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2021-01-08 鄉村波比

對於人們而言,房子是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它是人們勞作一天以後的歸屬。而房子就是家,有家才有愛。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人們在努力大半生基本上都是為了能夠建設一棟漂亮的房子,這樣可以讓後代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

在以前人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都是經過艱難困苦才把它建設好。而隨著往後生活的逐漸富足,一些人就會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一層或者兩層甚至三四層的房子。而這樣中途加建的情況就是人們所說的「牆上牆」,對老一輩看來,這樣的建房方式是不好的。

「牆上牆,家敗人又亡」,這樣的說辭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也是在提醒人們最好不要這樣建設房子。特別是在以前農村大部分是土坯房,都是由黃泥打壓而成的牆壁。如果在建設一層又過了幾年再加蓋,那麼兩者連接就不穩固,同時地基的承受能力也會影響整體房子的安全係數。

其次關於「樹通軒,家中無人煙」的說法其實就是說家中庭院的樹木過於高大,把整個房子光線都遮擋了。對於很多農村的庭院裡人們都會種植不少樹木,這樣到了夏天的時候就可以很好的乘涼。但是對於房子而言,人們認為更應該向陽,並且光線要充足,這樣房子才不會那麼潮溼。

其次,如果庭院中的大樹在經歷大風暴雨以後很有可能會折斷樹枝,樹枝掉落砸人會帶來不安全隱患。並且大樹枝繁葉茂,特別是在夏天把房子光線都遮擋住了,這樣房子會比較陰溼。並且大樹常年在房子邊也會帶來一些蛀蟲、蚊子、蛇等等。

因此對於人們而言,建房首先是要考慮安全,其次要採光好,地基要穩固,這樣的房子讓人居住才更有安全感。同時關於朝向的問題,我們大部分房子都是坐北朝南,這樣夏季強烈光照不會直射進去朝南的窗戶,而冬季又不會顯得太冷。最終達到了「冬暖夏涼」的目的。

關於農村建房的俗語有很多,比如「蓋東不蓋西,家中無老翁」。它是指房子西面不能高過東面,而東面是向陽位,西面是向陰面。從人們理解的「左青龍,右白虎」而言,東面青龍要壓得過西面的白虎。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

不久就要過年了,而農村一年中又新建了許多房子。隨著時代的改變,現在這些俗語也被很多人遺忘。而它作為傳統文化而言,也是值得我國傳承和了解的。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牆上牆,樹通軒,家破人又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是老輩傳下來的一句話,到現在仍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牆上牆」的意思是:在農村要翻蓋房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在原來地基上蓋房,要重新打地基。這是為什麼呢?為了追求利益,想法百計「牆上加牆」,以至於造成地基無法承受,倒塌事故 屢有發生,住戶家破人亡。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所以古人告訴我們,「牆上牆」的做法是很危險的。「樹通軒」的意思是:這裡的「軒」指的是寬大的房子。是說如果院中的樹木過於高大茂密,這樣對家庭不好。古人迷信地認為,樹高大或樹齡長就會成精,樹精會吸取院落中的陽氣。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叫:「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這句話說的是在農村蓋房子的一些講究,其實在農村蓋房子有很多講究,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有沒有道理呢?門朝南子不寒這句話的意思是蓋房子的時候門要朝南,大家都知道南面朝陽,採光好,家裡陽光充足更適宜人居住。
  • 農村俗語:「牆牆相連後患生,環環相對福祿空」,是啥意思?
    在農村蓋房子,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都是大事,所以人們在蓋房子的時候總會有許多講究,而很多農村俗語也都與蓋房子有關係。比如有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牆牆相連後患生,環環相對福祿空」,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牆牆相連呢?
  • 農村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人經常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很多人看到這樣的話會想當然認為這是迷信。這裡面主要有兩個主觀點,首先,很多人看到農村俗話一類的,總是愛歸類到迷信。其次就是這裡說得比較誇張,但凡是這個牽涉到家破人亡的,往往就是迷信。
  • 農村俗語「大樹通軒,疾病連綿」,什麼意思?
    厭倦了城市的喧鬧,走進農村,心情豁然開朗!猶如一葉扁舟泛舟遊,煩惱苦悶拋腦後。提及到農村,不得不說傳承了數以千年的俗語,俗語又名「熟」語或俚語,是傳唱與農民之間,以近乎白話的句子來闡述一些客觀的事實!在農村,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生活節奏的轉變,很多農民遠赴他鄉,而留守在農村的莫過於老人和孩子,每當日落時分,村中老人領著年幼的孩子,在樹蔭下嘮家常說故事,而每到重要的時分,老人總會用一句俗語來概括,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對於以下兩則俗語,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農村建房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家蓋新房。由於農村自然的地理條件影響,農村房子基本上都是蓋一棟一棟的。而且土地相對來說比較寬,很多農村人們在村裡都蓋了一棟漂亮的房子。然而對於蓋房而言,農村老人常說「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是什麼意思,蓋房有什麼講究?
  • 農村栽樹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栽樹俗語「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們也越來越有錢,可是一些人的觀念裡始終保留著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尤其是一些有錢人,格外的相信風水,在選地和建房等設施上,往往格外看重。這句所以他們也是相當重視,「前槐棗後杏榆,東榴金西柿銀」啥意思?有道理嗎?前槐棗:就是說房子的正前面最適合種植棗樹和槐樹,槐樹象徵著尊貴,很多留意這方面文化的人,都會在自家門前種槐樹。至於棗樹,那就更簡單,棗和早是同音字,往往表示早生貴子等吉利的話語。很多農村在結婚的時候,便會將棗送給新婚夫婦。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是禁止在原有老房子的基礎上再從上面加蓋一層,容易導致老房子承受不了太大的重量導致老房子變得不結實,甚至出現倒塌的危險,輕則破財,重者人亡,三年兩年哭。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看看大家怎麼說?@李阿冰雖然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有點誇張,但是卻很有道理。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說到這個俗語,我就想起了鄧麗君的歌,唱的是:「雖然已經是百花開,路邊的野花你不要採」。因此來說,這句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破人亡」中的野花,就是外面的女人。
  • 農村俗語「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啥意思?
    農村人自己用去十幾年甚至半生的勤儉節約積攢下來的錢財,去建造自己心愛的住房,是多麼的不容易啊。因此,他們在建造住房的時候,非常講究,必須選擇一個農村非常好的風水寶地。於是,就為此農村便產生了許許多多的老話和俗語,如「門前有水是寶地,開門見山是廟堂」,就是其中之一。這句老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話說,「目不曬根,口不吞陽」啥意思?對此你怎麼理解?
    對農村人而言,人生中有兩件大事,一是婚姻,二是建房。兩件事都馬虎不得,建房和娶媳婦一樣,事前要經過嚴密的規劃,房子一旦建好,那就是百年大計,不能輕動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句俗語「目不曬根,口不吞陽」,說的就是這方面的忌諱,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家中講三孝,福祿自來到」是啥意思?
    這不,前兩天與老農聊天時老農就這樣對我說: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家中講三孝,福祿自來到」。一個家庭只要講究「三孝」,那麼,這個家庭必定福祿雙全。「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農說出這麼一句俗語,著實讓我有些迷惑,因為我不但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句俗語,而且,我更不清楚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於是,我便向老農探尋答案。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家宅莫探頭,探頭引盜偷,這句農村俗語講的意思是什麼,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雖然有不少是講述的警示、育人的意寓。不過有些農村俗語,其實是沒有什麼價值的,這些俗語講述的是封建迷信的玄學之說。要是這樣也就罷了,權當學習一下以前的玄學知識,了解下古人的另一種智慧。但是這些俗語的原意,又讓一些沒有職業道德的風水師,或者一些對風水一知半解的人,歪解了。常見的這類俗語,有那句白虎蓋青龍,本意是說陰宅的講究。
  • 俗語「富人妻是牆上皮,窮人妻是心肝肺」啥意思?為什麼這麼說
    富人妻牆上皮「富人妻牆上皮」,從字面上理解其中的含義。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富人對待妻子,就像對待牆上的漆皮一樣。古代女子地位十分低下,而且富貴人家通常會妻妾成群。富裕人家的妻子,就像牆上的皮一樣,光鮮又靚麗的時間也就不過幾年而已,每隔幾年不夠亮了,就刷一遍。
  • 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啥意思?
    我習慣每周給農村的外婆打一個電話,一般是在周末的時候。而我們電話總是能聊最少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問家常,半個小時聽外婆說古老的農村俗語。這不,昨天周末,我打電話給外婆,又聽到了一個新的俗語。歡迎圍觀,農村俗語:「小指短,丟飯碗;中指長,小霸王」,究竟是啥意思呢?
  • 農村建房俗語「門對窗人遭殃,門對門必傷人」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
    農村俗語說的「門對窗」和「門對門」,指的是鄰居街坊之間的門窗關係,如果處理不好,鄰居街坊就會鬧矛盾,起糾紛的。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傷了和氣真的不好。這種現象,多出現在隔著街道相對而居的鄰裡之間。在以前,農村門對門的鄰居建房,多半都不會大門和大門正對應著,一般都會稍微的錯開一些。因為以前的人比較唯心,講究和遵循自然,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那麼對起居房屋就會有所規矩。
  • 農村有句俗語:「大口對小口,家敗人財散」,這話是啥意思呢?
    在農村,不少人都喜歡講俗語諺語,大家對俗語諺語也都不陌生。其實平日生活中,我們總能有意無意的說出幾句俗語諺語,或者從別人口中聽到一些俗語諺語,這些俗語往往能夠起到點明說話的中心內容中心思想的作用,使得平常的語言交流有了「起伏」的感覺。
  • 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農村俗語:農村俗語「過了七月半、人如鐵羅漢」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有著幾千年的歷史。而我們的先人,把自己一代又一代的經驗,通過用簡單易記的農村俗語的方式,在民間流傳,一直流傳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