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多麼輝煌的曾經,轉身即是孤獨的背影。」
世間凡人來來往往,在輪迴的路上來去匆匆;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樣,世上沒有和你一樣的人。
因此,你註定是孤獨的。
不要問,為什麼這世界,總是殘忍得容不下你的另一個伴侶。因為,上天愛捉弄人,讓你品嘗到陪伴的甜果後,立刻讓你喝下離別的苦水。
你空空如也來到這個世界,註定你最終也要空空如也地,離開這個世界。有始有終,便是最好的歸宿。
有些人身邊,總是圍著一群無話不談的好朋友,整天就像無憂無慮的小馬一樣,活得令人羨慕,也許你會說,她太幸福了,從來沒有體會過孤獨的滋味。
有些人身邊沒有多少朋友,總是會看到她一個人吃飯,一個人去圖書館,一個人逛街,也許你會說,她太不合群了,不懂社交規則,永遠孑然一身。
也許,你永遠不會明白,為什麼會有人要推掉無數的酒會宴會,甘願坐在靜謐的圖書館看書,在茶社品茗。你不是他,也許永遠也不會明白享受孤獨的樂趣。
人這一輩子,註定不會永遠活在別人的眼光下,也不會永遠待在熱鬧的朋友圈。
煙花的絢爛是化為灰燼的前奏,再美的煙花,也不會永遠在黑夜中綻放她的光彩,總有熄滅落到地上被人遺忘的一天。
落紅也會化作春泥,再美麗的花朵,即使當初多麼芳香四溢,豔壓群芳,最終也會有枯萎的一天,也會落到水裡被帶走的一天。
所以,人也是一樣的,沒有誰能夠終身活在別人的朋友圈裡,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終究不是為他人而活,
最終的目標,就是不枉此生,無怨無悔。這世界太大,人生苦短,我們微不足道,做好自己便是最大的安慰。
世人一生都在追求極致的人生,而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人生的定義不同,對孤獨的解釋不同,便會成為不同的孤獨者。
周國平說過,「孤獨是人的宿命。」
所謂的孤獨,不過是沒人理解你,為追求夢想所付出的努力而已,即使前行路上,沒有人願意為你伸出援助之手,甚至投來鄙夷的目光,丟下嘲諷的話語。
即使這樣,你還是願意義無反顧地前行。
做一個孤獨的追夢者,即使沒有人理解你的行為,即使前進路上會遇到更多的黑暗,還是願意做一個孤獨的行者。
任何成功地獲得,絕不是別人的施捨;任何光明的臨幸,絕不是沒有經過黑暗的洗禮。
唯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能經過暴風雨般的洗禮過後方能繼續微笑面對生活;
內心心如止水,有著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的坦然,是那種經歷過人世間很多閱歷,跋涉過千山萬水後,在夏日的午後,休閒地喝咖啡的那種靜謐。
所謂的「高處不勝寒」不就是孤獨的寫照嗎?不過這是成功者的孤獨。
當你站在高山之巔,感受著風在你耳旁怒吼,白雲從你腳下飄過,伸手便可觸摸到藍天,身邊卻是沒有人,陪伴你享受著這極致的趣味,那時候的你,還會感受到內心的空虛嗎?
因為,別人還在為爬到山頂而默默努力,而你已經感嘆道這世界的美好,所謂的成功者,他們身邊的知己便不是很多,很多時候不過是自己慢慢消化了這種孤獨,於是,孤獨變成了常事。
與孤獨為伴,與寂寞為友,成了人生常態。
於成功者來說,孤獨確實是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卻又不可缺少。
懂得了這樣,你便會理解,為什麼世上的偉人大多總是孑然一生,因為他們思維方式與常人大有不同,他們妄圖改變這世界,身邊的人卻是安於現狀,沒有人理解的孤獨造就了他們不同於常人的成功。
你說,藝術家最是懂得孤獨,生前沒有人能理解他的每一幅畫,甚至還遭到抵制與謾罵,死後卻是萬人追捧,畫作有市無價。
就像梵谷一樣,一生都沒有靠買畫作,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沒有人理解他的心。
可以這樣說,在他的一生當中,沒有碰到過一個朋友,更別提一個知己了,孤獨地過完這一生,也是孤獨地在麥田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生時無人問津,死後卻是家喻戶曉。
孤獨就是人的歸宿,總有一天,你會告別這個世界,孤獨地走在輪迴的路上。
於是,這世間的分分合合,若即若離,於你來說,不過是可有可無的狀態。
習慣了分分合合,習慣了久別重逢後又老死不相往來,這世間的苦酒,你品了多少,便懂得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