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金融大學生,畢業卻回鄉養土豬,這奇葩哪去找?

2021-01-08 農村青年雜誌

學金融大學生,畢業卻回鄉養土豬,這奇葩哪去找?

原載於《農村青年》2020年第11期

文/本刊記者 何召霞

36歲的黃文博出生在湖北省隨州市溳水河畔的一個農民家庭,父親養了大半輩子豬,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養殖戶。受父親的影響,黃文博大學時就開始關注生豬交易市場。2005年,金融專業畢業的黃文博放棄在城市發展的機會,回到隨州和父母一起發展土豬養殖。

多年來,黃文博依託「豬小黑」養殖產業,助力當地脫貧攻堅,探索實施「一優二降三包」產業扶貧模式。從2015年開始,他累計向貧困戶發放黑豬苗22085頭,帶動隨州市8473戶貧困戶穩定脫貧,榮獲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植根綠色生態理念,

開啟別樣養豬創業路

起初,黃文博的父母是反對他回村養豬的,父親多次警告他:「紅燒肉好吃,豬可不好打理。」然而,黃文博有自己的想法。他多次和父母聊起綠色生態健康養殖以及生態食品市場的需求:「現如今,消費者對飲食安全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對高品質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生態健康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綠色、環保的生態食品倍受消費者青睞。我想改變傳統的養殖、銷售方式,建立綠色、生態、健康的養殖模式,還要推廣給其他養殖戶......」最終,父母被他一大通「高深」的理論說服了。

黃文博懷著對「綠色生態養豬新模式」的憧憬,去了很多地方考察、學習,還深入知名養殖集團取經。不過他並沒有生搬硬套,而是根據隨州市的人文習俗、地理環境等特色信息進行技術改良。

通過對養殖環境和飼料品質的控制,黃文博制定的新型養殖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減少養殖對環境的汙染,還利於生豬養殖業集約化規模化的發展。

起初的幾年,黃文博的生意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但在2012年,上天給了他當頭一棒。當時,多地「高熱病」暴發, 他從外地購進的一批豬仔陸續死去,瞬間背上百萬元的債務。這時,家人沒有責怪他,尤其是妻子的激勵與鼓舞,令他燃起再次「冒險」的勇氣。黃文博一咬牙,貸款、借錢,擴建豬舍,再次購買了100頭良種母豬。正是在那一年,豬肉行情居然暴漲,到年底,他外銷種豬2000多頭。還完最後一筆債務,回到家中,妻子正在廚房忙活,黃文博一把抱住妻子。妻子心裡早明白了幾分,輕聲問:「還完了?」「還完了。」二人沒有更多言語,緊緊擁抱在一起。

「高熱病」的教訓和「100頭良種母豬」的經驗,讓黃文博意識到養豬不僅是控制養殖環境和高品質飼料就可以做好的,還需要「生豬品種」和「科學防疫」。

2014年,精準扶貧在全國展開之際,黃文博結識了華中農業大學陳順友教授。陳順友教授說:「要想做大做強,必須佔有市場,形成自己的生豬品牌。」陳教授的話說到了黃文博的心坎,也堅定了他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在陳教授的技術指導下,黃文博選用華中農業大學陳順友研發、育種的種豬——「梅花星」,開始生態黑豬的養殖。

開創「一優二降三包」模式,

帶動8000多農戶脫貧致富

「豬小黑」是黃文博對「梅花星」豬的暱稱。黃文博依仗在養豬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經驗和華中農業大學的優良豬種,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代養」方式,與政府聯合發動農戶養殖,全力開拓精準的產業扶貧之路。但可惜的是,試行的第一年,黃文博以失敗而告終。湖北省隨州市隨縣淮河鎮桐橋畈村山清水秀、草木肥旺,是生態養豬的絕佳場地。黃文博在這個村免費發放了90餘頭豬苗給農戶餵養,約定出欄時間,公司統一回收。到了收購季節,當他們驅車3個小時興高採烈地去收豬時,卻傻眼了。

黃文博(左二)跟養殖戶籤訂代養合同

「豬呢?」「賣了!」「合同不是約定由我們來收嗎?」「別人出的錢多我幹嗎不賣?我傻呀。」

「豬呢?」「死了!」「咋餵死了呢?」黃文博細問原因,原來是不懂技術,防疫也未跟上。跑了一天,公司沒有收到一頭豬。那一年,黃文博不僅損失了十幾萬元的豬苗,還丟掉一份訂單,不得不賠償違約金。

黃文博再次重新審視養殖模式,感到僅僅把良種豬苗提供給農戶「代養」是不夠的,還要培訓、技術、保障、服務都跟上,價格更要有保證。於是,經過多方調研、考察、論證,他聯同市、區扶貧部門與農戶、 畜牧站、保險公司、華中農業大學,依託「豬小黑」養殖產業, 探索出「一優二降三包」的產業扶貧新模式。

黃文博介紹說:「『一優』即為貧困戶提供優質豬苗。這種豬苗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耐粗飼料,肉質鮮嫩,能長到300~400斤。『二降』就是降成本和風險。公司以『構葉料+農家輔料』為營養配方,每噸飼料可降低成本180元, 養殖效益提高20%以上。降風險即為趨近於養殖零風險。公司為每頭豬購買了保險,如果養殖過程中發生豬死亡,公司賠付一頭同等重量的豬給農戶(死豬由當地畜牧部門收回,做無害化處理)。『三包』就是包技術、包收購、包價格。每次發放豬苗前,公司都要現場組織技術培訓,然後委託鄉鎮畜牧中心直接與農戶對接,提供防疫、消毒、診療等全程服務。收購價格是老百姓關注的重點,公司與每個代養戶籤訂回收價格合同:如果市場價低於合同價,則以合同價回收;若高於合同價,則按市場最高價回收(參照當地屠宰場良種豬當天最高價格),讓農戶享受最大利益。」

向養殖戶發放「豬小黑」向養殖戶發放「

「有這麼好的事?」

發放「豬小黑」豬苗,推行「一優二降三包」政策,開始時有人半信半疑。

「有政府支持,白紙黑字,還能騙人!」看到有政府的「背書」。不少人都躍躍欲試,信心滿滿。一時間,「豬小黑」在全市範圍內「走紅」,記錄顯示,黃文博當年共發放豬苗2000多頭,1000多戶貧困家庭參與其中。

「我的豬發高燒,兩天沒進食了。」2016年4月,曾都區洛陽鎮黃金堂村貧困戶劉發元打電話求援。鄉鎮畜牧中心的專業技術人員立即趕到劉家,對症開藥。次日鄉鎮畜牧中心的黃文博電話回訪時,劉發元說:「豬已好了,幸虧獸醫員來得及時。」

2018年7月的一個上午,黃文博剛到公司,就有人在等著他。「豬死了你們真的賠嗎?」問話的是大洪山庹家村的貧困戶張先強。原來他養了兩頭豬,豬養到140多斤重的時候病死 了。黃文博明白張先強的心思,他立即讓保險公司核實對接,按合同約定「賠付」了兩頭同等重量的豬。

洛陽鎮黃金堂村的王強,拿著賣豬的2.3萬元眉開眼笑 :「黃總我要請你去我家喝酒,我一生都沒拿過這麼多的錢。」

黃文博(右)向養殖戶發放「豬小黑」

懸在黃文博心裡的一塊石頭落了地。這種高效益、零風險的扶貧模式,解決了生豬死亡的風險和成豬價格波動等核心因素,大大調動了貧困戶飼養的積極性,令貧困戶齊聲叫好。近萬頭優質黑土豬被貧困戶「代養」在家中,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利、政府增效」的「三增效應」。

目前,黃文博的公司與湖北省糧油進出口公司、盒馬鮮生、北京廣能、好鄰居超市、廣州錢大媽生鮮、隴上優選等大中型企業合作,年推廣銷售生態黑豬肉達500多噸。

是榮譽,是認可,更是責任

2020年10月17日,在第 七個「國家扶貧日」之際,全國脫貧攻堅獎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隨州市博裕生態養殖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博榮獲「2020年脫貧攻堅獎奮進獎」。

發放「豬小黑」收益款

談到榮譽他的感觸頗多:「這份榮譽對我來說不僅是認可,更是一份責任。作為紮根 『三農』的青年,首先要起好示範帶頭作用,傳遞正能量;其次,團結更多奮鬥青年,帶領大學生、返鄉青年創業,讓那些喜歡農村、熱愛農業、工作在農村一線的奮鬥青年團結一心;組織更多的養殖戶培訓,幫助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最後,把生態『豬小黑』推向世界。」

終審:藺玉紅

審校:李志國  劉朱嬰

編輯:何召霞

相關焦點

  • 北大博士張育賢,11年養出脫貧致富「巴山土豬」
    養豬,養什麼豬?在回鄉的一年前,張育賢也已經做好了計劃。 2008年「瘦肉精」事件發生後,張育賢就想到了兒時吃過的家鄉美味——青峪黑豬肉。「青峪豬是通江的地方豬種,肥而不膩、細嫩爽口、肉味香濃、營養豐富、抗病性好,更重要的是青峪豬豬肉是有機綠色食品,食用安全放心。」張育賢決定將家鄉青峪豬品牌培育壯大。
  • 農村裡面養土豬好,還是飼料豬好,養豬人如何選擇?
    這兩種情況都在的,就看誰幹了;不同的人養豬賺錢數量不一樣,也是適合不同的養豬辦法,那麼怎麼養豬更賺錢呢?養土豬的適合人群:適合放養三五頭那種,補貼家用,也不吃飼料,過年就殺了吃肉,人們都喜歡吃價格也比較好;有很好的散養條件,比如大山裡面,放養豬,飼料成本會很低,土豬的耐粗飼料更好,所以適合散養土豬;第三種就是有好的銷路,可以專門賣土豬肉,有很好的品牌,豬肉價格上的去,那就可以規模化養土豬了,這條路很難,但是真的養好了賣好了競爭反而小了;總體來說土豬單頭豬利潤更高;養飼料豬,
  • 大學生不知道去哪實習找工作?這5個渠道能幫你「一鍵搞定」
    導語:如果問大學生最關心的是什麼?那一定是「就業」!很多大學生在臨近畢業時就會非常的焦慮,不知道去哪實習找工作。雖然很多高校會在畢業之際為學生安排實習、招聘會等活動,但無疑是杯水車薪,並不能從根本解決廣大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 女博士命理上不喜歡金融,去銀行工作很有前途,為何?//結緣解命
    又是一年畢業季,很多畢業大學生都要去找工作了。在命理上,什麼行業單位適合自己,會有前途;什麼行業不宜?還真的花些功夫才能確定·。什麼行業是最適合自己的?命理用神可以給答案的!今天下午,有位今年畢業的山東女博士生,通過私信找到了我。說是看過我的命理分析文章,覺得我命理水平還行。
  • 舒城女大學生辭職回鄉當豬倌 把大別山土豬賣成網紅豬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安徽舒城女孩魏霞是「85後」,大學畢業後,她不顧父母反對,辭去省城的一份穩定工作,和放棄保研的老公一起回到舒城老家,在山林租地養土豬,從最初的幾頭小豬仔到規模化養豬,從實體門店做到全網銷售,這倆有文化的「85後」夫妻,真真實實的把大別山土豬養成了「網紅豬」。
  • 餵散養土豬有多大效益啊?
    土豬就是沒有經過雜交改良的本地豬,本地豬的特點就是生長慢,耐粗飼,脂肪多,瘦肉少,肉質優良,肉味鮮美,口感細膩。真正的土豬銷售價格特別高,是養殖場養殖的雜種豬價格的兩倍以上,而且不容易購買到。餵散養土豬有多大效益啊?
  • 大別山土豬藉助聚划算「走進」全國消費者餐桌
    12月16日上午「聚划算賣空大別山土豬」項目上線剎那,數百份補貼後19塊9一斤的大別山豬肉被消費者「秒無」。12月16日全天,全國消費者共從聚划算買走2噸豬肉,其中包括近一千份的19塊9一斤的低價豬肉,這已經達到同期同質豬肉的全網最低價。
  • 看餓系列:你聽說過湖南五大土豬嗎?都很土,但是超香…|湖湘地理
    31 種土豬已瀕臨滅絕 " 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人們開始懷念多年前家裡養的那頭肚子拖地的或花或黑的老母豬,回憶上山打豬草的歲月,唇齒間回味起久違的肉香來。我們在這種語境中開始找尋湖南的土豬,多少有些後知後覺。慶幸的是,情況並不十分悲觀,大圍子豬、沙子嶺豬、寧鄉花豬、湘西黑豬、黔邵花豬,湖南的主要五個土豬種群,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 名牌大學畢業,一個月工資不到二千怎麼辦,是不是廢了?
    將來的路還得靠你自己去走,要忘記自己名牌大學生的身份,敲開了門,進去了,大家靠的是自己的專業能力。大學教會你的是一種再學習能力,走出校門,大家都一樣,都要從頭再來,都要學習,只是你以前的基本功紮實,理解能力比別人強,更容易掌握新的技能。
  • 大學生奇葩字體火了,「橫平豎直」打敗閱卷老師:我頭好疼
    在練習寫字的過程中,有些同學別出心裁地創造出了一種非常「奇葩」的字體,每當閱卷老師看到這類卷面時,總會忍不住唉聲嘆氣:老天為什麼要讓學生這麼折磨我!這寫的是個啥?大學生奇葩字體火了,沒有一筆是彎的,閱卷老師很頭疼在網上,一名大學生在考試時所寫的「楔形」字體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 《中國經營者》專訪壹號土豬創始人陳生
    2007年,北大畢業的陳生開拓新市場,宣布進軍土豬行業。包括壹號土豬、壹號土雞等品牌在內的壹號食品集團,已在全國開出超過2000家生鮮連鎖店。 特約評論員 因為剛好大家基本上不去酒店吃飯了,基本在家庭裡面吃飯,壹號土豬主要是在商超、在農貿和在社區店裡面賣,所以壹號土豬或者說我們的生鮮店大概能增長50%到100%左右。 劉曄:所以您的壹號土豬這塊是增長的?是利好的? 陳生:對,是大幅度增長,利好的。
  • 我國養殖的豬多是外國引入的豬種,以前的農村土豬淘汰了麼?
    這是一種從國外引入我國的豬種,適合規模化養殖,生長快,瘦肉率高,利潤大。 而以前,那種本土的土豬已經非常少了。有人說,是土豬不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養殖周期太長,養殖成本太高,已經可以宣布淘汰掉了。
  • 1996年包分配格局被打破 那個年代大學生如何找工作
    &nbsp&nbsp&nbsp&nbsp1996年開始,包分配的格局被打破 那個年代畢業的大學生是如何找工作的?&nbsp&nbsp&nbsp&nbsp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的大學生畢業後包分配。1996年1月9日,原人事部印發了《國家不包分配大專以上畢業生擇業暫行辦法》,正式打破包分配格局。&nbsp&nbsp&nbsp&nbsp政策落地的初期,大學生是如何邁出自主擇業的第一步的?
  • 務川大學生返鄉創業風生水起
    這得益於返鄉創業的大學生鄒正。鄒正是該縣第一批回鄉發展產業的大學生之一,經過幾年努力,種的果園擴大到500餘畝,還帶動社區村民發展精品水果6000餘畝,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路。鄒正的果園吸引遊客前來採摘近年來,務川自治縣大力實施「引鳳還巢」「圓夢計劃」「人才工程」等大學生回鄉創業工程,在資金、場地、技術、服務等扶持政策方面大開方便之門,鼓勵務川籍學子和有志青年人才回鄉幹事創業,大學生創業風生水起。該縣浞水鎮長江社區何林宇,畢業於江西泰豪動漫學院,一直在貴陽生活。
  • 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窮不走親,富不回鄉,說盡人情事理
    俗語:鬥米養恩,擔米養仇;窮不走親,富不回鄉,說盡人情事理老祖宗們都是非常有智慧的,他們說的話簡單粗暴又不無道理。這不,小編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教會了我們為人處世,告訴我們人情事理。這句俗語就是「鬥米養恩,但米養仇;窮不走親,富不回鄉。」
  • 部分河北籍大學生的心酸,學校放假,家又回不去,心裡著急又無助
    而學生的家長們,在得知了這一情況之後,心裡也是又擔心又無奈,可是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雖然有志願者暫時幫忙解決了眼前的困難,但是後續還是會有一些需要處理的事情。學校放假了,又回不去家的大學生們應該怎麼辦?
  • 寫給2020大專畢業的自己
    後來無奈他們只能選擇在鄭州找一份工作先掙錢。就這樣我們又分離了。有的去便利店當了收銀員有的去小區做了安保也有的選擇了別的工廠,一切看似都那麼可笑。大家曾經的夢想都被現實擊潰了。就這樣大家幹到了年底,手裡多少攢了些錢。
  • 女孩撿到「無毛豬」,養了幾個月後感覺不對勁,哭訴:這絕不是豬
    ,琳達覺得於心不忍,於是便將這隻無毛豬帶回家中,當成寵物飼養。這些寵物不但是人們身邊的好夥伴,但是給大家帶來了許多樂趣,不過大多數人養寵物都是以貓狗為主。當然也有一些人會養變色龍、烏龜、金魚或者一些嚙齒類類動物,例如豚鼠、倉鼠等等。也會有一些人選擇養豬當寵物,不過一般來說,作為寵物的那種豬跟平時大家食用的那種豬品種不同,寵物豬不會像肉豬一樣長得那麼大,而且性格也很溫順,也是不少人都很喜歡的一種寵物。
  • 聚划算賣光大別山土豬 百億補貼打造19塊9全網豬肉最低價
    16日上午「聚划算賣空大別山土豬」項目上線剎那,數百份補貼後19塊9一斤的大別山豬肉被消費者「秒無」。16日全天,全國消費者共從聚划算買走2噸豬肉,其中包括近一千份的19塊9一斤的低價豬肉,其中七成訂單來自下沉市場。據比較,19塊9一斤的豬肉已經達到同期同質豬肉的全網最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