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龍是否要改英文譯名在全國各大門戶網站引發熱評
多數網友力挺「loong」
本報11月20日刊發的《<蘭州宣言>呼籲為龍「改名」》報導被國內各大門戶網站轉載後,網友紛紛發帖,對中華龍是否應將英文名改譯為「loong」一事展開了熱烈的評論。 截至當天下午6時,搜狐網友已發帖1830條,這些意見和評論見仁見智,不過,多數網友對中華龍改譯為「loong」持贊成態度,反對西方人詆毀中華龍的光輝形象。
力挺派:
英譯改為「loong」有創意
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在11月18日對外發布的《龍文化論壇蘭州宣言》中認為:「中華龍與西方文化中的龍『dragon』完全不同,西方國家和社會大大歪曲和損壞了中華龍的光輝形象,應該將中華龍英譯為『loong』以示區別。」對此,以搜狐網友「一枝獨秀」為代表的「力挺派」認為:「中國的龍和英文的龍本身就是兩回事,概念上就不一樣,我們幹嗎非要用他們的邪惡龍啊,自己的『Loong』就很好嗎!讓老外看看我們的創意!」網友「山東泰安」認為:「由於名字相同的問題,中華龍的確被西方人所誤解,這個話題已經討論很長時間了,改譯名這個建議很有建設性,個人意見贊成!」
中立派:
改與不改都一樣
而「中立派」網友「小精靈」則認為:「龍在西方是邪惡的象徵,在宗教的典籍上也是這樣記述的。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似乎不見得龍總是好的,龍其實是王者的象徵,改與不改都是一個樣。」
網友說:「要改也罷,不改也行,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不管怎麼改,這一點是永遠不變的。」
反對派:
要改的是看法而非單詞
「反對派」的網友也不甘示弱,網友「又逢源」說:「沒有必要更改譯名,就是更改譯名後,你也不能左右外國人的意識形態。因此,我們的文化工作者應該更加努力工作,弘揚中華文化,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慢慢地正確解讀中華。」
搜狐網友「星辰」的說法更直接,他說:「不該更改!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世界觀,不應該隨外國人的看法而改變。需要更改的是外國人的看法,而不是我們中華龍這個單詞。」
中華龍絕不是「dragon」
本報記者專訪蘭州龍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克復
11月20日,本報獨家刊發的《<蘭州宣言>呼籲為龍「改名」》一文被搜狐等國內各大門戶網站轉載,並引發了網友對中華龍是否應將英文名改譯為「loong」的熱評。網友們對於中華龍英文譯名「dragon」為什麼要改、新譯名「loong」為何不選擇用「long」等其他名稱發出了不少疑問。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的發起者和組織者——蘭州龍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克復先生。
「dragon」一詞
醜化中華龍形象
記者:眼下,許多網友對於中華龍的英文譯名「dragon」為什麼要改提出了疑問,那麼「dragon」一詞在西方文化中是被怎麼解讀的呢?
張克復:在西方的神話和傳說中,「dragon」是惡魔的象徵。《哥倫比亞百科全書》有關「dragon」的條目解釋是,「dragon」是一種虛構的怪獸,通常被描述為體形龐大、有翅膀並能噴火的爬行動物;「dragon」常常被與邪惡聯繫在一起。
一些西方國家把中國比喻成「Red Dragon」,但「Red Dragon」是基督教傳說中最初也是最大的惡魔,其用意的負面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我們的中華龍主要象徵正義與吉祥,這與西方文化中的「dragon」截然不同。西方國家將中華龍譯為「dragon」是不合適的。
譯為「loong」
早有廣泛使用基礎
記者:中華龍英文名為何要由「dragon」改為「loong」,而不是「long」等其他名稱呢?
張克復:外國人把「龍」翻譯成「dragon」,可能是因為兩者之間在外形上有相似之處。但是,幾乎所有華人都將中華龍視為吉祥和力量的象徵,國人普遍認同自己是「龍的傳人」,「龍」 已成了聯繫海內外華人情感的精神紐帶。因此,把「龍」翻譯成「dragon」顯然是錯誤的。
龍是可以翻譯為「loong」這一形式的。早在20世紀40年代,中國生產的一種「龍鳳牌香菸」的英文名稱就是「Loong Voong Cigarette」,很多海外華人姓名中的「龍」字也是音譯為「loong」的,例如著名武術家李小龍名字的英譯是「Lee Hsien Loong」(他的英文名字是「Bruce Lee」)。而澳大利亞等地,外國友人已經將中國人舞龍燈活動中所使用的龍燈稱為「loong」。另外,「loong」的兩個「o」字母就像是龍的兩隻大眼睛,還具有象形文字的特點。因此,把龍翻譯成「loong」已有著廣泛的使用基礎。
中華龍英文名選擇「long」本是可以的,但「long」已主要作為形容詞「長」的意義而存在,但英文辭典中現在仍沒有「loong」這個單詞,因此把「龍」翻譯成「loong」不會引發歧義。(記者 李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