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金融大學生,畢業卻回鄉養土豬,這奇葩哪去找?
原載於《農村青年》2020年第11期
文/本刊記者 何召霞
36歲的黃文博出生在湖北省隨州市溳水河畔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養了大半輩子豬,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養殖戶。受父親的影響,黃文博大學時就開始關注生豬交易市場。2005年,金融專業畢業的黃文博放棄在城市發展的機會,回到隨州和父母一起發展土豬養殖。
多年來,黃文博依託「豬小黑」養殖產業,助力當地脫貧攻堅,探索實施「一優二降三包」產業扶貧模式。從2015年開始,他累計向貧困戶發放黑豬苗22085頭,帶動隨州市8473戶貧困戶穩定脫貧,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植根綠色生態理念,
開啟別樣養豬創業路
起初,黃文博的父母是反對他回村養豬的,父親多次警告他:「紅燒肉好吃,豬可不好打理。」然而,黃文博有自己的想法。他多次和父母聊起綠色生態健康養殖以及生態食品市場的需求:「現如今,消費者對飲食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高品質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生態健康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綠色、環保的生態食品倍受消費者青睞。我想改變傳統的養殖、銷售方式,建立綠色、生態、健康的養殖模式,還要推廣給其他養殖戶......」最終,父母被他一大通「高深」的理論說服了。
黃文博懷著對「綠色生態養豬新模式」的憧憬,去了很多地方考察、學習,還深入知名養殖集團取經。不過他並沒有生搬硬套,而是根據隨州市的人文習俗、地理環境等特色信息進行技術改良。
通過對養殖環境和飼料品質的控制,黃文博制定的新型養殖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減少養殖對環境的汙染,還利於生豬養殖業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
起初的幾年,黃文博的生意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但在2012年,上天給了他當頭一棒。當時,多地「高熱病」暴發, 他從外地購進的一批豬仔陸續死去,瞬間背上百萬元的債務。這時,家人沒有責怪他,尤其是妻子的激勵與鼓舞,令他燃起再次「冒險」的勇氣。黃文博一咬牙,貸款、借錢,擴建豬舍,再次購買了100頭良種母豬。正是在那一年,豬肉行情居然暴漲,到年底,他外銷種豬2000多頭。還完最後一筆債務,回到家中,妻子正在廚房忙活,黃文博一把抱住妻子。妻子心裡早明白了幾分,輕聲問:「還完了?」「還完了。」二人沒有更多言語,緊緊擁抱在一起。
「高熱病」的教訓和「100頭良種母豬」的經驗,讓黃文博意識到養豬不僅是控制養殖環境和高品質飼料就可以做好的,還需要「生豬品種」和「科學防疫」。
2014年,精準扶貧在全國展開之際,黃文博結識了華中農業大學陳順友教授。陳順友教授說:「要想做大做強,必須佔有市場,形成自己的生豬品牌。」陳教授的話說到了黃文博的心坎,也堅定了他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在陳教授的技術指導下,黃文博選用華中農業大學陳順友研發、育種的種豬——「梅花星」,開始生態黑豬的養殖。
開創「一優二降三包」模式,
帶動8000多農戶脫貧致富
「豬小黑」是黃文博對「梅花星」豬的暱稱。黃文博依仗在養豬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和華中農業大學的優良豬種,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代養」方式,與政府聯合發動農戶養殖,全力開拓精準的產業扶貧之路。但可惜的是,試行的第一年,黃文博以失敗而告終。湖北省隨州市隨縣淮河鎮桐橋畈村山清水秀、草木肥旺,是生態養豬的絕佳場地。黃文博在這個村免費發放了90餘頭豬苗給農戶餵養,約定出欄時間,公司統一回收。到了收購季節,當他們驅車3個小時興高採烈地去收豬時,卻傻眼了。
「豬呢?」「賣了!」「合同不是約定由我們來收嗎?」「別人出的錢多我幹嗎不賣?我傻呀。」
「豬呢?」「死了!」「咋餵死了呢?」黃文博細問原因,原來是不懂技術,防疫也未跟上。跑了一天,公司沒有收到一頭豬。那一年,黃文博不僅損失了十幾萬元的豬苗,還丟掉一份訂單,不得不賠償違約金。
黃文博再次重新審視養殖模式,感到僅僅把良種豬苗提供給農戶「代養」是不夠的,還要培訓、技術、保障、服務都跟上,價格更要有保證。於是,經過多方調研、考察、論證,他聯同市、區扶貧部門與農戶、 畜牧站、保險公司、華中農業大學,依託「豬小黑」養殖產業, 探索出「一優二降三包」的產業扶貧新模式。
黃文博介紹說:「『一優』即為貧困戶提供優質豬苗。這種豬苗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耐粗飼料,肉質鮮嫩,能長到300~400斤。『二降』就是降成本和風險。公司以『構葉料+農家輔料』為營養配方,每噸飼料可降低成本180元, 養殖效益提高20%以上。降風險即為趨近於養殖零風險。公司為每頭豬購買了保險,如果養殖過程中發生豬死亡,公司賠付一頭同等重量的豬給農戶(死豬由當地畜牧部門收回,做無害化處理)。『三包』就是包技術、包收購、包價格。每次發放豬苗前,公司都要現場組織技術培訓,然後委託鄉鎮畜牧中心直接與農戶對接,提供防疫、消毒、診療等全程服務。收購價格是老百姓關注的重點,公司與每個代養戶籤訂回收價格合同:如果市場價低於合同價,則以合同價回收;若高於合同價,則按市場最高價回收(參照當地屠宰場良種豬當天最高價格),讓農戶享受最大利益。」
「有這麼好的事?」
發放「豬小黑」豬苗,推行「一優二降三包」政策,開始時有人半信半疑。
「有政府支持,白紙黑字,還能騙人!」看到有政府的「背書」。不少人都躍躍欲試,信心滿滿。一時間,「豬小黑」在全市範圍內「走紅」,記錄顯示,黃文博當年共發放豬苗2000多頭,1000多戶貧困家庭參與其中。
「我的豬發高燒,兩天沒進食了。」2016年4月,曾都區洛陽鎮黃金堂村貧困戶劉發元打電話求援。鄉鎮畜牧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立即趕到劉家,對症開藥。次日鄉鎮畜牧中心的黃文博電話回訪時,劉發元說:「豬已好了,幸虧獸醫員來得及時。」
2018年7月的一個上午,黃文博剛到公司,就有人在等著他。「豬死了你們真的賠嗎?」問話的是大洪山庹家村的貧困戶張先強。原來他養了兩頭豬,豬養到140多斤重的時候病死 了。黃文博明白張先強的心思,他立即讓保險公司核實對接,按合同約定「賠付」了兩頭同等重量的豬。
洛陽鎮黃金堂村的王強,拿著賣豬的2.3萬元眉開眼笑 :「黃總我要請你去我家喝酒,我一生都沒拿過這麼多的錢。」
懸在黃文博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這種高效益、零風險的扶貧模式,解決了生豬死亡的風險和成豬價格波動等核心因素,大大調動了貧困戶飼養的積極性,令貧困戶齊聲叫好。近萬頭優質黑土豬被貧困戶「代養」在家中,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利、政府增效」的「三增效應」。
目前,黃文博的公司與湖北省糧油進出口公司、盒馬鮮生、北京廣能、好鄰居超市、廣州錢大媽生鮮、隴上優選等大中型企業合作,年推廣銷售生態黑豬肉達500多噸。
是榮譽,是認可,更是責任
2020年10月17日,在第 七個「國家扶貧日」之際,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隨州市博裕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博榮獲「2020年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談到榮譽他的感觸頗多:「這份榮譽對我來說不僅是認可,更是一份責任。作為紮根 『三農』的青年,首先要起好示範帶頭作用,傳遞正能量;其次,團結更多奮鬥青年,帶領大學生、返鄉青年創業,讓那些喜歡農村、熱愛農業、工作在農村一線的奮鬥青年團結一心;組織更多的養殖戶培訓,幫助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最後,把生態『豬小黑』推向世界。」
終審:藺玉紅
審校:李志國 劉朱嬰
編輯:何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