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山羊」等傳統體育項目退出體育課 海外教學如何協調運動與安全

2021-01-17 觀察者網

此前,一篇名為《別讓學生踢「軟球」》的文章,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報導稱,為保護學生不受傷害,部分學校用上了軟式足球、軟式排球等器具。而據《北京日報》1月20日報導,更有一些體育老師因擔心學生出現意外傷害,不敢讓學生上像「跳山羊」、單雙槓等傳統項目,致使這些項目正悄悄退出中小學體育課堂。

怕學生受傷不敢上項目

北京城區一位體育老師表示,他所在的學校已經有好多年沒上過跳箱項目了,表面上看是課前準備比較麻煩,又是墊子又是箱子的,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怕學生受傷,「特別是小學生,看不住,一錯眼兒的工夫就能摔出個好歹來。」

這位老師所說的「跳箱」俗稱「跳山羊」,三十歲以上的人大多在學生時代的體育課上練習過。這個項目主要是鍛鍊學生越過障礙的能力,同時也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正常情況下,小學高年級學生應該學「山羊分腿騰越」,初中學生和高中女生應該學習「橫箱分腿騰越」和「橫箱屈腿騰越」,高中男生則應該學習「縱箱分腿騰越」和「縱箱屈腿騰越」。然而時至今日,鮮有學校開設這一項目。

和「跳箱」命運相同的項目還有單雙槓。一位有著20多年教學經驗的體育老師說,他自入行以來就沒開過這個項目,起初是學校不具備場地條件,後來就不敢上了,怕學生受傷。「現在的小孩兒真沒法說,跳上去沒撐幾秒,不是胳膊扭了,就是肩扭了,還有手腕骨折的,課沒法上……」這位老師連連感慨。

為避糾紛自行改換內容

體育老師不敢上項目,顧忌的是學生鍛鍊受傷後可能引發的糾紛。

一位體育老師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有一次,他給五年級學生上課,一名學生在跑50米時摔倒了,當時他詢問孩子是否受傷,孩子表示沒事,但回班後胳膊紅腫,班主任打電話告知了家長。後來,家長不依不饒,先是埋怨老師沒在第一時間把孩子送到醫院,之後又說自己孩子是當空軍的料,受傷會影響將來當兵。這位體育老師無奈,只得三天兩頭上門賠不是,直到家長消了氣。

據了解,學校碰到這種糾紛,處理方式不盡相同。有的會由學校支付孩子的醫藥費等花銷,但有的學校會讓體育老師自己承擔後果,無形中給體育老師帶來壓力。

為避免糾紛,很多體育老師只好在不違背教學大綱的前提下自行降低風險。比如大綱中規定有體操教學內容,但老師們不再上單、雙槓項目,只用前滾翻、後滾翻、橫叉、豎叉等相對簡單的動作替代。就連最常見的冬季中長跑項目,很多學校也要在開跑之前下達「家長告知書」,讓家長確認孩子是否能參加這項運動,以免出事兒之後再被「找後帳」。

新監測評價標準正在醞釀

怕孩子受傷不敢上項目,這到底是為了孩子還是坑了孩子?

對此,首都體育學院教授李相如認為,現在中小學生體質下降、適應社會能力下降與體育課上缺乏挑戰性項目有關,不能把體育課看成是單純的體育課,而要把體育課與青少年的全面發展聯繫起來。

在他看來,中小學體育課程應該圍繞著「培養什麼樣的青少年」進行改革,在這個過程中,要讓青少年在體育鍛鍊中增強抗打擊、抗挫折和抗傷病的能力,從某種角度來說,上不上「危險項目」考驗著中小學校長、體育老師的責任心。

至於怕學生受傷一事,他覺得,在所有學科中,體育課屬於高危課程,運動難免出現小傷害,只要體育老師沒有玩忽職守,就不該對體育老師實施問責,「學生受傷要客觀地看待,不一定都是學校、老師的問題。」

另外,相關部門表示,北京市教委、市體育局、市疾控中心三部門正在醞釀《北京市中小學生體育課運動負荷評價規範》,以期通過出臺地方標準的方式,對中小學體育課的質量進行監測和評價。如果進展順利,該標準有望明年正式出臺。

給學校體育建一條康莊大道

據悉,體育和安全的矛盾問題已經不是第一次被媒體提及,早在2012年,中國青年報就發文呼籲給學校體育建造一條康莊大道。

報導稱,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小平的《學校體育傷害事故的法律對策研究》專著顯示,近2000名中學生參加的問卷調查顯示,認為學生在學校發生體育傷害事故後,校方有無責任均需承擔賠償的佔到八成以上,僅有17.67%的學生認為,學校有過錯才承擔責任。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表示,學校的無限責任成為阻礙學校體育活動正常開展的「猛虎」。

教育部2002年出臺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中規定,在有些情況下造成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已履行了相應職責,行為並無不當的,無法律責任。其中與學校體育活動密切相關兩種情況為「學生有特異體質、特定疾病或者異常心理狀態,學校不知道或者難於知道的」以及「在對抗性或者具有風險性的體育競賽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的」。

相關焦點

  • 廈大體育課增加攀爬內容 稱非傳統意義徒手爬樹
    有人說現在面臨暴雨洪災等極端天氣帶來的威脅,就缺這種實用又有趣的課!但也有人質疑,一所名校開這樣的課有點譁眾取寵,還有家長擔心,爬樹容易使學生受傷,安全如何保障?爬樹運動並不是網民所說的僅僅是通過徒手爬這一種形式。  駱騰昆現在所教專業為體育休閒,他說在俄羅斯留學期間,自己專門學習過爬樹運動。他認為爬樹之所以會成為一種體育運動,是因為人們天生都有攀爬的本能,爬樹會激起很多人對於童年的美好回憶。現代人在辦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學生除了學習外,大部分時間是在玩電腦、看動漫,缺的就是運動。而爬樹可以鍛鍊上下肢的運動協調,是一種親近自然的方式。
  • 自從有了「多多課」,這所學校的學生都愛上了體育課!
    「暖」起來上海市二十五中學的校園裡處處洋溢著運動的青春氣息籃球、武術、田徑、跳踢、體育舞蹈……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讓孩子們樂在其中作為第一批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上海市校園籃球聯盟校、楊浦區籃球傳統項目校、楊浦區初中男籃訓練基地的二十五中學,籃球運動這一學校體育特色傳統項目必不可少。
  • 體育教學五大方法有哪些?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動作示範法、演示法、糾正動作錯誤與幫助法等。  3.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分解練習法、完整練習法、領會教學法和循環練習法。  4.以情景和競賽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運動遊戲法、運動競賽法、情景教學法等。
  • 吐槽中考體育負擔重,可為啥課間跳「鬼步舞」時孩子們那麼快樂?
    體育分值的加碼,使一些家長和學生對如何平衡學科學習和體育鍛鍊感到焦慮,也對考試的公平性有所擔心。 每個學生體質不同,身高、體重、四肢協調、健康狀況等千差萬別,並非能通過一時努力就可以改善。現在的孩子,學業很重,加強體育鍛鍊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再增加體育考試科目,想想頭都大了。
  • 奧運冠軍來當體育老師,上海首推的《金牌體育課》有啥不一樣?
    體育課的教授項目涵蓋足球、籃球、排球、桌球、羽毛球、網球、田徑、遊泳、體操、武術、跳繩、基礎體能等,為上海青少年送上12集趣味十足、可學可玩、寓教於樂的體教節目。每集內容設置體育精神、項目文化、技術解析、高手過招等板塊,通過運動技能教學、項目文化講解、學生挑戰遊戲等形式,向青少年普及體育項目文化及技能,號召更多的青少年健康動起來。
  • 淺談大學生自我體育鍛鍊能力的培養
    論文摘要:大學體育課是學校體育教育與社會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的聯繫環節。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大學體育課教學除增強大學生的體質,提高其運動能力,使他們掌握基本體育技能要求以外,還可以培養和提高大學生們的自我鍛鍊能力,掌握鍛鍊身體的科學方法,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運動和鍛鍊的習慣。
  • 1260種趣味體育背後的苦心孤詣
    這是種文明病,我們力爭通過體育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治療。」   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2013年12月成立後,心急如焚的毛振明帶領他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們在這個平臺上晝夜奮戰,不但出版了《體育趣味課課練1260例》的前兩冊,還為與他們合作的300多所實驗學校引進了橄欖球、定向越野等新式體育項目。
  • 曲阜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1+1+5」模式創新驅動 培養卓越體育教師
    為了讓學生真正愛上體育,體育科學學院推陳出新,結合育人目標,在拓展多元化設課、積極建設精品課、強化優質創新課的同時,構建了以「通識教育課程+專業教育課程+實踐教學課程」為架構的「平臺+模塊+課組」的課程體系。
  • 河南鄭州中招體育考試抽籤:把運動的快樂還給孩子
    ——媒體的這一問,起因於河南鄭州宣布,兩年後中招體育考試將使用抽籤,除了長跑為必考項目外,素質類和技能類考試項目都將由搖號決定,以避免學生考什麼練什麼的「偏科」,倒逼學生均衡全面地強身健體。  一定聽過這類新聞——中小學開學典禮或軍訓操場上,太陽底下站上半個小時,就不時有學生暈倒。個案背後的整體狀況更不讓人樂觀。
  • 雲南初中體育考試方案發布,必測這4項!
    恰恰相反,體育考試的目的是要弱化區分度,促進廣大學生堅持經常性體育鍛鍊,堅持每天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強健體魄,掌握1—2項終身受益的運動技能;同時,讓學校和校長重視體育,把體育等同於語數外等文化課,開足開齊體育課。而且,根據考試方案,每個學生只要認真上課,堅持鍛鍊,積極參加競賽活動,基本都可以考出理想成績。
  • 爬樹、槳板、打彈球……這些大學奇葩體育課見過沒?
    說起大學中的各類課程,除過專業課之外,同學們最期待的無疑是種類繁多的體育課。與中學常見的足籃球、桌球遊泳等傳統體育課程不同,一些大學的體育課不僅可以修到學分,而且還趣味十足。去年,西北大學曾開設一門「爬樹課」,受到了不少學生的追捧。在這個特殊的課堂上,無論男生女生,都會捨棄平時文靜的一面,攀上繩索,在樹木之間飛躍。
  • 高中體育說課稿:《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
    一、說教學思想 本節課貫徹執行「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發展學生的傳球技能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領悟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終身體育鍛鍊的習慣。
  • 能力不可忽視,美國小學設置體育必修課
    在美國的小學課堂裡,會專門採用各種方法訓練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包括精細運動和大肌肉運動。下文中,在美國小學任教的小媛老師介紹了小學課堂中使用的各種相關辦法,父母們業餘時間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這些方法,鍛鍊孩子相應的能力。   作者小媛老師為美國公立學校老師,美國雙語教育學碩士,並有豐富美式課堂教學經驗,創辦公眾號「美國小學的日常」,歡迎大家關注。
  • 複課後體育老師皺眉頭:學生體能下降,有人胖了十幾斤
    在家認真準備體育網課的一位體育老師複課後,胖了嗎?合肥市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王磊說,疫情期間上視頻課是對體育老師的一大挑戰。「除了每天固定的體育課時間,每周還會安排1-2次的視頻課,屏幕上會同時顯示9-10個學生的視頻動作畫面,眼睛確實看不過來。」在體育老師的努力下,有部分同學較好地保持了運動能力。一六八玫瑰園學校的初三學生沈君說:「簡單來說,上午是根據體育中考項目來訓練,下午是體能的維持。
  • 體育老師徒手畫出完美圓形
    陳娟娟告訴記者,實際上,體育老師和主科老師一樣,擁有平等的教師身份,也有當班主任的合理資格。「班主任所從事的主要是綜合協調、溝通、管理工作,至於教什麼課,與履行班主任的職責沒有必然聯繫。」陳娟娟坦言,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班主任一般都是由語數英老師擔當,畢竟這些學科與升學考試的成績息息相關。長期以來,在傳統教學觀念中,體育一直是作為副科存在的。
  • 體質測試助力體教融合 - 國家體育總局
    通過測試不同的體育項目,可以知曉學生在力量、速度、耐力、柔韌等方面的表現。學校可以以此為依據抓好學生的體育課及體育活動,家長則能進一步了解孩子的身體素質,在校外帶領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  據了解,北京中考體育分值共計四十分,除了三類體育項目各佔10分外,還有10分的過程性考核。分數由3部分組成,第一就是體測成績,體測在初二、初三第一學期進行測試,每次等級(含附加分)為及格及以上者,即可獲得1分,第二是學習態度考核成績,考核學生體育課的出勤情況,第三是日常體育課學業水平成績,考核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情況。
  • 回憶那些年體育課上的痛苦經歷,深有感觸的朋友請舉手
    回想上小學的時候,班主任總是以「體育老師不舒服」的理由來霸佔我們的體育課,這讓很多同學都對體育課充滿了嚮往,如果哪天真的能上一節體育課,那絕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但是後來隨著年級越來越高,大家逐漸發現體育課再也不是做做遊戲、跳跳繩那麼簡單了,有的時候一節體育課就能讓很多同學累到懷疑人生。
  • 上觀新聞:不一樣的體育課|靜教院附校:寸土寸金中,教學樓給100米...
    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給學生們提供足夠多的運動空間,身為「總設計師」的張人利沒少動腦筋。「辦一所受人尊重高品質的學校」,是張人利在建設新學校時的想法,這其中,「足夠多的運動設施」成了「高品質」的重要考量。
  • 被逼出來「搖號」:鄭州中招體育考試抽籤避「偏科」
    雖說記者是為採訪鄭州體育中考出臺新政策而來,但約採的兩位初一學生家長顯然對空氣品質的焦慮更甚,「隔幾天就來一次霧霾,我們的孩子該如何鍛鍊?又該如何應對分值和難度都提高的體育中考?」同時,兩大技能類項目籃球運球和足球運球到底考哪項,也將由搖號決定。體育中考的自選項目,則將從考生未被搖號選中的素質類項目中選擇一個小項。劉先生的女兒在去年秋天升入鄭州一所名校的初一就讀,聽說鄭州體育中考的這一新政策之後,劉先生回憶自己當時只是發了下牢騷,很快就開始考慮如何加強女兒的體育鍛鍊了。劉先生很清楚,鄭州的體育中考分值在不斷加大,今年已經增加到70分。
  • 體育總局冬運中心與地方體育局共話冰雪運動場所安全工作
    人民網北京1月6日電 1月5日,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在天津薊州國家冰上項目訓練基地召開座談會,與部分省市體育局共同研究進一步加強冰雪運動場所安全管理工作。國家體育總局冬運中心主任倪會忠、天津市體育局局長李克敏,吉林省體育局局長張瑞林、黑龍江省體育局局長陳哲等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