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大學:探索地方高校「塔式」創業課程體系

2021-01-21 中國青年網

寧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黨委書記俞金波為第十一屆浙江省職業生涯大賽做賽前指導。受訪者供圖

寧波星宏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厲剛現在生意做得有聲有色,2020年公司產值已經達到4000萬元。而只要一聊起創業經歷,他便忍不住會提起他的「創業師傅」——寧波大學的俞金波老師,言談之中充滿無盡感激。

「大學生創業必須要有韌勁,輸了並不可怕,因為創業本身就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遊戲。」這是俞金波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除了厲剛,俞金波還帶出了王翼、巍睿、徐鵬華等一批創新創業學子。

多年來,寧波大學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上不斷探索實踐,逐漸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地方高校「塔式」創業課程體系,也正是得益於該體系的支撐,該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水平近年來一直穩居全國高校第一方陣。

築牢塔基:「為實為新、應濟時需」的課程理念

寧波大學是一所在改革開放大潮中誕生的高校,從建校時起便攜帶著改革創新的基因。學校通過系統開展理論研究和教育思想研討,深度融合校園文化和創業教育,並結合創業實踐性特點,確立了「為實為新、應濟時需」的創業課程理念。

「為實為新、應濟時需」的創業課程理念,要求學生既立足專業、敢於創新,又腳踏實地、善於動手,還能擔當使命、有所作為。俞金波認為這個理念「既符合創業教育的一般規律,也符合高校創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理念決定方向,理念指導實踐。一方面,立足學生創新素養的不斷提升,課程對接網際網路時代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以科研創新引領課程教學;另一方面,從創新創業實踐性特點出發,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發展,強化實踐環節,系統開展創業全流程仿真訓練,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提升學生創業能力。

厲剛認為,自己便是這一課程理念的受益者。他從剛入學時創辦旅遊工作室到2010年成立寧波江北星科通信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成立寧波星宏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在智能行業一炮打響,眾多合作應接不暇。他在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獲得金獎,時任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在寧波大學考察時,對此直呼「不容易」。

厲剛只是寧大學子創新創業群像中的一個。通過10餘年努力,學校已經形成了「人人可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的校園創客文化以及濃厚的「寧波幫」感恩文化。學校不但培養了大批創業者,而且校友反哺母校也已蔚然成風。

夯實塔身:「因材施教、分層遞進」的課程建設

理念打基礎,課程是關鍵。圍繞課程建設,寧波大學著力打好「頂層設計」「分層分類」「建強師資」這3張牌。

圍繞課程建設,寧波大學組建了由創新創業學院牽頭、商學院參與、專業學院支撐的教研機制。從頂層開展創業課程體系的設計,先後出臺了10餘項創業課程教學改革文件。通過制度改革,系統集成了部門、教師、學生等各類主體,打破單門課程建設和學院分散開課的局限性,形成了「2個理論學分+4個實踐學分」的創業課程基本要求,「分類模塊+聯合團隊」的創業課程教學方式。

圍繞課程建設,學校還實現了創業人才培養手段的分層分類。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廣覆蓋,結合專業激發創新性,融入全程助推創真業,形成了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寧大模式」。該模式從創業的實踐性特點出發,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在解決實踐問題中提升創業能力,逐步實現學生從「象牙塔」走向競爭市場,同時也讓學生在不斷強化的學習中清晰認知職業目標和創業方向,具有極強的可複製性。

圍繞課程建設,寧波大學將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實施創業師資「雙百計劃」,即選聘百名校內優秀教師骨幹和百名校外創業導師,為創業課程教學提供師資保障。為了提升校內創業師資的創業指導與實踐能力,學校實施了「博士教授進企業」計劃,每年選派300餘人次深入企業開展科研攻關。同時,開展了創業師資培訓,每年超過百名相關人員參加各類創業導師培訓。

建高塔尖:「產教融合、前後銜接」的課程實踐實訓

「開始報名俞老師的課並沒有好好聽講,後來發現俞老師講的都是『乾貨』,他還特地找我談了話,關注了我當時經營的絲綢服裝網店並進行了指導,我的創業賺錢之門真正被打開了!」杭州杭嘉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項嘉棟是從俞金波老師創業課堂中走出來的創業者,他所經營的服飾公司如今年營業額已突破2000萬元。

實踐是檢驗創業的「試金石」。寧波大學以產業需求為導向,以產業資源為支撐,構建了從校內到校外的三級創業課程實訓基地。在學院,圍繞學科專業特色建立14個總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創新創業驅動中心;在學校建立5000平方米創夢園和創業街,提供工商註冊、場地保障、無息貸款等服務,每年可服務80家企業;在校外,與23家地方產業園開展了深度合作,建設創業實踐基地,每年可向地方輸送50餘家企業。

同時,基於「開放互贏」的基本原則,課程有效對接產業鏈和創新鏈,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積極引入專業學科力量,藉助社會創業資源,另一方面將課程搬到市場,搬到創業一線,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創業課程育人機制。該機制重點拓展產教融合的廣度和深度,尤其是藉助網際網路時代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實現了創業課程內容的創新,讓學生的課程學習效果大幅提升。

以創設真實創業環境為基本要求,構建了從科研創新到創新訓練再到創業實踐的創業實訓體系。將創業課程與科研立項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基於專業開展面向創業的研究探索,每年可立項各類學生雙創課題1000餘項;課題中優秀的團隊入選重點創業培育項目庫,通過「網際網路+」「挑戰杯」等競賽不斷完善商業模式;最後,通過「創業種子計劃」和創業班開展全真實踐,讓學生在市場中不斷成長。

寧波大學獨有的創業課程體系受到了國內兄弟院校的高度關注,50餘所高校先後派人到校參觀、考察,成果團隊先後在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峰會等30餘場國內創業教育領域會議中分享育人經驗。

課程體系中走出了被稱之為「創業師傅」的俞金波等一大批優秀的創業導師,還培養了擁有百項專利、年產值超3億元的徐洪斌等一大批創業典型。該課程體系形成的創業指導教師培訓內容,先後在國內百餘所高校開展創業教師培訓,輻射教師人數超過5000人。創業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李家華教授評價該模式「教學策略獨到新穎,值得推廣」。

課程體系實施以來,學校獲評「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全國創業教育典型經驗高校50強」等眾多國家級創業教育榮譽。在權威創業競賽中,學校競賽成績一直保持在全國第一梯隊,湧現了全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全國「創青春」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金獎等10餘項國家級創業競賽金獎,並培養了徐洪斌、程高峰、韓軍等一大批創業典型。

「創新驅動創業,創業成就夢想」,屬於這所年輕大學的創業課程體系,正在成為越來越多青年學子的「圓夢塔」,助力他們一步步實現自己心中的創業夢想。

通訊員 鄭俊朋 馮程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21年01月14日 06 版)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雙一流」高校之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校園標誌【引言】東海之濱,甬江之畔,坐落著我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它就是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波大學」。作為寧波市的「高教窗口」,寧波大學正在朝著綜合性研究型高校的目標奮勇前進,一路走來,實屬不易!上一個文章,小編詳細地講述了新晉「雙一流」南京林業大學的發展和實力,今天,小編詳細地敘說一下新晉「雙一流」寧波大學。【正文】
  • 創業教育到底要教什麼?
    創新創業從未像今天這樣被提到如此的高度,受到如此多的關注,高校也由此興起了創新創業教育高潮。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屬於新興事物,對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模式構建、方式方法、人才組織等各個方面尚有較大的空間需要不斷探索。
  • 高校分類體系構建的依據、框架與應用
    這種通過行政力量自上而下依據高校的權利和地位分層實施資源配置策略,除專項資金保障、中央和地方財政投入傾斜外,還配套實施相應的定位政策。「這種國家政策引導形成的高校分類多帶有行政色彩,可能使高校間出現隱性排名,從而對一些高校的招生和就業情況造成影響。」
  • 寧波大學構建「愛國愛校、創新創業」校園文化
    近日,寧波大學第二個校友母基金、總規模1.5億元的「甬潮貳號基金」籤約儀式舉行。而這距離該校第一個校友母基金「白鷺林壹號基金」的成立不過3年時間。「這不僅意味著寧大正探索出一條校友持續捐贈支持母校的長效機制,更表明感恩文化已成為流淌在一代代寧大校友血脈中的強大基因。」
  • 進浙江寧波大學難嗎?
    如果你說比考取一般欠發達地區211難吧,別人會覺得筆者是本位主義(哪有不說自家好的道理,哈哈)不客觀,畢竟寧波大學(簡稱寧大)在國內乃至省內也沒啥大名氣,憑啥比211難考;你說好考吧,寧大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也就130所左右)且高考分數擺在那裡。對於高考生而言,還真得要全省排名10%的考生才能摸得到門檻。
  • 雙一流寧波大學將超過浙江工業大學,排名浙江省第二,中層211
    2020年5月15日,上海軟科發布《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寧波大學位列全國第75位、省屬高校首位。據悉,「十三五」時期,寧波大學在國內四大排行榜中的位次持續提升。各大學排行榜持有不同的評價價值取向、採用不同評價指標體系,寧波大學在四大排行榜中的位次均勻分布在第75-80名間,這表明學校近5年發展業績能夠經受住各類評價指標的考量,學校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可以被不同排行榜相互印證。預測不久後 武書連榜單中,寧波大學亦將甩開浙工大。
  • 高校畢業生創業現狀調查
    應屆畢業生樣本數據所在大學包納了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全國重點高校、省屬重點高校、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職高專。  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創業意願的狀況  從調研數據來看,我國高校應屆畢業生不考慮創業的比例佔50.44%;有創業想法但希望累計幾年經驗再開始的比例達45.85%,希望畢業後就可以創業的比例為3.71%。
  • 如何為創業創新保駕護航?大學生創業,夢想在路上
    目前,該學院在校生8000名左右,其中1000名申請轉入了創業學院。創業學院實行課程學分替代,有專門的創業導師為學生授課培訓。  浙江大學有創業「預備役」。在浙大2015屆畢業生中,有83人選擇創業,其中本科生46人、碩士生25人、博士生12人。已成立公司並向院系申報了公司名稱的有30人,其餘的正在籌備創業。  如今,這樣火熱的創業局面正出現在我省各大高校。
  • 「信用中國」思政課程驗證國內最短二字校訓,立信現象催生全國高校...
    事實上,無論是在原上海立信會計學院,還是原上海金融學院,校園周邊都出現了自覺支付、無人收款的小店,甚至學校每學期都開設「免監考考場」——兩校並為新校後,帶著各自的誠信基因,以《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意,確立可謂全國最短的校訓「立信」二字,探索實踐全程全人的誠信教育體系。
  • 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百問
    建設一批大學生創業示範基地,繼續推動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實習實踐基地建設,高校應開闢專門場地用於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類實驗室、教學儀器設備等原則上都要向學生開放。各高校要優化經費支出結構,多渠道統籌安排資金,支持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資助學生創新創業項目。81.高校畢業生怎樣提升自主創業的能力?
  • 青海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問答
    三、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穩定靈活就業  18、什麼是大學生創業引領行動?  青人社廳發〔2016〕148號文件規定:各市(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教育行政部門、各高校要把鼓勵創業作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方向,完善支持高校畢業生創業的政策制度和服務體系,進一步擴大高校畢業生創業規模。
  • 如何更好地探索高校高水平辦學新路?聽聽教育部專家怎麼說
    11月20日下午,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主任陳鋒受邀以「高等教育的形勢與大學的發展策略」為題作報告,他從當代科學技術革命的主要領域和特徵,中國在世界一流大學發展中的態勢,科教融合、產教融合的發展機制,大學向數智化轉型的核心邏輯和路線等四個方面,給參會者帶來了一場精彩報告。
  • 南京郵電大學2021年新年賀詞
    2020年是值得被銘記的一年,在「十三五」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之時,南郵人堅持學習全國兩會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總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傳承發揚紅色校史文化,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助力國家地方高質量發展。
  • 心理學:探索人類心理奧秘的學科
    開設了心理學專業的高校,核心課程大體包括: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心理測量、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各高校課程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又略有不同,如北京師範大學有教育心理學、浙江大學有工程心理學。
  • 專訪廣東財經大學MBA學院推廣專員傅之琦- MBA中國網
    專訪廣東財經大學MBA學院推廣專員傅之琦 廣東財經大學MBA學院 2020-10-22 15:55 播放次數:3250 廣東財經大學MBA教育始終堅持「精商通法、敦行致遠」的辦學理念,踐行「培育業界精英、弘揚粵商文化、貢獻管理智慧」辦學使命,致力於培養「精管理、通財務
  • 雲端觀摩|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團隊課程思政的初步探索
    注重「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強調「每門課程都負有思政使命與責任」,通過頂層設計、制度建設、課程立項研究、典型示範引領、實踐教學探索,引導教師深入挖掘各門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功能,使學生在各類課程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修養和專業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形成了「人人課中講思政,門門課中有思政」的教學新格局。
  • 天津大學2020年新聞大事件盤點
    學校紮實推進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建設;發揮組織優勢投身抗疫和脫貧攻堅,數千黨員師生參加志願服務,院級黨組織同宕昌結對幫扶;持續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同廈門大學聯合專題研討制定實施工作方案,探索建立長效機制;
  • 浙江工商大學與阿里雲籤署合作協議,建設「數字高校」
    浙江工商大學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1月13日在下沙籤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籤,將共同推進「數字高校」建設。去年9月,浙江工商大學校長鬱建興首次提出建設「數字高校」的目標,並邀請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院士到校指導「數字高校」建設,阿里雲也選派優秀商務和技術團隊進行了前期工作對接。目前,已成立「數字高校」建設項目組,完成對數字資源的盤點和分析,確定了「數字高校」的邏輯架構與應用場景。數字革命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重塑著人類的時空觀念和生活方式。
  • 湖南省屬高校思政教師配備率達90%
    華聲在線1月15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 通訊員 鄭展翅 董飛)2020年,我省新增思政課專職教師977名,省屬高校專職教師配備率從65%提升到90%;通過各種形式的專題培訓,培訓一線專職教師2000餘人次;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發力,一大批網絡優質課程資源點擊量破百萬……這是記者從今天在湖南師範大學召開的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會
  • 寧波大學:將科研做在服務產業中
    近日,在寧波大學《高等分析化學》課堂上一名研究生驚喜地說,他們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對多個批次茶葉進行盲樣檢測,以驗證前期找出的茶葉「產地標誌物」是否可以用於產地鑑別,由此進行產地保護。前期同學們緊張調試著色譜——質譜儀,一部分同學對茶葉進行衍生化處理,另一部分同學開展進樣和數據處理。很快一組組特徵峰呈現出來,隨後將該圖譜放入前期建立的資料庫裡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