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之門——《頤》

2021-01-15 西京閒居士

(原文) 震下艮上,《頤》。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內 卦 外 卦

(天) 六三 弗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上九 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人) 六二顛頤,弗經。於丘頤,徵兇。 六五 弗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地) 初九 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六四 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 逐; 無咎。

《序卦》曰: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釋讀:

震下艮上,《頤》。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卦文)

《卦象》:震內艮外。指喻此卦論述,培育「剛正」之人。大司馬之教矣,大司馬之學矣;「教學」之正也。

《震》為卦之體,《大司馬之典》,《正典》。

大司馬主「正不正」之職事,「剛正」之主矣。具有剛正之品行,是大司馬必備的素質。

《艮》為卦之用,《教學之典》。教亦學矣。

《卦名》:《頤》。頤,養也,培育也。剛正之品質,必須在實踐中培育。

《頤》卦,培育「獨知獨斷之遠見卓識,剛正不阿之堅強意志」的實踐課。

《卦辭》: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頤,貞吉」者,養正則吉也。施教之正矣。

「觀頤,自求口實」者,觀其所養,自求其所以為養也。受教之正矣。

自求其所以為養的口實之物也。

其口實之物,適宜於其所養,則為「養正」之宜也。

《頤》卦論述培育領袖氣質,大將風度,政治家的膽略。

培育的是具有「獨知獨斷之遠見卓識,剛正不阿之堅強意志」的領導素質;必當在大風大浪的實踐中去經受磨難鍛鍊成長。

註疏:

頤,養育。《序卦》曰: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

古『養』含『教育』之意。《禮記》立太傅少傅以養之。注:猶教之。

口實,口中所含之物;也代指口碑。《尚書》曰:予恐來世以臺為口實。

《國語》曰:使無以寡君為口實。

各大學的招生簡章中,都在儀其宜;是頤,貞吉也。是施教之正矣。

報考生查閱其招生簡章,根據自身狀況,自主做出最適宜自身條件,自身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式的選擇,是關於「自求口實」矣。是受教之正矣。

初九 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初爻,志之要。初九,震爻;本剛。

「舍爾靈龜」者,養志法靈龜;心志有所留止也。「自求口實」,有主見矣。

「觀我朵頤,兇」者,喪失自我,觀人而學說者,兇也。

朵頤,搖唇鼓舌之狀;大快朵頤。

搖唇鼓舌,無外乎二事,飲食之事,說教之事。

養其心志,是要留住自我。

培育堅定的信仰,堅強的意志,是一門在艱苦的鬥爭環境去磨難,去鍛鍊,去經受考驗的實踐課。與學說無關。

註疏:舍,歸舍於。

靈龜,心之符。古人以靈龜喻心志之象。認為龜是神物,安徐正靜,以應萬化。

朵,古人釋『朵』為『動』。《馬王堆帛書》:我將觀其往事之卒而朵焉。

『朵頤』,『大快朵頤』之『朵頤』。『頤』指『腮幫子』。『朵頤』為搖舌鼓唇之狀。

《周易正義》曰:「朵頤者,嚼也」者,朵是動義,如手之捉物謂之朵也。

『舍爾靈龜』者,保虛極守靜篤,止在爾心也。

一念心清淨,蓮花處處開。

《太玄:養》曰:藏心於淵,美厥靈根。測曰:藏心於淵,神不外也。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大學》

『觀我朵頤,兇』者,只會照本宣科的咬文嚼字,學之害矣。

古人認為心主思。內心不靜,噪求於外,只會跟著『大師』瞎掰乎,《頤》之兇也。

靈氣在心,一來一逝。其細無內,其大無外。所以失之,以躁為害。心能執靜,道將自定。《管子》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大學》

養志法靈龜。養志者,心思之不達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故心氣一則欲不惶,欲不惶則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則思理達矣。理達則和通,和通則亂氣不煩於胸中。故內以養氣,外以知人,養志則心通矣,知人則分職明矣。《鬼谷子》

子思問於夫子曰:物有形類,事有真偽,必審之,奚由?子曰:由乎心.心之精神是謂聖.《孔從子》

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虛壹而靜。《荀子》

或言『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者,舍,棄也;不能得之於心,只會照本宣科的喋喋不休,亦無益於修養也。

心不在焉,則食而不知其味矣。養心本於自得。失之於己,求之於人。豈不謬哉。

聖人以心導耳目,小人以耳目導心。《說苑》

象評之:『觀我朵頤,亦不足貴』者,觀聖賢書,要在爾心自得也。徒傳聖賢語,亦不足為貴也。

《學記》云: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楚成王讀書於殿上,而倫扁在下,作而問曰:「不審主君所讀何書也?」成王曰:「先聖之書。」倫扁曰:「此真先聖王之糟粕耳!非美者也。」成王曰:「子何以言之?」倫扁曰:「以臣輪言之。夫以規為圓,矩為方,此其可付乎子孫者也。若夫合三木而為一,應乎心,動乎體,其不可得而傳者也。則凡所傳,真糟粕耳。故唐虞之法,可得而考也,其喻人心,不可及矣。」詩曰:「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其孰能及之!《韓詩外傳》

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聖經》

三皇五帝三王,殊事而同心,異路而同歸。末世之學者,不知道之所體一,德之所摠要,取成事之跡跪坐而言之,雖博學多聞,不免於亂。《文子》

內不得於中,稟受於外而以自飾也,不浸於肌膚,不浹於骨髓,不留於心志,不滯於五臟。故從外入者,無主於中不止;從中出者,無應於外不行。故聽善言便計,雖愚者知說之;稱至徳高行,雖不肖知慕之。說之者眾而用之者鮮;慕之者多而行之者寡;所以然者何也?不能反諸性也。夫內不開於中而強學問者,不入於耳而不著於心,此何以異於聾者之歌也。《淮南子》

六二 顛頤;弗經。於丘頤;徵兇。

《象》曰:六二徵兇,行失類也。

二爻,形之要。六二,離爻;明哲。

「顛頤」者,頤有所定,不循其常也。

眾譽之不為勸,眾非之不為沮。

「弗經」者,非常也。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才幹,非常之才幹,必經過非常之努力,必經過非常之實踐矣。

顛,定也,固定。同填同奠,顛;本義是奠基石。顛,奠基也。弗,無也。經,常也。《左傳》夫禮,天之經也。《注》經者,道之常。

「弗經」者,非常也。超凡脫俗,出類拔萃矣。

「於丘頤,政兇」者,在溫室中培育革命家,其政必兇也。

丘,猶今言「苗床,苗圃,溫室。徵,政。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板橋》

象評之:『六二政兇,行失類』者,苗圃中不可能培育出參天大樹。

鋼鐵意志,必須在大風大浪的實踐中去培育。

六三 弗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三爻,節之要。六三,兌爻;失道。

『拂頤,貞兇』者,失養正之節也。

「弗頤」者,失頤也。不易則無以得之矣。

「貞兇」者,失其所以為養也。「於丘頤,政兇」矣。

所求之口實,不合於其所養,是以「貞兇」矣。

「十年勿用,無攸利」者,操勞十年,亦不得其用矣。

失其頤及失其所以為頤,則無可用之材。謀思其得,終無取也。

註疏:『弗』,無也。《公羊傳》注:「弗,不之深也。」。十年,喻數之極。

勿:物也;志於…。謀思於。

『弗頤,貞兇』者,內失育,外失儀也。『十年物用,無攸利』者,不去育人,只求用人;謀略再多,亦無益於事也。

『弗頤』,失人道;待物自正所得必少。

『貞兇』,失天道。其儀兇也。養正則宜也。

《卦辭》曰:觀宜自求口實。「貞兇」是口實不合於其所以頤也。

象評之:『十年勿用,道大悖』者,失於實踐中的培育,而謀思其用,大悖《頤》之道也。

歷史中,第三、第四代君主,多是溫室中培育出來的接班人。

「修齊治平「之」學說,宣講起來是一套一套的,實際執政中卻多有苟且之行。

《易》曰:「觀我朵頤,兇」。「於丘頤,政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六四 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

《象》曰:顛頤之吉,上施光也。

四爻,行之要。六四,巽爻;本柔。

『顛頤,吉』者,頤有所定,宜矣。八風吹不動,意志堅定;宜矣。

『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者,老虎在獵物群中捕獵時,全神貫注於一個既定目標,不被他物所幹擾,所以其得多矣。其欲望可逐次實現矣。

「虎視眈眈」者,全神貫注矣。

「其欲逐逐」者,每次只盯著一個目標,一步一步走,終可遂其大欲矣。

『毋咎』者,毋責難其圖遠不圖近,圖小不圖大也。欲速則不達矣。

老虎追捕獵物時,緊盯著一個既定目標,即使身邊有更大的更易於捕捉的獵物,老虎也不為之心動。在常人眼中,這是捨近求遠、舍大求小的愚蠢行為,是以責難之。

賈多端則貧,工多技則窮,心不一也。《淮南子》

註疏:

眈眈:沉視之貌。《說文》云:眈,視近而志遠。注曰:謂其意深沉也。

逐逐;漸次。《正韻》逐逐,篤實也。

「虎視眈眈,其欲逐逐」者,全神貫注一個目標,其意志篤定矣。

《象》評之:『顛頤之吉,上施光』者,止於其所當止,有遠見卓識也。

上卦《艮》,止也。光,有遠見矣。

六五 弗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貞之吉,順以從上也。

五爻,成之要。六五,離爻;明哲。

「弗經」者,非常也。具有超凡脫俗、出類拔萃之氣質,是《頤》之功矣。

「居貞吉」者,在變幻無常的背景中,能居其正,宜也。

時宜動則動,時宜止則止。是「居貞吉」矣。

易有所定之人,常常是意志堅強的非常之人。此類人對人生目標的選擇和實施,具有非凡之遠見而篤實其行,「自求口實」而成就非凡之大業。

能在變化無常的形勢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正確的選擇,正是政治家必備的素質,是在艱苦卓絕的鬥爭中鍛鍊,在階級鬥爭的風口浪尖上培育出來的。

「顛頤」,磨礪人的意志;「弗經」,增長人的才幹。

『不可涉大川』者,不可知進而不知止矣。

「涉大川」者,有進無退矣。

具有超凡能力之人,往往會知進而不知止,犯「過涉滅頂」之兇,導致前功盡棄。

是以先聖告誡之「弗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上述云:納於大麓,烈風雷雨弗迷。

《論語》云: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象評之:『居貞之吉,順以從上』者,居貞而順時,宜其日進也。上,升也,進也。

或曰,《艮》卦處上。順以從上者,順而止之矣。

是故與其有天下也,不若有說也;與其有說也,不若尚羊物之終始也;而條達有無之際。是故舉世而譽之不加勸,舉世而非之不加沮,定於死生之境,而通於榮辱之理。雖有炎火洪水彌靡於天下,神無虧缺於胸臆之中矣。《淮南子》

上九 由頤,厲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頤厲吉,大有慶也。

上爻,務之要。上九,艮爻;得道。

『由頤,歷吉』者,由實踐中培育其人,激勵之宜矣。

『利涉大川』者,剛正之氣質,應當在大風大浪中去培育、鍛鍊之。

「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在這樣的政治家眼裡,「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故「利涉大川」也。

註疏:由:自也。厲:勵也,激勵。《爾雅》慶,善也。

或曰:「猶頤,利吉」者,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宜也。「利涉大川」者,適宜於到大風大浪中「頤」之也。

象評之:『由頤,厲吉,大有慶』者,只有在實踐中的鍛鍊才能培育出剛正不阿之品質,培育出領導素質是大有慶矣。

《大象》云:『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者,禍從口出,理應慎言語矣;病從口入,故當節飲食矣。「慎言語」,養心也;節飲食,養體也。

《子夏易傳》曰:言語者,禍福之幾也。飲食者,康疾之由也。動止得其道,身乃安頤,莫過是也。

綜述:

健身操、廣場舞、一萬步、暴走,皆在倡導「運動有益於健康」之理念,是「頤,貞吉」矣。施教之正矣。

觀察這些不同的運動方式,根據自身狀況和條件,自主選擇最適宜自己的運動方式,是「觀頤,自求口實」矣。受教之正矣。

《頤》卦培養的是運動達人。

「舍爾靈龜」,「自求口實」,具有主見是成為達人之基礎。

自身沒有主見,只是隨大流,聽從於他人的忽悠,亦終不可能成為達人。

《頤》云:「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欲成為運動達人,則當意有所定,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經歷超常的鍛鍊和磨難。苗圃中培育不出參天大樹。

《頤》云:顛頤;弗經。於丘頤;徵兇。

未經過實踐中的培育,只是躺在床上空想和翻閱教材,亦終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達人。

若選擇的目標和運動方式,與自身狀況和條件不相適配,則是「貞兇」矣。操勞十年,也難以有成矣。

《頤》云:弗頤,貞兇;十年勿用,無攸利。

《頤》有所定,宜於有行矣。舍爾靈龜,心中有根矣。才能不為「八風」所動搖;「觀我朵頤,兇」矣。

「顛頤吉」,指的是專注於一個既定的目標,不為外物所幹擾,每天進步一點點,每次皆能有所收穫,就會逐漸靠近爾成為達人之欲望矣。「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矣。「毋咎」其成績小,進步慢,貴在堅持矣。

《頤》云:顛頤;吉。虎視眈眈,其欲逐逐;無咎。

成為「達人」之後,要在以「居正」為宜。「居貞」者,時宜動則動之,時宜止則止之;動靜隨時,是其「正」矣。知進而不知退,是不知止矣。「涉大川」是有進無退矣。

《淮南子》云:使人無度河,可;中河使無度,不可。

《頤》云:弗經;居貞吉。不可涉大川。

作為「超常」之「達人」,充分展現自身之才華,是「居貞」矣。

拼命展現自身之才華,則是不知止矣,所居不貞矣。

一改往日之生活方式,停止運動而享受生活,亦有所居「不正」之憂矣。國際球星「老馬」,成名之後,不能止於其所當止而死於非命。

著名健身教練「小馬」,知進不知止,「馬失前蹄」而前功盡棄矣。皆為所居不正矣。

「舍爾靈龜」,「自求口實」,當動則動,當止則止,是「居貞吉」矣。

欲成為「達人」的最佳方式,就是在實踐中鍛鍊磨難。奧運賽場是最能激勵人發揮其全部潛能的鍛鍊場合。只有知難而進,不畏風險和挑戰之人,才有可能登上最高領獎臺。

《頤》云:由頤,勵吉;利涉大川。

希望上述之「胡言亂語」,對解答「《易經》是什麼書,學《易》有什麼用?」之類的疑惑,會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易經》——頤卦: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易經》——頤卦: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先來看頤卦的卦象以及卦辭和爻辭原文,如下圖:頤卦由艮卦和震卦上下組合而成,艮卦(代表山)在上,震卦(代表雷)在下。其卦辭為:頤,貞吉。頤,頤養、保養。貞,忠貞守正,這裡引申為「認真地順應客觀規律」。吉,好的。觀,觀察、研究。自,自己。求,尋求。口,嘴巴,這裡引申為嘴巴裡的東西,即食物及其口感,用來表示「自己喜歡的,而且消耗過後對自己有用的事物」。實,實在、實際。連起來卦辭的意思是:對個人的保養行為,如果能夠認真地順應客觀規律去做,往往會得到一個好的結果。
  • 《易經》頤卦上九爻:達則兼濟天下,他可以做到!
    在頤卦中,初九爻與上九爻兩陽爻,合力養中間之四陰爻,但有所不同的是,初九爻由于震陽在下,力量微薄而有所不足,所以難免會有些窮難獨善其身的意味,其情難自抑而心有不甘,一心只想著升騰,卻忘記了自己的責任與能力,也有放棄自己所擁有的特質的意味。
  • 讀易經,悟六十四卦,頤卦二十七
    讀易經,悟人生。今天繼續來學習上經的第二十七卦,頤卦。頤卦是震下艮上。頤震下艮上《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白話:《頤卦》象徵頤養:只有堅守正道才能獲得吉祥;通過觀察能夠體現頤養的具體實例,以及自己是如何謀取口中食物的,這樣才能真正地掌握頤養之道,獲得吉祥。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 易經——頤卦:與其臨淵羨魚,不如歸而結網
    易經——頤卦:頤:即腮、面頰,本卦象以張開的口,上下牙齒相對。以頤卦的道理「通過人體汲取營養,充實自己」向你說明提高個人素質,養育人才積蓄力量,壯大事業的方法。自養而積聚力量,國家、企業也如此道理。人和自然有生存和發展同一之理,都要不斷地吃進食物或吸收營養以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你多學習,多吸取經驗,目的是為了發展自己的事業,學得多,必有其功。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
  • 用地氣變化解釋《易經》「頤卦」,用發展的思路分析卦氣變化周期
    「頤卦」是《易經》的第33卦,全卦講述了養育生命的道理,含養生之道。下卦「一陽」復始,預示地道生機一片,但只是「一陽」復始,陽氣不足,還處於勿用之間,上卦「艮」為止。從節氣看是一年中的九、十月份,一天看是每天的傍晚時分,都是停止勞動休養的時候,所以叫「頤」。
  • 《易經》頤卦六四爻:承上啟下的智慧解讀
    《易經》的智慧解讀,各人根據各自不同的理解,可以從自己的立場出發,有適應各種不同情景下的解讀,同樣的事件,同樣的爻辭卦辭,每個人的解讀都有所不同,套用一句很俗的話叫做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也是許多人覺得《易經》有點像萬金油的地方,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易經》所以才能異彩紛呈,才能「易與天地準
  • 「時、之時、時義、時用」在《易經.彖辭傳》中出現的次數及分類
    時在古漢語裡指季節、時間、時辰、時機、伺機等多種意義,在易經的時空中指時間概念,也指時機,易經是一門佔卜預測的學問,預測學問對於做事的時機看得很重要。《九州春秋》中說:「易失而難得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蹱者,機也。」 易經彖辭中共十二卦出現了與「時」有關的「大矣哉」。
  • 《周易全解》之頤卦(一)
    頤卦震下艮上,中間四個陰爻,上與下各一陽爻。與噬嗑卦比,噬嗑卦中間多九四一個陽爻,像口中有物;將口中之物去掉,就像人的口。口的形象是中間虛,上下實,而且上止下動,極似人在吃飯。人口飲食,用以養人之身。養亦即頤,故卦名曰頤。但頤具有普遍性的意義。依孔子的理解,天地養育萬物,君主養賢養萬民以及人之養身養德,都在頤義的含蓋之內。
  • 易經 第二十七卦 頤卦
    頤卦卦象:山雷頤 艮上震下組合:事情可以預見。事情因人的情感發生變化。卦辭: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卦意:可預見的事,受情感影響而變化。頤的意思是事情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如自己按照自己的意願修剪一棵植物,養育一個動物,雕刻一個物件。
  • 《易經》頤卦:受到領導的批評指責,該如何應對
    事後聯想起頤卦中頤神養志的精神,內心沒了委屈,多了份從容與坦然。《序卦傳》:「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卦,上卦是艮卦為山,下卦是震卦為雷,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實內虛之象。頤本義是指人的下巴,也可指腮幫子和臉頰,成語「頤指氣使」意思是指不說話,只用面部表情來示意,形容有權勢者指揮別人的傲慢神氣。
  • 《易經》第二十七卦 頤卦 山雷頤 艮上震下
    更多周易玄學風水知識,請點擊頂部藍色文字「王洪年風水講堂」關注 廣結善緣 第二十七卦 頤卦 頤:貞吉。 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義大矣哉! 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 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兇。 象曰:觀我朵頤,亦不足貴也。
  • 最新梳理《易經六十四卦錯綜關係》,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
    從古至今歷代易經愛好者、研究者都在不斷的努力去尋找易經隱藏著的規律,尋找易經隱藏著的秘密。易經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六十四卦之間的關係有:變卦(之卦、動卦)、錯卦(對卦、旁通卦)、互卦、綜卦(覆卦、反卦)等。
  • 易經之三十六宮卦生變法
    易經六十四卦可反易者總五十六卦,相半者二十八卦,不可反易者八卦,計:上經十八,下經十八,合稱三十六宮,可成六十四卦。然六十四卦總數三百八十四爻,易有寓,開天一畫,地二畫,即有乾一坤二之說。道德經又有其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亦有相通之意。
  • 《易經》之門--《歸妹》
    《易經》之門--《歸妹》  西京閒居士
  • 四象法之解讀~蠢人
    頤,貞吉,觀頤,自求口實。《彖》曰:頤,貞吉,養正則吉也。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天地養萬物,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頤養,貞定為吉,觀察別人如何養生,以求得自己口頰的充實。此言觀察與學習頤養之道。《彖傳》說「觀頤,觀其所養也;自求口實,觀其自養也」。觀頤是觀察他人,向他人學習頤養之道。
  • 《易經》:人的一生之中將會遇到三大「陷阱」,躲過之後便是福
    貪婪《易經頤卦》:「山腳下有雷。君子之言,慎之又慎,飲食節制。"《莊子》說:「鵜鶘在叢林深處築巢,但只有一個;晏殊喝的是河水,但是已經滿了。」鳥兒在叢林深處安家,卻佔了一根樹枝;當松鼠在河邊喝水時,它明白當它吃飽的時候怎麼停下來。世間萬物仿佛都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
  • 易經初識三 解命運超越吉兇
    易經的下經中有兩個專門講感情跟婚姻的卦,首先出現的一個卦叫鹹卦,鹹就是「感」字把心去掉,叫無心之感這樣感情者純真伯。鹹卦後面是恆卦,結了婚以後就要走恆卦,所以,按照鹹卦和恆卦來處理感情和婚姻,婚前格外謹慎,婚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人生就會很美滿。家人卦上面個陽爻下面一個陰爻,這告訴我們家時一個完整的團體,要防範的是外面的人。
  • 《易經》的告誡:與人交談時,做到這3點「不要」,福氣越來越多
    有智慧的人,為人處世,都是從學會說話開始的,而《易經》也是一本可以教人如何說話的書籍。當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再如《小蓄》卦為你指引了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的含義和陰陽圖結構;與人交往時,《易經》表揚為主的方法,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 《易經》中互卦的重要作用,64卦的互卦規律
    既濟卦與未濟卦互為互卦中間過程(互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物發展的最終結果,所以互卦在《易經》預測中是非常重要的。把《易經》64個卦的互卦全部找出來只有16個:乾卦、坤卦、既濟卦、未濟卦、歸妹卦、漸卦、夬卦、解卦、蹇卦、睽卦、家人卦、大過卦、頤卦、復卦、剝卦、姤卦。下面以《泰》卦為例:泰卦的互卦為雷澤歸妹卦。
  • 易經之門——《乾》
    我分稱之為:志之要、形之要、節之要、行之要、成之要、務之要。初爻四爻為地之爻,地道之要也。二爻五爻為人之爻,人道之要也。三爻上爻為天之爻,天道之要也。初爻與上爻同功,二爻與四爻同功,三爻與五爻同功。內卦為卦之體,《乾》卦處內的《乾》、《小畜》、《大有》、《大畜》、《夬》、《需》、《大壯》、《泰》的八個卦組成《君典》《王典》。