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養殖的豬多是外國引入的豬種,以前的農村土豬淘汰了麼?

2020-11-28 騰訊網

「如今的豬肉沒有小時候的香了!」可能大家都有過這樣的感慨。

有人說,這是因為生活條件好了,如今大家吃豬肉吃得多了。所以,也就不覺得豬肉那麼香了。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一年吃不了幾次豬肉,也就會覺得豬肉香。

這種解釋,可能有那麼一些道理。

但是,「豬肉沒有小時候那種豬比較香」的原因,可能還有另外一個。

那就是,豬的品種很有可能不一樣了。

如今的商品化豬肉,70%以上的都是外三元豬。這是一種從國外引入我國的豬種,適合規模化養殖,生長快,瘦肉率高,利潤大。

而以前,那種本土的土豬已經非常少了。有人說,是土豬不適應當下的市場環境,養殖周期太長,養殖成本太高,已經可以宣布淘汰掉了。

然而,筆者認為,土豬的淘汰不一定是市場消費者選擇的原因,更多的是整個養豬大環境的變遷。

養豬模式的變遷

我國的養豬歷史已有幾千年,從古至今,養豬都是我國一個最主要的養殖產業。這麼長的養殖歷史,自然有著數不勝數的豬品種。在我國各地,都有著地方性的豬品種保留至今。在30-40年前的老農村,養豬的人是非常多的。

那時候的養豬不是如今的大規模化養豬廠,是家裡養兩三頭豬。過年的時候可以直接吃豬肉了。

很多人以為當年的農村養豬與今天的養豬是「同樣」的養豬。

這是完全不一樣的。

為什麼如今在農村養豬,需要一個標準化的養殖廠呢?為什麼需要一個較好的養豬排汙系統呢?因為,當下農村養豬,也是一種「集中式」的養豬模式,還是一種商品種。這種密集的養豬模式,必然會導致「高汙染」,排汙肯定是必然的。

以前的農村養豬,跟養牛更像,一家一戶一兩頭豬,而且基本上都是散養,還有地方出去「放豬」。這種自然的養殖,基本上造不成什麼汙染。

如今,養豬不是為了自己吃,而是為了多賣錢,同樣的面積養得越多越好,這才是養豬汙染的根本來源。

家裡養了一兩頭豬,根本沒有覺得有什麼「臭味」。但養上幾十頭豬的後,一條街上老遠就能聞到「臭味」。

這是養豬模式帶來的變化。

而土豬的品種,在這個「密集化」養豬,追求低成本、短周期的養豬模式下,必然也是不適應的。以前養豬,是一頭豬養一年,如今養豬呢?講究的是越來越好,吃得多,長得快,那就是好豬。

養豬模式的變化,才是豬種改變的必然原因。

土豬很難「商品化」?

很多人都唱衰土豬,認為土豬品種「一無是處」,應該早早地被市場淘汰掉。但土豬真的那麼差麼?

還真不是。

本土土豬養了幾千年,豬種在對環境的適應性、抗逆性上,都有很大的優勢。外國引種過來的外三元豬,是沒有土豬那麼好養活的。

在豬肉上,外三元豬的豬肉瘦肉率更高,這是很多人認為外三元豬更好的一個理由。

誠然,外三元豬的瘦肉率更高,但消費者愛吃瘦肉只是一個「具象化」的表達,消費者真正要吃的是豬肉的味道。如果僅僅是瘦肉,但沒有一點豬肉的香味,很多消費者估計還會選擇土豬肉。

從肉質上、還是生產上的抗病性來看,土豬從來不是弱勢的一方。

真正讓土豬難以適應當下養豬環境的主要原因,還是「密集化」養豬造成的。

以前的養豬大環境是「一萬個人養一萬頭豬」。如今的養豬環境是,一個人恨不得養一萬一頭豬。

在這樣的養豬環境下,根本不可能選擇土豬來養殖。土豬很難實現規模化的養殖,至少在對比上,沒有外三元豬那麼容易。

土豬還有發展的價值麼?

土豬已經沒落了,這是實際情況。當我們有了這麼大的豬肉需求量時,指望每個人都回家養一頭土豬,已經很難了。

這時候,也只能讓專業的人來規模化的養豬。

但規模化的商品豬面前,土豬肉也不是一無是處。

在市場上,土豬肉的價格往往要比普通豬肉更高,除了養殖成本高外,消費者的認同也是很大的一方面。

土豬的養殖還是很有發展前途的。隨著消費多元化的興起,可能大家對豬肉的需求會更偏向到品質上去。豬肉的種類也會越來越多。

以前傳統又好吃的土豬,這時候或許會再一次「活」過來。

前提是,我們能保護好——土豬的豬種。

相關焦點

  • 中國土豬即將滅絕,家鄉的味道也會沒有了,誰之過呢?
    也有人說是豬的品種問題,以前散養戶都是養本地土雜豬,可是,現在農村裡的土豬沒有多少個了,都是飼養外來品種的多!還有一些人認為,是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都有肉吃,肯定是覺得不太好吃了!其實,豬肉不好吃,本質上還是豬的品種問題,因為本地土豬的肌內脂肪含量達到3.5%左右,而白豬通常只有1%,甚至是0.8以下的呢!然而,肌內脂肪含量的高低,決定了豬肉的好吃與否!
  • 9000年土豬被「逼上絕路」!種豬進口創十年新高,中華豬該如何翻身?
    也許有人不信,咱們老祖宗養了幾千年的土豬,怎麼可能輸給洋豬?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市場逐步將他們淘汰了。因為本土豬確實「打」不贏洋豬,主因有二:「肥」和「慢」。
  • 9000年土豬被「逼上絕路」!中華豬該如何翻身?
    說了這麼多,不少人會問,中國土豬是被我們「吃」沒的嗎?恰恰相反,本土豬稀缺,正是因為我們吃的太少了!文章前面我們有提到,在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豬肉市場上有90%以上是土豬,到了2007年的時候,這個佔比下滑到了2%!而洋種豬卻「趁機」迅速搶佔市場。也許有人不信,咱們老祖宗養了幾千年的土豬,怎麼可能輸給洋豬?這其中的原因,就是市場逐步將他們淘汰了。
  • 中國土豬危險時刻:因大力養殖洋豬瀕臨滅絕,純正回鍋肉沒了
    從《詩經》到《齊民要術》,從《莊子》到《王禎農書》,中國本土豬在我們的農耕文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豕」的意思就是:豬,中國土豬世界上總共有300多種豬,中國現有豬種125種,而現存的地方豬種就有88種,它們廣泛地分布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適應著當地環境,改造著在地文化,也與本地的人們朝夕相處,生生不息。
  • 湖南省流沙河花豬打造全國最大地方豬種特色養殖基地
    ,正在朝著打造全國最大的地方豬種特色養殖基地發奮努力。我們始終堅持優質優產,以養好豬穩定社會,促使經濟不斷發展,為人們的「菜籃子」不斷豬肉,為老百姓帶來好日子而努力奮鬥。李述初還表示,正在加快從勞動力養殖過渡為技術性養殖的進程,大力推行養殖規模化、現代化、智能化。將打造全國最大的地方豬種特色養殖基地,為老百姓的餐桌增彩。
  • 土豬危機!正在消失的中華本土豬
    2008年農業部的調查數據顯示,橫涇豬等8個地方豬種已找不到了,深縣豬、項城豬等4個品種已確定滅絕,85%左右地方豬種的群體數量呈下降趨勢,31個品種處於瀕危和瀕臨滅絕狀態。中國近萬年的養豬歷史,數不盡的美食,從東坡肉到回鍋肉,從糖醋排骨到紅燒豬蹄,再也難以找到最合適的豬肉了,很多人再也尋不回兒時的肉香了。
  • 本土豬種瀕臨滅絕!中國超8成豬肉是外國貨,進口費每年高達數億
    我國「養豬」科學家陳瑤生團隊正在攻堅「卡脖子」難題,提高國產商品豬肉的產量和質量。陳瑤生表示,世界上百分之五十的豬都養殖在中國,但中國對於豬肉的消耗極大。而中國種豬長期都依賴於進口,要儘快攻克這個難題。僅13年,本土豬暴跌至近九成從1994年到2007年,我國本土豬種市場佔有率從90%暴跌到只有2%。
  • 黃山出臺《方案》拯救土豬 2022年皖南花豬要出欄5萬頭
    日前,黃山市政府出臺方案,決定全力扶持這一本土優良豬種回歸百姓餐桌。很多人還有記憶,以前的豬肉好吃,很香,被稱為是兒時的美味記憶。那時候,皖南的豬,不是(皖南)花豬,就是江西來的土種黑豬,或者是本地雜交豬,洋豬非常少。歲月流逝,現在的農村,散養豬的越來越少。青壯年外出務工、經商或上班,留守的種茶苗,打小工,總之,沒人養豬。
  • 有些豬飼料中含有豬血,讓豬吃豬於心何忍?
    最近一段時間非洲豬瘟疫情比較多,為了更好的防範非洲豬瘟農村農業部規定:停用以豬血為原料的血液製品生產豬飼料。當這則消息發出的時候很多人感到震驚,豬飼料中為什麼會有豬血?不僅僅是網友,許多養殖的農民也不知道有這事,很多農村養殖戶說自己也會買少量的豬飼料,大部分還是餵養自己家種植的玉米、大豆餅,餵豬飼料豬的確長得很快,但是豬飼料太貴了全部餵豬飼料餵不起,他們也是第一次聽說有些豬飼料裡面含有豬血這種成分。有網友指出,讓豬吃豬於心何忍?
  • 8個豬種已滅絕,29個品種瀕危!豬年如何保衛「中國土豬」?
    這些即將消失的地方豬種,被戲稱為「熊貓豬」,據第四次全國大熊貓調查統計,野生大熊貓的數量1864隻,遠比這些豬多。 早在古羅馬時代,西方人就曾引進中國廣東豬種,雜交後育成羅馬豬。18世紀初期,英國引進的廣東豬種,是後來約克夏豬和巴克夏豬的祖先。
  • 農村土豬比飼料豬好在哪裡?為何有人就算價格貴也寧願買土豬肉?
    不過現在光是普通豬肉已經無法滿足大家了,很多人都喜歡農村土豬肉,這些豬肉比飲料豬好在哪裡呢。農村土豬比飼料豬好在哪裡?為什麼有些人就算價格貴也寧願買土豬肉?要說農村土豬肉好在哪裡,我們先來看看飼料豬肉是如果養出來的就知道了。
  • 趣聞| 中國的豬是從哪裡來?
    /(截圖自 bilibili@華農兄弟)作為最早飼育家豬的國家在漢代中國豬種已外傳古羅馬帝國曾引入華南豬根據宋代史學家周去非的記載「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雲,拖長數丈,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豢釀酒其中。"
  • 締造土豬行業傳奇與輝煌
    目前,他正在締造土豬行業傳奇與輝煌。從生豬屠宰中,他看到了生豬產業化希望林其鑫出生於何埂鎮聯盟村。「父親從事生豬屠宰業,我5歲就開始接觸土豬屠宰,10歲便可獨自分割一頭豬,13歲可獨立宰殺土豬,15歲開始在重慶主城銷售豬肉,從小對這個行業就比較熟悉和了解。」
  • 豬年到了,中國部分土豬卻瀕臨滅絕需要保護
    羅馬豬是西方人引進廣東豬雜交的結果,廣東豬種還是約克夏豬跟巴克夏豬的祖先,美國的波中豬,切斯特白豬同樣有中國土豬的血統。古人宰豬圖(甘肅嘉峪關魏晉墓磚畫)漢代陶豬圈(隨葬品)目前而言,我們國家的豬種簡單講可以分為三大類,地方豬種,培育豬種,引入豬種。
  • 洋豬入侵30年,中華土豬瀕臨滅絕
    養豬大戶中國,養殖近6.9億頭豬,中華土豬卻已瀕臨滅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養豬大國,中國人與豬的淵源最早可追溯到9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
  • 人稱「西部土豬王」!他用12年時間,將土豬生意做到20億元
    人稱「西部土豬王」!,他經營的重慶琪金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區最早做土豬肉連鎖專賣店的公司,也是現在土豬行業影響力很強的企業。因為當時重慶市場上賣的都是瘦肉型豬,口感不好也不夠香。看到了消費需求,他決定專門做土豬生意,土豬養殖周期長、回報慢,他就給農戶送土豬種、按頭給補貼。就這樣,林其鑫一步步把土豬生意發揚光大。
  • 壹號土豬成名往事:創始人吃遍全國豬肉,豬飼料都要嘗
    12年前,北大才子陳生做出一個驚人之舉,進軍土豬行業、賣起了壹號土豬肉,當時引發輿論軒然大波,皆不看好他,認為是「大材小用」。12年過去,其創辦的壹號土豬已經有2000多家連鎖門店、銷售網點,年銷售額達十幾億。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遠。
  • 又發現一種土豬品種,開發潛力大(附專業分析)
    又發現一種土豬品種,開發潛力大(附專業分析) 四川省農業農村廳2017-06-07 12:02:20 閱讀(40368)
  • 未來5-10年農民搞養殖,豬、牛、雞哪個更好?看完有數了
    今年可以說是養殖行業最爽的一年了,雖然隨著物價上漲,現在的價格以後也有可能達到,但是現在的養殖利潤以後恐怕是難以超越了。看到如此高額的利潤很多農民也就有了搞養殖的衝動,而目前農民投資養殖常見的就是養豬、養雞和養牛,那未來5-10年農民搞養殖,豬、牛、雞哪個更好呢?
  • 壹號土豬遂溪項目進豬 京鵬液態料飼餵系統上線
    項目建設包括辦公區、母豬區、保育區、隔離區、糞汙處理區,以及配套保育豬出口、後備引種入口以及淘汰豬出口等設施。京鵬環宇畜牧負責項目的整體規劃,並提供欄體和智能化配套設備。智能飼餵 高效衛生節能在飼餵方式上,遂溪壹號土豬項目選用了京鵬液態料智能飼餵系統,配懷母豬、妊娠母豬、分娩母豬、育肥豬,通通適用。好吃的來了,我誰也不讓液態料飼餵具備如下優勢:第一、整個飼餵過程全部由電腦控制,高度自動化,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勞動力成本,大大提高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