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洛書」到周易後天八卦,以及八卦九宮和五行的排列邏輯

2021-01-08 大劦說國學

據傳在洛水河邊,有一隻神龜出現,它背上有一副圖。大禹參考了這幅圖和前面文章中提到的河圖,然後治水成功。神龜背上的這幅圖,就是今天說的洛書。

圖一、洛書神話傳說

我們把神龜身上的圖案,標識出來,具體如下

圖二、洛書示意圖

一、洛書的排布規律

1、從圖上看,洛書也是一些列黑白點的圖案,這些圖案共分為9個部分。

2、所有的白色點,都是奇數點,屬於陽。其分別為1、3、5、7、9。

3、所有的黑色點,都是偶數點,屬於陰。其分別為2、4、6、8。

4、奇數點,佔據上下左右和中間這幾個真位。

5、偶數點佔據四個角。

6、第4條和第5條,我們換一個標識方式,你可以看的更清楚。如下圖

圖三、洛書中的陽數、陰數分布情況圖

在上圖的右半部分,我用白色背景標識奇陽數,用灰色背景標識的是偶陰數。

7、「四正四維皆和於15」,如下圖

圖四、四正四維皆和於15圖

四正就是圖中紅色線條穿過的四條邊線,四維就是穿過中心5的四條綠色線段。這8條線段穿過的數字之和,全部為15。

二、從洛書到九宮

其實當我畫出圖三的時候,你就已經發現了,右側就是九宮圖--9個數字按照洛書的規則依次排布與9個格子中。

在九宮圖中,按照中國古代的傳統,他們的方位依次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如下

圖五、九宮方位圖

三、從九宮到八卦的演進

我們都知道洛書有個記憶口訣,如下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四二為肩、八六為足、五居其中。

其實前四句就是文王后天八卦的畫卦方式,因為後天八卦就是根據洛書來的。如圖

圖六、從洛書到八卦

而文王后天八卦的記憶歌訣,如下

一數坎來二數坤,三震四巽是中分,五數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四、八卦配方位,來源於五行的分布

那問題來了,為什麼在文王后天八卦裡面,要給1配上坎卦,給2配上坤卦,......,給9配上離卦呢?其實這麼配對,來源於五行的思想。

在《尚書》中有一個「洪範九疇」的故事,大概是說當初鯀治水的時候,使用「堵」的方式,破壞了五行,造成天下大亂。結果上帝震怒,鯀也被殺死了。到後來大禹治水的時候,大禹按照「洪範」的規則,遵於五行,疏導水患,而大獲成功。

「洪範九疇」就是9條天道的運行大綱,或者大法。洪範中說到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他們都有自己的屬性:

水:往下溼潤;火:向上焚燒;木:可彎可直;金:可改變形狀;土:可種莊稼。

後來,陰陽家就根據五行的特徵,給他們分配了方位,如下

東方:木(青色)南方:火(赤色)西方:金(白色)北方:水(黑色)中間:土(黃色)

圖七、九宮的五行對位

按照這個思想,水屬北火屬南,所以八卦方位就把坎放在了數字1所在的北方、把離放在了數字9代表的南方。如下圖

圖八、坎離配進入九宮

按照五行思想,坎離配進九宮了,但其他各個卦都對不上啊?--木金土三項,不見於這八種基本象徵之內呢。

但是,五行思想一個重要內容,是五行之循環決定一年四季代換、萬物生長老死。依據這樣的思想,《說卦傳》也把八卦組成一個反映萬物生長老死過程的體系。春雷發聲,萬物始生,太陽從東方升起,是每天的開始。於是把象徵雷的震卦安排在東方。兌在西方,是因為兌通悅,而「悅萬物者莫如澤」,兌象徵澤,使萬物悅,所以安排在西方。其他各卦方位的安排,也是基於它們在萬物生長中的地位。自然,這樣的安排有許多牽強,那是不得已的,因為八卦原本不是為了配八方而做的。

圖九、根據五行配置的完整的後天八卦圖

五行方位中有「中」,八卦方位沒有中,這也是不得已的變通。但《說卦》安排八卦方位是受了五行說的影響,則是沒有問題的。

根據五行配置後天八卦,這只是一種解釋。當然也有其他的解釋,比如根據當初周國所在的陝西西安附近的地形地勢:比如陝西東北是山西,山西山比較多,所有東北屬於艮;西安的北方是黃河,代表水;西邊有青海湖,代表兌.......等等,我們就不一一解釋了。支持這種解釋的人也很多,在張志春的《奇門遁甲》系列書中就持這種觀點。

五、總結

圖十、從洛書到八卦的演變軌跡

今天我們就從洛書的黑白點排布,推導出九宮,從九宮的方位配置到五行,又從五行配置到八卦。這就為「後天八卦起源於洛書」,進行了閉合的梳理。希望對你有幫助。

相關焦點

  • 陰生逆變,後天八卦推演乾坤6.2定位,數理與洛書契合
    今後還將從洛書和五行數理的角度來揭示後天八卦的宮位數字如何關聯洛書和五行的奧秘。八卦的奧秘是無窮的,也許玄莊策馬本文對後天八卦的領悟會幫助你更加接近周易的真象。言歸正傳,先請大家看下面二張圖,並進行比較。
  • 探秘宇宙規律——簡說河圖洛書,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如果你覺得西方在數學理論上領先我們那你就錯了,我們老祖宗很早很早之前就開始玩數字遊戲,尋找數字規律了,從河圖洛書,周易就能看出來。只不過周易後來一部分受到儒學解釋成為入世之學(也就是理),一部分受迷信影響成為算卦工具。但是它真正的精華——象跟數的部分沒有得到深遠發展和影響,而以下內容系列更多側重的就是象跟數,這才是易經的原始本質。
  • 《易經》知識:什麼是八卦?怎樣區別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
    人部指把天文、地理和人事結合,以便按照這些規律進行生產和生活。八卦代表八種基本物象:乾為天代表父,坤為地代表母,震為雷代表長子,巽為風代表長女,艮為山代表少男,兌為澤代表少女,坎為水代表中男,離為火代表中女,總稱為經卦,由八個經卦中的兩個為一組的排列組合,則構成六十四卦。
  • 《易經》基礎知識第三課——後天八卦
    在這裡大家可能要問了,為什麼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方位差別如此之大,關於這一點,學術界到今天都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有河圖洛書說,有文王居西北說等等,每一個都具有其充足的論據,但也有一定的相悖,易學界尚未有定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一些資料。後天八卦的術數應用術數的門類很多,周易是其中的一種。
  • 《周易》象數之 先後天八卦之說
    《周易》象數之 先後天八卦之說後天八卦是相對先天八卦而言,後天八卦在排序上與先天八卦不同。先天八卦的排列是兩兩相對,「天地定位,雷風相薄,山澤通氣,水火不相射」。而後天八卦則反映了四時八節的推移,萬物生長化收藏的規律。後天八卦的排列規律是來自於《易經·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
  • 跟我學風水基礎:2.5後天八卦
    周文王在監獄裡的時候,並沒有閒著,而是研究起了八卦,而且創造性的發明了八卦新的排列方式,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後天八卦。後天八卦以北半球黃河流域為中心,根據天上的北鬥七星加上輔星、弼星這九大恆星運行相吻和。
  • 數字能量 河圖洛書
    河圖洛書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起源。相傳在七千多年前的遠古伏羲時代,有一種神奇的龍馬背負著一張神秘的圖,出現於孟水水面上,象徵吉慶,後世稱為「河圖」,也被稱為廣義宇宙圖。
  • 從河圖、洛書到伏羲八卦再到奇門遁甲、周易,均出自伏羲氏
    「河圖」、「洛書」可能有的人不太知道,「河圖」是由黑點和白點排列成數陣,這其中蘊藏著我們現代人難以解開的奧秘,「洛書」實際就是九宮格,即1到9排列而成,橫,豎,斜三個數相加和都是15。「河圖」、「洛書」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神秘文化之一,但是最原始的版本早已不知了去向,所以我們今天是無法看到它原本的樣子。不過從一些文字記載中可以知道它的神秘,「河圖」、「洛書」源自何時、何人豈今是個謎。據傳,上古時期,伏羲在洛陽東北孟津縣境內的黃河中,見一龍頭馬身的神獸浮出水面,背負"河圖"。
  • 五行八卦
    亦稱經卦、單卦、三爻卦、小成之卦,由陽爻「—」、陰爻「- -」排列而成,是由三個爻自下而上排列而成的記號。有的人亦用漢字「三求平未,鬥非半米」來記八卦符號。將兩個單卦上下組合,即為六十四卦中的一卦,稱重卦。八卦是易學體系的基礎,先秦易學主要是「三易」即夏代的連山(連山易)、商代的歸藏、周代的周易,後世人們熟悉的是周易,它分為易經和易傳。
  • 《周易》數理之——後天八卦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
    《周易》象數之 後天八卦後對應人體部位與器官一、河圖洛書與後天八卦和人體部位及五行屬性《易傳·繫辭》中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第一次給這兩幅圖命名的是北宋易學家劉牧,他精研陳摶所傳《龍圖易》,著書《易數鉤隱圖》,於是,河圖洛書才為世人所知。河圖本是星圖,是體;洛書就是脈絡圖,是用。「在天為象,在地成形也」。
  • 源於河圖與洛書的兩種八卦有什麼區別?
    其中「太極」闡明了宇宙是從無極到太極,以此產生萬物化生的過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可以說太極是天地混沌沌未分陰陽之前的狀態;「四象」指的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如今我們把這四個稱為四大神獸,但是實際上並非表示神獸,而是指「神明」。用三組陰爻陽爻所組成的符號即為「卦」,「-」表示陽,「--」表示陰,如此組合剛好有八種排列方式,所以把這些「卦象」稱為「八卦」。
  • 易學 | 揭秘後天八卦圖排列順序
    到了周朝,自然環境發生變化,天地運氣與先天八卦圖不再一致,故周文王重新排列八卦圖順序而成為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後天八卦圖。不過這些都是深陷預測門的大師們所作的猜測罷了,我們大可不必相信,古人重新排列八卦圖的真正目的,應該是源於結繩記事。這還得從洛書與河圖說起,後天八卦圖的排列就是讓八卦圖產生與洛書和河圖一樣的作用。
  • 從河圖洛書到伏羲八卦的演變,洛書是雙螺旋結構排列的星體平面圖
    將洛書的陰陽兩數分離,陽量從大到小,依次為,陽9,陽7,陽3,陽1,所有陽量按照S形排列,相對應的陰量從小到大(為了便於觀察,將所有陰數逆時針旋轉45度與所有陽數對齊),依次為,陰2,陰4,陰6,陰8,所有陰量也是按照S形排列的,與陽量的不同之處僅在於他們的演變方向正好相反,洛書與伏羲八卦都揭示了陽數與陰數等量變化的過程(量變質變規律)。
  • 連山、歸藏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為何棄之不用?
    八、洛書與後天八卦洛書按這個數和洛書的位置,一擺,後天八卦就成了。周易·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yuè)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連山、歸藏到底是先天還是後天?為何棄之不用?
  • 先天八卦是如何轉換成後天八卦的?
    因為河洛本一體,先後天八卦也是一體兩面。說後天八卦由先天轉換而來就跟洛書是河圖轉換而來一樣,有點牽強。一個是體一個主變。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我們睡覺是靜的,跑步是動的,你非要說靜如何轉換成動,描述結果容易,說清背後的原理卻很難。既然有易友關注,就推論一下吧。
  • 易經探源之三: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演變區分
    《易經探源之一》中知道,伏羲氏探究太陽一年變化規律以及從河圖中頓悟先天八卦。從文章中我們知道了河圖研究的是宇宙天文陰陽變化規律。《易經探源之二》中知道,大禹得洛書體悟到九宮排列以及洛書數理近乎完美吉祥的數理變幻,體悟到陰陽對立而又統一的哲學思想。文王根據山川地理特點、氣候變幻規律結合洛書演變出後天八卦。先天八卦也就是伏羲八卦,它是從河圖推演而來,後天八卦是從洛書推演而來。河圖研究的是天象規律,洛書講的是太陽變化對大地陰陽的影響,講的是地象。
  • 《先天奇門遁甲》:論後天八卦五行屬性錯亂
    《先天奇門遁甲》:論後天八卦五行屬性錯亂。眾所周知,八卦分為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也可以叫伏羲八卦(先天八卦)與文王八卦(後天八卦)。伏羲八卦產生於上古時期,那時候還沒有周文王,更沒有後天八卦。暫且不論先後順序,大家可以邏輯判斷,用易理去衡量,便知對錯。
  • 風水羅盤第二層:《洛書》後天八卦
    第二層:《洛書》即後天八卦文王據《洛書》推演出了後天八卦,後天八卦分布於八方,定中宮,從而形成了九宮八卦圖。其圖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其中。此為洛中神龜負圖,以成變化無窮。八卦由此而生,曆法因此有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取象以化四象,太陽居一而連九,四九三十六。太陰居四而連六,四六二十四。三十六、二十四,合共六十數,以成六十甲子。少陽居三而連七,四七二十八。少陰居二而連八,四八三十二,合共六十數,以成六十花甲。合前六十重之化,百二十分金之源也。化奇偶陰陽之數,一、三、五、七、九,奇數,屬陽。
  • 易經的預測入門:八卦五行與天幹地支,以及河圖洛書的由來
    4 六十四卦數與五行六十四卦數,即是由八卦卦數進行上下八八組合而成,產生六十四組數字卦。六十四卦是由上下兩卦組成的,上掛、下掛各有其五行屬性。先以乾首,坤為末,其他依次排列,即:乾、兌、火、木、巽、水、艮、土 ,再用每個單卦和這八個單卦組合上下兩卦,八八六十四卦就組成了。也好記憶。注意:金有乾金和兌金,木有震木和巽木,土有艮土和坤土,這些區別以後還要講的。
  • 「數」說《周易》系列之四:河圖洛書與八卦實數
    上回說到,《易本命》的八卦配數與先天八卦不同。《易本命》的八卦配數是:乾數一,坤數二,艮數三,兌數四,坎數五,離數六,震數七,巽數八。先天八卦的配數則是:乾數一、兌數二、離數三、震數四、巽數五、坎數六、艮數七、坤數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