房。全國的氣候條件,和風俗習慣不一樣,在季節的選擇和講究也不一樣。昕瑞生態只談談南方,我們當地的一些建房季節選擇和建房講究及禁忌。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導讀: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今天是2020年最後一天,過了今天我們就迎來了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關於這個俗語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建房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風水並不是迷信,只是一種人文環境知識,說得是人與環境的之間的關係。農村俗語說的「門對窗」和「門對門」,指的是鄰居街坊之間的門窗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鄰居街坊就會鬧矛盾,起糾紛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傷了和氣真的不好。這種現象,多出現在隔著街道相對而居的鄰裡之間。在以前,農村門對門的鄰居建房,多半都不會大門和大門正對應著,一般都會稍微的錯開一些。
  • 農村有句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說的是啥意思呢?有何說法嗎?
    農村有句俗語:屋內添瓦,財走人敗,說的是啥意思呢?有何說法嗎? 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屋內添瓦,財走人敗」,許多人理解為「在屋頂上加瓦是危險的事,房子承受不住重量就會坍塌,就會造成財失人亡的結果。」
  • 農村俗語「門前屋後開一塘,家敗財盡人又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的大街小巷流傳著許多俗語,中午豔陽高照,村頭古樹下總有村中老人在那裡休憩!這裡也是筆者最愛去的地方,不為別的,只為傾聽老人們口中念叨的俗語句子!比如說「親戚莫共交財,共財斷往來」,告誡人們和親戚有金錢上的來往時,久而久之就會產生矛盾,這些俗語大多是先輩們在實踐生活中得出的經驗總結!
  • 俗語「白虎蓋青龍,代代有人窮」,具體啥意思?原來蓋房大有講究
    在農村,有許多傳統的講究,所謂「禮失求諸野」。然而,隨著傳統農村的日益瓦解,這些講究也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但是,在某些講究的背後,其實蘊涵著古代文化的各個方面,如:白虎蓋青龍,世代有人窮。事實上,這個句子雖然只有十個字,卻包含著華夏古代的天文學、地理、宇宙觀和民俗。
  • 明年是無春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宜婚,滑年不蓋房」是什麼意思?
    春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之一,每到春節來臨之際,遠在外地的人都會趕回老家和親人團聚,所以春節在每一個中國人心裡更有不同尋常的意義。在明年一整個農曆年份中,並沒有立春節氣,被稱為無春年,或寡婦年,滑年,在農村中關於無春年的說法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寡年不宜婚,滑年不蓋房」,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叫:「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這句話說的是在農村蓋房子的一些講究,其實在農村蓋房子有很多講究,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有沒有道理呢?門朝南子不寒這句話的意思是蓋房子的時候門要朝南,大家都知道南面朝陽,採光好,家裡陽光充足更適宜人居住。
  • 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而房子就是家,有家才有愛。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在努力大半生基本上都是為了能夠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可以讓後代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在以前人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都是經過艱難困苦才把它建設好。而隨著往後生活的逐漸富足,一些人就會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一層或者兩層甚至三四層的房子。
  • 風水師告誡:「門咬門走口人,門衝道必傷人」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所以建房或者買房必須要慎重,尤其是在農村,人們更重視房子的位置,門窗布局等,農村有很多關於房子的俗語,經常聽老人們說:「門咬門走口人,門衝道必傷人」,這句話是啥意思?兩扇門正對著就被稱為門咬門,門咬門走口人,意思就是門和門相對,家裡人就會出事,當然走口人是誇張的說法,意思是說不吉利。
  • 農村俗語「堂屋有量不生災,正房寬敞出貴人」,啥意思?有何講究
    在我國,過去的建築,不論是城邦宮闕,還是民間住宅的選址建造,都要考慮到環境、位置之間的聯繫,講究土厚水流,負陰抱陽。如若位置不佳,往往尋求補齊之法。其目的是,選擇更適合人居的環境,安家!以求子孫富貴滿堂,家業興旺!
  • 農村俗語,人財都難存,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鍾思宇話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中華文化,既有「雅」的方面,也有「俗」的方面。在「俗」的一面,也包含著俗語。鄉間歷來不乏俗語老話,許多俗語到今天,仍然起著很大的作用。
  • 老祖宗說:「門咬門走口人,門衝道必傷人」啥意思?說的在理嗎?
    而俗語就是大部分農村人知識的來源。比如農諺類的「冬天鏟去草,春來害蟲少」就告訴莊稼人,要想春天莊稼長的旺盛,不生雜草和蟲害,冬天的時候就要手勤點吧草芽趁早鋤了。再比如「要吃白面,伏裡耕三遍」小麥是否高產,關鍵在於伏天是否把地翻耕的鬆軟度和施肥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